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切並沒有什麽用。
因為葉明光還和昨天一樣,聽完就舉著手表示他記住了,從小板凳上站起來,背著手,字正腔圓地把張萱剛教的內容背了一遍,中間毫無停頓,一氣嗬成。
他背完了,就扭臉看珠華,小眼神熱情地示意:姐姐,該你啦。
珠華「……」她有點氣虛地道,「等一會,我想一下再背。」
好容易她發憤圖強地背完了,張萱繼續往下教,然後,這個過程又重複了一遍。
珠華臉都垮了:被五歲幼童吊打得這麽慘,她的悲傷度一點也不亞於發現自己是個「文盲」。
張萱在旁看著,都有點同情她了,因為她覺得小表妹真的學得很認真,腦子也不錯,尤其跟她當初比,現在這個學習進度已經像開掛了——但不幸的是,旁邊坐著個葉明光,於是一比,她仍然像個學渣。
同情之餘,張萱更多的是心裏癢癢,天底下做老師的,就沒有不愛良才美玉的,張萱這個半路臨時出家的也不例外,不過她到底還顧慮著小表妹的心情,先征求了一下珠華的意見:「珠兒,我看光哥兒好像不是一般的聰明,我想試試他的底,好嗎?」
珠華點點頭,她其實也挺好奇來著。
要探底,《三字經》就不太合適了,張萱改講了一章《論語》,她挑的是學而篇,開卷第一篇,首句便是大名鼎鼎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張萱先不講釋義,隻把全篇背了一遍,然後向葉明光道:「光哥兒,你背給我聽聽,不要緊張,沒記住沒關係的,你記得幾句就背幾句。」
光哥兒脆聲道:「好的,二表姐。」
然後——
然後他把全篇都背了下來!
一字不漏!
珠華眼都瞪直了!——她其實不知道光哥兒背的對不對,她完全是由張萱的表情推斷出的這個結果。
兩個人都傻了,反是葉明光不大好意思起來,道:「姐姐,二表姐,你們別這樣看我,其實這篇文章我聽過的,大表哥以前在家裏背過好幾遍,我聽多了,才記住了一些。」
珠華聽到這話才冷靜了點,拿手搓了搓激動得發熱了的臉頰,但仍舊很驚歎,因為學而篇和三字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三字經本身就有易於成誦的特點,學而篇沒有,上下也不連貫,這個曰那個曰的,她聽了兩遍連裏麵對答的是幾個人都沒搞清楚,記得最清的隻有一個「子曰」,葉明光卻能成篇背誦,雖說他以前聽過,可現把張良勇拉來比一比就知道了,明光聽見的,他肯定也聽見了,但他能背得出一句不?
總而言之,毫無疑問,這小胖子,是個神童。
對珠華而言,這智商上的碾壓來得太鮮明了,她先以為自己撿著張美人臉就很走運了,現在一看,真正的金手指其實是開在了葉明光身上,光臉長得好有多大意思,他這種過耳成誦的極致聰慧才有致命的吸引力啊!
珠華嫉妒死了,伸手就揉他的大胖臉:「臭小子,你說,是不是你把我們葉家的聰明都搶走了,害得姐姐這麽普通!」
張萱哈哈笑著過來拉她,道:「別鬧了,這篇光哥兒說他聽過了,那我們就再試試別的。」
她便又背一篇,這篇葉明光沒聽過,表現就沒那麽逆天了——相對他自己而言,事實上他可以記住大約一半的內容,仍舊毫無壓力地吊打隻能記住開頭和結尾的珠華幾個來迴。
張萱再背一遍,葉明光隻漏掉了兩句半。
再來,第三遍,葉明光聽完,一字不漏,完整背誦。
接下來再講釋義,因為是聽得懂的話,葉明光記得更快,兩遍就足矣,再連上原文一起背,他也毫無壓力。
張萱用了好大力氣才壓製住當天就告訴張推官的衝動,忍到隔天,再去抽查葉明光,凡先前講的內容,他全部記著,一點沒忘。
這晚張推官再迴來,她就手舞足蹈地衝上去了:「爹,爹,咱們家有個神童!」
張推官官服還沒換呢,叫她鬧得哭笑不得,道:「說什麽呢?」
「光哥兒啊,光哥兒可聰明了!」
張萱是個行動派,說著就衝去小跨院裏把葉明光拉了過來,珠華挺驕傲地跟在後麵——葉明光是她弟弟啊!與有榮焉。
張萱拉著葉明光叫他把學的兩篇文章都背一遍,葉明光老老實實地開始背了——他其實不太懂姐姐們為什麽這麽激動,他是有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應該比別人好一點,這個別人主要是二表哥,不過他私心裏覺得二表哥挺傻的,所以比他記性好,好像也不是多麽稀罕的事。
葉明光背書的中途有丫頭來上了茶,張推官隨意接到手裏,一口沒想起喝,幹站著聽葉明光背完了,才有了反應,震驚地望向女兒:「你教的他?」
「嗯!」張萱響亮地應了,跟著就把這兩天的事都交待了,然後喜孜孜地向張推官確認,「沒錯吧?光哥兒真的是個神童!」
張推官定了定神,把茶盞丟去一邊,沉吟片刻,然後向葉明光道:「光哥兒,舅舅現在念一篇文章,你聽好了。」
葉明光點點大腦袋。
張推官便開始,他也選了《論語》,不過是另一篇,篇幅和葉明光背過的兩篇差不多。一時念完,他和顏悅色地道:「光哥兒,你試一試,看記得幾句。」
珠華微微緊張地注視著葉明光,這是在長輩麵前的正經考校,和昨日張萱帶幾分玩鬧性質的又不同。
但對葉明光來說沒什麽差別,他照舊大約能記下一半來。
張推官神色聳動——過目不忘或過耳成誦這種神技書籍裏時有記載,基本每朝每代都有,還有發散成雅人軼事的,比如著名南宋大家李清照,和她丈夫趙明誠一對才子佳人,兩人日常遊戲是飯後坐在堂中,烹茶,由李清照指堆積著的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幾卷、幾頁、幾行,以中否定輸贏,留下了翻書賭茶的佳話。
因為葉明光還和昨天一樣,聽完就舉著手表示他記住了,從小板凳上站起來,背著手,字正腔圓地把張萱剛教的內容背了一遍,中間毫無停頓,一氣嗬成。
他背完了,就扭臉看珠華,小眼神熱情地示意:姐姐,該你啦。
珠華「……」她有點氣虛地道,「等一會,我想一下再背。」
好容易她發憤圖強地背完了,張萱繼續往下教,然後,這個過程又重複了一遍。
珠華臉都垮了:被五歲幼童吊打得這麽慘,她的悲傷度一點也不亞於發現自己是個「文盲」。
張萱在旁看著,都有點同情她了,因為她覺得小表妹真的學得很認真,腦子也不錯,尤其跟她當初比,現在這個學習進度已經像開掛了——但不幸的是,旁邊坐著個葉明光,於是一比,她仍然像個學渣。
同情之餘,張萱更多的是心裏癢癢,天底下做老師的,就沒有不愛良才美玉的,張萱這個半路臨時出家的也不例外,不過她到底還顧慮著小表妹的心情,先征求了一下珠華的意見:「珠兒,我看光哥兒好像不是一般的聰明,我想試試他的底,好嗎?」
珠華點點頭,她其實也挺好奇來著。
要探底,《三字經》就不太合適了,張萱改講了一章《論語》,她挑的是學而篇,開卷第一篇,首句便是大名鼎鼎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張萱先不講釋義,隻把全篇背了一遍,然後向葉明光道:「光哥兒,你背給我聽聽,不要緊張,沒記住沒關係的,你記得幾句就背幾句。」
光哥兒脆聲道:「好的,二表姐。」
然後——
然後他把全篇都背了下來!
一字不漏!
珠華眼都瞪直了!——她其實不知道光哥兒背的對不對,她完全是由張萱的表情推斷出的這個結果。
兩個人都傻了,反是葉明光不大好意思起來,道:「姐姐,二表姐,你們別這樣看我,其實這篇文章我聽過的,大表哥以前在家裏背過好幾遍,我聽多了,才記住了一些。」
珠華聽到這話才冷靜了點,拿手搓了搓激動得發熱了的臉頰,但仍舊很驚歎,因為學而篇和三字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三字經本身就有易於成誦的特點,學而篇沒有,上下也不連貫,這個曰那個曰的,她聽了兩遍連裏麵對答的是幾個人都沒搞清楚,記得最清的隻有一個「子曰」,葉明光卻能成篇背誦,雖說他以前聽過,可現把張良勇拉來比一比就知道了,明光聽見的,他肯定也聽見了,但他能背得出一句不?
總而言之,毫無疑問,這小胖子,是個神童。
對珠華而言,這智商上的碾壓來得太鮮明了,她先以為自己撿著張美人臉就很走運了,現在一看,真正的金手指其實是開在了葉明光身上,光臉長得好有多大意思,他這種過耳成誦的極致聰慧才有致命的吸引力啊!
珠華嫉妒死了,伸手就揉他的大胖臉:「臭小子,你說,是不是你把我們葉家的聰明都搶走了,害得姐姐這麽普通!」
張萱哈哈笑著過來拉她,道:「別鬧了,這篇光哥兒說他聽過了,那我們就再試試別的。」
她便又背一篇,這篇葉明光沒聽過,表現就沒那麽逆天了——相對他自己而言,事實上他可以記住大約一半的內容,仍舊毫無壓力地吊打隻能記住開頭和結尾的珠華幾個來迴。
張萱再背一遍,葉明光隻漏掉了兩句半。
再來,第三遍,葉明光聽完,一字不漏,完整背誦。
接下來再講釋義,因為是聽得懂的話,葉明光記得更快,兩遍就足矣,再連上原文一起背,他也毫無壓力。
張萱用了好大力氣才壓製住當天就告訴張推官的衝動,忍到隔天,再去抽查葉明光,凡先前講的內容,他全部記著,一點沒忘。
這晚張推官再迴來,她就手舞足蹈地衝上去了:「爹,爹,咱們家有個神童!」
張推官官服還沒換呢,叫她鬧得哭笑不得,道:「說什麽呢?」
「光哥兒啊,光哥兒可聰明了!」
張萱是個行動派,說著就衝去小跨院裏把葉明光拉了過來,珠華挺驕傲地跟在後麵——葉明光是她弟弟啊!與有榮焉。
張萱拉著葉明光叫他把學的兩篇文章都背一遍,葉明光老老實實地開始背了——他其實不太懂姐姐們為什麽這麽激動,他是有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應該比別人好一點,這個別人主要是二表哥,不過他私心裏覺得二表哥挺傻的,所以比他記性好,好像也不是多麽稀罕的事。
葉明光背書的中途有丫頭來上了茶,張推官隨意接到手裏,一口沒想起喝,幹站著聽葉明光背完了,才有了反應,震驚地望向女兒:「你教的他?」
「嗯!」張萱響亮地應了,跟著就把這兩天的事都交待了,然後喜孜孜地向張推官確認,「沒錯吧?光哥兒真的是個神童!」
張推官定了定神,把茶盞丟去一邊,沉吟片刻,然後向葉明光道:「光哥兒,舅舅現在念一篇文章,你聽好了。」
葉明光點點大腦袋。
張推官便開始,他也選了《論語》,不過是另一篇,篇幅和葉明光背過的兩篇差不多。一時念完,他和顏悅色地道:「光哥兒,你試一試,看記得幾句。」
珠華微微緊張地注視著葉明光,這是在長輩麵前的正經考校,和昨日張萱帶幾分玩鬧性質的又不同。
但對葉明光來說沒什麽差別,他照舊大約能記下一半來。
張推官神色聳動——過目不忘或過耳成誦這種神技書籍裏時有記載,基本每朝每代都有,還有發散成雅人軼事的,比如著名南宋大家李清照,和她丈夫趙明誠一對才子佳人,兩人日常遊戲是飯後坐在堂中,烹茶,由李清照指堆積著的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幾卷、幾頁、幾行,以中否定輸贏,留下了翻書賭茶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