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古代大多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按理來說,在繼承人隻剩下曹丕和曹植的情況下,曹丕才是最佳繼承人,那為什麽前期曹操會更喜歡曹植呢?】


    她如此問,答案實在太明顯不過,那就是曹植的文采。


    如若不然,今日所論之人就不一定是他了。


    「吾早知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也。」


    曹丕心中不憤,倘若自己的文采能再出眾些,那名揚千古的隻怕就是自己了。


    所幸自己也算是在後世留下了名頭。


    可若說父親隻因文采而看重子建,未免有失偏頗。


    【其中除卻曹植身邊那些謀士的幫助和他本身不羈的性格,曹植出眾的文學才華是曹操偏愛他的很大一個原因。】


    【大概有人要問了,那個年代文采真的有那麽重要嗎?難道曹丕沒有才華嗎?】


    曹植聞言麵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兄長有才,比之自己確實差了點。


    不過此女所言當以為兄長的才華也不錯。


    他真是愈發看不懂這幕中女子到底偏向誰了。


    【文采自然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最後這曹魏天下也不是曹丕的了。】


    此一句便狠狠地戳了曹植心窩子一下。


    他向來認為,「辭賦小道」,不足以用來明理揚名。


    果不其然,女子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可難道自己的其他才能比不過兄長?


    不足信矣。


    【誠然,曹丕亦是大才,不僅文採好,而且對文學創作還有獨到的理解,為此創作了中國文學批評史上著名的文學專論,《典論·論文》。】


    曹丕麵色終於緩和了些,原來自己也是聞名於後世的。


    不僅坐上了那個位置還寫下了優秀的作品,不過這批評二字具體何意?


    他不過一問,眾人便紛紛表意。


    「想來當是論說之語。」有人道。


    先時女子提過一次,說起文人相輕的問題,此番又解釋獨到的理解,當是此意無疑了。


    【借用曹丕文章中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曹丕提出,「文以氣為主。」咱們簡單地結合《典論·論文》進行理解,就是每個人的文章都會展現出一種精神氣質。】


    此言一出,曹丕臉色刷一下白了。


    女子實乃神人也,他已經猜到女子接下來要說的話了。


    【就那曹操的詩句來說,「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秋風蕭瑟,洪波湧起。」1他的詩句當中所展現出來的這種胸懷與氣質,這種霸氣側漏的感覺,那是當時少有。】


    女子此言,即便是平日裏瞧不上曹操為人的眾人也不得不服。


    曹操此子才能確實非等閑所及。


    然文才非人品,此子竊國賊耳,此才不要也罷。


    早已投奔曹操的眾才子們更是沒有不服的,如此文采,又如此惜才,他們自然早該跟從。


    【咱們再看曹植,「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2雖說曹植這氣質比曹操是差了那麽一點點,但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曹操見了此詩句,雖不想認女子對自己的看法,卻也沒辦法否認此兩句詩深得他心。


    尤其是後一句「視死忽如歸!」這才是他曹操兒子該有的氣度!


    如何能叫人不喜?


    曹丕一行看到此詩句麵色更是不好看。


    無需多加思考,他們都能想像到曹操在看到此詩句時的高興神情。


    比之那日在銅雀台上的歡喜隻怕有多無少。


    反觀二公子之作,顯然是不及的。


    「好一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劉備等人也不覺稱讚此詩句。


    「曹賊倒是生了個好兒子!」


    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那方才被詩句所影響而高漲的氣氛突然沉寂下來。


    誰說不是呢?


    還不止一個呢,人家還有一個能當上皇帝的好兒子!


    【那再一對比曹丕的詩句就很明顯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鬱鬱多悲思,綿綿思故鄉。」3】


    【這同是名句,你要說誰好誰不好,那真說不好,但這詩中表現出來的風格氣質,那就是不同。】


    【至少在文學造詣上,曹操是會偏向於脾性跟自己更接近一點的曹植的。用個不那麽恰當的比喻,我一個學古典舞的,你不能讓我去教hip-hop吧?】


    【但是呢,文學並不能作為判定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這個咱們後麵再詳說。】


    曹丕、曹植一行人都快瘋了。


    此女像是在戲耍他們一般,每每說到關鍵處便不說了,每每眾人才剛一放鬆,她就驚天一聲雷。


    其他人看熱鬧的人又何嚐不是如此想法?


    他們現在甚至沒有心情再去想女子說的諸如「hip-hop」這樣的新奇符號了,快告訴他們曹丕是如何打敗曹植,曹丕又是如何稱帝?曹操何去何從?天下又是如何情況吧!


    然而女子連他們的話都聽不到,如何能聽到他們心中所想,隻自顧說自己的。


    【也就是這個原因,這些依附於曹氏集團的文人們當時創作了許多同題材的作品,表麵上他們因為曹氏集團的庇護獲得了創作機會,實際上卻無意間地壓抑了他們自己的天性。】


    【家人們可能會說了,曹操那麽愛才,那他們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何至於就壓抑天性了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