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襪子這麽便宜。
重生不當冤大頭,校花你著急啥? 作者:萬芊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林帶著江秀麗還有大妞和二妞出了門。
他們住的招待所,本來就在大學對麵。
當晚上走出門的時候才發覺大學跟前的這條街上簡直是熙熙攘攘。
和他們小縣城不同,這裏的晚上熱鬧的讓人覺得害怕。
這裏的這些夜市可比他們小縣城的那條夜市繁華的多。
江林也是為了讓姐姐看一看這裏的夜市,對於以後做生意大概心裏也有個數。
姐姐以後做任何選擇他肯定是會支持,不過他猜測姐姐肯定還是想做生意。
果然江秀麗看到繁華的夜市的時候,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她當初可是做夜市生意的,靠賣襪子起家。
多少現在手裏攢了錢,所以做生意是首選目標。
而且江秀麗想幹自己的老行當。
賣襪子,賣簡單的內衣,背心兒什麽的也適合自己。
成本小,收入還高,江秀麗興致勃勃的在小攤子上徘徊,一問價格有些驚訝。
本來以為到了魔都之後這裏的價格會高很多。
可是她發覺小攤子上的襪子的質量比自己的襪子質量要好得多。
襪子的款式就那麽幾種,可是人家這個襪子和自己的襪子顯然無論是包裝還有質量上明顯有很大區別。
包裝這麽好,質量這麽好的襪子,結果在這裏賣的價格甚至比自己在縣城賣的價格還要便宜。
這讓江秀麗有點兒失望,要照這麽算的話,自己拿到貨的襪子在這裏一雙甚至連兩毛錢都賺不到。
要知道這裏坐火車要三天三夜,成本相當高。
這和她的預想顯然有了出入。
“大林子,這裏的襪子怎麽這麽便宜?”
江秀麗怎麽也想不通。
“姐,這裏是魔都在南方批發市場還有這種加工的地方,離得相對來說比較近。
你如果需要進貨的話,人們進貨都不會是像咱們一樣到省城那裏去進貨。
你隻是做生意習慣,直接覺得那條路子很通順。
但是對於這裏的人來說,他們可以就近去進貨,比如說烏市,烏市那裏有很多加工廠。
比如這些襪子,背心兒之類的,在那些小加工廠價格相對來說低廉。”
江秀麗聽了這話有點兒心動,可是又有點兒害怕。
她沒有去過外地,也不知道去了怎麽和別人打交道。
“姐,我給你的建議是不希望你繼續做襪子這個生意。”
江林一眼就能看穿姐姐的心思,看到姐姐那擔憂的模樣,就知道姐姐對以後怎進貨的渠道顯然有很大的顧慮。
江秀麗有些錯愕,抬頭望著弟弟說道。
“我不做襪子的生意,做什麽呀?
這要是不賣襪子立刻就沒有進項。
咱們住在這裏,哪怕是租房子也天天要花錢,吃的喝的每一樣都要花錢。”
招待所需要錢,就算不住招待所,租房子也需要錢。
這可不是村兒裏,也不是縣城,自家打了糧食可以背過來,這裏吃吃喝喝都要花錢買。
“姐,走,我帶你在夜市裏轉一圈兒。”
江林考慮的是實際問題,當初在縣城裏可以做生意是因為他們走的那條路子。
對方可以直接把貨發過來。
可是那個裏麵有機緣巧合在裏麵。
最重要的是姐姐身邊還有母親幫忙幫襯著她照顧孩子。
也能幫忙去做生意。
可是目前來說,姐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如果長途跋涉去進貨的話,孩子相當於沒人照顧。
況且從烏市長途背貨迴來,那是一個辛苦又漫長的旅途。
一般都是男人去做這事兒,女人也有做的,但是就跟螞蟻搬家一樣,一次隻能運少量的貨。
拿的貨少了,運輸成本雖然會低,但是拿的次數要增加。
算下來成本還是一樣的。
所以江林不建議姐姐繼續做這個生意。
當然姐姐要是想做的話,他也可以幫忙,不過在這裏成本顯然被壓榨到了一定的程度。
姐姐沒有正常的渠道的話,從當地的批發市場進貨價格就會被壓縮的很低。
那才真正是賺辛苦錢,可是對於江林來說,這個年代那是黃金年代,遍地可以撿黃金。
他可不願意讓姐姐錯過這個時間點。
江秀麗有點兒心不在焉,主要是剛才看了幾個攤子的情形之後,心裏有些焦急。
這才知道南方和北方是不同的,果然這個錢沒那麽好賺。
弟弟雖然說希望自己改行,可是她除了賣襪子,其他的也不會。
江林帶著姐姐和兩個孩子在夜市上慢慢的轉,這個夜市是大學附近最大的一個夜市。
因為周邊的學生以及住的人們都到這裏購物,所以這裏屬於非常消夏的一個夜市。
夜市上賣的東西種類繁多,有衣服,鞋子,還有襪子,各種飾品以及吃的,喝的,用的算是應有盡有。
而且是人頭攢動,看起來熱鬧非凡。
江林拉著姐姐和兩個小家夥找了一個攤子吃東西。
這裏是賣小籠包的,除了小籠包,還有餛飩和陽春麵。
他們四個人在這裏等了半天才等到了一個位子。
坐下來之後,江秀麗小聲的嘟囔。
“一碗餛飩就要5毛錢,一籠小籠包居然要8毛錢。這是吃什麽?吃金子嗎?
這裏的人簡直不拿錢當錢,這麽貴,還這麽多人吃。”
江秀麗心疼的很,他們四個人要了三籠小籠包,外加一碗陽春麵和三碗餛飩。
光是聽這個數字就心疼的不行。
剛才本來想少要一碗,可是弟弟堅持,她也知道弟弟正在長身體。
可是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哪怕她做生意賺錢了,也沒有這麽大手大腳過。
一頓飯吃掉了將近五塊錢。
這要是被自己老娘知道,那還真要罵他們敗家。
江林笑了。
很自然的接過老板端上來的餛飩和小籠包,又把筷子和碟子幫他們擺好。
這個年代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節省是刻在人們骨子裏的一件事兒。
兩個小家夥兒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東西,小籠包一入口眼睛都瞪圓了。
尤其是坐了三天三夜火車,一直啃的都是幹饅頭和幹餅。
小家夥一口小籠包下去立刻像小鬆鼠一樣,腮幫子鼓鼓的。
兩個小家夥兒埋頭苦吃,別看年紀小,飯量可不小。
很快麵前的一籠小籠包就下了肚兒,兩個孩子有些猶豫的抬頭看了看媽媽和舅舅麵前的小籠包。
兩小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非常懂事的扭過了頭。
他們住的招待所,本來就在大學對麵。
當晚上走出門的時候才發覺大學跟前的這條街上簡直是熙熙攘攘。
和他們小縣城不同,這裏的晚上熱鬧的讓人覺得害怕。
這裏的這些夜市可比他們小縣城的那條夜市繁華的多。
江林也是為了讓姐姐看一看這裏的夜市,對於以後做生意大概心裏也有個數。
姐姐以後做任何選擇他肯定是會支持,不過他猜測姐姐肯定還是想做生意。
果然江秀麗看到繁華的夜市的時候,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她當初可是做夜市生意的,靠賣襪子起家。
多少現在手裏攢了錢,所以做生意是首選目標。
而且江秀麗想幹自己的老行當。
賣襪子,賣簡單的內衣,背心兒什麽的也適合自己。
成本小,收入還高,江秀麗興致勃勃的在小攤子上徘徊,一問價格有些驚訝。
本來以為到了魔都之後這裏的價格會高很多。
可是她發覺小攤子上的襪子的質量比自己的襪子質量要好得多。
襪子的款式就那麽幾種,可是人家這個襪子和自己的襪子顯然無論是包裝還有質量上明顯有很大區別。
包裝這麽好,質量這麽好的襪子,結果在這裏賣的價格甚至比自己在縣城賣的價格還要便宜。
這讓江秀麗有點兒失望,要照這麽算的話,自己拿到貨的襪子在這裏一雙甚至連兩毛錢都賺不到。
要知道這裏坐火車要三天三夜,成本相當高。
這和她的預想顯然有了出入。
“大林子,這裏的襪子怎麽這麽便宜?”
江秀麗怎麽也想不通。
“姐,這裏是魔都在南方批發市場還有這種加工的地方,離得相對來說比較近。
你如果需要進貨的話,人們進貨都不會是像咱們一樣到省城那裏去進貨。
你隻是做生意習慣,直接覺得那條路子很通順。
但是對於這裏的人來說,他們可以就近去進貨,比如說烏市,烏市那裏有很多加工廠。
比如這些襪子,背心兒之類的,在那些小加工廠價格相對來說低廉。”
江秀麗聽了這話有點兒心動,可是又有點兒害怕。
她沒有去過外地,也不知道去了怎麽和別人打交道。
“姐,我給你的建議是不希望你繼續做襪子這個生意。”
江林一眼就能看穿姐姐的心思,看到姐姐那擔憂的模樣,就知道姐姐對以後怎進貨的渠道顯然有很大的顧慮。
江秀麗有些錯愕,抬頭望著弟弟說道。
“我不做襪子的生意,做什麽呀?
這要是不賣襪子立刻就沒有進項。
咱們住在這裏,哪怕是租房子也天天要花錢,吃的喝的每一樣都要花錢。”
招待所需要錢,就算不住招待所,租房子也需要錢。
這可不是村兒裏,也不是縣城,自家打了糧食可以背過來,這裏吃吃喝喝都要花錢買。
“姐,走,我帶你在夜市裏轉一圈兒。”
江林考慮的是實際問題,當初在縣城裏可以做生意是因為他們走的那條路子。
對方可以直接把貨發過來。
可是那個裏麵有機緣巧合在裏麵。
最重要的是姐姐身邊還有母親幫忙幫襯著她照顧孩子。
也能幫忙去做生意。
可是目前來說,姐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如果長途跋涉去進貨的話,孩子相當於沒人照顧。
況且從烏市長途背貨迴來,那是一個辛苦又漫長的旅途。
一般都是男人去做這事兒,女人也有做的,但是就跟螞蟻搬家一樣,一次隻能運少量的貨。
拿的貨少了,運輸成本雖然會低,但是拿的次數要增加。
算下來成本還是一樣的。
所以江林不建議姐姐繼續做這個生意。
當然姐姐要是想做的話,他也可以幫忙,不過在這裏成本顯然被壓榨到了一定的程度。
姐姐沒有正常的渠道的話,從當地的批發市場進貨價格就會被壓縮的很低。
那才真正是賺辛苦錢,可是對於江林來說,這個年代那是黃金年代,遍地可以撿黃金。
他可不願意讓姐姐錯過這個時間點。
江秀麗有點兒心不在焉,主要是剛才看了幾個攤子的情形之後,心裏有些焦急。
這才知道南方和北方是不同的,果然這個錢沒那麽好賺。
弟弟雖然說希望自己改行,可是她除了賣襪子,其他的也不會。
江林帶著姐姐和兩個孩子在夜市上慢慢的轉,這個夜市是大學附近最大的一個夜市。
因為周邊的學生以及住的人們都到這裏購物,所以這裏屬於非常消夏的一個夜市。
夜市上賣的東西種類繁多,有衣服,鞋子,還有襪子,各種飾品以及吃的,喝的,用的算是應有盡有。
而且是人頭攢動,看起來熱鬧非凡。
江林拉著姐姐和兩個小家夥找了一個攤子吃東西。
這裏是賣小籠包的,除了小籠包,還有餛飩和陽春麵。
他們四個人在這裏等了半天才等到了一個位子。
坐下來之後,江秀麗小聲的嘟囔。
“一碗餛飩就要5毛錢,一籠小籠包居然要8毛錢。這是吃什麽?吃金子嗎?
這裏的人簡直不拿錢當錢,這麽貴,還這麽多人吃。”
江秀麗心疼的很,他們四個人要了三籠小籠包,外加一碗陽春麵和三碗餛飩。
光是聽這個數字就心疼的不行。
剛才本來想少要一碗,可是弟弟堅持,她也知道弟弟正在長身體。
可是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哪怕她做生意賺錢了,也沒有這麽大手大腳過。
一頓飯吃掉了將近五塊錢。
這要是被自己老娘知道,那還真要罵他們敗家。
江林笑了。
很自然的接過老板端上來的餛飩和小籠包,又把筷子和碟子幫他們擺好。
這個年代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節省是刻在人們骨子裏的一件事兒。
兩個小家夥兒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東西,小籠包一入口眼睛都瞪圓了。
尤其是坐了三天三夜火車,一直啃的都是幹饅頭和幹餅。
小家夥一口小籠包下去立刻像小鬆鼠一樣,腮幫子鼓鼓的。
兩個小家夥兒埋頭苦吃,別看年紀小,飯量可不小。
很快麵前的一籠小籠包就下了肚兒,兩個孩子有些猶豫的抬頭看了看媽媽和舅舅麵前的小籠包。
兩小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非常懂事的扭過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