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身邊宦官都知道她是嘴硬心軟,忙上前附和。
雖然武則天對陳子昂不喜,可這巨幕之中居然提到了他,而且聽起來帶著誇讚之意,那也算是喜事了。
隻是這李白、白居易、元稹又是何人?
還有新樂府運動又是何意?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美人意象,就《離騷》而言,此詩之中的美人意象就有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自喻,另一個方麵是比喻君王。這個意象我們可以分開單獨講解,也可以整體來分析。】
【首先單獨舉例,自喻方麵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就造謠汙衊我荒淫無度!這裏的眾女就是指的那些奸臣,那些奸臣嫉妒屈原,所以在君主麵前汙衊他。】
【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想到草木凋零,真害怕美人也日益衰老。這一句中的美人便是比喻君王,但也有說是自喻的,三月認為象徵手法不一定隻能比喻一個東西,所以或許二者皆有。】
熊槐聽著女子的話,其實已經明白女子解釋的此詩的意思,但是他覺得有點怪。
為何屈卿要用美人來比喻自己呢?
怪哉,怪哉!
可這樣的問題,似乎不大適合當著群臣的麵問出來,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
還是繼續聽女子的解釋吧。
屈原卻沒覺得有什麽不對的,楚國的山神便是美女,用美女比喻大王最合適不過。
但他聽到女子分析也開始不斷反思,他一直都有光陰易逝之感,怕時間流逝,怕自己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實屬不該,如今大王明理,當徐徐行之。
【另外我們很可以整體來看,本詩一開始作者自我介紹好就以一個女子自居,戴花戴草,最後卻慘遭拋棄,「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我們說好黃昏的時候成婚,你中途卻又後悔了。他以一個棄婦的形象來表達君主對自己的不信任。】
【而後來他又以一個男子的身份幾次求女卻不得。宓妃、有娀之女,有虞之女都不行。這裏他將這些女子比作君王,比喻自己追尋君王卻求而不得。】
【這個也是我們前麵提到過的許多人以為屈原與楚懷王之間有那種男男之情的原因。】
熊槐眼神飄忽了一下,雖然他知道屈卿是把自己比作美人、神女,大概是尊重自己。
可他如何能說他是自己的棄婦和追求者呢?
這下好了,不止是那後世之人猜測,現在就連九州島之內的人都知道了。
他的臉往哪兒放啊?
看到屈原坦坦蕩蕩的樣子,他心中更加無語了。
怎麽是這麽個不拘小節的人?
罷了,為了這楚國,他熊槐忍了!
【這美人意象更是被無數後世文人才子所喜愛,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不容小覷!】
【這裏就不得不再提曹植的《洛神賦》了。】
第9章
《離騷》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植曾經在《洛神賦》中這樣直接描寫洛水女神宓妃。】
【這首賦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屈原的作品,不管是香草美人意象,求女喻意,還是在浪漫主義形式上都有著很好的體現。】
【不過接下來我們會專門花一期的時間單獨解說才高八鬥的曹子建,在這裏就先提一下。】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哈哈哈!」曹操仰天長笑,「好一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此真佳句是也。」
單獨解說子建,那定然是會說起子建的生平經歷,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肯定也是要被提及的。
曹操心中捋了一下自己的功績與作品,越覺自己此番定會名揚於天下,不覺心情大好。
於是趕忙催促,「快,知會子建,讓他為銅雀台作賦一首。」
他要讓全天下人都知曉他曹操有這樣一個才情出眾的兒子。
下人剛走,他又連忙將人叫住,「且慢,今日乃文學盛宴也,赴宴者,須備詩賦一二。」
如此才不負這天之異象!
然而他的話才剛說完,女子卻是話鋒一轉,嘿嘿笑了兩聲。
【有個八卦不知當講不當講,既然你們不說話,那我就當可以講了。】
眾人無言。
他們倒是想跟女子說話,可這女子也得聽得到啊。
【有這麽一個典故,叫宓妃留枕。唐代李善在為《昭明文選》作序時,曾提到這麽一個故事。】
【當年曹操攻下鄴城,遇見甄氏,本來一開始想娶甄氏的是曹植,但後來被曹丕搶先一步。這俗話說得好,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不是),皮一下很開心。後來甄氏死後,曹丕把甄氏用過的枕頭給曹植看,曹植特別傷心,太子曹叡留曹植喝酒,幹脆把那個枕頭送給了曹植。】
原本滿麵春風的曹操表情瞬間僵住。
「此女喚元仲作何?此曹叡當是元仲吧?」
他曹家沒有第二個曹叡吧!
太子!
她喚曹叡太子!
那說明什麽?
天下是他曹家的了!
曹操大聲道:「乃太子乎?」
他是太子,那子桓是什麽?自己又是什麽!
大業將成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雖然武則天對陳子昂不喜,可這巨幕之中居然提到了他,而且聽起來帶著誇讚之意,那也算是喜事了。
隻是這李白、白居易、元稹又是何人?
還有新樂府運動又是何意?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美人意象,就《離騷》而言,此詩之中的美人意象就有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自喻,另一個方麵是比喻君王。這個意象我們可以分開單獨講解,也可以整體來分析。】
【首先單獨舉例,自喻方麵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就造謠汙衊我荒淫無度!這裏的眾女就是指的那些奸臣,那些奸臣嫉妒屈原,所以在君主麵前汙衊他。】
【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想到草木凋零,真害怕美人也日益衰老。這一句中的美人便是比喻君王,但也有說是自喻的,三月認為象徵手法不一定隻能比喻一個東西,所以或許二者皆有。】
熊槐聽著女子的話,其實已經明白女子解釋的此詩的意思,但是他覺得有點怪。
為何屈卿要用美人來比喻自己呢?
怪哉,怪哉!
可這樣的問題,似乎不大適合當著群臣的麵問出來,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
還是繼續聽女子的解釋吧。
屈原卻沒覺得有什麽不對的,楚國的山神便是美女,用美女比喻大王最合適不過。
但他聽到女子分析也開始不斷反思,他一直都有光陰易逝之感,怕時間流逝,怕自己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實屬不該,如今大王明理,當徐徐行之。
【另外我們很可以整體來看,本詩一開始作者自我介紹好就以一個女子自居,戴花戴草,最後卻慘遭拋棄,「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我們說好黃昏的時候成婚,你中途卻又後悔了。他以一個棄婦的形象來表達君主對自己的不信任。】
【而後來他又以一個男子的身份幾次求女卻不得。宓妃、有娀之女,有虞之女都不行。這裏他將這些女子比作君王,比喻自己追尋君王卻求而不得。】
【這個也是我們前麵提到過的許多人以為屈原與楚懷王之間有那種男男之情的原因。】
熊槐眼神飄忽了一下,雖然他知道屈卿是把自己比作美人、神女,大概是尊重自己。
可他如何能說他是自己的棄婦和追求者呢?
這下好了,不止是那後世之人猜測,現在就連九州島之內的人都知道了。
他的臉往哪兒放啊?
看到屈原坦坦蕩蕩的樣子,他心中更加無語了。
怎麽是這麽個不拘小節的人?
罷了,為了這楚國,他熊槐忍了!
【這美人意象更是被無數後世文人才子所喜愛,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不容小覷!】
【這裏就不得不再提曹植的《洛神賦》了。】
第9章
《離騷》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植曾經在《洛神賦》中這樣直接描寫洛水女神宓妃。】
【這首賦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屈原的作品,不管是香草美人意象,求女喻意,還是在浪漫主義形式上都有著很好的體現。】
【不過接下來我們會專門花一期的時間單獨解說才高八鬥的曹子建,在這裏就先提一下。】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哈哈哈!」曹操仰天長笑,「好一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此真佳句是也。」
單獨解說子建,那定然是會說起子建的生平經歷,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肯定也是要被提及的。
曹操心中捋了一下自己的功績與作品,越覺自己此番定會名揚於天下,不覺心情大好。
於是趕忙催促,「快,知會子建,讓他為銅雀台作賦一首。」
他要讓全天下人都知曉他曹操有這樣一個才情出眾的兒子。
下人剛走,他又連忙將人叫住,「且慢,今日乃文學盛宴也,赴宴者,須備詩賦一二。」
如此才不負這天之異象!
然而他的話才剛說完,女子卻是話鋒一轉,嘿嘿笑了兩聲。
【有個八卦不知當講不當講,既然你們不說話,那我就當可以講了。】
眾人無言。
他們倒是想跟女子說話,可這女子也得聽得到啊。
【有這麽一個典故,叫宓妃留枕。唐代李善在為《昭明文選》作序時,曾提到這麽一個故事。】
【當年曹操攻下鄴城,遇見甄氏,本來一開始想娶甄氏的是曹植,但後來被曹丕搶先一步。這俗話說得好,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不是),皮一下很開心。後來甄氏死後,曹丕把甄氏用過的枕頭給曹植看,曹植特別傷心,太子曹叡留曹植喝酒,幹脆把那個枕頭送給了曹植。】
原本滿麵春風的曹操表情瞬間僵住。
「此女喚元仲作何?此曹叡當是元仲吧?」
他曹家沒有第二個曹叡吧!
太子!
她喚曹叡太子!
那說明什麽?
天下是他曹家的了!
曹操大聲道:「乃太子乎?」
他是太子,那子桓是什麽?自己又是什麽!
大業將成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