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宮那精致而小巧的暖閣之中,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麵徐徐展開。這暖閣盡管占地麵積有限,但內部的布置卻堪稱極致溫馨。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所選用料更是極為考究,無一不在向世人昭示著此間主人的奢華品味以及高貴身份。
一張由曆經百年歲月洗禮的金絲楠木打造而成的桌案,散發著古樸而典雅的氣息,仿佛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傳奇。而那張前朝楊貴妃曾經使用過的床榻,則更顯尊貴非凡,其上精美的雕刻和細膩的織物交織成一幅華麗的畫卷。此時此刻,大康王朝的第一太子妃金麗華正端坐在這張床榻之上。
隻見她身姿婀娜,輕輕地將雙腳貼合於地麵,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優雅動人。然而,若仔細觀察她的麵部表情,卻難以分辨出其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情緒。或許是因為內心深處的情感太過複雜,連她自己都無法確切地感知到此刻是喜悅還是憂傷,是悲哀還是痛苦。既然她本人都尚且如此迷茫,又怎能期望他人能夠洞悉其心境呢?
就在距離床榻不遠的一方小桌案前,一個孩童正俯身在那裏專心致誌地讀書。這個孩子便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孫——趙澤。他的神情變幻莫測,時而縱聲大笑,時而悲痛欲絕,情緒起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有時,他會突然站起身來,來迴踱步,口中念念有詞,或是破口大罵,亦或發出幾聲嘲諷之語。不過,對於這樣的場景,太子妃金麗華已然司空見慣,絲毫不見驚訝之色。自從讀了紅樓夢以後這個孩子好像著迷了一樣。簡直就像瘋了似的。
皇長孫趙澤緊咬著牙關,雙手顫抖地合上書頁,仿佛每一次動作都需要耗費巨大的力量。終於,《紅樓夢》被緊緊合上,他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整個人像是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一般疲憊不堪。
過了許久,趙澤才緩緩開口道:“母妃……您可曾聽聞過李奮此人?我恨不得殺了他。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的聲音略微有些沙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困惑。
太子妃金麗華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迴答道:“李奮?倒是有所耳聞,但談不上熟悉,對他也不甚了解。不過兒啊,為何你會突然提及此人?還口出‘恨不得殺了他’這樣的話語?”
聽到母親的詢問,趙澤的神情變得愈發激動起來,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緊握成拳說道:“母妃!這李奮所著之《紅樓夢》實在令孩兒又愛又恨呐!他怎能將賈寶玉寫成那般模樣?明明在書中,孩兒能夠察覺到他自己的身影若隱若現。盡管他極力掩飾諸多細節,但孩兒還是能夠看出,他對於某個人定然懷有極深的情感!難道不是如此嗎?”說到最後,趙澤已是滿臉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太子妃金麗華輕啟朱唇,緩緩說道:“本宮對於《紅樓夢》確實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至於那個名叫李奮之人,本宮更是不怎麽了解。然而,本宮深知自己腹中骨肉的情況。你是我的孩子。自然知道。不得不承認,你方才所言甚是有理。能夠將這晦澀難懂的《紅樓夢》研讀至如此境界,實乃不易之事。據本宮所知,放眼整個大康王朝,能真正讀懂此書者不過寥寥三人罷了,而你便是其中之一。至於另外兩人究竟是誰,你就不必多問了,即便你再三追問,本宮也是決計不會告知於你的。”
說到此處,太子妃微微頓了一頓,接著又道:“且不論那賈寶玉與林黛玉如何,權當是一則故事聽聽便好,湊個熱鬧即可,何苦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呢?說起這李奮啊,他與你外祖父家倒是頗有一番淵源。那已是多年以前之事了,彼時李奮正與你二位舅舅一同攻讀詩書,閑暇之時亦常來家中做客。那時的他,家境貧寒至極,自幼便父母雙亡,孤身一人,可謂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你不妨想想看,他當時不過隻是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個孤兒,年紀尚比你如今還要年長幾歲。可憐他常常食不果腹,身上所著衣物竟無一完好之處。可即便是這般模樣,我們眾人卻無人膽敢小覷於他,尤其是你外祖父,對這李奮甚為看重,頗為賞識其才華與品性。”
皇長孫趙澤滿臉疑惑地說道:“母妃,聽聞他小時候如此艱苦,可為何卻能夠創作出這般驚世之作《紅樓夢》呢?而且他的書法造詣亦是極高,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皆堪稱經典,引得眾多讀書人為之傳頌不已。”趙澤稍作停頓,接著滿懷期待地問道:“母妃,我可否給他寫一封信呢?我著實想要見見這位傳奇人物,親眼瞧瞧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不然的話,兒臣的心始終難以平靜啊!母妃您能否幫一幫兒臣呢?”
太子妃金麗華輕撫著趙澤的額頭,柔聲說道:“澤兒啊,你年紀尚小,許多事情無需這般胡思亂想。不過為娘倒是看得出,你確實對那位李先生充滿了好奇之心。但你大可不必憂心忡忡,你皇爺爺早有打算,待到時機成熟之時,便會安排李先生來擔任你的先生。所以呀,你當下最要緊之事便是將自己的功課做得紮紮實實。唯有如此,待李先生成為你的先生之後,方能全心全意地為你講授學問。而且隻要你勤奮好學、表現出色,李先生定然會對你另眼相看,並盡心盡力地教導於你。反之,倘若你連自身的學問都處理不好,那麽他又怎會用心去教授你呢?據聞這李先生學富五車,其知識涵蓋甚廣,無論是四書五經還是陰陽雜家等諸多領域,皆是無一不通呐。”所以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要不然到時候他願意給你教你也聽不懂。
皇長孫趙澤一臉期待地望著太子妃金麗華,輕聲問道:“母妃,兒臣能否給他寫信呢?兒臣真的很想知道,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啊!”
太子妃金麗華微微皺眉,果斷地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澤兒,萬萬不可呀!你如今應當將全部心思都用在做學問之上。至於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其實並不重要。最為關鍵的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記住,你是什麽樣的人,他便會以何種態度對待你。唯有潛心鑽研學問,他才有可能對你多瞧上幾眼。僅憑著你身為皇長孫的尊貴身份,恐怕難以令他真心看重。我們必須要讓他從心底裏由衷地認可你,而非隻是出於巴結或者敷衍。否則,這樣隻會害了你啊!就連你父王麵對他時,也是禮數周全、謙遜有加。澤兒,你可明白母妃這番話的深意?”
趙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迴應道:“母妃所言極是,兒臣定當銘記在心。隻是這兩日兒臣做功課著實有些辛苦……”
還未等趙澤說完,太子妃金麗華便溫柔地打斷了他:“好孩子,辛苦啦!今日太傅所留的作業就暫且不必去寫了,好生歇息一番吧。不過,你可要趁著這個機會,認真思考一下該如何才能稱得上是他的得意門生。這本《紅樓夢》母妃先替你收起來了,若是有什麽疑問,待到你與他相見之時,再當麵請教便是。還有一點,千萬莫要在你父王跟前提及此事,以免他認為你因沉迷於這《紅樓夢》而耽誤了學業。”
皇長孫趙澤微皺著眉頭,神色略顯凝重地對母妃說道:“母妃,請您放心吧。孩兒心中已然明了。隻是此刻,我的內心卻有些煩悶不堪。這世間之事,實在有太多令我難以理解和捉摸不透的地方。所以,孩兒想要出去走一走,散散心,或許這樣能夠讓我理清思緒。”說著,他輕輕歎了口氣。
太子妃金麗華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兒子,眼中滿是疼惜與信任,輕聲迴應道:“去吧,孩子。有時候獨自一人靜一靜,待上那麽一會兒,說不定就能豁然開朗,將諸多煩惱之事想得通透呢。你向來都是個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母妃對你自是深信不疑。不過,出門在外可要多加小心啊,記得讓太監們緊緊跟在你身後,萬萬不可大意。”
得到母妃的應允後,趙澤微微頷首,轉身緩緩朝著門外走去。太子妃金麗華則靜靜地立在原地,目光始終追隨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望著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了曾經的歲月。
那時,在遙遠的廣應縣,也曾有過這樣一個少年。同樣挺拔的身姿,同樣堅定的步伐,就連那背影也是如此的相似。然而,時光荏苒,物是人非,往昔的種種早已成為無法追迴的迴憶。如今的皇長孫趙澤,雖然繼承了那份執著,但由於生長於宮廷之中,其性格相較於當年的少年,更多了幾分沉穩與內斂,少了些許肆意與灑脫。想必,這便是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吧。她不知道這是造的孽。還是選了他們頭頂的上方寶劍。感覺隨時都好像要他的命一樣。
宋瑤與怡康公主趙寧二人,竟不顧禮法,私下裏悄然離京而去。一路上,她們躡手躡腳、鬼鬼祟祟地前行著。畢竟,這兩位可都是金枝玉葉般嬌生慣養的女孩啊!往昔,她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群人前唿後擁地伺候著,自然便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然而,當踏上這條漫長而艱辛的路途時,她們方才深刻體會到世事的艱難。
怡康公主趙寧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抱怨道:“哎呀,真是累死本公主啦!這一路走來怎會如此辛苦呢?我感覺自己都快被太陽給曬成黑人了。平日裏身旁離不了人的伺候,如今沒有了那些奴才們,還真是什麽事都做不成。早跟你說了別輕易相信他人,瞧瞧吧,咱們的馬車竟然就這麽被人騙走了,就連馬匹也不見蹤影。唉,咱倆到底還要這樣走到何時才能抵達目的地啊?又不知何時才能見到那個討人厭的家夥。”
宋瑤聞言,無奈地苦笑著迴答:“那又能如何呢?我也是頭一迴出這麽遠的門呀,哪裏曉得世間人心險惡至此。那些人竟敢欺騙於我,實在可惡至極!罷了罷了,前方若是能尋得一個縣城,咱們就去當地的府衙說明情況。大不了亮出咱們的身份來,要麽請他們派人將咱們護送迴京,要麽就讓他們護佑著咱們繼續趕路。我的這雙小腳啊,此刻簡直像是已經廢掉一般,每邁出一步都猶如針紮般疼痛難忍。”
怡康公主趙寧麵露焦急之色,連連搖頭說道:“迴京城?這怎麽可以!我們怎能半途而廢啊!別磨蹭了,趕緊加快腳步吧。你瞧這天色,眼看著就要黑下來了。咱們必須得盡快找到一個能歇腳的地方才行,不然在這荒郊野外得多危險呐!你再看看周圍這些人,一個個兇神惡煞的樣子,真是太可怕了。唉,經過這次之後,我發誓再也不出門亂跑了。也不知道遠在京城的父皇和母後如今怎樣了,一想到這裏,我就後悔極了,都怪我當時太過衝動行事。”
宋瑤皺著眉頭,一臉愁容地迴應道:“其實我倒不是很在意衝不衝動這個問題,關鍵在於,我總覺得咱們這麽做真的值當嗎?咱們究竟為何非要前往那個地方不可?又為何一定要去找那個人呢?咱們心裏都清楚,他很快就要成親了。我們現在做這些事到底還有何意義?非但不能幫到他什麽忙,反而隻會平白無故地給他增添許多煩惱罷了。最後落得如此下場,讓我們自己也陷入這般尷尬的處境之中。哎呀,我都快被搞糊塗了,連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麽都不清楚了。可事實就是如此呀,誰能料到這出門遠行竟然會如此艱苦,還處處充滿危機,一點兒安全感都沒有。”
怡康公主趙寧秀眉微蹙,嬌嗔地說道:“你呀,根本不清楚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麽!咱們平日裏過慣了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坦日子。可瞧瞧如今這段時日,事事皆需親力親為。一路走來,目睹了諸多形形色色之人與繁雜之事,對咱們的觸動著實不小呢。要不尋一處僻靜之地好好商議一番吧,我總覺著咱們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有人在暗中窺視著。以父皇之能耐,想要找到咱們又豈會困難?更何況,宰相大人亦絕無可能對你不聞不問呐。罷了罷了,莫要再怨天尤人啦,能撐到何時便算何時吧。”
宋瑤頷首輕點,應道:“如此也好,那咱們不妨再往前多走幾步。隻是經你這麽一說,倒還真有可能如你所言,咱們或許正處於他人的監視之下,亦或受到了暗中的保護。畢竟,若無人照拂,單憑咱倆這般性情,恐怕這一路行來,不僅馬車和馬匹遭騙,就連身上所帶銀兩怕也是難以幸免,早就被誆得一幹二淨嘍。嗯,還是趕緊前往前方尋覓一家客棧落腳才是正經事。”可是我實在走不動了。真的好累呀。
怡康公主趙寧輕啟朱唇說道:“至於你提及的那件事嘛,其價值與否並非我們所能權衡的關鍵所在啊。隻需將自身分內之事完成妥當便足矣。凡事但求問心無愧,而後聽從天命安排即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行事呢?即便甘願為人作小、為妾,恐怕那人也未必會應允呢。畢竟他那般心性高傲之人,豈會輕易接受。麵對如此狀況,我們又能怎樣應對呢?也隻好感慨自己未能擁有那份絕佳的好運罷了。不過無論怎樣,還是要竭盡全力去爭取一番。故而也就無需再去埋怨上天或是他人啦。世間本就不存在所謂後悔與否、值得與否之類的定論。此等行事作風絕非我趙寧所慣有的風格。我一心隻想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任何遺憾呐!”
宋瑤聞聽此言後,微微頷首應道:“既然你都已然這般言說,那我還有何話語可講呢?也罷,那咱們就此啟程前行吧。首先得自我感動一把,並持之以恆地堅守下去。至於其餘諸事,則暫且不必多慮。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此番出行最終並未達成所願,但好歹也能夠欣賞一下沿途的旖旎風光呀。說不定此次離開京城之後,便是此生最後一迴了呢。既然如此,那就索性來一場暢快淋漓、毫無反顧的旅程吧。且莫說是委身作妾了,即便是充當一名卑微的婢女或者丫鬟,我也心甘情願呐。隻可惜像我們這樣的出身門第,又怎能容許我們如此肆意妄為呢?”
怡康公主趙寧微微頷首,朱唇輕啟道:“你所言極是。想來你應當過得比我順遂些。或許有朝一日,我還得被迫遠嫁到那陌生之地呢。這諸多事宜,又豈是我們能夠做主的?莫要再這般苦思冥想了。倒不如尋到他當麵問一問,看看他可有法子應對眼下之困局?我堅信憑他的機敏聰慧,定能為我們覓得一條生路。如何?要不咱倆一同前去試探一番?”
宋瑤聞聽此言,欣然應道:“自然可行!我覺著你此計甚妙,此等念頭與見解甚是高明。既是咱們茫然無措不知該當如何行事,索性將這棘手的難題交由他去處置。依我看呐,以他的智謀才略,想必是能夠替我們排憂解難的。”
一張由曆經百年歲月洗禮的金絲楠木打造而成的桌案,散發著古樸而典雅的氣息,仿佛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傳奇。而那張前朝楊貴妃曾經使用過的床榻,則更顯尊貴非凡,其上精美的雕刻和細膩的織物交織成一幅華麗的畫卷。此時此刻,大康王朝的第一太子妃金麗華正端坐在這張床榻之上。
隻見她身姿婀娜,輕輕地將雙腳貼合於地麵,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優雅動人。然而,若仔細觀察她的麵部表情,卻難以分辨出其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情緒。或許是因為內心深處的情感太過複雜,連她自己都無法確切地感知到此刻是喜悅還是憂傷,是悲哀還是痛苦。既然她本人都尚且如此迷茫,又怎能期望他人能夠洞悉其心境呢?
就在距離床榻不遠的一方小桌案前,一個孩童正俯身在那裏專心致誌地讀書。這個孩子便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孫——趙澤。他的神情變幻莫測,時而縱聲大笑,時而悲痛欲絕,情緒起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有時,他會突然站起身來,來迴踱步,口中念念有詞,或是破口大罵,亦或發出幾聲嘲諷之語。不過,對於這樣的場景,太子妃金麗華已然司空見慣,絲毫不見驚訝之色。自從讀了紅樓夢以後這個孩子好像著迷了一樣。簡直就像瘋了似的。
皇長孫趙澤緊咬著牙關,雙手顫抖地合上書頁,仿佛每一次動作都需要耗費巨大的力量。終於,《紅樓夢》被緊緊合上,他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整個人像是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一般疲憊不堪。
過了許久,趙澤才緩緩開口道:“母妃……您可曾聽聞過李奮此人?我恨不得殺了他。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的聲音略微有些沙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困惑。
太子妃金麗華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迴答道:“李奮?倒是有所耳聞,但談不上熟悉,對他也不甚了解。不過兒啊,為何你會突然提及此人?還口出‘恨不得殺了他’這樣的話語?”
聽到母親的詢問,趙澤的神情變得愈發激動起來,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緊握成拳說道:“母妃!這李奮所著之《紅樓夢》實在令孩兒又愛又恨呐!他怎能將賈寶玉寫成那般模樣?明明在書中,孩兒能夠察覺到他自己的身影若隱若現。盡管他極力掩飾諸多細節,但孩兒還是能夠看出,他對於某個人定然懷有極深的情感!難道不是如此嗎?”說到最後,趙澤已是滿臉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太子妃金麗華輕啟朱唇,緩緩說道:“本宮對於《紅樓夢》確實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至於那個名叫李奮之人,本宮更是不怎麽了解。然而,本宮深知自己腹中骨肉的情況。你是我的孩子。自然知道。不得不承認,你方才所言甚是有理。能夠將這晦澀難懂的《紅樓夢》研讀至如此境界,實乃不易之事。據本宮所知,放眼整個大康王朝,能真正讀懂此書者不過寥寥三人罷了,而你便是其中之一。至於另外兩人究竟是誰,你就不必多問了,即便你再三追問,本宮也是決計不會告知於你的。”
說到此處,太子妃微微頓了一頓,接著又道:“且不論那賈寶玉與林黛玉如何,權當是一則故事聽聽便好,湊個熱鬧即可,何苦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呢?說起這李奮啊,他與你外祖父家倒是頗有一番淵源。那已是多年以前之事了,彼時李奮正與你二位舅舅一同攻讀詩書,閑暇之時亦常來家中做客。那時的他,家境貧寒至極,自幼便父母雙亡,孤身一人,可謂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你不妨想想看,他當時不過隻是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個孤兒,年紀尚比你如今還要年長幾歲。可憐他常常食不果腹,身上所著衣物竟無一完好之處。可即便是這般模樣,我們眾人卻無人膽敢小覷於他,尤其是你外祖父,對這李奮甚為看重,頗為賞識其才華與品性。”
皇長孫趙澤滿臉疑惑地說道:“母妃,聽聞他小時候如此艱苦,可為何卻能夠創作出這般驚世之作《紅樓夢》呢?而且他的書法造詣亦是極高,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皆堪稱經典,引得眾多讀書人為之傳頌不已。”趙澤稍作停頓,接著滿懷期待地問道:“母妃,我可否給他寫一封信呢?我著實想要見見這位傳奇人物,親眼瞧瞧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不然的話,兒臣的心始終難以平靜啊!母妃您能否幫一幫兒臣呢?”
太子妃金麗華輕撫著趙澤的額頭,柔聲說道:“澤兒啊,你年紀尚小,許多事情無需這般胡思亂想。不過為娘倒是看得出,你確實對那位李先生充滿了好奇之心。但你大可不必憂心忡忡,你皇爺爺早有打算,待到時機成熟之時,便會安排李先生來擔任你的先生。所以呀,你當下最要緊之事便是將自己的功課做得紮紮實實。唯有如此,待李先生成為你的先生之後,方能全心全意地為你講授學問。而且隻要你勤奮好學、表現出色,李先生定然會對你另眼相看,並盡心盡力地教導於你。反之,倘若你連自身的學問都處理不好,那麽他又怎會用心去教授你呢?據聞這李先生學富五車,其知識涵蓋甚廣,無論是四書五經還是陰陽雜家等諸多領域,皆是無一不通呐。”所以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要不然到時候他願意給你教你也聽不懂。
皇長孫趙澤一臉期待地望著太子妃金麗華,輕聲問道:“母妃,兒臣能否給他寫信呢?兒臣真的很想知道,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啊!”
太子妃金麗華微微皺眉,果斷地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澤兒,萬萬不可呀!你如今應當將全部心思都用在做學問之上。至於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其實並不重要。最為關鍵的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記住,你是什麽樣的人,他便會以何種態度對待你。唯有潛心鑽研學問,他才有可能對你多瞧上幾眼。僅憑著你身為皇長孫的尊貴身份,恐怕難以令他真心看重。我們必須要讓他從心底裏由衷地認可你,而非隻是出於巴結或者敷衍。否則,這樣隻會害了你啊!就連你父王麵對他時,也是禮數周全、謙遜有加。澤兒,你可明白母妃這番話的深意?”
趙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迴應道:“母妃所言極是,兒臣定當銘記在心。隻是這兩日兒臣做功課著實有些辛苦……”
還未等趙澤說完,太子妃金麗華便溫柔地打斷了他:“好孩子,辛苦啦!今日太傅所留的作業就暫且不必去寫了,好生歇息一番吧。不過,你可要趁著這個機會,認真思考一下該如何才能稱得上是他的得意門生。這本《紅樓夢》母妃先替你收起來了,若是有什麽疑問,待到你與他相見之時,再當麵請教便是。還有一點,千萬莫要在你父王跟前提及此事,以免他認為你因沉迷於這《紅樓夢》而耽誤了學業。”
皇長孫趙澤微皺著眉頭,神色略顯凝重地對母妃說道:“母妃,請您放心吧。孩兒心中已然明了。隻是此刻,我的內心卻有些煩悶不堪。這世間之事,實在有太多令我難以理解和捉摸不透的地方。所以,孩兒想要出去走一走,散散心,或許這樣能夠讓我理清思緒。”說著,他輕輕歎了口氣。
太子妃金麗華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兒子,眼中滿是疼惜與信任,輕聲迴應道:“去吧,孩子。有時候獨自一人靜一靜,待上那麽一會兒,說不定就能豁然開朗,將諸多煩惱之事想得通透呢。你向來都是個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母妃對你自是深信不疑。不過,出門在外可要多加小心啊,記得讓太監們緊緊跟在你身後,萬萬不可大意。”
得到母妃的應允後,趙澤微微頷首,轉身緩緩朝著門外走去。太子妃金麗華則靜靜地立在原地,目光始終追隨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望著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了曾經的歲月。
那時,在遙遠的廣應縣,也曾有過這樣一個少年。同樣挺拔的身姿,同樣堅定的步伐,就連那背影也是如此的相似。然而,時光荏苒,物是人非,往昔的種種早已成為無法追迴的迴憶。如今的皇長孫趙澤,雖然繼承了那份執著,但由於生長於宮廷之中,其性格相較於當年的少年,更多了幾分沉穩與內斂,少了些許肆意與灑脫。想必,這便是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吧。她不知道這是造的孽。還是選了他們頭頂的上方寶劍。感覺隨時都好像要他的命一樣。
宋瑤與怡康公主趙寧二人,竟不顧禮法,私下裏悄然離京而去。一路上,她們躡手躡腳、鬼鬼祟祟地前行著。畢竟,這兩位可都是金枝玉葉般嬌生慣養的女孩啊!往昔,她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群人前唿後擁地伺候著,自然便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然而,當踏上這條漫長而艱辛的路途時,她們方才深刻體會到世事的艱難。
怡康公主趙寧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抱怨道:“哎呀,真是累死本公主啦!這一路走來怎會如此辛苦呢?我感覺自己都快被太陽給曬成黑人了。平日裏身旁離不了人的伺候,如今沒有了那些奴才們,還真是什麽事都做不成。早跟你說了別輕易相信他人,瞧瞧吧,咱們的馬車竟然就這麽被人騙走了,就連馬匹也不見蹤影。唉,咱倆到底還要這樣走到何時才能抵達目的地啊?又不知何時才能見到那個討人厭的家夥。”
宋瑤聞言,無奈地苦笑著迴答:“那又能如何呢?我也是頭一迴出這麽遠的門呀,哪裏曉得世間人心險惡至此。那些人竟敢欺騙於我,實在可惡至極!罷了罷了,前方若是能尋得一個縣城,咱們就去當地的府衙說明情況。大不了亮出咱們的身份來,要麽請他們派人將咱們護送迴京,要麽就讓他們護佑著咱們繼續趕路。我的這雙小腳啊,此刻簡直像是已經廢掉一般,每邁出一步都猶如針紮般疼痛難忍。”
怡康公主趙寧麵露焦急之色,連連搖頭說道:“迴京城?這怎麽可以!我們怎能半途而廢啊!別磨蹭了,趕緊加快腳步吧。你瞧這天色,眼看著就要黑下來了。咱們必須得盡快找到一個能歇腳的地方才行,不然在這荒郊野外得多危險呐!你再看看周圍這些人,一個個兇神惡煞的樣子,真是太可怕了。唉,經過這次之後,我發誓再也不出門亂跑了。也不知道遠在京城的父皇和母後如今怎樣了,一想到這裏,我就後悔極了,都怪我當時太過衝動行事。”
宋瑤皺著眉頭,一臉愁容地迴應道:“其實我倒不是很在意衝不衝動這個問題,關鍵在於,我總覺得咱們這麽做真的值當嗎?咱們究竟為何非要前往那個地方不可?又為何一定要去找那個人呢?咱們心裏都清楚,他很快就要成親了。我們現在做這些事到底還有何意義?非但不能幫到他什麽忙,反而隻會平白無故地給他增添許多煩惱罷了。最後落得如此下場,讓我們自己也陷入這般尷尬的處境之中。哎呀,我都快被搞糊塗了,連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麽都不清楚了。可事實就是如此呀,誰能料到這出門遠行竟然會如此艱苦,還處處充滿危機,一點兒安全感都沒有。”
怡康公主趙寧秀眉微蹙,嬌嗔地說道:“你呀,根本不清楚自己在胡言亂語些什麽!咱們平日裏過慣了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坦日子。可瞧瞧如今這段時日,事事皆需親力親為。一路走來,目睹了諸多形形色色之人與繁雜之事,對咱們的觸動著實不小呢。要不尋一處僻靜之地好好商議一番吧,我總覺著咱們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有人在暗中窺視著。以父皇之能耐,想要找到咱們又豈會困難?更何況,宰相大人亦絕無可能對你不聞不問呐。罷了罷了,莫要再怨天尤人啦,能撐到何時便算何時吧。”
宋瑤頷首輕點,應道:“如此也好,那咱們不妨再往前多走幾步。隻是經你這麽一說,倒還真有可能如你所言,咱們或許正處於他人的監視之下,亦或受到了暗中的保護。畢竟,若無人照拂,單憑咱倆這般性情,恐怕這一路行來,不僅馬車和馬匹遭騙,就連身上所帶銀兩怕也是難以幸免,早就被誆得一幹二淨嘍。嗯,還是趕緊前往前方尋覓一家客棧落腳才是正經事。”可是我實在走不動了。真的好累呀。
怡康公主趙寧輕啟朱唇說道:“至於你提及的那件事嘛,其價值與否並非我們所能權衡的關鍵所在啊。隻需將自身分內之事完成妥當便足矣。凡事但求問心無愧,而後聽從天命安排即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行事呢?即便甘願為人作小、為妾,恐怕那人也未必會應允呢。畢竟他那般心性高傲之人,豈會輕易接受。麵對如此狀況,我們又能怎樣應對呢?也隻好感慨自己未能擁有那份絕佳的好運罷了。不過無論怎樣,還是要竭盡全力去爭取一番。故而也就無需再去埋怨上天或是他人啦。世間本就不存在所謂後悔與否、值得與否之類的定論。此等行事作風絕非我趙寧所慣有的風格。我一心隻想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任何遺憾呐!”
宋瑤聞聽此言後,微微頷首應道:“既然你都已然這般言說,那我還有何話語可講呢?也罷,那咱們就此啟程前行吧。首先得自我感動一把,並持之以恆地堅守下去。至於其餘諸事,則暫且不必多慮。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此番出行最終並未達成所願,但好歹也能夠欣賞一下沿途的旖旎風光呀。說不定此次離開京城之後,便是此生最後一迴了呢。既然如此,那就索性來一場暢快淋漓、毫無反顧的旅程吧。且莫說是委身作妾了,即便是充當一名卑微的婢女或者丫鬟,我也心甘情願呐。隻可惜像我們這樣的出身門第,又怎能容許我們如此肆意妄為呢?”
怡康公主趙寧微微頷首,朱唇輕啟道:“你所言極是。想來你應當過得比我順遂些。或許有朝一日,我還得被迫遠嫁到那陌生之地呢。這諸多事宜,又豈是我們能夠做主的?莫要再這般苦思冥想了。倒不如尋到他當麵問一問,看看他可有法子應對眼下之困局?我堅信憑他的機敏聰慧,定能為我們覓得一條生路。如何?要不咱倆一同前去試探一番?”
宋瑤聞聽此言,欣然應道:“自然可行!我覺著你此計甚妙,此等念頭與見解甚是高明。既是咱們茫然無措不知該當如何行事,索性將這棘手的難題交由他去處置。依我看呐,以他的智謀才略,想必是能夠替我們排憂解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