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頁
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 作者:嗷大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盡管如此,花熹年始終與他還是保留著一絲師生情誼。
當時被清紀郎彈劾,被暫時關押,花熹年還幻想著,太子能看在師生一場的情分上,出麵為他作證。
一直到七皇子去接他出獄,他才得知這一切都是太子的預謀。
自那一刻起,本就不多的師生情誼被碾成灰,散得一星不剩。
花熹年已經決定好,等把舒先生接入京,他便去禦前請辭,卸職歸家。
蕭晏淩明顯感覺到了花熹年的疏離。
他不屑與一個臣子低頭認錯,更不會承認彈劾的事與自己有關,隻是警告花熹年。
「少師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有些心裏話,自己想想就是了,何必寫出來讓人捏了錯處?」
花熹年笑得溫和,眼裏卻沒有半點暖意,「微臣謹記太子殿下教誨。」
身為老師,被學生反過來上了一課。
他是要銘記於心。
——
鬱霓裳和宋弘這一路來得不急不躁,夫妻二人權當是帶著兒子遊山玩水。
事實上,遊山玩水的是他們夫妻,小青雲多數時候隻是陪跑,然後爹娘在玩,他在學習。
也因為在路途遊玩,宋弘夫婦救下了一個九歲小男孩。
小男孩原本是要去京都念書的,可入京路上碰到了山匪,他的書童險些被截殺。
被鬱霓裳救下後,主僕二人坐在火堆邊瑟瑟發抖。
亭子外正在下雨,雨勢很大,濺起官道上滿地濕泥。
這地方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一時半會兒走不了。
鬱霓裳看了眼小男孩,問他,「你叫什麽名字?」
小男孩顯然還沒從先前的驚嚇中緩過來,小臉上慘白一片,哆嗦著嘴唇道:「齊崢,我叫齊崢。」
——
蕭晏淩和花熹年在城門外接到了宋弘夫婦。
當先從馬車上下來的是宋弘,他手上牽著兒子。
花熹年一眼認出來,忙笑著上前打招唿,「先生一路辛苦了。」
京都的事,宋青苒已經傳信跟爹娘說清楚,也知道今日來接自己的,是大姐的其中一個孫子,花熹年。
他輕輕頷首。
蕭晏淩上下打量了宋弘兩眼,剛要開口,就見馬車上又下來一人。
蕭晏淩的表情頓時凝固在臉上。
第477章 得知長姐死因
車上下來的美婦人,蕭晏淩十分眼熟,不止眼熟,還記憶深刻。
當日在城外,他埋伏的人眼看就要得手了,偏偏是這婦人出來橫插一腳。
手上一把武器也無,就這麽悄無聲息弄死了他花重金請來的刺客。
更絕的是,他事後讓金鱗衛去調查,竟然一點線索也沒有。
她怎麽會在這裏?
相較於蕭晏淩的愣神呆滯,鬱霓裳顯得格外坦然,麵上甚至還帶了一絲笑容。
「太子殿下,好久不見了。」
明麵上來說,當日是鬱霓裳救了他們。
蕭晏淩於情於理,都該記住這份恩情。
是以當下,他不得不微笑著迴應一句,「沒想到這麽巧,竟會在此地碰到夫人。」
鬱霓裳半點不遮掩,看了眼宋弘。
「也不算巧合。」
她說,「我夫君受邀入京,我陪著他來的。」
蕭晏淩聽完,腦袋上仿佛挨了一悶棍。
這個武功高深莫測的婦人,竟是舒仲孺的夫人?
若非當日城外刺殺是自己的安排,蕭晏淩幾乎要懷疑,是不是舒仲孺早有預謀。
所以來了這麽一出,隻為順利打入南涼京都。
車上還坐著九歲的齊崢。
這小子之前被驚嚇到,病了一場,鬱霓裳沒讓他下來。
簡單同蕭晏淩和花熹年打了個照麵,一行人重新啟程,正式入京。
之前在裕和帝跟前的說辭是花熹年以友人的身份邀請舒仲孺入京。
現在自然不好在外麵另外給他安排住處。
花熹年便直接把人領到了康國公府。
蕭晏淩望著國公府門楹上氣派的牌匾,又望著舒仲孺夫婦的背影。
腦子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少師是他的老師,而舒仲孺,是他老師的友人。
倘若舒仲孺真的有心歸順南涼,將來一旦輔佐他,他登上寶座便是板上釘釘的事。
什麽蕭晏安,再來十個都休想動搖他的位置。
思及此,蕭晏淩再看花熹年時,眼神都不一樣了,顯得格外恭敬。
「老師,我……」
花熹年截住他的話頭,「太子殿下,舒先生舟車勞頓剛到京都,需要整頓休息,花家會有下人伺候好的,我們就不必跟進去了,還得迴宮復命呢。」
不能跟進去攀交情博好感,蕭晏淩有些失望。
但一想來日方長,他又放寬了心態。
迴宮後,花熹年把已經接到舒先生的事迴復完就退下去了。
殿內還剩太子。
裕和帝問他,可曾試探出舒仲孺的態度來了?
蕭晏淩迴想起當時的場景,他不僅來不及跟舒仲孺說句話,全程還被舒仲孺那位夫人的氣勢壓得死死的。
別說試探,險些連他是去幹嘛的都給忘了。
「初次見麵而已,說的都是些寒暄客套的話,兒臣暫時看不出什麽來。」
裕和帝並不意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當時被清紀郎彈劾,被暫時關押,花熹年還幻想著,太子能看在師生一場的情分上,出麵為他作證。
一直到七皇子去接他出獄,他才得知這一切都是太子的預謀。
自那一刻起,本就不多的師生情誼被碾成灰,散得一星不剩。
花熹年已經決定好,等把舒先生接入京,他便去禦前請辭,卸職歸家。
蕭晏淩明顯感覺到了花熹年的疏離。
他不屑與一個臣子低頭認錯,更不會承認彈劾的事與自己有關,隻是警告花熹年。
「少師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有些心裏話,自己想想就是了,何必寫出來讓人捏了錯處?」
花熹年笑得溫和,眼裏卻沒有半點暖意,「微臣謹記太子殿下教誨。」
身為老師,被學生反過來上了一課。
他是要銘記於心。
——
鬱霓裳和宋弘這一路來得不急不躁,夫妻二人權當是帶著兒子遊山玩水。
事實上,遊山玩水的是他們夫妻,小青雲多數時候隻是陪跑,然後爹娘在玩,他在學習。
也因為在路途遊玩,宋弘夫婦救下了一個九歲小男孩。
小男孩原本是要去京都念書的,可入京路上碰到了山匪,他的書童險些被截殺。
被鬱霓裳救下後,主僕二人坐在火堆邊瑟瑟發抖。
亭子外正在下雨,雨勢很大,濺起官道上滿地濕泥。
這地方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一時半會兒走不了。
鬱霓裳看了眼小男孩,問他,「你叫什麽名字?」
小男孩顯然還沒從先前的驚嚇中緩過來,小臉上慘白一片,哆嗦著嘴唇道:「齊崢,我叫齊崢。」
——
蕭晏淩和花熹年在城門外接到了宋弘夫婦。
當先從馬車上下來的是宋弘,他手上牽著兒子。
花熹年一眼認出來,忙笑著上前打招唿,「先生一路辛苦了。」
京都的事,宋青苒已經傳信跟爹娘說清楚,也知道今日來接自己的,是大姐的其中一個孫子,花熹年。
他輕輕頷首。
蕭晏淩上下打量了宋弘兩眼,剛要開口,就見馬車上又下來一人。
蕭晏淩的表情頓時凝固在臉上。
第477章 得知長姐死因
車上下來的美婦人,蕭晏淩十分眼熟,不止眼熟,還記憶深刻。
當日在城外,他埋伏的人眼看就要得手了,偏偏是這婦人出來橫插一腳。
手上一把武器也無,就這麽悄無聲息弄死了他花重金請來的刺客。
更絕的是,他事後讓金鱗衛去調查,竟然一點線索也沒有。
她怎麽會在這裏?
相較於蕭晏淩的愣神呆滯,鬱霓裳顯得格外坦然,麵上甚至還帶了一絲笑容。
「太子殿下,好久不見了。」
明麵上來說,當日是鬱霓裳救了他們。
蕭晏淩於情於理,都該記住這份恩情。
是以當下,他不得不微笑著迴應一句,「沒想到這麽巧,竟會在此地碰到夫人。」
鬱霓裳半點不遮掩,看了眼宋弘。
「也不算巧合。」
她說,「我夫君受邀入京,我陪著他來的。」
蕭晏淩聽完,腦袋上仿佛挨了一悶棍。
這個武功高深莫測的婦人,竟是舒仲孺的夫人?
若非當日城外刺殺是自己的安排,蕭晏淩幾乎要懷疑,是不是舒仲孺早有預謀。
所以來了這麽一出,隻為順利打入南涼京都。
車上還坐著九歲的齊崢。
這小子之前被驚嚇到,病了一場,鬱霓裳沒讓他下來。
簡單同蕭晏淩和花熹年打了個照麵,一行人重新啟程,正式入京。
之前在裕和帝跟前的說辭是花熹年以友人的身份邀請舒仲孺入京。
現在自然不好在外麵另外給他安排住處。
花熹年便直接把人領到了康國公府。
蕭晏淩望著國公府門楹上氣派的牌匾,又望著舒仲孺夫婦的背影。
腦子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少師是他的老師,而舒仲孺,是他老師的友人。
倘若舒仲孺真的有心歸順南涼,將來一旦輔佐他,他登上寶座便是板上釘釘的事。
什麽蕭晏安,再來十個都休想動搖他的位置。
思及此,蕭晏淩再看花熹年時,眼神都不一樣了,顯得格外恭敬。
「老師,我……」
花熹年截住他的話頭,「太子殿下,舒先生舟車勞頓剛到京都,需要整頓休息,花家會有下人伺候好的,我們就不必跟進去了,還得迴宮復命呢。」
不能跟進去攀交情博好感,蕭晏淩有些失望。
但一想來日方長,他又放寬了心態。
迴宮後,花熹年把已經接到舒先生的事迴復完就退下去了。
殿內還剩太子。
裕和帝問他,可曾試探出舒仲孺的態度來了?
蕭晏淩迴想起當時的場景,他不僅來不及跟舒仲孺說句話,全程還被舒仲孺那位夫人的氣勢壓得死死的。
別說試探,險些連他是去幹嘛的都給忘了。
「初次見麵而已,說的都是些寒暄客套的話,兒臣暫時看不出什麽來。」
裕和帝並不意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