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鄉試錄取率隻有4%左右,會士錄取率在10%上下,不要說貢士,偏遠地區一個縣能出一個舉人,就算是祖墳噴火山了。


    作為秀才很可能一輩子都得不舉,曾經就有一個呂姓秀才。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然後25歲窮的呀,連飯都吃不上了】


    〈呂秀才?哦是他啊〉


    〈誰啊?〉


    〈同福客棧那個〉


    〈哦!!〉


    〈他確實挺窮〉


    ————————————————


    呂秀才?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各個朝代的老百姓都感到十分困惑,他們實在想不通,一個普普通通的秀才,其事跡怎麽會流傳到後世呢?


    與此同時,那些開設同福客棧的掌櫃們也是一頭霧水。“呂秀才?”他們紛紛念叨著這個名字,努力迴憶店裏是否有哪位姓呂的秀才,但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根本就沒有這麽個人!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呂秀才隻是一個電視劇中的人物。


    —————————————————


    【而真實情況可能更卷,中國古代小說最大ip之一《聊齋誌異》,它的作者蒲鬆齡,19歲就成了秀才,然後考了44年還是個秀才,一代藥聖李時珍,多次應試均不第,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連著三次科舉落榜,第四次取考才終登進士第一。


    唐朝末年還有個叫做黃巢的科舉落榜生多次沒考上後崩潰了,直接塔塔開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起義,間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連蒲鬆齡這樣的大手都隻是秀才?〉


    〈那古代狀元的含金量比現代多多了〉


    —————————————————


    科舉竟然如此艱難!這讓各個朝代的老百姓都感到驚愕不已。他們雖然知曉科舉考試難度頗高,但卻萬萬沒有料到會這般困難重重。天幕所提及之人無一不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即便其他一些人並不熟悉,但對於黃巢這個名字,每個朝代的人們都是耳熟能詳的。盡管眾人可能對他的具體才華和學識知之甚少,但僅僅憑借著他敢於發動叛亂並且能夠名垂青史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其必定有著與眾不同的非凡之處。


    ————————————————


    【而在北仁宗嘉佑二年,當時就出現了一場史上最卷科舉參考學子有近40萬,最後成為進士的就388人,其中還匯聚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和開創朱程理學的程顥等一眾默寫並背誦天團裏的成員,


    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主考官還是歐陽修,帶蘇軾兄弟來考試的是他們老爹蘇洵,除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這次人齊了。


    然而最後這次科舉,上麵的考生還沒排進前三,而曆次科舉最後的狀元,基本也不會是什麽死背書的書呆子,狀元除了基本功紮實,倒背四書五經作文寫的6之外,實際還得展現出極強的治國才能】


    〈唐宋八大家這麽大的ip都沒前三的?〉


    【科舉時除了會考經史詩詞之外,還會考策論,簡單講就是考時政,他得有辦法解決國家問題、民生問題,狀元必須腦子裏真有想法,還得心懷天下。


    就像上麵說的明代狀元趙秉忠,他的考試題目叫做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論證的核心就是如何去改善吏治問題,以實現政治清明社會祥和的盛世局麵。


    狀元需要去論述帝王和百姓,政策與法治,法治與德治等等方麵,還得深入淺出的分析當時的社會現象,說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吏製的腐敗,甚至得婉轉地指出官吏的腐敗與皇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後再提出一係列文筆犀利,觀點鮮明,說理透徹的改革建議。哼,我看到考題都汗流浹背了】


    〈難怪許多人都被刷下來了,沒道理狀元要答的卷子和你要答的不一樣〉


    〈能當狀元的,時政肯定有東西,考試肯定會考這些,而這些肯定占大比分,你連這些都弄不懂,還考個屁〉


    〈如果古代學子連一畝地是多大能種多少糧食都不知道,還指望他當官?庸官還差不多〉


    ————————————————


    各個朝代的老百姓看到這些彈幕之後,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是啊,如果一個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連田地有多大、能收獲多少糧食這樣細微的事情都不清楚,那我們還能期望他在當官的時候做些什麽呢?恐怕不被自己的下屬欺騙就算好的了!


    不僅如此,各個朝代的皇帝們也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於是乎,他們在原本的基礎之上又增添了農事和算學等科目,並決定在下一次科舉考試時嚐試使用這種新的考試方式。


    這個決策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眾多學子的抱怨和咒罵聲一片。然而,盡管心中不滿,這些學子們也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老老實實地迴去複習備考了。


    畢竟,科舉考試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過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


    ————————————————


    【國學大師、著名作家,各部門領導等各種稱號都會向著狀元招手。趙秉忠後來就官至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中央宣統部部長,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長】


    【但,也不是所有狀元都是過五關斬六將的天頂星水平,在《清稗類鈔》這本書裏就提到了一個清朝的氣運之子龍汝言。


    這位老哥原本成為秀才後就一直沒中舉人,後來到北京,成為北漂一族隻能在八旗都統家當個私塾先生苟著,然而,運氣非常好的是,就在他當教書先生的時候,剛好是嘉慶皇帝的50大壽,當時,按慣例,大臣們需要給皇帝送上幾首詩詞。


    而運氣非常好的是,龍汝言服侍的都統,剛好不會寫,這叫龍汝言代筆,剛好龍汝言又喜歡耍點小聰明,他直接就從以前康熙乾隆寫的詩句裏麵找了一些名詞佳句,移花接木了一下,組成一首長詩送了上去。


    而另一邊,嘉慶一看,不但沒怪罪,反倒還還感動哭了,因為他覺得,嗯,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詩先皇詩,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感動的直接就讓龍汝言成了舉人】


    〈???〉


    〈這什麽鬼操作?〉


    〈這是別人不知道,要知道,直接把這攤子掀了〉


    【成為舉人後的龍汝言,就想著再去考一考,然而他水平確實很有限,後來去參加科舉,又一次被刷了下來,但是誰能想到嘉慶這個時候仍然對龍汝言念念不忘,一看上榜的人裏麵沒有他就表示今年考生質量不太行嘛,後來主考官愣是沒辦法,但後來舉行的科舉裏麵,硬是把龍汝言抬到了狀元的位置,朕看人果然沒錯,我所賞果不謬也】


    ——————————————


    古往今來各個朝代的帝王們看到嘉慶帝的這番操作後,無一不哄堂大笑起來。


    清朝那些在嘉慶帝之前的皇帝們更是氣得咬牙切齒,恨不能直接衝過去狠狠地抽打他一頓!


    畢竟科舉製度可是關乎國家人才選拔和未來發展前途的大事啊,又豈能容得下他如此胡來呢?


    嘉慶則表示:我沒做過,不是我!


    ————————————————


    【總的來說,除了氣運之子以外,幾乎所有狀元都不會是死記硬背的書呆子,這些狀元放到現在,不出意外也是頂級學霸,而在這群狀元背後,真的可以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古代讀書就意味著脫產,而古代生產力有限,孩子要當秀才,光靠努力讀書是遠遠不夠的,光是供養一個持續脫產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就需要一普通家庭幾代人的努力,而這也隻能讓孩子得到科考的入場券罷了。


    至於能不能考中,我上麵也說了,每一輪考試的概率基本都在10%以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狀元,但和古人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手握一張入場券,和古人比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勝者】


    【所以還是那句話,走上考場就算勝利,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不要有太多壓力,我就不祝大家前程似錦了,我祝你們馬到成功,乘風破浪,披荊斬棘,金榜題名,然後開心的享受這個夏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老祖宗被二創創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古青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古青鸞並收藏曆史:老祖宗被二創創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