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教育改革
虛擬世界的自由穿越者 作者:牛市黑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看到一個消息,說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小孩平均識字兩千多,最多的識字六千多。我記得我上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說小學讀完應該認識三千字,那時候小學是讀五年,已經要小學畢業了。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認識三千字,反正每次聽寫的時候很多字都寫不起,都五年了,聽寫的時候還是很多不合格。當然能認識的字要多些,能背著寫的不多,感覺小學畢業就跟幼兒園中班的水平差不多,如果現在幼兒園畢業的可能都比以前80年代的小學畢業的水平還高。現在高中讀完都差不多成年了,有多少人有生活的能力呢?有多少人能寫出水平高的文章的呢?以前偶然看過一篇高考狀元的高考作文,給我很大的震撼,他作文裏麵的知識麵,我根本沒有接觸過。我感覺我讀書一直很辛苦,每天完成作業都很困難,要達到高考狀元這種水平,還要大量學習課外知識有點難以想象。我覺得以我的學習能力,能學好一兩科就差不多了,要學這麽多科感覺特別難。學校根本不可能因材施教,以前我讀初中的時候要學習英語,那時候的同學都覺得學英語太難了,多數都學不了,我記得全班四十多個同學,也就一個能學的好點。但學校對這種情況完全不管,老師也隻管教,不管你能不能學會。到了初三終於搞了個不學英語的實驗班,以為終於甩掉這個包袱了,但到了高中,又要學英語,初中都沒學了,高中當然就更不可能學的會。英語根本不容易自學,光認漢字都很難呢,漢字因為會拚音還能自己學習,英語根本不可能自學,就是普通話都學不會,怎麽可能學的了英語呢?就這樣,三年高中也不管你能不能學會英語,都要上課,純粹浪費時間。高中的時候很多科多數同學都是學不好的,像物理,數學。物理,數學一般的同學學不會主要還是時間少,沒有足夠的輔導書。可能要學好物理,數學,對一般智商不高的人可能光學這兩門就很費勁了,而課本上的例題也太簡單,靠學習課本上的例題也很難學懂,要買輔導書的話很多人沒有錢,而且也沒有那麽多時間。有些難的題可能通過輔導書的學習把它搞懂可能都要幾個小時,一天又不可能隻做一道題。所以,我感覺能學懂所有課程,取得優異成績的,應該都是智商很高的天才,可能他們的學習條件也比較好,完全靠學校根本教不出這樣的學生。就像那個高考狀元,我感覺應該基本是他自學的結果,或者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光他接觸的知識麵,要牢記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可能一般的學生,學個十年八年都很難。我跟老張談了我對教育的看法。老張說,確實人的智力差別很大,家庭環境也差別很大,如果差別很大的學生都在一個班學習,效果會很不好。學校至少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班,根據情況因材施教。有的家庭條件好的,比如父親母親文化高又有時間輔導的,應該允許他在家自學,沒必要在學校浪費時間。以前我讀書的時候一天光從家到學校走四趟都要花差不多三個小時。現在網上學習也挺方便的,幾個小時也要學不少東西了。學校不好的地方就是每天布置作業,每天都要完成,沒有學習的自由。如果是自己安排學習,能學多少學多少,學習的快慢自己掌握,就不會有那麽痛苦了。沒多久,學校也進行改革了,首先是分班,學習能力強的一個班,其他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分班,比如數學學的好的都分一個班,語文學的好的也分一個班,如果有學生覺得什麽課程學不懂,不喜歡學的也可以把它當選修課,可以不用仔細學,隨便看看就行。家庭條件好的,想在家自學的,隻要家長同意,也可以在家學習。有些學校,教學效果很差的,建議搞成自學教室,通過網上課堂自學。其實很多時候自學比老師教效果好的多,關鍵看學生的自覺性。那些沒自覺性的學生,老師教他們照樣不會學習的。學習能力差的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進度也跟老師沒教差不多。現在基本靠學生自學,不會就在網上找教輔材料或者找自學教室的輔導老師指導一下就行了。想知道自己學的怎麽樣也可以在網上找個測驗試卷測驗一下。
現代社會的教育問題解決了,我想古代的科舉製度也有不少問題,很多學子一輩子考試,搞成了不能自食其力的廢人,像孔乙己,範進這種類型,如果考不上,就沒有生活能力,跟廢人差不多。難道讀書除了參加科舉考試就沒什麽用嗎?我又來到宋朝,看看宋朝的讀書人是怎麽樣的,到了市麵上隨便看看就能看到很多書生模樣的人,有的穿的好,也有衣衫襤褸的。宋朝都是鼓勵讀書的,書生多也很正常。打聽到現在的丞相還是陸秀夫,我就到丞相府想找陸秀夫建議改革科舉製度的問題。陸秀夫見了我很熱情,忙問我怎麽來了,有什麽事。我把我的想法跟他說了,他說,也是,現在讀書科舉的人越來越多,但幾年才錄取幾百個人,很多人也沒生活能力,家庭條件差的就吃飯都吃成問題。雖然現在有超級糧食,不容易餓死,但穿衣和其他消費還是比較困難的。我說,讀書參加科考應該設置一個條件,比如到了二十歲以上參加科考,必須書法達到什麽級別,要有寫對聯的能力,寫文章的水平也要達到一定的能力,或者是懂法律,會文案,會畫畫,這樣如果書生都達到了這個水平,即使科舉考不上,也還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如果書生到了二十歲達不到標準,就取消他們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讓他們去學習其他的生活本領。陸秀夫忙點頭認同,說我考慮的很周到,這樣就不會產生廢物書生了。我們馬上改革科舉製度,實行科舉製度的資格認證。我見這裏的問題解決了,就又到了明朝,明朝皇帝大臣都很讚同我的想法,說馬上實行科舉考試資格認證製度。我放心的迴到了現代社會,又開始琢磨怎麽混時間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教育問題解決了,我想古代的科舉製度也有不少問題,很多學子一輩子考試,搞成了不能自食其力的廢人,像孔乙己,範進這種類型,如果考不上,就沒有生活能力,跟廢人差不多。難道讀書除了參加科舉考試就沒什麽用嗎?我又來到宋朝,看看宋朝的讀書人是怎麽樣的,到了市麵上隨便看看就能看到很多書生模樣的人,有的穿的好,也有衣衫襤褸的。宋朝都是鼓勵讀書的,書生多也很正常。打聽到現在的丞相還是陸秀夫,我就到丞相府想找陸秀夫建議改革科舉製度的問題。陸秀夫見了我很熱情,忙問我怎麽來了,有什麽事。我把我的想法跟他說了,他說,也是,現在讀書科舉的人越來越多,但幾年才錄取幾百個人,很多人也沒生活能力,家庭條件差的就吃飯都吃成問題。雖然現在有超級糧食,不容易餓死,但穿衣和其他消費還是比較困難的。我說,讀書參加科考應該設置一個條件,比如到了二十歲以上參加科考,必須書法達到什麽級別,要有寫對聯的能力,寫文章的水平也要達到一定的能力,或者是懂法律,會文案,會畫畫,這樣如果書生都達到了這個水平,即使科舉考不上,也還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如果書生到了二十歲達不到標準,就取消他們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讓他們去學習其他的生活本領。陸秀夫忙點頭認同,說我考慮的很周到,這樣就不會產生廢物書生了。我們馬上改革科舉製度,實行科舉製度的資格認證。我見這裏的問題解決了,就又到了明朝,明朝皇帝大臣都很讚同我的想法,說馬上實行科舉考試資格認證製度。我放心的迴到了現代社會,又開始琢磨怎麽混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