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惢心挖得好,就讓惢心挖;惢心搗得好,就讓惢心搗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地一家春】
琅嬅扶著素練的手,從屋裏走出來,一邊問她:“裏頭的,都知道了?”
“嗯,趙一泰都已經安排好,遞進去了,這會子,烏拉那拉氏恐怕正傷心呢。”
琅嬅冷笑道:“倒真想看看她此時的模樣,感覺,這些滋味怎麽樣啊?”
素練附和:“那必然是痛不欲生,不好受啊!”
二人說完話,趙一泰上前來稟告,中元節的道場已經預備好了。琅嬅點頭說知道了,但又將要走的趙一泰叫住:“你再想辦法,送一些冥器和紙錢到冷宮去,也讓那一位,給她阿瑪盡盡心。”
趙一泰嚴肅地說:“宮規嚴令,不許燒這些東西,一旦發現,可就是重罪。”
(章總無語地笑了一聲:“宮規嚴令,海蘭還弄到一盆冥器紙錢?誰給她的?”)
這宮裏私相授受已成常事,趙一泰自己更是曾替王欽跑腿,給蓮心送禮物。現在編劇借由他的嘴來告誡皇後宮規森嚴,無疑是一件相當可笑的事。
一來,皇後還用得著自己宮裏的太監教規矩?
二來,如懿轉的後宮,居然還有規矩?
琅嬅輕蔑地說:“宮規是宮規,可如今快到中元節了,咱們都有中元的道場,為故人略表哀思,也別為難了烏拉那拉氏在冷宮裏的孝心。”
趙一泰明白了她的意思,頓時換了表情:“那奴才立刻去辦。”
“趁著迴鑾之前,借著旁人的手把她料理了,終歸與咱們無幹。”她叮囑道,“你迴宮後,要把成翰打點好。”章總自然沒有忘記,這個叫成翰的太監,乃是太後的人,當初烏拉那拉氏皇後飲下毒藥暴斃,便是成翰率先傳迴來的消息。
趙一泰笑著說:“皇後娘娘放心,宮中嚴禁焚香、上供,和燒紙,更禁絕借這三大樣行詛咒之事,太後尤其最忌諱不過!成翰公公一定會替太後留神的。”
(章總:“……”)
“平時宮裏也沒少焚香、上供,可見從未有嚴令禁止此等行為,嚴禁和嚴管更是兩碼事。”在白臉開口前,章總擺了擺手,“好吧,好吧,就算它給先人焚香、上供與敬佛不同,可是這番話,用得著讓趙一泰教給琅嬅?”
還是那個問題,皇後還用得著自己宮裏的太監教規矩?
白臉說這是說給觀眾聽的。
“難道觀眾是這麽沒腦子的人嗎?”章總不解,“琅嬅和趙一泰的對話,已聽得出是在醞釀陰謀,讓觀眾猜測她們要動什麽手腳,也並不需要耗費多少腦力,非得拆開了塞進觀眾的嘴裏,觀眾才吃得明白?”
他現在就是觀眾,被編劇當成傻子,他很不爽。
章總不明白這劇情有誰看了會高興。
……
“讓他好好留神,本宮不會虧待了他。”琅嬅說。
“嗻。”趙一泰又想起一件事,連忙稟告道,“成翰公公早遞了消息過來,慶常在是太後的先招,後來還有個葉赫那拉氏,說,是個性子孤傲的美人兒。”
琅嬅抿了下嘴:“知道了,你去忙吧。”
“嗻。”趙一泰這才退下。
(章總道:“慶妃那時還是陸常在吧……算了。”)
他根本不應該糾結這個。
長春宮的效率,遠高於其他人,每當琅嬅吩咐下去,下一幕就有人替她辦好。她想讓如懿知道那爾布的死訊,下一幕惢心就知道了消息;她想讓如懿拿到冥器和紙錢,下一幕惢心就來到冷宮門口,從一個不認識的小太監手裏拿到了個灰布包裹。
“哎?那海貴人——”
她想問問海蘭還有沒有遞別的話,對麵已經粗暴地蓋上了小窗口。
惢心隻好拿著這個灰布包裹,一頭霧水地迴到了屋子裏。
已經入夜,外麵是黑的,屋裏也點了燈。
“主兒。”
“這是什麽?”
惢心迴頭看了一眼,才迴答如懿:“這是海貴人讓人從送飯的門洞塞進來的紙錢和冥幣,讓主兒略表哀思的。”
(白臉抬手:“等等,我查一下啊。”)
他翻閱典籍,喃喃念道:“紙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祭祀時焚化給死人或鬼神當錢用的紙片。冥幣,又稱陰司紙、冥鈔,是民間傳統拜祭天地鬼神或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為供逝者在陰間使用的錢。這不是一個意思嗎?”
惢心說得理直氣壯,害他這個正宗地府迎賓小鬼都忍不住自我懷疑了。
“紙錢和冥幣,不都是給鬼用的錢麽?”
可惢心就是這麽理直氣壯地說了。
如懿也毫無疑慮,隻疑惑地問:“海蘭送來的?不是淩侍衛拿來的?”
“不是。”
如懿板著臉解開包袱,嘟著嘴巴檢查裏頭的紙錢。
章總冷笑一聲。
海蘭給的不行,淩侍衛給的就行?
惢心嚴肅地說:“宮中雖然嚴禁燒紙,但這是冷宮,想必也不易察覺。咱們給老大人,把這紙錢燒了吧。”她一直記著如懿為阿瑪難過,想勸她借燒紙錢一事以表哀思。
可是如懿卻搖頭說道:“這紙錢來得蹊蹺啊。”
她將包袱重新蓋上,以表不願動用的意思。
(章總看她無所謂的態度都忍不住著急,他倒不是在意如懿的死活,但他在意有人犯蠢找死:“你覺得它有蹊蹺,還不趕緊把它處理掉?若是朕來布局,隻要將這包紙錢塞進去了,下一步就可以派人搜宮,從你屋子裏找到這包紙錢,看你還有何話說!”)
這麽少一包紙錢,想要處理掉,是輕而易舉。
不想燒了發出氣味惹人注意,可以挖個坑埋了。
如果還想毀屍滅跡得更徹底一點,大可以用水浸泡,揉爛了再埋。
至於誰挖坑……惢心挖得好,就讓惢心挖;
至於誰搗紙……惢心搗得好,就讓惢心搗。
總比作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然後大出昏招來得好。
琅嬅扶著素練的手,從屋裏走出來,一邊問她:“裏頭的,都知道了?”
“嗯,趙一泰都已經安排好,遞進去了,這會子,烏拉那拉氏恐怕正傷心呢。”
琅嬅冷笑道:“倒真想看看她此時的模樣,感覺,這些滋味怎麽樣啊?”
素練附和:“那必然是痛不欲生,不好受啊!”
二人說完話,趙一泰上前來稟告,中元節的道場已經預備好了。琅嬅點頭說知道了,但又將要走的趙一泰叫住:“你再想辦法,送一些冥器和紙錢到冷宮去,也讓那一位,給她阿瑪盡盡心。”
趙一泰嚴肅地說:“宮規嚴令,不許燒這些東西,一旦發現,可就是重罪。”
(章總無語地笑了一聲:“宮規嚴令,海蘭還弄到一盆冥器紙錢?誰給她的?”)
這宮裏私相授受已成常事,趙一泰自己更是曾替王欽跑腿,給蓮心送禮物。現在編劇借由他的嘴來告誡皇後宮規森嚴,無疑是一件相當可笑的事。
一來,皇後還用得著自己宮裏的太監教規矩?
二來,如懿轉的後宮,居然還有規矩?
琅嬅輕蔑地說:“宮規是宮規,可如今快到中元節了,咱們都有中元的道場,為故人略表哀思,也別為難了烏拉那拉氏在冷宮裏的孝心。”
趙一泰明白了她的意思,頓時換了表情:“那奴才立刻去辦。”
“趁著迴鑾之前,借著旁人的手把她料理了,終歸與咱們無幹。”她叮囑道,“你迴宮後,要把成翰打點好。”章總自然沒有忘記,這個叫成翰的太監,乃是太後的人,當初烏拉那拉氏皇後飲下毒藥暴斃,便是成翰率先傳迴來的消息。
趙一泰笑著說:“皇後娘娘放心,宮中嚴禁焚香、上供,和燒紙,更禁絕借這三大樣行詛咒之事,太後尤其最忌諱不過!成翰公公一定會替太後留神的。”
(章總:“……”)
“平時宮裏也沒少焚香、上供,可見從未有嚴令禁止此等行為,嚴禁和嚴管更是兩碼事。”在白臉開口前,章總擺了擺手,“好吧,好吧,就算它給先人焚香、上供與敬佛不同,可是這番話,用得著讓趙一泰教給琅嬅?”
還是那個問題,皇後還用得著自己宮裏的太監教規矩?
白臉說這是說給觀眾聽的。
“難道觀眾是這麽沒腦子的人嗎?”章總不解,“琅嬅和趙一泰的對話,已聽得出是在醞釀陰謀,讓觀眾猜測她們要動什麽手腳,也並不需要耗費多少腦力,非得拆開了塞進觀眾的嘴裏,觀眾才吃得明白?”
他現在就是觀眾,被編劇當成傻子,他很不爽。
章總不明白這劇情有誰看了會高興。
……
“讓他好好留神,本宮不會虧待了他。”琅嬅說。
“嗻。”趙一泰又想起一件事,連忙稟告道,“成翰公公早遞了消息過來,慶常在是太後的先招,後來還有個葉赫那拉氏,說,是個性子孤傲的美人兒。”
琅嬅抿了下嘴:“知道了,你去忙吧。”
“嗻。”趙一泰這才退下。
(章總道:“慶妃那時還是陸常在吧……算了。”)
他根本不應該糾結這個。
長春宮的效率,遠高於其他人,每當琅嬅吩咐下去,下一幕就有人替她辦好。她想讓如懿知道那爾布的死訊,下一幕惢心就知道了消息;她想讓如懿拿到冥器和紙錢,下一幕惢心就來到冷宮門口,從一個不認識的小太監手裏拿到了個灰布包裹。
“哎?那海貴人——”
她想問問海蘭還有沒有遞別的話,對麵已經粗暴地蓋上了小窗口。
惢心隻好拿著這個灰布包裹,一頭霧水地迴到了屋子裏。
已經入夜,外麵是黑的,屋裏也點了燈。
“主兒。”
“這是什麽?”
惢心迴頭看了一眼,才迴答如懿:“這是海貴人讓人從送飯的門洞塞進來的紙錢和冥幣,讓主兒略表哀思的。”
(白臉抬手:“等等,我查一下啊。”)
他翻閱典籍,喃喃念道:“紙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祭祀時焚化給死人或鬼神當錢用的紙片。冥幣,又稱陰司紙、冥鈔,是民間傳統拜祭天地鬼神或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為供逝者在陰間使用的錢。這不是一個意思嗎?”
惢心說得理直氣壯,害他這個正宗地府迎賓小鬼都忍不住自我懷疑了。
“紙錢和冥幣,不都是給鬼用的錢麽?”
可惢心就是這麽理直氣壯地說了。
如懿也毫無疑慮,隻疑惑地問:“海蘭送來的?不是淩侍衛拿來的?”
“不是。”
如懿板著臉解開包袱,嘟著嘴巴檢查裏頭的紙錢。
章總冷笑一聲。
海蘭給的不行,淩侍衛給的就行?
惢心嚴肅地說:“宮中雖然嚴禁燒紙,但這是冷宮,想必也不易察覺。咱們給老大人,把這紙錢燒了吧。”她一直記著如懿為阿瑪難過,想勸她借燒紙錢一事以表哀思。
可是如懿卻搖頭說道:“這紙錢來得蹊蹺啊。”
她將包袱重新蓋上,以表不願動用的意思。
(章總看她無所謂的態度都忍不住著急,他倒不是在意如懿的死活,但他在意有人犯蠢找死:“你覺得它有蹊蹺,還不趕緊把它處理掉?若是朕來布局,隻要將這包紙錢塞進去了,下一步就可以派人搜宮,從你屋子裏找到這包紙錢,看你還有何話說!”)
這麽少一包紙錢,想要處理掉,是輕而易舉。
不想燒了發出氣味惹人注意,可以挖個坑埋了。
如果還想毀屍滅跡得更徹底一點,大可以用水浸泡,揉爛了再埋。
至於誰挖坑……惢心挖得好,就讓惢心挖;
至於誰搗紙……惢心搗得好,就讓惢心搗。
總比作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然後大出昏招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