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我的城市探險大有問題 作者:硯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筋骨遒勁,豐神秀朗。
等到翻開下一頁,就看到了深褐色的一張張牛皮紙,還有紙上貼著的一塊塊花裏胡哨的小方塊。
這上麵沒有個人的隱私,時清嘉就用手點著屏幕上的馬賽克一個個手動消除,於是那一張張像是拍畫片一樣的小方塊就清晰地暴露在了鏡頭前。
【這是什麽?郵票?】
【我天!這是那個年代的集郵冊嗎?!這可值錢了啊!!】
【不是,你們仔細看看啊,這明顯不是郵票,這是火花吧】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麵的印花。
對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火花已經幾乎是徹底消失在他們生活中的東西了,發達地區的年輕人甚至可能絕大多數都沒聽說過。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火柴都是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東西。
為了美觀,火柴廠在火柴盒上印刷各種各樣的貼花,從最早的黑白手繪,到後來更為精美的水彩、水墨、彩色機器印刷。其中的一部分頗具藝術價值和觀賞性,受到了當時的收藏家們的歡迎,
火花、煙盒,甚至瓶蓋,人們收藏這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就像是收藏郵票名酒一般。小小的方寸之地在生活的縫隙中無聲無息地發展著,隨著時代浪潮風起雲湧,又隨著浪潮退去消失在舞台上。
「感謝這位觀眾科普,我之前也沒見過火花呢。」時清嘉小心翻看著麵前的冊子,從牛皮紙的裁剪和裝幀來看,火花冊明顯是有人用心手工製作的,每一張火花下麵還用漂亮的鋼筆字標註了收集時的日期和心情。
「60年10月1日,步舉摯友相贈,得此佳品,割肉半兩與友共享。」
「63年7月7日,樂真初次在家做飯,不慎灼傷半枚『五九紅』,雖心痛,樂真未受傷,亦大慰。」
「65年3月22日,愛子景清出生,欣喜若狂,收得『年畫』三枚,願妻兒歲歲年年圓滿。」
時清嘉仔細閱讀著一張張火花下麵的標註,這冊子時間跨度很長,從那寥寥幾句中,她好像看到了一個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的男人,他成長在那個特殊時代,性格溫潤,可有些時候又帶了些孩童一般的偏執和天真,他有嬌妻愛子,眼看生活就要這麽一帆風順地走向最美滿的時刻,然後火花的收集卻戛然而止。
時清嘉連翻過好幾頁,後麵再也沒了新的內容。她慢慢放下火花冊,隻覺得自己好像剛看完了一個人的一生一般,緩慢而沉重地嘆了口氣。
等她再次看向手機屏幕,這才發現不知什麽時候,屏幕上已經被同一個人刷滿了。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根小魚幹】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個金槍魚罐頭】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隻澳洲蝦】
時清嘉:……
時清嘉驚悚問道:「這位【笙歌夜夜】觀眾,請問你成年了嗎?不是拿家長的手機打賞的吧?」
「我沒成年,這是我成年的家長拿我的帳號打賞的……」
方笙扁著嘴嘟囔著,隻可惜那邊的主播根本聽不到她的話。她哀怨地看著拿著她的手機連續打賞的親媽,心想這次自己的帳號一定會因為未成年人過度消費被封了。
這才是最狠的戒網手段吶!
【[笙歌夜夜]:主播,麻煩把火花冊翻到第二十九頁到第三十一頁,我想再仔細看看那幾張。】
金主的話就是命令,時清嘉無怨無悔地把牛皮紙頁翻到笙歌夜夜說的那幾頁,同時貼心地把鏡頭湊近了那幾張火花。
這三頁一共五張火花,看起來像是同一套的。風格看起來像是木版畫,可在線條和構圖上卻又更偏向水墨寫意風,有的畫的是五名留著辮子的年輕人站在船上的畫麵,也有一群人高舉橫幅吶喊的畫麵,五張圖案各有不同,可都是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壯闊大場麵,哪怕是她這種外行也能看出繪畫者筆力不俗。
此刻在手機屏幕前的方彌月正用如獲至寶的目光死死盯著那幾張小方塊,激動地小聲喃喃著:「錯不了,錯不了!這絕對是『燎原』啊!看這線條和筆力,絕對是正品沒錯了!」
方笙忍不住問:「媽,燎原是什麽?」
方彌月定了定神,這才有心情跟女兒解釋:「你現在初三了,應該記得一百多年前那場舉世矚目的學生運動吧?」
被搶了手機還要突然被考的方笙:「……記得。」
「那場運動,萌發於最質樸的愛國情感,從學生而起,引得工人、商人、農民等眾多階層紛紛響應,史無前例地在全國範圍內激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潮流。也是那次運動啟迪了民智,為後來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埋下了伏筆。」方彌月無限感慨地說道,「『燎原』就是當時的華興火柴廠為了紀念這場運動而生產的紀念版火柴。當時的發行量就不大,後來在反動勢力反撲期間,更是作為違禁物品被當局全部銷毀了,因此存量極少。」
「那這個很值錢了吧?」方笙兩眼放光。
方彌月無語地看著永遠隻關注庸俗的金錢的女兒,許久才嘆了口氣:「值錢。不過這個的價值並不在於存量少,而在於它是陳書禮先生聘請當時的國畫名家張先佑作畫,親自推動印發的。目前的存世正品市場價大概是三萬到五萬吧。」
方笙努力想了下,才從之前的歷史低頻考點中想起了陳書禮這個名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等到翻開下一頁,就看到了深褐色的一張張牛皮紙,還有紙上貼著的一塊塊花裏胡哨的小方塊。
這上麵沒有個人的隱私,時清嘉就用手點著屏幕上的馬賽克一個個手動消除,於是那一張張像是拍畫片一樣的小方塊就清晰地暴露在了鏡頭前。
【這是什麽?郵票?】
【我天!這是那個年代的集郵冊嗎?!這可值錢了啊!!】
【不是,你們仔細看看啊,這明顯不是郵票,這是火花吧】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麵的印花。
對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火花已經幾乎是徹底消失在他們生活中的東西了,發達地區的年輕人甚至可能絕大多數都沒聽說過。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火柴都是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東西。
為了美觀,火柴廠在火柴盒上印刷各種各樣的貼花,從最早的黑白手繪,到後來更為精美的水彩、水墨、彩色機器印刷。其中的一部分頗具藝術價值和觀賞性,受到了當時的收藏家們的歡迎,
火花、煙盒,甚至瓶蓋,人們收藏這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就像是收藏郵票名酒一般。小小的方寸之地在生活的縫隙中無聲無息地發展著,隨著時代浪潮風起雲湧,又隨著浪潮退去消失在舞台上。
「感謝這位觀眾科普,我之前也沒見過火花呢。」時清嘉小心翻看著麵前的冊子,從牛皮紙的裁剪和裝幀來看,火花冊明顯是有人用心手工製作的,每一張火花下麵還用漂亮的鋼筆字標註了收集時的日期和心情。
「60年10月1日,步舉摯友相贈,得此佳品,割肉半兩與友共享。」
「63年7月7日,樂真初次在家做飯,不慎灼傷半枚『五九紅』,雖心痛,樂真未受傷,亦大慰。」
「65年3月22日,愛子景清出生,欣喜若狂,收得『年畫』三枚,願妻兒歲歲年年圓滿。」
時清嘉仔細閱讀著一張張火花下麵的標註,這冊子時間跨度很長,從那寥寥幾句中,她好像看到了一個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的男人,他成長在那個特殊時代,性格溫潤,可有些時候又帶了些孩童一般的偏執和天真,他有嬌妻愛子,眼看生活就要這麽一帆風順地走向最美滿的時刻,然後火花的收集卻戛然而止。
時清嘉連翻過好幾頁,後麵再也沒了新的內容。她慢慢放下火花冊,隻覺得自己好像剛看完了一個人的一生一般,緩慢而沉重地嘆了口氣。
等她再次看向手機屏幕,這才發現不知什麽時候,屏幕上已經被同一個人刷滿了。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根小魚幹】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個金槍魚罐頭】
【[笙歌夜夜]投放了一隻澳洲蝦】
時清嘉:……
時清嘉驚悚問道:「這位【笙歌夜夜】觀眾,請問你成年了嗎?不是拿家長的手機打賞的吧?」
「我沒成年,這是我成年的家長拿我的帳號打賞的……」
方笙扁著嘴嘟囔著,隻可惜那邊的主播根本聽不到她的話。她哀怨地看著拿著她的手機連續打賞的親媽,心想這次自己的帳號一定會因為未成年人過度消費被封了。
這才是最狠的戒網手段吶!
【[笙歌夜夜]:主播,麻煩把火花冊翻到第二十九頁到第三十一頁,我想再仔細看看那幾張。】
金主的話就是命令,時清嘉無怨無悔地把牛皮紙頁翻到笙歌夜夜說的那幾頁,同時貼心地把鏡頭湊近了那幾張火花。
這三頁一共五張火花,看起來像是同一套的。風格看起來像是木版畫,可在線條和構圖上卻又更偏向水墨寫意風,有的畫的是五名留著辮子的年輕人站在船上的畫麵,也有一群人高舉橫幅吶喊的畫麵,五張圖案各有不同,可都是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壯闊大場麵,哪怕是她這種外行也能看出繪畫者筆力不俗。
此刻在手機屏幕前的方彌月正用如獲至寶的目光死死盯著那幾張小方塊,激動地小聲喃喃著:「錯不了,錯不了!這絕對是『燎原』啊!看這線條和筆力,絕對是正品沒錯了!」
方笙忍不住問:「媽,燎原是什麽?」
方彌月定了定神,這才有心情跟女兒解釋:「你現在初三了,應該記得一百多年前那場舉世矚目的學生運動吧?」
被搶了手機還要突然被考的方笙:「……記得。」
「那場運動,萌發於最質樸的愛國情感,從學生而起,引得工人、商人、農民等眾多階層紛紛響應,史無前例地在全國範圍內激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潮流。也是那次運動啟迪了民智,為後來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埋下了伏筆。」方彌月無限感慨地說道,「『燎原』就是當時的華興火柴廠為了紀念這場運動而生產的紀念版火柴。當時的發行量就不大,後來在反動勢力反撲期間,更是作為違禁物品被當局全部銷毀了,因此存量極少。」
「那這個很值錢了吧?」方笙兩眼放光。
方彌月無語地看著永遠隻關注庸俗的金錢的女兒,許久才嘆了口氣:「值錢。不過這個的價值並不在於存量少,而在於它是陳書禮先生聘請當時的國畫名家張先佑作畫,親自推動印發的。目前的存世正品市場價大概是三萬到五萬吧。」
方笙努力想了下,才從之前的歷史低頻考點中想起了陳書禮這個名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