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肯定地點了點頭。


    寫作就不應該為文而作,不過在他看來蘇軾的作品中補察時政的作用還是太小,太過注重於自我感情的抒發,實事可以多添一些。


    【不過蘇軾倒也沒有很推崇白居易的詩,他曾經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過,「元輕白俗,郊寒島瘦。」這裏指的就是元稹的詩風輕佻,而白居易的就是俚俗,後者是說的苦吟詩派代表人物孟郊和賈島,說他們兩人詩風孤峭冷寂。】


    白居易:「……」


    俚俗?


    淺顯易懂才能讓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才能讓所有人了解其中意思。


    還有微之輕佻?


    白居易笑笑,多情風流,寫太多情詩,都叫人記下來了。


    【都說元稹是個渣男,辜負了不少的女子,他還以自己辜負過的一個女子寫了一部傳奇叫《鶯鶯傳》,這也是後來《西廂記》的原型。】


    元稹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怎的突然就說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看了看手邊自己寫下的《元思》悼亡作,沉默了好半晌。


    【元稹是不是渣男有點爭議,爭議不多。】


    【而白居易的俗還是跟他的寫作目的有關,「為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他就不是為了搞藝術。】


    白居易贊同地點點頭,說不定蘇軾之俗乃通俗之意也。


    【另外苦吟派的這種創作就有點為文而文的意思了,他們講究詞斟句酌、反覆推敲錘鍊,這樣的創作就很難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容易陷入有佳句而無佳篇的尷尬境地。】


    【顯然蘇軾創作應該就很少有這種困擾。】


    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仔細地思考了一下女子說的這些話,又想清楚一些道理。


    他也明白了女子為什麽在講一個文人的時候會先將人生經歷細細地講一遍。


    因為所有的作品都是圍繞著人生經歷而產生的,元微之如此、白樂天如此,自己亦然。


    【恰逢《歸去來兮辭》沒有配樂,所以蘇軾就把它檃栝成詞送給董毅夫,然後大家一起唱和,特別快樂!】


    東晉。


    陶淵明看了蘇軾這許多詞作,也覺詞這種體裁很不錯。


    他還挺想看到自己的賦被改成詞是何種樣子的,又會配上何種音樂。


    不過此女一直說詞是可以和樂而唱,可她卻從未唱過,難道是不通音律?


    可她請人演奏的那些樂聲又如此悅耳,大可請人唱啊。


    然女子卻未曾有此意,當真奇怪。


    【陶淵明當初是因為不願為五鬥米而折腰,所以辭官寫下這首賦,於是蘇軾這首詞便用了為米折腰開頭,把陶淵明辭官之前做官的日子凝縮在了「為米折腰,因酒棄家,……」一句。】


    【「因酒棄家」來源於《歸去來兮辭》的序,在序中,陶淵明提到自己去做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公田裏的糧食足夠他喝酒。可想而知,陶淵明是真的有點拮據啊。】


    陶淵明頓了頓。


    窮,真窮。


    窮,且樂也。


    【而後麵的詞句,基本上都是對應陶淵明賦中的句子的,比如說「雲出無心,鳥倦知還。」就能直接聯想到《歸去來兮辭》中的「雲無心以出岫……」一句。】


    【這一句的本意是表示陶淵明出仕本是無心,對官場厭倦了自然就辭官迴鄉了。蘇軾在這裏也是表達了自己這麽一個感情。】


    【蘇軾欣賞陶淵明欣賞的是什麽,肯定不是他的「因酒棄家」,而是他棄官而歸,如果把蘇軾的宦海生涯比作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那現在蘇軾就是失戀了,被傷透了心,所以借陶詩以自慰。】


    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覺得此女有時的形容總是有些奇怪。


    但那時的自己確實是心傷的。


    每每女子說他豁達樂觀,他就會想起那時的自己。


    豁達,但還不夠。


    【在貶謫的這些時光裏,美食與陶詩成為了治癒蘇軾的良藥,當然,若是沒有他自己本身的這種樂觀加持,恐怕沒人能救得了他。】


    【也正因為蘇軾在這首詞中傾注了自己的情感,所以這首詞與那時流行的一些檃栝詞不同,它是有一定的藝術高度的。】


    【要想把一篇好的作品,改編成另一個體裁而且還得不改變原有意思,且行文流暢,讓人看著覺得是篇佳作,是很難的,但是蘇軾做到了,這篇檃栝詞語言精煉、感情充沛、意境十足,足以證明蘇軾是很了解陶淵明及其作品的,也是很能夠與陶淵明共情的,再加上他自己的濃鬱的情感,才成就了這一篇作品。】


    東晉。


    陶淵明一直看著女子放在巨幕上用以對比的詞句。


    蘇軾此子確實有才,很好地抓住了自己想要表達的重點。


    更重要的是,正如女子所說,他的詞裏麵都是自己的感情。


    他得多謝這位叫蘇軾的後生將自己的這些作品給傳揚出去。


    陶淵明拿著酒杯衝著巨幕中的蘇軾畫像虛碰一下,飲下了這一杯酒。


    【具體的詩句咱們就不一一講解了,主要了解一下蘇軾的詩詞類型,最後再聊一首表現他灑脫性格的詞吧。】


    【這首詞仍舊作於黃州時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082年,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到黃州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他已經融入了黃州的生活,在這裏也結識了許多好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