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右曹操沒幾年好活了。
他們還可多加謀劃一番。
建業。
孫權早已和魯肅、呂蒙二人開始商議如今情況。
兩人都為著孫權稱帝之事而喜,雖此事如今還未發生。
在這個世道,誰還沒有點建功立業的野心,若是他們能助孫權登基,那日後國運昌隆,他們將會是開國功臣。
「可如今他二人尚未動作,吾若行事,可會落人口實?」
孫權想到的魯肅自然也想到了。
他說:「 故,主公隻能先做準備,等他二人動作不吃,此外,曹操勢大,吾等可與劉備合盟,幾年之後,曹操一死,曹氏必定勢力大減。」
「主公可韜光養晦,等他死後再與劉備爭奪不遲。」
而遠在鄴城的曹操並不知道眾人都在盼著自己早死。
但他也在因此而不甘心,大局未定,他如何能死?思及此,遂忙命人出外尋找神醫。
而後他才屏退左右,獨招曹丕、曹植二人進了屋內。
我這來得又早又晚的,真寫不快。
第25章
視頻後續
巨幕消失的這段時間裏,鄴城內仿佛並沒有什麽變化。
曹操並沒有因為曹家要取劉江山而代之的事情有過多的欣喜。
隻是幾度召集荀彧、鍾繇等人於銅雀台議事,又讓夏侯淵等將領召集軍隊,想是快要有所行動了。
然而,三日後的正午。
許都突然傳來詔書,漢帝劉協的禪位詔書。
劉協先是罪己之過,而後細數丞相之功,現效堯舜,願禪位於丞相。
聞此詔令,眾人譁然。
然而曹操自是不可能接受。
其一,照禮製當三讓也。
其二,此時禪讓,不知其心也。
依巨幕女子所言,那位置遲早是曹家的,但此時禪位定引起軒然大波,屆時孫、劉登基是小,聚之而發難是大。
曹操不認為劉協有那計較,隻怕對方是早知道了結果,不過是想將事情提前罷了。
將傳旨而來的中常侍打發走,曹操又召集了眾人商議此事。
「丞相當得大任也。」眾人都如此勸說。
然而曹操麵上卻沒多大喜色,若他真能如此輕易坐上那位置,何須等到今日?
他知道這些人大多附和自己,思考半晌道:「吾早已言明,『吾為周文王矣』。」
左右看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一眼,說道:「此事切莫再提!」
對於他的命令,眾人一向聽從,且此時各方虎視眈眈,現在稱帝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他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解決。
奪權的司馬氏如何處理?
孫、劉二軍如何對付?
還有兩位公子……
每一件都不好辦。
而遠在葭萌的劉備因知道自己此時的目標是什麽,動作倒是快些。
自從天幕預言之後,來追尋他的人更多了。
曹操雖強卻不知仁也。
此時於他而言,正是收攏人心、開疆拓土的大好時機。
於是他招了黃忠等人,即刻攻打益州,為自己奪下這關鍵位置。
建業的孫權卻與他做了相反的決定。
暫且以防禦為主、休養生息,另派人雖是觀察曹劉二人的動向。
從曹操處迴到院中,曹植仍舊覺得渾渾噩噩的。
最近幾日,他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他開始迴想自己這段時間做過的那些事情。
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讓父親不喜的。
雖然父親沒說,但他也看出來了,父親已然選擇了兄長。
那他,是否該選擇放棄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否當如那蘇軾那般身處逆境而不自棄?
可他不甘心啊!
「先生,吾當真無法成事嗎?」曹植看向楊修,問道。
楊修正因自己之事不安,聽他此言,一時沒能說出話來,被一旁的丁儀搶了先。
「公子切莫妄自菲薄,丞相既曾屬意於公子,難道這不說明公子有此能嗎?再者,幕中女子所言非虛,二公子多疑,若他當權,日後公子的日子不會好過。」
「此話不假,有吾幾人在,定會助公子一臂之力,時間尚早,一切還有轉機。」
楊修看著曹植,希望曹植能想辦法幫自己度過難關。
幕中女子說了那麽多,有一點他是十分贊同的,權力很重要。
隻要公子手握權柄,那他便有一線生機。
曹植思索他二人之言無法反駁。
可如今看了巨幕,兄長或同自己一樣想法有所改變也未可知。
而且父親雖看好兄長,但他相信自己在父親心中也並非一無是處,父親或許會幫自己實現理想。
看看兄長態度再做打算吧。
而曹丕此刻正在地牢之中,他定定地看著坐在牢中的司馬懿,許久未曾開口。
「公子和丞相打算如何處置我?」
司馬懿在牢中這幾日想了許多,他一向小心謹慎,沒想到最後這樣栽了跟頭。
如今竟是真想不出如何能保自己一條性命了?
還有整個司馬家族,恐怕也會因這巨幕而遭殃。
若是曹操已死倒也罷了,他有信心與公子周旋。
可曹操多疑且心狠手辣,自己難逃一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還可多加謀劃一番。
建業。
孫權早已和魯肅、呂蒙二人開始商議如今情況。
兩人都為著孫權稱帝之事而喜,雖此事如今還未發生。
在這個世道,誰還沒有點建功立業的野心,若是他們能助孫權登基,那日後國運昌隆,他們將會是開國功臣。
「可如今他二人尚未動作,吾若行事,可會落人口實?」
孫權想到的魯肅自然也想到了。
他說:「 故,主公隻能先做準備,等他二人動作不吃,此外,曹操勢大,吾等可與劉備合盟,幾年之後,曹操一死,曹氏必定勢力大減。」
「主公可韜光養晦,等他死後再與劉備爭奪不遲。」
而遠在鄴城的曹操並不知道眾人都在盼著自己早死。
但他也在因此而不甘心,大局未定,他如何能死?思及此,遂忙命人出外尋找神醫。
而後他才屏退左右,獨招曹丕、曹植二人進了屋內。
我這來得又早又晚的,真寫不快。
第25章
視頻後續
巨幕消失的這段時間裏,鄴城內仿佛並沒有什麽變化。
曹操並沒有因為曹家要取劉江山而代之的事情有過多的欣喜。
隻是幾度召集荀彧、鍾繇等人於銅雀台議事,又讓夏侯淵等將領召集軍隊,想是快要有所行動了。
然而,三日後的正午。
許都突然傳來詔書,漢帝劉協的禪位詔書。
劉協先是罪己之過,而後細數丞相之功,現效堯舜,願禪位於丞相。
聞此詔令,眾人譁然。
然而曹操自是不可能接受。
其一,照禮製當三讓也。
其二,此時禪讓,不知其心也。
依巨幕女子所言,那位置遲早是曹家的,但此時禪位定引起軒然大波,屆時孫、劉登基是小,聚之而發難是大。
曹操不認為劉協有那計較,隻怕對方是早知道了結果,不過是想將事情提前罷了。
將傳旨而來的中常侍打發走,曹操又召集了眾人商議此事。
「丞相當得大任也。」眾人都如此勸說。
然而曹操麵上卻沒多大喜色,若他真能如此輕易坐上那位置,何須等到今日?
他知道這些人大多附和自己,思考半晌道:「吾早已言明,『吾為周文王矣』。」
左右看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一眼,說道:「此事切莫再提!」
對於他的命令,眾人一向聽從,且此時各方虎視眈眈,現在稱帝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他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解決。
奪權的司馬氏如何處理?
孫、劉二軍如何對付?
還有兩位公子……
每一件都不好辦。
而遠在葭萌的劉備因知道自己此時的目標是什麽,動作倒是快些。
自從天幕預言之後,來追尋他的人更多了。
曹操雖強卻不知仁也。
此時於他而言,正是收攏人心、開疆拓土的大好時機。
於是他招了黃忠等人,即刻攻打益州,為自己奪下這關鍵位置。
建業的孫權卻與他做了相反的決定。
暫且以防禦為主、休養生息,另派人雖是觀察曹劉二人的動向。
從曹操處迴到院中,曹植仍舊覺得渾渾噩噩的。
最近幾日,他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他開始迴想自己這段時間做過的那些事情。
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讓父親不喜的。
雖然父親沒說,但他也看出來了,父親已然選擇了兄長。
那他,是否該選擇放棄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否當如那蘇軾那般身處逆境而不自棄?
可他不甘心啊!
「先生,吾當真無法成事嗎?」曹植看向楊修,問道。
楊修正因自己之事不安,聽他此言,一時沒能說出話來,被一旁的丁儀搶了先。
「公子切莫妄自菲薄,丞相既曾屬意於公子,難道這不說明公子有此能嗎?再者,幕中女子所言非虛,二公子多疑,若他當權,日後公子的日子不會好過。」
「此話不假,有吾幾人在,定會助公子一臂之力,時間尚早,一切還有轉機。」
楊修看著曹植,希望曹植能想辦法幫自己度過難關。
幕中女子說了那麽多,有一點他是十分贊同的,權力很重要。
隻要公子手握權柄,那他便有一線生機。
曹植思索他二人之言無法反駁。
可如今看了巨幕,兄長或同自己一樣想法有所改變也未可知。
而且父親雖看好兄長,但他相信自己在父親心中也並非一無是處,父親或許會幫自己實現理想。
看看兄長態度再做打算吧。
而曹丕此刻正在地牢之中,他定定地看著坐在牢中的司馬懿,許久未曾開口。
「公子和丞相打算如何處置我?」
司馬懿在牢中這幾日想了許多,他一向小心謹慎,沒想到最後這樣栽了跟頭。
如今竟是真想不出如何能保自己一條性命了?
還有整個司馬家族,恐怕也會因這巨幕而遭殃。
若是曹操已死倒也罷了,他有信心與公子周旋。
可曹操多疑且心狠手辣,自己難逃一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