【「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感覺床榻都還未睡熱,婚期太短了!兩人前一天才成婚,第二天一早男人竟就離開了,「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此女尤憐矣。」楊氏嘆息道。


    杜甫想安撫她,可嘴唇動了動卻不知該說什麽。


    隻能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雖然這次夫君去的地方不遠,隻是離家不遠的河陽,但居然就是守邊前線了。這戰爭都快打到家門口來了,所以女子其實也知道男子是應該去的,若大家都不去何時才能平定呢?】


    【但是,「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我們的婚禮還沒有真正禮成,叫我怎麽去拜見公婆呢?這個跟習俗有關,那個時候要三日才算真正成婚。】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父母將我生養,每日都讓我身居閨中,不要出去拋頭露麵,「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女兒如今嫁出去了,那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所以啊,不管你是什麽人我都應該跟著你的。】


    杜甫想起楊氏跟著自己四處奔波,心中也揚起不一樣的感受。


    她既然嫁給自己,於家中就淡了那層聯繫,自己才是她的天,該好生待之定不負她。


    隻是自己還是得發奮,不能像幕中女子說的那般,讓楊氏跟著自己吃那樣的苦。


    她如今算得上是無依無靠,隻能依靠自己了。


    【你去打仗,去到那危險之處,我卻隻能在心中悲痛。「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這裏女子的思想突然一下拔高了。「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我本應該無條件追隨你的嗎,隻可惜如今戰場不定,戰事反覆,「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你也不要再為新婚離別悲傷了,好好對敵,「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我不能跟你去,怕女人在軍中影響了士氣。】


    「此女當真識大體!」


    男子被踹下床兩次後,終於學乖了些,知道自家娘子是喜歡聽人誇女子的。


    可沒想到他說完這話就被女子剜了一眼。


    「你若想去邊關對敵,我也高高興興送你離開。」


    男子被懟了,心中不解自家娘子為何這麽兇,生怕娘子真要將他送走,「娘子這是說什麽呢,如今這太平盛世,哪用得著我一個文弱書生上戰爭?」


    「可你看他們,不僅書生,孩子老人都不放過!」


    「娘子……」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唉,我本來就隻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女兒,好不容易才有了這嫁衣,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現在就把它脫下來,以後再也不會穿了。再洗掉我臉上的妝容等君歸來。】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丈夫都要走了,她這精心的打扮也沒了多大的意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抬頭仰望百鳥高飛,都是成雙成對的,「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人活一世有許多遺憾,但我對夫君定會生死不渝!】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世間的女子若是都如這般善解人意,那許多煩憂的事情就都沒了。


    李隆基想到他一向放在心尖的可人兒也會想要弄權心中就一陣難受。


    是不是每個女人最後都想做武後,她們有那個本事嗎?


    自己提拔她的哥哥是給她恩寵,真是不識好歹!


    【這首詩全篇用女子的口吻講述了新婚與丈夫離別,但是我們隻是一看就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男子寫的。】


    【在解釋之前我們不能否認此詩本意,杜甫借女子表達了戰爭對普通人民的傷害,也表達了人民在麵對戰爭時的那種矛盾心情,他寫的是女子其實是寫的他自己的內心,他希望戰爭可以快點結束,希望那些從軍的征夫可以早日歸來。】


    【也正是這種共情,讓整首詩都體現了杜甫對於女子的印象,以及封建社會女子自我意識的喪失。】


    杜甫這下是真的疑惑了。


    他在心中默念了好幾遍,實在看不出這首詩有什麽問題,甚至覺得寫得還不錯。


    就內容而言,不僅將當時的情況寫清楚了,而且此女的形象也是十分鮮明,讀了能瞬間讓人對她這種精神產生敬意。


    可幕中女子似乎是持批評態度的。


    女子的自我意識?


    似乎於此有關。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的酒醒了些,以往她還未往這些方麵想過。


    男子借女子之口寫的詩……


    雖說卻有些詩難以入目,可杜甫這首當屬上品才是。


    她也不太懂女子口中的自我意識是何意?


    詩中所寫的那些想法難道是誰加諸在新婦身上的?不會吧,說不通。


    【這首詩的女主人公無疑是偉大的,她犧牲了自我的幸福,為守邊獻出了自己的丈夫,這裏的獻出不是真的獻出,就是心理上的,「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但是我們仔細來看看,她做了哪些事情,在家聽父母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出嫁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出征她脫衣去妝等丈夫迴來。】


    【杜甫將她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鮮明,那就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女子,她溫順體貼,她顧全大局,她忠貞不二,她是一個十分完美的女人,是古代男人心中完美的女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