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讀到高中就不想讀了,說要出去打工賺大錢。那時候家裏日子還算好,我就由著他。想即使撞到頭破血流迴來,也有我給他兜著底。」


    顧臨奚點了點頭:「您和我外公有些像。我小時候也很混,覺得自己天縱奇才,老頭子也沒特別拘著我,很多事情都睜隻眼閉隻眼。」


    陳老爺子笑著說:「但我看你現在長成了一個很不錯的年輕人,這點我可比不上你外公。」


    顧臨奚禮貌地笑道:「我不成材,讓他失望了。」


    這話聽起來隻是句再常見不過的客套,所以老人隻是望了他一會,沒再聊這個話題。


    但其實顧臨奚是的確覺得,老人對他的這句稱讚顯得很嘲諷。


    他的名字是外公取的,來源於《論語》。


    取「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中的諧音。


    臨奚。


    奚在古文中又有「為何」之意。


    那個一生剛直的老法官其實心裏清楚顧臨奚父親的那些陰暗齷齪,隻想祝願唯一的孫子:無論麵對什麽,都能堅守本心,探尋真相。不會融入黑暗,而是因此成為一個光明而智慧的人。


    他沒如外公所願長成那樣一個人。


    他的外公也沒有一個好下場。


    陳老爺子嘆息了幾聲,打斷了顧臨奚的思緒。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說:「後來就變了,變了……就那幾年沒管他。就交了很多狐朋狗友。迴家就是拿錢,其實一年也看不到幾次。」


    「仔細想想,現在迴想起來,我腦子裏還是他十七八歲的樣子。」


    他抬頭吃力地看了眼上麵那張照片。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一臉刻薄的中年男人的臉。忽然覺得有些陌生。


    老人總覺得那不是他兒子。他那真正的兒子還會在某個暑假,背著書包推門進來,說:「爹,我餓了,做飯了嗎?」


    「還好有小默。這孩子看著炮仗似的,其實心很細,一直陪著我老頭子。」


    陳老爺子抱歉地對顧臨奚笑了笑:「小默是不是給你添了不少麻煩?警察和我了解情況,當時我就講:「『我那兒子我知道,肯定是外麵惹了禍事啦。』對不起你了。」


    麵對莫名其妙枉死的兒子,有胡攪蠻纏的孫子打底,這滄桑的老人似乎善解人意地過了頭。


    是因為和兒子多年不親厚,還是……對陳大強的死早有預期?


    顧臨奚搖頭示意沒事,忽然問了句:「那小默媽媽呢?」


    陳老爺子不太愛提的樣子:「阿娟那孩子也不容易。現在人家有了新的家庭,就不要去打擾她了。」


    顧臨奚點頭沒有再問。


    一般來說,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會成為重點嫌疑人的概率較高。


    但是聽陳老爺子的意思,兩人的婚姻多年來已名存實亡,女方也已有新的感情。老人對此也表示尊重。


    老人實在體貼過了頭。不過,陳默的行為比陳老爺子更奇怪。


    他基本是爺爺和母親帶大的,死者作為父親的角色基本缺失。


    那麽,在陳老爺子都對一手帶大的兒子死亡表現的如此淡漠的時候,陳默為何會對這個掛名爹的死表現得如此激動,甚至上警局持刀大鬧呢?


    他的爺爺在描述孫子時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心很細」——這指的是生活上,還是和表麵反差更大的思維和行動上呢?


    「哎哎哎,那個誰,接一下鍋。」陳默喊道。


    老爺子畢竟年紀大了,在發著呆就沒留心廚房裏的火候。


    陳默不知道什麽時候從廁所跑出來,風風火火地衝到廚房關了火,隔著絲布端著排骨湯出來了。


    這鍋很沉,是比較老舊的陶瓷款式。隔著灰白的絲布還感覺把手很有些燙手。


    顧臨奚站起來接過排骨湯,把布隨手放在旁邊。


    不過,布料觸手時,顧臨奚心下忽起疑惑——陳家之類貧困人家,用來墊東西的布多半是穿不了的破衣服扯的,怎麽會奢侈地拿這麽幹淨的絲布。


    見顧臨奚接了,陳默又跑去爐子上端燉蛋了。


    這時,電話鈴響了,老爺子顫巍巍地想起身。陳默已經衝過去了。


    陳默轉身接電話時,窗外漏進的一絲昏黃的日光,正好照在他的手上,十指拇指上都反著光。


    有一種簡單又接地氣的防止留下指紋的方法,在很多知名推理作品裏都出現過。


    ——將膠水塗在手指上,幹透後就會形成一層薄膜,觸碰東西都不會留下指紋。


    唯一的後遺症可能是拿東西有點滑手——比如拿不住圓滾滾的豌豆。


    一個有自己這個前嫌疑人指紋的物品可以用來幹什麽呢?


    顧臨奚的目光落在那塊陳默遞給來的絲布上。


    這時,陳默接完電話過來了,他立刻拿走了那塊布,坐迴位置上一個人埋頭大吃起來。


    吃完飯,顧臨奚就告辭了。


    臨走時,他並沒有想辦法拿走帶自己指紋的「物證」。


    在他還是顧教授的時候,沒有任何犯罪記錄,也不用指紋鎖之類的東西。因此不能從指紋上識別他真實身份。


    那麽,這枚指紋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釣魚道具。如果有一天,它真的作為此案證據出現,就能提供不少信息了。


    比如,最重要的破案證據——兇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慢與棒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三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三壺並收藏傲慢與棒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