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詞作雖好,比之父親還是差了一些。
744年,天寶三載。
醴泉縣。
時任醴泉縣尉的顏真卿仔細地看了一下那行書作品,不由地稱讚起來,頗有魏晉之風。
自己也當多加練習,寫出更好的作品。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在看到「一世之雄」四個字時,他的心中是欣喜的,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如此不堪。
可是再往後一看,「而今安在哉?」心中又是無盡惆悵。
誰不想長存於世呢?
隻能留得名聲於後世。
想起自己在外的名聲,曹操心沉了沉,難道真要改變策略?
【咱們來看一下這幅作品,這是宋末元初書法家趙孟俯的《前後赤壁賦》中的前半部分。】
什麽?
宋末元初!
身處宋朝的人們聽到此處,仿佛都被驚雷劈中!
這元是誰建立的,他們定要提前布局,以絕後患!
1130年,建炎四年。
剛剛才受過打擊的趙構等人都不知該作何反應了。
不過一瞬,趙構突然反應過來。
既然是元,那是不是就能說明不是金?
趙構冷笑一聲,既如此,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將秦檜關起來,舉全軍之力大攻完顏!」
先行一試,萬一可行呢?
不是還有女子所贊的嶽飛嗎?
「官家明鑑啊!此乃子虛烏有之事,如何能信……」
秦檜的聲音消失在朝堂上,沒人敢再為他求情。
【趙孟俯學過很多人的字,趙構、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李北海等等,他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被稱為「楷書四大家」,是一位很優秀的書法家。】
東晉。
王獻之挑眉,果不其然。
自己的眼神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眉頭緊蹙。
自己登基以來手底下能人誌士不斷,就沒一個在後世留下名聲的嗎?
她覺得自己書法也算不錯,但和歐陽詢比好像確實比不上。
可薛稷的字好,也排不上號?
實在不行,就算是說說褚遂良也讓她心裏暢快些啊!
武則天又開始懷疑這巨幕是在明裏暗裏地針對她了。
她就不信自己這朝沒有拿得出手的文人,實在沒有,那她就養一些!
跟她鬥,還嫩點!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不太認同後世之人對書法的評說。
在他看來褚遂良和薛稷兄弟的作品也是上品,尤其是他們的楷書,可女子卻提也未提。
還有自己的書法,也還算佳品吧。
【但他這篇行書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不是所有行書中最好的作品。】
【說這個主要還是因為這跟蘇軾有關,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
744年,天寶三載。
顏真卿傻眼。
祭……
季明發生了何事?
何以會讓自己白髮人送黑髮人?
【咱們的蘇軾在黃州雖然沒什麽政績,但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作品,人家閑時書法、寫作、美食一個不落,家人們,咱們得向蘇軾學習啊。】
元符二年,儋州。
蘇軾抿了抿唇。
他真不知此女是在誇讚自己還是在貶低自己。
雖說也算做了些事,可沒有政績對於一個官員而言值得稱頌?
不過得知自己的書法被人認同他心情還是不錯的。
至於其他的,自己如何自己知道,別人的評價隨意聽聽也就罷了。
【相信大家已經在心裏把這篇《赤壁賦》複習了一遍了,內容我們應該都清楚,主要是分為三個部分:遊湖時的暢然,想起赤壁之戰懷古傷今,最後轉向了哲學層麵又表現了作者的樂觀灑脫。】
【若是讓我們用一條線來表示這篇賦的情緒表達應該是這樣的,首先它是平穩的,慢慢向上升,而後聽到悲傷的樂曲心情開始向下,直到說起曹操達到最低穀,後來又慢慢排解憂鬱而往上升,最後迴歸平靜,天也已經快亮了,這一場赤壁之遊也結束了。】
眾人看到她在巨幕上畫下來的那一條彎曲的線有些吃驚。
還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情緒。
他們不自覺地把它帶進其他的作品中,卻驚奇的發現,一個觸動人心的作品總是跌宕起伏的。
【這篇賦我們就不一句一句地講了,蘇軾大文豪,作品太多了。咱們淺淺說一下最後一個部分,這裏蘇軾用「變」與「不變」來表達了作者的複雜心理,其實他是在開解自己。】
【不管遇到什麽事情都不能站在一個角度去看,雖然蘇軾謫居黃州,未能實現政治抱負,但也正因為他謫居黃州才得以看見黃州的山、黃州的水、黃州的魚和黃州的一切。】
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終於打定了主意不再與二哥爭位。
他坐不上至尊之位,但他若能因此得到二哥的信任從而得到重用,那也算好事一樁。
隻要自己足夠誠心,他相信二哥能明白自己的決心。
他坐於案前,提筆書:與二哥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744年,天寶三載。
醴泉縣。
時任醴泉縣尉的顏真卿仔細地看了一下那行書作品,不由地稱讚起來,頗有魏晉之風。
自己也當多加練習,寫出更好的作品。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在看到「一世之雄」四個字時,他的心中是欣喜的,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如此不堪。
可是再往後一看,「而今安在哉?」心中又是無盡惆悵。
誰不想長存於世呢?
隻能留得名聲於後世。
想起自己在外的名聲,曹操心沉了沉,難道真要改變策略?
【咱們來看一下這幅作品,這是宋末元初書法家趙孟俯的《前後赤壁賦》中的前半部分。】
什麽?
宋末元初!
身處宋朝的人們聽到此處,仿佛都被驚雷劈中!
這元是誰建立的,他們定要提前布局,以絕後患!
1130年,建炎四年。
剛剛才受過打擊的趙構等人都不知該作何反應了。
不過一瞬,趙構突然反應過來。
既然是元,那是不是就能說明不是金?
趙構冷笑一聲,既如此,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將秦檜關起來,舉全軍之力大攻完顏!」
先行一試,萬一可行呢?
不是還有女子所贊的嶽飛嗎?
「官家明鑑啊!此乃子虛烏有之事,如何能信……」
秦檜的聲音消失在朝堂上,沒人敢再為他求情。
【趙孟俯學過很多人的字,趙構、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李北海等等,他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被稱為「楷書四大家」,是一位很優秀的書法家。】
東晉。
王獻之挑眉,果不其然。
自己的眼神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眉頭緊蹙。
自己登基以來手底下能人誌士不斷,就沒一個在後世留下名聲的嗎?
她覺得自己書法也算不錯,但和歐陽詢比好像確實比不上。
可薛稷的字好,也排不上號?
實在不行,就算是說說褚遂良也讓她心裏暢快些啊!
武則天又開始懷疑這巨幕是在明裏暗裏地針對她了。
她就不信自己這朝沒有拿得出手的文人,實在沒有,那她就養一些!
跟她鬥,還嫩點!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不太認同後世之人對書法的評說。
在他看來褚遂良和薛稷兄弟的作品也是上品,尤其是他們的楷書,可女子卻提也未提。
還有自己的書法,也還算佳品吧。
【但他這篇行書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不是所有行書中最好的作品。】
【說這個主要還是因為這跟蘇軾有關,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
744年,天寶三載。
顏真卿傻眼。
祭……
季明發生了何事?
何以會讓自己白髮人送黑髮人?
【咱們的蘇軾在黃州雖然沒什麽政績,但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作品,人家閑時書法、寫作、美食一個不落,家人們,咱們得向蘇軾學習啊。】
元符二年,儋州。
蘇軾抿了抿唇。
他真不知此女是在誇讚自己還是在貶低自己。
雖說也算做了些事,可沒有政績對於一個官員而言值得稱頌?
不過得知自己的書法被人認同他心情還是不錯的。
至於其他的,自己如何自己知道,別人的評價隨意聽聽也就罷了。
【相信大家已經在心裏把這篇《赤壁賦》複習了一遍了,內容我們應該都清楚,主要是分為三個部分:遊湖時的暢然,想起赤壁之戰懷古傷今,最後轉向了哲學層麵又表現了作者的樂觀灑脫。】
【若是讓我們用一條線來表示這篇賦的情緒表達應該是這樣的,首先它是平穩的,慢慢向上升,而後聽到悲傷的樂曲心情開始向下,直到說起曹操達到最低穀,後來又慢慢排解憂鬱而往上升,最後迴歸平靜,天也已經快亮了,這一場赤壁之遊也結束了。】
眾人看到她在巨幕上畫下來的那一條彎曲的線有些吃驚。
還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情緒。
他們不自覺地把它帶進其他的作品中,卻驚奇的發現,一個觸動人心的作品總是跌宕起伏的。
【這篇賦我們就不一句一句地講了,蘇軾大文豪,作品太多了。咱們淺淺說一下最後一個部分,這裏蘇軾用「變」與「不變」來表達了作者的複雜心理,其實他是在開解自己。】
【不管遇到什麽事情都不能站在一個角度去看,雖然蘇軾謫居黃州,未能實現政治抱負,但也正因為他謫居黃州才得以看見黃州的山、黃州的水、黃州的魚和黃州的一切。】
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終於打定了主意不再與二哥爭位。
他坐不上至尊之位,但他若能因此得到二哥的信任從而得到重用,那也算好事一樁。
隻要自己足夠誠心,他相信二哥能明白自己的決心。
他坐於案前,提筆書:與二哥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