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迴憶起自己兒時的生活,日子過得似乎確實順意。


    思及此,他不免想到自己過世不久的姑母,他雖記不大清楚了,可知道兒時曾在二姑母家住過一陣,姑母對他極好,往往比對自己兒子還好。


    自己和表兄一起生了病,姑母也是先緊著自己,最後表兄病逝,如今姑母也走了,年少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他小的時候不僅家庭教育好,而且見識也廣。公元717年,開元三載,六歲的杜甫就在郾城看了當時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的舞蹈。五十年後,他在看公孫大娘的弟子表演時,仿佛那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於是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寫下,「舞劍器渾脫 ,瀏漓頓挫 。」這樣的詩句。】


    【除此之外,他還聽過著名樂師李龜年的歌唱表演,總之他的童年幾乎可以說是過得多姿多彩。】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李商隱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他兒時本也應該像杜甫一樣無憂無慮。


    可後來自從父親走後,他與母親的生活便變得悽苦起來。


    如今一看,若想要一直順風順水那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誰,他隻要一想起先輩文人,就鮮少有那順遂一生者。


    當真是自古文人多悲情!


    【到了二十來歲的時候他就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漫遊。】


    【史籍記載,貞觀年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安康,而到了開元年間,唐朝商業發達,許多城鎮之間皆有店肆,以供商旅,「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十分方便。】


    【再者那個時候民風開放,於是給文人學子們漫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這幾句話還像點樣子。


    既然能有此成就,那就守住便是了。


    以往隻注意當世之事,卻不曾看得久遠。


    如今巨幕一出,眾觀歷史千年,以史為鑑變得更加容易。


    他得想個辦法杜絕後世晚年昏聵之問題。


    也不知這貞觀又是誰的年號,看起來還算不錯,他日,等他即位,定要廣開言路,謹記鐵律。


    【那個時候盛行漫遊之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為了結交名士,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當時很多人都是那樣做的。至於其他的求仙問道、開闊眼界或是觀賞風景,那都是順帶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無言,他這次去齊州是真打算請天師授道籙的,如今一說倒是顯得他不大誠心了。


    不過,旁人如何說倒也無所謂。


    隨他去吧。


    【杜甫的第一次漫遊大約三四年,遊覽於吳越地區,主要是蘇杭一帶。時間大約是在開元十九年到開元二十三年。】


    【我們要想了解杜甫的詩歌內容風格的變化,以及他的詩歌作品中的內涵,就必須了解他的這些經歷。】


    【這個時期,對於他來說那是國家富強、家庭幸福,他自己又年輕有誌,所以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但是他這個時期的作品並沒能流傳下來,我們隻能從他後來的迴憶中來找尋這個時候的痕跡。】


    李隆基瘋狂在腦子裏思考開元十九年到二十三年發生的事情。


    那時候當是他大唐最繁盛之時。


    即便是如此自負的他,再對比起當時與現在時心裏也是一陣的不舒服。


    再一想之後會發生的事就更加氣憤了,雖此女能助他,但將那些說出來,與直接往他心上捅刀子有何區別?


    更為重要的是,她不知何時才能說到自己。


    給他個痛快吧!


    【《壯遊》中除了說他兒時的經歷,講的就是幾次遊歷,算得上是他的自傳了。「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東遊到了姑蘇台,本來都已經打算出海了,「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但是呢最後卻沒能到達日本扶桑,至今還覺得惋惜。】


    【日本在那時,又稱倭國。唐朝時期,日本以唐為師,多次派遣使者、留學生和僧人到唐朝進行學習交流,學了不少東西迴去。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日本的這些著名的旅遊建築大多是學習唐時的建築風格。】


    女子說完巨幕上就出現了一座木質四合院,主殿看起來十分古樸,四周樹木林立,一看就環境清幽,很適合隱居避世。


    東晉。


    陶淵明一行從未見過如此風格的建築,覺得十分稀奇。


    而且方才看預告時,預告中的那些高樓太過夢幻,而此處便真實許多。


    然而卻還是他們觸摸不到的。


    「這實在太美了,吾等既集聚此處,不若也蓋幾間大屋子。」有人提議道。


    「嗯……這構造倒似乎也大同小異,隻那青瓦做起來恐費時費力。」


    陶淵明沉吟半晌道:「這有何關係?」


    「吾等避於此處不就是為了暢快?想做就做,何須想那麽多?」


    這話說得不假,但他們也知道現在最主要的是先得有一個棲息之所,而後能吃飽飯,屆時再說這些也不遲。


    公元1529年,嘉靖八年。


    朱厚熜近日總收到沿海一帶倭人來犯的摺子。他還有些煩心這事情,沒想到今巨幕就提到了倭國。


    他看這巨幕,心情有點複雜,上次巨幕說他二十年沒上朝,他怎麽就不信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