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在哪兒?’
“‘在榆樹下麵。’
“‘如何測量呢?’
“‘向北十步又十步,向東五步又五步,向南兩步又兩步,向西一步又一步,就在下麵。’
“‘拿我們的什麽東西去和它交換?’
“‘我們的一切。’
“‘我們為何要把它拿出來呢?’
“‘因為要守信用。’
“‘雖然這封信並沒有日期,但從書寫的方式看,這封信寫在十七世紀中葉。不過我覺得這對你了解這個案子幫助不是很大。’馬斯格雷夫說道。
“我說:‘它至少給我們增加了一個難解的謎團,不過這個謎看起來愈加有趣,由於這個謎很有可能就是這整個案件的關鍵。但是,馬斯格雷夫,我覺得你這位管家真的很聰明,並且,恕我直言,他好像比他的主人家的十代還聰明。’
“馬斯格雷夫說道:‘這不就是個很普通的文件嗎,有何特別之處?’
“‘在我與布倫頓看來,這份文件是十分珍貴的,並且,很有可能他在那夜被你抓住以前就看過這份文件了。’
“‘這倒是有可能,因為我覺得並不重要,所以就一直沒有珍藏起來。’
“‘我感覺,那次你抓住他時,他不過是想記住文件上的內容罷了,而在你進屋之前,他肯定是正拿著各種地圖與草圖與原稿相對照呢。’
“‘不過我家族裏的這個舊習俗與他有何關係呢?這個無聊的習俗本身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答道:‘查明這件事很容易,明天咱們就可以乘火車去實地看一下。’
“次日下午,我們就到達了赫爾斯通那間古老建築物前了。這是一座大型的房子,長的一排房子都是後來修建的,而作為建築中心的,卻是那一排比較短的房子。那排房屋的中間是一個低矮笨重的門楣,而門楣上的日期指出它的修建日期是一六○七年。建築業的專家們都說,時代要更遠於這個時間。因為不適合采光,現在隻把舊房當作庫房和酒窖使用。而離房屋二百碼遠的地方,那個剛剛提到的小湖就緊挨著林蔭路臥在那裏。
“我這時便堅信這三個看似孤立的謎實際上隻是一個謎的三個部分。我必須要開始正確理解‘馬斯格雷夫禮典’的意義。而通過這個線索,我也一定可以弄清布倫頓管家與女仆豪厄爾斯之間的關係。我還堅信,那個管家急著要偷看那些用在古老儀式上的語句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實際上早就看出了這些句子的含義了。而這個使布倫頓所希望從中獲利的秘密是什麽呢?它又是如何影響他的結果的呢?
“我很清楚地發現,一定是那神秘的禮典答語中的某些語句暗示了使用測量法的具體方位,我必須先找到這個地點。由於馬斯格雷夫的祖先們一定是想通過這種禮典告訴後人這些問題的。我現在手中已經有了兩個位置:一棵橡樹和一棵榆樹。並且我馬上就發現了那棵我長這麽大所見過的最大的橡樹,因為這棵古老的樹就在車道的左側的房屋的正前方。
“‘當馬車經過橡樹的時候,’我說,‘這棵橡樹在你的祖先起草禮典的時候就有了嗎?’
“馬斯格雷夫答道:‘有好多人說,這棵橡樹的曆史能追溯到諾曼人征服英國的時候呢。’
“橡樹的問題解決了,於是我又問道:‘你家在哪兒長了一棵老榆樹?’
“‘過去確實有一棵老榆樹,不過我們如今已經把它鋸倒了,因為在十年前的時候它已經被雷電擊死了。’
“‘那你一定還記得那棵榆樹的準確位置了?’
“‘當然。’
“‘再想想,你家別的地方還有老榆樹嗎?’
“‘新榆樹是有一些,老榆樹可就沒有了。’
“‘咱們現在去看看那棵老榆樹的舊址吧。’
“我們沒有進屋,乘坐著一輛單馬拉的馬車,由馬斯格雷夫引著來到了那棵榆樹過去生長的那個坑窪處。這個地方正處於橡樹和房屋的中間,這就暗示著,我的推測可能會有所進展。
“我問道:‘你知道這棵榆樹的準確高度嗎?’
“‘六十四英尺整。’
“我很吃驚,問道:‘你是怎麽知道的呢?’
“‘我過去的三角練習是僅限於高度的測量上,所以我過去就準確地知道了每一棵樹和每一幢建築物的具體高度了。’
“這下,我的工作速度就更快了。
“我問道:‘這麽說來,管家布倫頓肯定也已經問過你有關榆樹的位置和高度了。’
“馬斯格雷夫很吃驚地望著我,迴答道:‘你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他確實是問過我那棵榆樹的高度,就在數月前那次他與馬夫之間的爭執中。’
“華生,這條消息對於我可謂極其重要,因為這說明我的推斷是正確的。這時的太陽已經偏西了,而且通過計算,我知道不出一個小時,那個禮典中所提到的一個條件,即太陽在橡樹最頂端的枝頭上空出現,就會實現了。而且既然禮典中選取了樹頂做為標竿,那就意味著那棵榆樹的陰影一定是指陰影的頂頭。接著我開始尋找當太陽射過橡樹頂的時候,榆樹的陰影的最遠端在哪兒。”
我說道:“可是福爾摩斯,你知道那棵榆樹早就不存在了,你的工作一定是難以進行的。”
“可是我想,假使布倫頓能找到那裏,我也能找到,而且實際上,這件事也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困難。跟著馬斯格雷夫,我走進了他的書房。我在那裏削了一個木釘,並把一條長繩結實捆在那上麵,每隔一碼我就在那上麵打一個結,接著又把兩根魚竿綁了起來,使它們的總長度達到了六英尺。幹完後,我迴到了那棵老榆樹的舊址上,此時,我發現太陽正好到了那個特定的點。把釣竿的一端插進土中,我記下了陰影的方向,並測量出陰影的長度是九英尺。
“這樣,計算的難度就降低了。因為測量出長度的釣竿的陰影為九英尺長,那麽那棵原本高六十四英尺的榆樹的高就是九十六英尺,而且榆樹與釣竿陰影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這樣,我走出九十六英尺,來到牆跟附近。就在我釘下木釘之時,我發現在距我兩英寸的地方居然還有一個錐形小洞,我看見後簡直高興極了,因為這一定是布倫頓在丈量的時候留下的標記,而我和他正在做同一件事呢。
“我接著用我的袖珍指南針定下了方向,從這個點我沿著莊園的牆北行二十步,又釘下一個木釘定位。我接著又很小心地東行十步,南行四步,從而到了那間舊式大屋的大門門檻下。接著,我又按那張禮典答詞的指示,西行兩步,最後來到了石板鋪的通道上。
“仿佛我前麵所做的一切計算全都錯了。這時的斜陽把甬道的路麵照得很亮,而那些鋪通道用的古老的灰色石板雖然早就被行人踏薄了,但肯定已有多年沒有被動過了,因為它們被水泥牢固地鑄在一起,所以布倫頓必定沒有在此下手。敲了敲石板,我聽到各處的聲音都是一致的,這就說明石板下麵確實沒有洞穴和裂縫。不過馬斯格雷夫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拿來手稿很興奮地來與我核對計算結果。
“他高聲喊道:‘這禮典的答語上還有一句話布倫頓沒注意:“就在下麵”。就是說在通道下麵。’
“我立刻就推翻了自己原來認為這語句是要我們挖掘的意思,大聲說道:‘原來這條通道之下還有一個地下室!’
“‘沒錯,從這扇門進去,走到下麵就到地下室了。’
“我們一起來到地下室裏,我的同伴用火柴點燃了提燈。我們清楚地看到這裏在最近的幾天裏還曾經有人來過。
“以前被人亂放在地上的短木,現在都被堆在了兩旁,從而地下室的中央就騰出了一大片空地,那空地上有一大塊安著生鏽的鐵環的大石塊,而且一條厚厚的黑白格子製成的布圍巾還係在鐵環上。
“馬斯格雷夫高聲叫道:‘這肯定是布倫頓的,這個惡棍為什麽要到這裏來呢?’
“叫來兩名警察後,在一名警察的幫助下,抓住圍巾,用盡全力把石板挪到了一邊,之後,我們就看見了一個黑洞洞的地窖,馬斯格雷夫把提燈伸進窖中探照,我們都向下盯著。
“在這個深七英尺,長寬都是四英尺的地窖的一邊,放著一個箱蓋已經被打開了的箍著黃銅箍的矮木箱,而這把形狀奇怪的老式鑰匙就插在鎖孔上。這個箱子的木板早已爛掉了,裏麵長滿了青灰色的木菌,底部還亂放著一些類似這樣的舊式硬幣,此外,就什麽也看不到了。
“突然間,我們的目光落在了蜷縮在木箱邊的那個人形的東西上。憑這張扭曲了的豬肝色的麵容沒有人能辨認出他的身份。但從屍體的身高、衣著和頭發的特征上看,馬斯格雷夫還是確認這個人就是他失蹤的管家。而且在屍體上找不出任何能證明他死亡原因的有力證據,所以,他的死給了我們一個謎。
“華生,在那個時候我得承認,我對自己的工作的確很失望不滿。我原來很自然地以為隻要我能按禮典的暗示找出這個地點就能破案。可是,我自己仍不能弄清到底是什麽原因能使這個家族的先人對此處這麽重視與保護。而且現在布倫頓的結局已經不言自明了,但是什麽原因讓他死在這兒了呢?而那個失蹤的姑娘又幹了些什麽呢?我坐在牆角的一個小桶上,絞盡腦汁想弄清這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布倫頓在做案時不會出現‘個人觀測誤差’,因為他這個人是特別聰明的,他準確找到藏寶地點時卻因石板蓋太重而沒有辦法憑自己的力量把它挪開。在這種情況下,他會采取什麽措施呢?就算他讓一個在莊園外的親信來幫他的話,在打開門放他進來時,也會冒很大風險的,所以,最穩妥的方法還是在莊園內找個幫手。而最有可能協助他的就是那個女仆。雖然他拒絕了她的愛意,可隻要他對她多獻幾次殷勤,雙方就有可能重歸於好。所以,很有可能他們一同在夜間來到地下室裏,再協力掀開石板。
“不過對於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來說,合二人之力揭起石板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就連那樣強壯的警察與我一起也費了不少力氣才挪開的。挪不動的話,布倫頓會再做些什麽呢?站起身來,我仔細查看了一下亂放在四周的各種短木。於是我馬上清楚了他的手段,因為在一根長約三英尺的木料的另一端,有十分明顯的缺痕,而旁邊的幾塊木頭的側麵則都被壓平了。很顯然,他們先是把石板提出一個細縫,然後塞進去一些木頭,將縫擴大到容一個人爬進去,又用一塊石頭頂住石板防止石塊落下來,所以在木頭的一端,就會因石塊的全部重量而留下了一條痕跡。
“顯然鑽進石窖內的那個人肯定是布倫頓。他讓姑娘等在上麵,自己進去打開木箱,這樣他就可以把箱裏的東西給那姑娘了,可是,後來又發生什麽事了呢?
“我猜當這個性格急躁的姑娘看到布倫頓向她求助的時候,必定是為了複仇,她放下了木頭,但是她也有可能隱瞞了自己落下石頭而把布倫頓悶死在墓中的實情。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女人手抓寶物,拚命地從樓梯往地上跑,而不顧身後的求救聲和捶打石板的聲音了。
“很難怪第二天人們看見她渾身發抖,麵色蒼白,並且總是在狂笑,原來是她悶死了那個負心之人。而箱子裏的東西,找個機會她就會扔到湖裏,以銷贓滅跡,而我的朋友其實已經找到它們了。
“我用了二十分鍾時間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思索著這整件事。與此同時,馬斯格雷夫還擺動著提燈,向石洞凝視。
“從木箱裏他拿起幾枚硬幣,說道:‘我們對禮典寫作時間的推測很正確,看,這些都是查理一世時代的硬幣。’
“我聽他這麽一說,馬上想到了禮典的前兩句話的含義,便大聲喊道:‘來看看你從湖裏撈出來的好幾個口袋裏裝了什麽,說不準那些也是查理一世時代的東西呢。’
“迴到書房,他把那些他並不重視的東西給我看。我拿起一塊早就變黑了的金屬,用袖子擦了擦,竟發出了火星般的金光。它的形狀是被折彎扭曲過的雙環形。
“我說道:‘你肯定知道,保皇黨在英王查理一世死後在全國各地進行了武裝反抗而最終失敗,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埋藏了大量珍寶,以便在和平時期再挖出來用。’
“我的朋友說:‘的確是這樣,我的祖先拉爾夫·馬斯格雷夫爵士就是著名的保皇黨黨員,查理二世逃亡時他還是位助手呢!’
“我答道:‘這就是了,我們現在終於找到了我們想要找的東西。雖然它的取得充滿悲劇色彩,但這確實是一件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價值連城的遺物!’
“馬斯格雷夫大為驚訝,忙問道:‘可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呢?’
“‘它是英國古代的一頂王冠!’
“‘王冠!’
“‘你想想,在那禮典答詞上寫著“它是誰的?那個走了的人的!”這是說查理一世被處死。而“誰理應得到它?那個快來的人。”這是說查理二世。因為你的祖先一定已經預見到查理二世要來這座莊園了。所以這頂現在看來破舊不堪的王冠一定曾被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們戴過!’
“‘那它是怎麽到湖裏的呢?’
“於是我就花了好多時間,給他講了一遍。
“馬斯格雷夫把遺物放迴袋中,問道:‘可是查理二世迴國後,怎麽沒有來要他的王冠呢?’
“‘這我可答不上來。也許他來的時候,你那位知道這一秘密的祖先剛好去世了;你的祖先也有可能疏忽大意而沒有把禮典的秘密告訴後人,直到布倫頓看到這個秘密為止。’
“華生,這就是馬斯格雷夫禮典的故事。我事後費了一番事,又付了一筆錢才留下這頂王冠。而那個女人後來音信皆無,可能已負罪而離開英國了。”
“‘在榆樹下麵。’
“‘如何測量呢?’
“‘向北十步又十步,向東五步又五步,向南兩步又兩步,向西一步又一步,就在下麵。’
“‘拿我們的什麽東西去和它交換?’
“‘我們的一切。’
“‘我們為何要把它拿出來呢?’
“‘因為要守信用。’
“‘雖然這封信並沒有日期,但從書寫的方式看,這封信寫在十七世紀中葉。不過我覺得這對你了解這個案子幫助不是很大。’馬斯格雷夫說道。
“我說:‘它至少給我們增加了一個難解的謎團,不過這個謎看起來愈加有趣,由於這個謎很有可能就是這整個案件的關鍵。但是,馬斯格雷夫,我覺得你這位管家真的很聰明,並且,恕我直言,他好像比他的主人家的十代還聰明。’
“馬斯格雷夫說道:‘這不就是個很普通的文件嗎,有何特別之處?’
“‘在我與布倫頓看來,這份文件是十分珍貴的,並且,很有可能他在那夜被你抓住以前就看過這份文件了。’
“‘這倒是有可能,因為我覺得並不重要,所以就一直沒有珍藏起來。’
“‘我感覺,那次你抓住他時,他不過是想記住文件上的內容罷了,而在你進屋之前,他肯定是正拿著各種地圖與草圖與原稿相對照呢。’
“‘不過我家族裏的這個舊習俗與他有何關係呢?這個無聊的習俗本身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答道:‘查明這件事很容易,明天咱們就可以乘火車去實地看一下。’
“次日下午,我們就到達了赫爾斯通那間古老建築物前了。這是一座大型的房子,長的一排房子都是後來修建的,而作為建築中心的,卻是那一排比較短的房子。那排房屋的中間是一個低矮笨重的門楣,而門楣上的日期指出它的修建日期是一六○七年。建築業的專家們都說,時代要更遠於這個時間。因為不適合采光,現在隻把舊房當作庫房和酒窖使用。而離房屋二百碼遠的地方,那個剛剛提到的小湖就緊挨著林蔭路臥在那裏。
“我這時便堅信這三個看似孤立的謎實際上隻是一個謎的三個部分。我必須要開始正確理解‘馬斯格雷夫禮典’的意義。而通過這個線索,我也一定可以弄清布倫頓管家與女仆豪厄爾斯之間的關係。我還堅信,那個管家急著要偷看那些用在古老儀式上的語句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實際上早就看出了這些句子的含義了。而這個使布倫頓所希望從中獲利的秘密是什麽呢?它又是如何影響他的結果的呢?
“我很清楚地發現,一定是那神秘的禮典答語中的某些語句暗示了使用測量法的具體方位,我必須先找到這個地點。由於馬斯格雷夫的祖先們一定是想通過這種禮典告訴後人這些問題的。我現在手中已經有了兩個位置:一棵橡樹和一棵榆樹。並且我馬上就發現了那棵我長這麽大所見過的最大的橡樹,因為這棵古老的樹就在車道的左側的房屋的正前方。
“‘當馬車經過橡樹的時候,’我說,‘這棵橡樹在你的祖先起草禮典的時候就有了嗎?’
“馬斯格雷夫答道:‘有好多人說,這棵橡樹的曆史能追溯到諾曼人征服英國的時候呢。’
“橡樹的問題解決了,於是我又問道:‘你家在哪兒長了一棵老榆樹?’
“‘過去確實有一棵老榆樹,不過我們如今已經把它鋸倒了,因為在十年前的時候它已經被雷電擊死了。’
“‘那你一定還記得那棵榆樹的準確位置了?’
“‘當然。’
“‘再想想,你家別的地方還有老榆樹嗎?’
“‘新榆樹是有一些,老榆樹可就沒有了。’
“‘咱們現在去看看那棵老榆樹的舊址吧。’
“我們沒有進屋,乘坐著一輛單馬拉的馬車,由馬斯格雷夫引著來到了那棵榆樹過去生長的那個坑窪處。這個地方正處於橡樹和房屋的中間,這就暗示著,我的推測可能會有所進展。
“我問道:‘你知道這棵榆樹的準確高度嗎?’
“‘六十四英尺整。’
“我很吃驚,問道:‘你是怎麽知道的呢?’
“‘我過去的三角練習是僅限於高度的測量上,所以我過去就準確地知道了每一棵樹和每一幢建築物的具體高度了。’
“這下,我的工作速度就更快了。
“我問道:‘這麽說來,管家布倫頓肯定也已經問過你有關榆樹的位置和高度了。’
“馬斯格雷夫很吃驚地望著我,迴答道:‘你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他確實是問過我那棵榆樹的高度,就在數月前那次他與馬夫之間的爭執中。’
“華生,這條消息對於我可謂極其重要,因為這說明我的推斷是正確的。這時的太陽已經偏西了,而且通過計算,我知道不出一個小時,那個禮典中所提到的一個條件,即太陽在橡樹最頂端的枝頭上空出現,就會實現了。而且既然禮典中選取了樹頂做為標竿,那就意味著那棵榆樹的陰影一定是指陰影的頂頭。接著我開始尋找當太陽射過橡樹頂的時候,榆樹的陰影的最遠端在哪兒。”
我說道:“可是福爾摩斯,你知道那棵榆樹早就不存在了,你的工作一定是難以進行的。”
“可是我想,假使布倫頓能找到那裏,我也能找到,而且實際上,這件事也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困難。跟著馬斯格雷夫,我走進了他的書房。我在那裏削了一個木釘,並把一條長繩結實捆在那上麵,每隔一碼我就在那上麵打一個結,接著又把兩根魚竿綁了起來,使它們的總長度達到了六英尺。幹完後,我迴到了那棵老榆樹的舊址上,此時,我發現太陽正好到了那個特定的點。把釣竿的一端插進土中,我記下了陰影的方向,並測量出陰影的長度是九英尺。
“這樣,計算的難度就降低了。因為測量出長度的釣竿的陰影為九英尺長,那麽那棵原本高六十四英尺的榆樹的高就是九十六英尺,而且榆樹與釣竿陰影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這樣,我走出九十六英尺,來到牆跟附近。就在我釘下木釘之時,我發現在距我兩英寸的地方居然還有一個錐形小洞,我看見後簡直高興極了,因為這一定是布倫頓在丈量的時候留下的標記,而我和他正在做同一件事呢。
“我接著用我的袖珍指南針定下了方向,從這個點我沿著莊園的牆北行二十步,又釘下一個木釘定位。我接著又很小心地東行十步,南行四步,從而到了那間舊式大屋的大門門檻下。接著,我又按那張禮典答詞的指示,西行兩步,最後來到了石板鋪的通道上。
“仿佛我前麵所做的一切計算全都錯了。這時的斜陽把甬道的路麵照得很亮,而那些鋪通道用的古老的灰色石板雖然早就被行人踏薄了,但肯定已有多年沒有被動過了,因為它們被水泥牢固地鑄在一起,所以布倫頓必定沒有在此下手。敲了敲石板,我聽到各處的聲音都是一致的,這就說明石板下麵確實沒有洞穴和裂縫。不過馬斯格雷夫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拿來手稿很興奮地來與我核對計算結果。
“他高聲喊道:‘這禮典的答語上還有一句話布倫頓沒注意:“就在下麵”。就是說在通道下麵。’
“我立刻就推翻了自己原來認為這語句是要我們挖掘的意思,大聲說道:‘原來這條通道之下還有一個地下室!’
“‘沒錯,從這扇門進去,走到下麵就到地下室了。’
“我們一起來到地下室裏,我的同伴用火柴點燃了提燈。我們清楚地看到這裏在最近的幾天裏還曾經有人來過。
“以前被人亂放在地上的短木,現在都被堆在了兩旁,從而地下室的中央就騰出了一大片空地,那空地上有一大塊安著生鏽的鐵環的大石塊,而且一條厚厚的黑白格子製成的布圍巾還係在鐵環上。
“馬斯格雷夫高聲叫道:‘這肯定是布倫頓的,這個惡棍為什麽要到這裏來呢?’
“叫來兩名警察後,在一名警察的幫助下,抓住圍巾,用盡全力把石板挪到了一邊,之後,我們就看見了一個黑洞洞的地窖,馬斯格雷夫把提燈伸進窖中探照,我們都向下盯著。
“在這個深七英尺,長寬都是四英尺的地窖的一邊,放著一個箱蓋已經被打開了的箍著黃銅箍的矮木箱,而這把形狀奇怪的老式鑰匙就插在鎖孔上。這個箱子的木板早已爛掉了,裏麵長滿了青灰色的木菌,底部還亂放著一些類似這樣的舊式硬幣,此外,就什麽也看不到了。
“突然間,我們的目光落在了蜷縮在木箱邊的那個人形的東西上。憑這張扭曲了的豬肝色的麵容沒有人能辨認出他的身份。但從屍體的身高、衣著和頭發的特征上看,馬斯格雷夫還是確認這個人就是他失蹤的管家。而且在屍體上找不出任何能證明他死亡原因的有力證據,所以,他的死給了我們一個謎。
“華生,在那個時候我得承認,我對自己的工作的確很失望不滿。我原來很自然地以為隻要我能按禮典的暗示找出這個地點就能破案。可是,我自己仍不能弄清到底是什麽原因能使這個家族的先人對此處這麽重視與保護。而且現在布倫頓的結局已經不言自明了,但是什麽原因讓他死在這兒了呢?而那個失蹤的姑娘又幹了些什麽呢?我坐在牆角的一個小桶上,絞盡腦汁想弄清這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布倫頓在做案時不會出現‘個人觀測誤差’,因為他這個人是特別聰明的,他準確找到藏寶地點時卻因石板蓋太重而沒有辦法憑自己的力量把它挪開。在這種情況下,他會采取什麽措施呢?就算他讓一個在莊園外的親信來幫他的話,在打開門放他進來時,也會冒很大風險的,所以,最穩妥的方法還是在莊園內找個幫手。而最有可能協助他的就是那個女仆。雖然他拒絕了她的愛意,可隻要他對她多獻幾次殷勤,雙方就有可能重歸於好。所以,很有可能他們一同在夜間來到地下室裏,再協力掀開石板。
“不過對於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來說,合二人之力揭起石板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就連那樣強壯的警察與我一起也費了不少力氣才挪開的。挪不動的話,布倫頓會再做些什麽呢?站起身來,我仔細查看了一下亂放在四周的各種短木。於是我馬上清楚了他的手段,因為在一根長約三英尺的木料的另一端,有十分明顯的缺痕,而旁邊的幾塊木頭的側麵則都被壓平了。很顯然,他們先是把石板提出一個細縫,然後塞進去一些木頭,將縫擴大到容一個人爬進去,又用一塊石頭頂住石板防止石塊落下來,所以在木頭的一端,就會因石塊的全部重量而留下了一條痕跡。
“顯然鑽進石窖內的那個人肯定是布倫頓。他讓姑娘等在上麵,自己進去打開木箱,這樣他就可以把箱裏的東西給那姑娘了,可是,後來又發生什麽事了呢?
“我猜當這個性格急躁的姑娘看到布倫頓向她求助的時候,必定是為了複仇,她放下了木頭,但是她也有可能隱瞞了自己落下石頭而把布倫頓悶死在墓中的實情。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女人手抓寶物,拚命地從樓梯往地上跑,而不顧身後的求救聲和捶打石板的聲音了。
“很難怪第二天人們看見她渾身發抖,麵色蒼白,並且總是在狂笑,原來是她悶死了那個負心之人。而箱子裏的東西,找個機會她就會扔到湖裏,以銷贓滅跡,而我的朋友其實已經找到它們了。
“我用了二十分鍾時間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思索著這整件事。與此同時,馬斯格雷夫還擺動著提燈,向石洞凝視。
“從木箱裏他拿起幾枚硬幣,說道:‘我們對禮典寫作時間的推測很正確,看,這些都是查理一世時代的硬幣。’
“我聽他這麽一說,馬上想到了禮典的前兩句話的含義,便大聲喊道:‘來看看你從湖裏撈出來的好幾個口袋裏裝了什麽,說不準那些也是查理一世時代的東西呢。’
“迴到書房,他把那些他並不重視的東西給我看。我拿起一塊早就變黑了的金屬,用袖子擦了擦,竟發出了火星般的金光。它的形狀是被折彎扭曲過的雙環形。
“我說道:‘你肯定知道,保皇黨在英王查理一世死後在全國各地進行了武裝反抗而最終失敗,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埋藏了大量珍寶,以便在和平時期再挖出來用。’
“我的朋友說:‘的確是這樣,我的祖先拉爾夫·馬斯格雷夫爵士就是著名的保皇黨黨員,查理二世逃亡時他還是位助手呢!’
“我答道:‘這就是了,我們現在終於找到了我們想要找的東西。雖然它的取得充滿悲劇色彩,但這確實是一件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價值連城的遺物!’
“馬斯格雷夫大為驚訝,忙問道:‘可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呢?’
“‘它是英國古代的一頂王冠!’
“‘王冠!’
“‘你想想,在那禮典答詞上寫著“它是誰的?那個走了的人的!”這是說查理一世被處死。而“誰理應得到它?那個快來的人。”這是說查理二世。因為你的祖先一定已經預見到查理二世要來這座莊園了。所以這頂現在看來破舊不堪的王冠一定曾被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們戴過!’
“‘那它是怎麽到湖裏的呢?’
“於是我就花了好多時間,給他講了一遍。
“馬斯格雷夫把遺物放迴袋中,問道:‘可是查理二世迴國後,怎麽沒有來要他的王冠呢?’
“‘這我可答不上來。也許他來的時候,你那位知道這一秘密的祖先剛好去世了;你的祖先也有可能疏忽大意而沒有把禮典的秘密告訴後人,直到布倫頓看到這個秘密為止。’
“華生,這就是馬斯格雷夫禮典的故事。我事後費了一番事,又付了一筆錢才留下這頂王冠。而那個女人後來音信皆無,可能已負罪而離開英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