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服李自成
虛擬世界的自由穿越者 作者:牛市黑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也不需要我親自給窮人發糧食了,有朝廷負責,我也清閑起來。崇禎在宮裏給我一個房間,讓我住在宮裏,也好有事商談。這天,我又跟崇禎聊天,現在崇禎已經沒有以前焦慮了,過的輕鬆了很多。我對崇禎說,現在必須馬上把免田賦的政策趕快實施下去,要想得到民心,讓李自成失去民心,就隻有比李自成做的更好,現在不但免田賦,還給很多生活困難的發糧食,那誰還造反。對那些真心歸順朝廷的,給他們發放銀兩,糧食,願意迴鄉的讓他們迴鄉,願意當兵的,讓他們守邊抗擊滿清。以後不收田賦,就收商業稅,鹽鐵稅就差不多了,因為解決了糧食的問題就解決了最大的問題。缺錢的問題還要實行一個政策,就是不再給皇親國戚提供俸祿,因為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皇親國戚已經上百萬了,而且俸祿都很高,造成養他們耗費大量銀錢不說,還讓他們養成肆意霸占老百姓良田欺壓百姓的惡習。他們的存在對朝廷也是一種威脅,老百姓對他們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以後皇族的人實在沒飯吃給他們發點糧食還可以,千萬不要高俸祿養著他們。不然以後皇族越來越多根本養不起,除非對國家有貢獻的才能給予爵位和俸祿。以後窮人如果沒飯吃,官府也要一定的糧食在為救濟糧。不過南瓜推廣以後一般都沒有餓肚子的人了,除非沒有房子院子的,所以以後的人要按人分宅基地,好每個人都能修建自己的房子。我還說,皇家園林也可以拿來種南瓜,盡量把土地的利用起來,崇禎說,你說的好呀,真的是救我於危難呀。我說,我還有兩種糧食品種,推廣開了就不會缺糧,不會再有饑餓。一種是板栗,是產量特別高的板栗,營養還特別豐富,一種是竹子,可以結稻子的竹子,種一次就能長期結稻子,雨水好的地方施點肥就產量很高。竹子還能長竹筍,是可以當蔬菜的高營養蔬菜。竹子長的太多不利於收稻子不利於施肥,還可以間伐一些,把砍下來的竹子拿來建房子,拿來燒火煮飯都可以。崇禎也感歎這竹子也太好了,有了它解決了很多問題。
話說李自成那邊已經攻占西安一段時間,也建立起了一個官僚係統,完全是一個小朝廷了。這一陣明朝廷實施的一連串措施震驚了所有人,誰能想到以前明朝都是缺錢很厲害的,誰知道現在怎麽這麽富有了。如果這樣下去,那大順還玩的下去嗎?李自成覺得現在要趕快行動了,不然北京城防布置好了,民心也穩固了,再想推翻明朝就根本不可能了,但現在因為攻占了很多地方,兵力也不是很充足,好歹能湊出二十萬兵馬,說是兵馬,其實根本沒多少騎兵。李自成也缺錢,缺錢就搞不起騎兵,騎兵是一個小金窟,沒點實力是搞不起來的。沒辦法,李自成拿不出更多兵力也隻能用這二十萬攻打北京城,如果再不動手可能就沒機會了。話說李自成的軍隊浩浩蕩蕩的向北京方向開拔,讓他吃驚的是,代州竟然沒有人防守,宣化也沒有人防守,連居庸關都沒有人防守,這也太奇怪了,就這樣一路毫無抵抗的到了北京。但到了北京,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北京城上守衛的士兵特別多,士兵的精神頭都特別足,城頭上戰旗烈烈,士兵們站姿挺拔,眼神堅定,士氣磅礴,這還是明朝的士兵嗎?還是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士兵嗎?尤其是那一排排的大炮,那些紅衣大炮,那黑洞洞的炮口讓人不寒而栗。
李自成看了這一番光景,都有點懵了,這是怎麽迴事啊,還能打嗎?李自成暫時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隻能讓軍隊駐紮下來。李自成其實也是不想滅亡明朝的,畢竟明朝是一個將近三百年的基業,也不是想滅亡就滅亡的,以前農民軍好幾次都差點被消滅了,這段時間也就是運氣好才順利點罷了,其實自己內部是有很多問題的,明朝還有不少地方沒被占領,就是攻下北京也不一定能統一全國。他一直就有一個想法,就是崇禎如果同意談判,封他為西北王的話,他就不想再攻打明朝了,迴西安好好的過自己的小日子算了,畢竟自己造反也是因為生活不好才造反的,最終目標也不是非推翻明朝。想想自己這十多年的造反生涯,也是特別難的,現在看起來要成功了,其實問題還是很多的,搞不好也會墜入無法想象的深淵。而且看現在北京的防守這麽嚴密,顯然已經得到了高人的幫助。以前明朝也是有很多高人的,現在看來又有高人相助,攻打北京城有點懸呀。李自成覺得還是實行以前的打算好,如果能不打戰就過上安穩的生活也不錯,崇禎也不是什麽壞皇帝,沒必要一定要推翻,想好這些,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李自成就派了一名太監去北京城談判,提出隻要滿足自己的條件就能退兵。沒想到談判特別順利,崇禎馬上同意了他的要求,封他為西北王,國都西安,並同意給銀五百萬兩,比他要求的還多,再有就是要求他和吳三桂一起抗擊滿清,這也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沒想到這麽順利,把這個消息給全軍公布,大家都很高興,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誰當皇帝沒有那麽重要,李自成當了皇帝也隻有少數人能得到好處罷了。既然現在崇禎已經很不錯了,有點聖君的樣子,還不如就這樣子算了。看大家都同意,李自成宣布犒賞三軍,大家都高興一下。吃飽喝足,李自成跟崇禎匯報了自己的想法,說分十萬軍隊給吳三桂防守山海關,自己就帶剩下的軍隊迴西安,把其他軍隊收攏,做好抗擊滿清的準備。現在有了錢也建一支騎兵,鑄造一些紅衣大炮這樣威力巨大的火炮。崇禎當然同意,高興的出城給李自成送行。這農民起義的問題就這麽輕鬆的解決了,看起來糧食的問題真的是很重要的,有了糧食很多問題都容易解決,這次也主要是解決了糧食的問題。糧食本來應該是不會出問題的,很多糧食產量這麽低,有點沒道理,很多糧食能量轉換率太低,比如一畝地如果是太陽能發電的話,一年都可以發幾千塊錢的電了,但古代就收幾百斤糧食,現代好點也就一畝地產的糧食賺一千塊都難。現在聽說用機器生產糧食效率高好幾倍,我的那些高效的糧食種子也是我們那個星球的祖先研究了很多年的生物科技得到的結果,可能以後的科研方向是生物科技,以後不用辛苦生產就會有很多糧食,生產糧食就像在外麵采摘野菜一樣容易。
話說李自成那邊已經攻占西安一段時間,也建立起了一個官僚係統,完全是一個小朝廷了。這一陣明朝廷實施的一連串措施震驚了所有人,誰能想到以前明朝都是缺錢很厲害的,誰知道現在怎麽這麽富有了。如果這樣下去,那大順還玩的下去嗎?李自成覺得現在要趕快行動了,不然北京城防布置好了,民心也穩固了,再想推翻明朝就根本不可能了,但現在因為攻占了很多地方,兵力也不是很充足,好歹能湊出二十萬兵馬,說是兵馬,其實根本沒多少騎兵。李自成也缺錢,缺錢就搞不起騎兵,騎兵是一個小金窟,沒點實力是搞不起來的。沒辦法,李自成拿不出更多兵力也隻能用這二十萬攻打北京城,如果再不動手可能就沒機會了。話說李自成的軍隊浩浩蕩蕩的向北京方向開拔,讓他吃驚的是,代州竟然沒有人防守,宣化也沒有人防守,連居庸關都沒有人防守,這也太奇怪了,就這樣一路毫無抵抗的到了北京。但到了北京,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北京城上守衛的士兵特別多,士兵的精神頭都特別足,城頭上戰旗烈烈,士兵們站姿挺拔,眼神堅定,士氣磅礴,這還是明朝的士兵嗎?還是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士兵嗎?尤其是那一排排的大炮,那些紅衣大炮,那黑洞洞的炮口讓人不寒而栗。
李自成看了這一番光景,都有點懵了,這是怎麽迴事啊,還能打嗎?李自成暫時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隻能讓軍隊駐紮下來。李自成其實也是不想滅亡明朝的,畢竟明朝是一個將近三百年的基業,也不是想滅亡就滅亡的,以前農民軍好幾次都差點被消滅了,這段時間也就是運氣好才順利點罷了,其實自己內部是有很多問題的,明朝還有不少地方沒被占領,就是攻下北京也不一定能統一全國。他一直就有一個想法,就是崇禎如果同意談判,封他為西北王的話,他就不想再攻打明朝了,迴西安好好的過自己的小日子算了,畢竟自己造反也是因為生活不好才造反的,最終目標也不是非推翻明朝。想想自己這十多年的造反生涯,也是特別難的,現在看起來要成功了,其實問題還是很多的,搞不好也會墜入無法想象的深淵。而且看現在北京的防守這麽嚴密,顯然已經得到了高人的幫助。以前明朝也是有很多高人的,現在看來又有高人相助,攻打北京城有點懸呀。李自成覺得還是實行以前的打算好,如果能不打戰就過上安穩的生活也不錯,崇禎也不是什麽壞皇帝,沒必要一定要推翻,想好這些,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李自成就派了一名太監去北京城談判,提出隻要滿足自己的條件就能退兵。沒想到談判特別順利,崇禎馬上同意了他的要求,封他為西北王,國都西安,並同意給銀五百萬兩,比他要求的還多,再有就是要求他和吳三桂一起抗擊滿清,這也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沒想到這麽順利,把這個消息給全軍公布,大家都很高興,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誰當皇帝沒有那麽重要,李自成當了皇帝也隻有少數人能得到好處罷了。既然現在崇禎已經很不錯了,有點聖君的樣子,還不如就這樣子算了。看大家都同意,李自成宣布犒賞三軍,大家都高興一下。吃飽喝足,李自成跟崇禎匯報了自己的想法,說分十萬軍隊給吳三桂防守山海關,自己就帶剩下的軍隊迴西安,把其他軍隊收攏,做好抗擊滿清的準備。現在有了錢也建一支騎兵,鑄造一些紅衣大炮這樣威力巨大的火炮。崇禎當然同意,高興的出城給李自成送行。這農民起義的問題就這麽輕鬆的解決了,看起來糧食的問題真的是很重要的,有了糧食很多問題都容易解決,這次也主要是解決了糧食的問題。糧食本來應該是不會出問題的,很多糧食產量這麽低,有點沒道理,很多糧食能量轉換率太低,比如一畝地如果是太陽能發電的話,一年都可以發幾千塊錢的電了,但古代就收幾百斤糧食,現代好點也就一畝地產的糧食賺一千塊都難。現在聽說用機器生產糧食效率高好幾倍,我的那些高效的糧食種子也是我們那個星球的祖先研究了很多年的生物科技得到的結果,可能以後的科研方向是生物科技,以後不用辛苦生產就會有很多糧食,生產糧食就像在外麵采摘野菜一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