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已經很久沒迴來了,因為在外麵喝營養液不方便,隻能帶瓶魚油代替。沒想到他今天突然迴來了,興奮的不得了,說大型宇宙飛船研製成功了,動力是采用的核動力,發動機發動就可以噴射出等離子體讓飛船直接升空,不需要其他的發射裝置。現在準備先讓飛船升空到兩千千米高空實驗,看人在裏麵生活能不能適應。如果效果不錯,以後還可以讓宇宙飛船到月球上去,宇宙飛船封閉狀態就是一個自循環係統,宇宙飛船專門隔出一個倉室可以種植蔬菜,糧食,人的排泄物也可以做肥料循環利用。如果宇宙飛船能上月球,月球上核3很多,就不缺能源了。等宇宙飛船在月球上效果也不錯的話,就讓宇宙飛船到火星上去試驗,如果火星上試驗也不錯的話,以後可能就要逐步把宇宙飛船布置到小行星上去。小行星上資源很多,無論是核能資源,還是稀有金屬,稀土,都很豐富,宇宙飛船一方麵可以在小行星上開采資源,又因為小行星分布很廣,即使有外星人入侵,如果宇宙飛船在各個距離,各個方向都有分布,生存概率是比較大的。我感覺宇宙飛船這樣的布置方案也不錯,可能以後就不用擔心稀有金屬,稀土會用完了,沒想到小行星帶還是太陽係給我們準備的資源寶庫。小智說,我們更遠的規劃是以後技術更先進了還可能開發柯伊伯帶,奧爾特星雲,這些地方也有很多有用的物質,而且這些地方更廣闊,宇宙飛船布置在這些廣闊的地方生存概率更大,保證了在宇宙災難來臨或者外星人攻擊時有機會生存下來。我高興的說,這些物資都能利用起來的話可能就不會出現物資匱乏的問題了,可能太陽係毀滅了都還沒用完,還可以利用這些物資逃離到其他星球。小智說,有這種可能。現在的技術,加一次核燃料可以用幾十年,以後如果加核燃料的技術更先進了,隨時加核燃料都很方便,能讓宇宙飛船飛行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話,可能就能星際旅行了,那時候就可以到幾光年,幾十光年的星係去看看。有了自循環係統宇宙飛船,隻要找到一個小行星,也能在宇宙飛船上生存,這樣星際生存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因為很多星係可能不容易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找到一些有資源的小行星還是很容易的,等以後宇宙飛船更先進了,造出大型的宇宙飛船,人類在宇宙飛船生活更舒服了,還可以進行科學研究,也可以進行工業製造的話,隻要找到資源充足的小行星,就可以把宇宙飛船安置在小行星上生活,不斷發展科技,這樣不斷發展,慢慢的,我們人類就可以擴散到宇宙的各個方向,人類的生存概率就會越來越大。現在看來,隻要有星係,能找到合適的小行星,人類都有可能生存,但我知道,實際上我們生活在宇宙處於寂滅的時候,我有點傷感,不過,我們運氣還算不錯,總算遇到一顆不錯的小行星,在宇宙寂滅的時候能遇上一顆不錯的小行星,也是感覺天不亡我,命不該絕。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是不是很多恆星合並成黑洞被大黑洞吸引走了,還會留下一些岩石行星呢,畢竟隱形物質隻對黑洞起作用,這樣黑洞就會加速向大黑洞方向飛行,而留下很多岩石行星或者小點的氣態行星。恆星飛走後沒有光線可能這些行星也很難被發現就會覺得到處都是虛空一片,其實有些行星就藏在黑暗中,隻是零零星星散落在廣闊的宇宙很不容易發現,沒有了恆星的引力,行星可能也是在宇宙中直線飛行了吧。誰知道這些行星是離我們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呢?如果跟其他星球的飛行方向不同甚至相反的話,肯定就遇不到那些行星了。我把這個想法跟老張說了,老張說,你這個想法很對,但確實很難探測到其他行星,以前如果宇宙有中心的話,那些行星也都應該是圍繞宇宙中心朝一個方向運行的,如果我們跟這些星球飛行方向相反的話,肯定很難找到其他星球,就是遇到一些大的星球如果不清楚它的資源情況,我們也不敢輕易離開現在好不容易遇到的小行星。現在覺得可能宇宙中還是可能有大量行星,也有了一點希望,但不能輕易離開這個小行星,又讓人有點落寞,畢竟這個小行星能給我們提供能源,如果離開又找不到其他適合的星球,後果很嚴重。但我覺得既然我們遇到了這顆小行星,說不定以後會遇到其他跟它一個方向飛行的行星也不一定。如果是遇到一大片小行星就好了,有很多小行星的話,選擇麵比較大,總能找到一顆好的小行星,也敢離開現在的小行星去選擇一顆更好的小行星或者大行星。老張說,現在宇宙飛船如果在五千公裏的距離能根據引力探測到大的星球,而小的星球就要非常近的距離才能探測到,如果能探測到大的行星,應該小的行星也會有,那時候再開啟專門探測小行星的感應器,說不定就能發現小行星群了。曾經的我,對於虛擬世界中的人們從事科學研究持悲觀態度。我始終認為,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難以超越原有人工智能中心的科技水準,所謂的研究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並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然而時至今日,我的觀點已然發生轉變。如今看來,虛擬世界裏展開的科學探索,實則等同於智能中心正在千方百計地尋求突破、拓展思路。尤其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從宋江所處宋代針對太陽係資源的研究中,居然能衍生出應對宇宙災難、抵禦外星侵襲的策略,這著實給了我極大啟發——或許可以借此尋得探尋小行星之法。


    由此可見,人隻有懷揣著希望,才有可能尋覓到曙光。倘若我們認定宇宙已走向毀滅,便會陷入絕望之中,自然也就無心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若果真如此,等待我們的唯有坐以待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擬世界的自由穿越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市黑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市黑莊並收藏虛擬世界的自由穿越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