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大清葛朗台,皇帝質檢員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種極具攻擊的愛,哪個正常人會要啊?
——除了如懿傳裏的人。
章總補充道。
他非得補充這句,因為很明顯,毓瑚說這番話,就是真心覺得弘曆這樣對待如懿,是因為愛她。惢心信了,如懿也信了,連站在一旁的江與彬都信了。
他感慨地笑道:“如此看來,皇上把嫻主兒一直掛在心上啊!”
如懿嘟著嘴笑了起來,眼神有些茫然無措,她下意識轉頭看向惢心,惢心也深懷感動地笑著看她,她收迴目光,再次露出那種失措的眼神。她有些高興,有些慌張,更生出了一絲愧疚:原來她誤會了弘曆,先前出冷宮時對他那樣冷漠,一定深深地傷害了他的心。
她要見他。
於是如懿飛快地趕去了養心殿,見到了側著身子的弘曆。她安靜地行了一禮,仿佛迴到了二人未成婚時,用懷春少女的姿態羞澀地望著他。
弘曆原本靜靜的,聽到如懿走到了自己身邊,才突然開口:“這幅畫,在郎世寧那兒放了許久,如今才拿了迴來。”
章總也跟如懿一塊兒低頭仔細看了一眼。
然後樂了。
他還好意思說?!
這幅畫,就是那天被高曦月在書房裏翻出來的那卷畫軸,是當年他假裝冷落如懿時,與她各自繪製的對方畫像,畫的都是少年模樣,如懿手裏還拿著一隻本應歸還的玉如意,每次劇裏給這幅畫鏡頭時,都是在強調象征著福晉名位的玉如意,本來就應該是她的。
但演完書房那場鬧劇以後,章總看到這層暗示,再也不會生氣了。
高曦月竟敢當麵說不喜歡皇帝收藏這幅畫,逼著他丟了,甚至主動說要燒了,然後偌大的養心殿居然藏不了一幅畫,還得叫李玉偷偷摸摸送給郎世寧,求他藏起來。這算什麽皇帝?財主家的贅婿,才過得這麽窩囊吧?
他甚至不敢在別人麵前,承認這幅畫對他這個皇帝很重要。
現在又翻出來給如懿表情,不是很可笑嗎?
但,還是那句話,觀眾是否覺得荒謬不要緊,要緊的是,如懿能不能接受。
她顯然是能的。
甚至,她還可以拿出書房當日之事揶揄她,自以為勝利:“聽說貴妃不喜這幅畫,曾讓皇上丟了。”
(章總哈哈哈笑了三聲,後知後覺地掰指頭:“當天不是隻有四個人知道這件事嗎?弘曆沒說、貴妃不會說、郎世寧沒機會說……又是李玉這個吃裏扒外的狗奴才賣了主子?”)
“即便是畫丟了,人沒丟掉,還在心裏。”當如懿感動地望著他時,弘曆壓著嗓子,用沙啞的聲音說道,“朕總想起青櫻,青櫻那時候還活得自在些。”
(章總:“朕還以為他要說青櫻那時候還活著,然後就死在如懿手裏了。”)
可如懿卻聽得甚為感動,她移開目光,不想立刻就落淚。
而弘曆還在說:“而如懿,在冷宮艱難度日,單是女工就編了三百二十六條絡子,手帕,繡了一百一十二塊。”
(章總拍響找迴來的桌子:“朕就知道!淩雲徹收的那些絡子和手帕,一定是送到養心殿來了。你早說這個嘛!老講什麽畫,什麽冷宮受苦的,說得越多越顯得你沒用,講講這份用心,才像是真情實意。”)
如懿驚呆了。
她迴過神來,慌忙說道:“臣妾在冷宮的時候就知道皇上不會忘了臣妾,可是臣妾不知道皇上還知道這些。”
(章總:“你是不是失憶了?剛迴來的時候你是怎麽當年怨他的,全都忘了嗎?”)
她還不如承認自己不知道這些,因此怨懟皇帝。
卻非要畫蛇添足,加一句“在冷宮時知道皇上不會忘了臣妾”,給自己臉上貼金,假裝從未誤解他。當年弘曆還誇她直爽,一個直爽的人,連知錯就改都不懂嗎?弘曆是個皇帝,都不斷在她麵前認錯了,她為什麽寧願否認自己說過的話,也不願意好好地道歉呢?
這種行徑根本就是個小人。
哪有正派角色是這個樣子的?
章總歎了口氣。
每一句話,都和人物性格相悖,作為一個會動腦子的觀眾,看這部劇實在是太難受了。他還得隨著劇情,無視如懿這番粉飾自己的話,逼自己沉浸在二人的情話中。
如懿幽幽說道:“竟知道得這般清楚。”
弘曆還是不愛看著人的眼睛,他望著畫,沉聲說道:“你親手做的那些絡子和手帕,每一樣都是過了朕的眼,才送到宮外變賣的。”
(章總:“嗯?”)
他倒迴去又聽了一遍。
又聽了一遍。
又聽了一遍。
“嗯?”“嗯?”“變賣?”
章總一度懷疑,在後人口中,變賣這個詞已經不是他知道的那個意思了。
白臉戳破他的幻想:“他把那些絡子和手帕過手看了一遍,就還給淩雲徹拿到外頭去賣了。”
電視機裏,弘曆還在落井下石:
“朕看到那些,就知道你能挨過去,知道你沒有心灰意冷。”
是的,如懿挨過去了。
但章總也快要過去了。
“他為什麽不能自己掏錢買下來?????????????????????????????????????呢?”
章總費解。
他絞盡腦汁,百般思索,無法理解。
“他沒錢嗎?”
“他買不起嗎?”
“淩雲徹給掛的什麽價?”
他不是還認這個皇妃嗎?皇妃親自打的絡子和手帕,就這麽隨意地扔到宮外去,任人挑選,任人收藏?
三百二十六條絡子,一百一十二塊手帕,能有多貴?
——除了如懿傳裏的人。
章總補充道。
他非得補充這句,因為很明顯,毓瑚說這番話,就是真心覺得弘曆這樣對待如懿,是因為愛她。惢心信了,如懿也信了,連站在一旁的江與彬都信了。
他感慨地笑道:“如此看來,皇上把嫻主兒一直掛在心上啊!”
如懿嘟著嘴笑了起來,眼神有些茫然無措,她下意識轉頭看向惢心,惢心也深懷感動地笑著看她,她收迴目光,再次露出那種失措的眼神。她有些高興,有些慌張,更生出了一絲愧疚:原來她誤會了弘曆,先前出冷宮時對他那樣冷漠,一定深深地傷害了他的心。
她要見他。
於是如懿飛快地趕去了養心殿,見到了側著身子的弘曆。她安靜地行了一禮,仿佛迴到了二人未成婚時,用懷春少女的姿態羞澀地望著他。
弘曆原本靜靜的,聽到如懿走到了自己身邊,才突然開口:“這幅畫,在郎世寧那兒放了許久,如今才拿了迴來。”
章總也跟如懿一塊兒低頭仔細看了一眼。
然後樂了。
他還好意思說?!
這幅畫,就是那天被高曦月在書房裏翻出來的那卷畫軸,是當年他假裝冷落如懿時,與她各自繪製的對方畫像,畫的都是少年模樣,如懿手裏還拿著一隻本應歸還的玉如意,每次劇裏給這幅畫鏡頭時,都是在強調象征著福晉名位的玉如意,本來就應該是她的。
但演完書房那場鬧劇以後,章總看到這層暗示,再也不會生氣了。
高曦月竟敢當麵說不喜歡皇帝收藏這幅畫,逼著他丟了,甚至主動說要燒了,然後偌大的養心殿居然藏不了一幅畫,還得叫李玉偷偷摸摸送給郎世寧,求他藏起來。這算什麽皇帝?財主家的贅婿,才過得這麽窩囊吧?
他甚至不敢在別人麵前,承認這幅畫對他這個皇帝很重要。
現在又翻出來給如懿表情,不是很可笑嗎?
但,還是那句話,觀眾是否覺得荒謬不要緊,要緊的是,如懿能不能接受。
她顯然是能的。
甚至,她還可以拿出書房當日之事揶揄她,自以為勝利:“聽說貴妃不喜這幅畫,曾讓皇上丟了。”
(章總哈哈哈笑了三聲,後知後覺地掰指頭:“當天不是隻有四個人知道這件事嗎?弘曆沒說、貴妃不會說、郎世寧沒機會說……又是李玉這個吃裏扒外的狗奴才賣了主子?”)
“即便是畫丟了,人沒丟掉,還在心裏。”當如懿感動地望著他時,弘曆壓著嗓子,用沙啞的聲音說道,“朕總想起青櫻,青櫻那時候還活得自在些。”
(章總:“朕還以為他要說青櫻那時候還活著,然後就死在如懿手裏了。”)
可如懿卻聽得甚為感動,她移開目光,不想立刻就落淚。
而弘曆還在說:“而如懿,在冷宮艱難度日,單是女工就編了三百二十六條絡子,手帕,繡了一百一十二塊。”
(章總拍響找迴來的桌子:“朕就知道!淩雲徹收的那些絡子和手帕,一定是送到養心殿來了。你早說這個嘛!老講什麽畫,什麽冷宮受苦的,說得越多越顯得你沒用,講講這份用心,才像是真情實意。”)
如懿驚呆了。
她迴過神來,慌忙說道:“臣妾在冷宮的時候就知道皇上不會忘了臣妾,可是臣妾不知道皇上還知道這些。”
(章總:“你是不是失憶了?剛迴來的時候你是怎麽當年怨他的,全都忘了嗎?”)
她還不如承認自己不知道這些,因此怨懟皇帝。
卻非要畫蛇添足,加一句“在冷宮時知道皇上不會忘了臣妾”,給自己臉上貼金,假裝從未誤解他。當年弘曆還誇她直爽,一個直爽的人,連知錯就改都不懂嗎?弘曆是個皇帝,都不斷在她麵前認錯了,她為什麽寧願否認自己說過的話,也不願意好好地道歉呢?
這種行徑根本就是個小人。
哪有正派角色是這個樣子的?
章總歎了口氣。
每一句話,都和人物性格相悖,作為一個會動腦子的觀眾,看這部劇實在是太難受了。他還得隨著劇情,無視如懿這番粉飾自己的話,逼自己沉浸在二人的情話中。
如懿幽幽說道:“竟知道得這般清楚。”
弘曆還是不愛看著人的眼睛,他望著畫,沉聲說道:“你親手做的那些絡子和手帕,每一樣都是過了朕的眼,才送到宮外變賣的。”
(章總:“嗯?”)
他倒迴去又聽了一遍。
又聽了一遍。
又聽了一遍。
“嗯?”“嗯?”“變賣?”
章總一度懷疑,在後人口中,變賣這個詞已經不是他知道的那個意思了。
白臉戳破他的幻想:“他把那些絡子和手帕過手看了一遍,就還給淩雲徹拿到外頭去賣了。”
電視機裏,弘曆還在落井下石:
“朕看到那些,就知道你能挨過去,知道你沒有心灰意冷。”
是的,如懿挨過去了。
但章總也快要過去了。
“他為什麽不能自己掏錢買下來?????????????????????????????????????呢?”
章總費解。
他絞盡腦汁,百般思索,無法理解。
“他沒錢嗎?”
“他買不起嗎?”
“淩雲徹給掛的什麽價?”
他不是還認這個皇妃嗎?皇妃親自打的絡子和手帕,就這麽隨意地扔到宮外去,任人挑選,任人收藏?
三百二十六條絡子,一百一十二塊手帕,能有多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