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穿進權謀文成了香餑餑 作者:晴川淚相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辰不早了,你們便留下一起用膳吧。」
「父皇,兒臣還有事,能否先行離開?」
淩璋眉頭微蹙,到底沒讓淩南玉為難,「那就玨兒留下吧。」
第79章 寧遠滅門案(8)
淩南玉帶著淩南玨去了幹坤宮, 一時半會怕是迴不來,楊清寧便趁著這個空擋,在腦海中梳理整個案件, 一切的起因應該是藏在寧遠縣的秘密,郭闖知道內情, 所以在確定他的身份後, 想著殺人滅口。隻是未曾料到他身邊有高手保護,又恰巧遇到了吳幹軍幫忙, 所以功虧一簣。
郭闖在意識到自己闖了禍以後,便去找郭義商量應對之法, 郭義選擇以退為進進宮請罪, 明麵上是請罪, 實際上是想挑起淩璋對楊清寧的防備, 用以擺脫困境,隻可惜淩璋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準了他致仕,還將他們父子送進了詔獄。
郭家父子進入詔獄後, 被人下毒暗害,郭闖中毒身亡,郭義僥倖逃過一劫……
「公公可是在想郭家父子的案子?」小瓶子端了杯熱茶放在楊清寧手邊,見他在發呆, 忍不住出聲問道。
楊清寧點點頭, 「我總覺著今日發生的事有些怪異。」
「怪異?公公為何這般說?」小瓶子垂手站在楊清寧身邊。
「那個王彥,我很是在意,他為何要死咬著王廣不放, 好似不定了他的罪,誓不罷休似的。還有郭義, 在詔獄裏呆了三個多月,竟能如此平靜,實在讓人不解。」楊清寧說出心中的疑惑。
小瓶子不答反問:「公公為何不懷疑王廣?種種跡象表明,是他下毒害死了郭闖。」
楊清寧笑了笑,道:「以王廣今日的表現,說句不中聽的話,他實在不像是在官場混跡十幾二十年的人,與那王彥相比,簡直稚嫩得很!」
小瓶子提醒道:「公公不覺得此事不妥嗎?」
楊清寧聞言一怔,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懊惱地說道:「沒想到我也有今日,一個在官場混跡十幾二十年的人怎會蠢笨,是我太過自以為是了!」
「公公以為若那王廣並非如此,他的目的又是為何?」
「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索性從兩個方麵看他。」楊清寧想了想,接著說道:「若他當真如我們眼見那般,是個沒什麽心機,卻僥倖能做到如今這個位置的人,那今日之事就是王彥在構陷於他。那王彥為何這麽做,與王廣之間有何冤讎,非要置他於死地?」
楊清寧起身,若有所思地在屋子裏轉了一圈,自問自答道:「若王廣是被構陷,那王彥便是幕後之人埋在他身邊的釘子,如王廣所言,他最是信任王彥不過,王彥又跟隨他多年,也許王廣能走到今日這一步,全靠王彥在幕後謀劃。如今郭義被下獄,那幕後之人想找個替死鬼,索性便找了這個沒什麽心機的王廣。這是否說得通?」
「說得通。若真如這般猜測……」小瓶子頓了頓,接著說道:「王廣是南鎮撫司鎮撫使,京都認識他的人不少,尤其是那大些的茶樓酒肆,王彥那般篤定的說王廣與郭義常去福壽居,若不是真有其事,那便是福壽居的人已被收買,甚至就是他們的人。」
「沒錯。」楊清寧點點頭,「若隻是你說的這兩種可能,我倒是更傾向於福壽居本就是他們的人,他們這是在棄車保帥。」
「那若是王廣有疑,又該如是說?」
楊清寧答道:「若王廣有疑,他演這場戲給我,就是想迷惑我,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無辜的,是王彥在陷害他,這樣便可將自己摘出去。若是這樣,那王彥就是在配合他演戲。」
「無論是哪種可能,這個王彥的身份都存疑,他十有八九也是幕後之人拋出來的棄子。」
「不止他,福壽居的人也是棄子。」楊清寧蹙起了眉頭,疑惑道:「有一點我很是不解,他們已然對郭家父子下手,以至於郭闖身死,郭義也差點命喪黃泉,為何郭義不將所有事和盤托出,而是依舊選擇閉口不言?還有,郭義在詔獄三個月有餘,期間宮中亂作一團,無暇顧及此事,為何幕後之人不再滅口,而是放任郭義繼續活著?」
小瓶子思量了思量,道:「許是郭義手中握有他們的把柄,讓他們投鼠忌器,才沒有滅口。至於郭義不說出實情,應該也是有所顧忌。」
「若照你這麽說,他們現在正處於僵持狀態。那我們該從何處入手,打破這種僵局呢?」
小瓶子提議道:「那個王彥自知是棄子,對自己的下場應已心中有數,是個不好啃的硬骨頭,奴才以為還是得從郭義下手。」
楊清寧嘆了口氣,道:「但願今夜吳統領能有所收穫。」
淩南玉沒有耽擱,從幹坤宮出來以後,便徑直迴了東宮。隻是楊清寧已不在寢殿,於是他又追去了臥房。
楊清寧剛迴臥房,準備換身衣服,便聽外麵小瓶子稟告道:「公公,殿下迴來了。」
「殿下稍候,奴才在更衣。」楊清寧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很快便換好了衣服,來到門前,將淩南玉請了進去,有些奇怪地問道:「殿下怎得迴來得這般快?五皇子殿下呢?」
「我與父皇說了昭和宮的事,父皇便讓高勤去抓人,事情便算是了結了。」淩南玉拉著楊清寧在軟塌前坐下,接著說道:「後來父皇留五皇弟用膳,我就先迴來了。」
「皇上單單留了五皇子?」
「父皇,兒臣還有事,能否先行離開?」
淩璋眉頭微蹙,到底沒讓淩南玉為難,「那就玨兒留下吧。」
第79章 寧遠滅門案(8)
淩南玉帶著淩南玨去了幹坤宮, 一時半會怕是迴不來,楊清寧便趁著這個空擋,在腦海中梳理整個案件, 一切的起因應該是藏在寧遠縣的秘密,郭闖知道內情, 所以在確定他的身份後, 想著殺人滅口。隻是未曾料到他身邊有高手保護,又恰巧遇到了吳幹軍幫忙, 所以功虧一簣。
郭闖在意識到自己闖了禍以後,便去找郭義商量應對之法, 郭義選擇以退為進進宮請罪, 明麵上是請罪, 實際上是想挑起淩璋對楊清寧的防備, 用以擺脫困境,隻可惜淩璋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準了他致仕,還將他們父子送進了詔獄。
郭家父子進入詔獄後, 被人下毒暗害,郭闖中毒身亡,郭義僥倖逃過一劫……
「公公可是在想郭家父子的案子?」小瓶子端了杯熱茶放在楊清寧手邊,見他在發呆, 忍不住出聲問道。
楊清寧點點頭, 「我總覺著今日發生的事有些怪異。」
「怪異?公公為何這般說?」小瓶子垂手站在楊清寧身邊。
「那個王彥,我很是在意,他為何要死咬著王廣不放, 好似不定了他的罪,誓不罷休似的。還有郭義, 在詔獄裏呆了三個多月,竟能如此平靜,實在讓人不解。」楊清寧說出心中的疑惑。
小瓶子不答反問:「公公為何不懷疑王廣?種種跡象表明,是他下毒害死了郭闖。」
楊清寧笑了笑,道:「以王廣今日的表現,說句不中聽的話,他實在不像是在官場混跡十幾二十年的人,與那王彥相比,簡直稚嫩得很!」
小瓶子提醒道:「公公不覺得此事不妥嗎?」
楊清寧聞言一怔,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懊惱地說道:「沒想到我也有今日,一個在官場混跡十幾二十年的人怎會蠢笨,是我太過自以為是了!」
「公公以為若那王廣並非如此,他的目的又是為何?」
「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索性從兩個方麵看他。」楊清寧想了想,接著說道:「若他當真如我們眼見那般,是個沒什麽心機,卻僥倖能做到如今這個位置的人,那今日之事就是王彥在構陷於他。那王彥為何這麽做,與王廣之間有何冤讎,非要置他於死地?」
楊清寧起身,若有所思地在屋子裏轉了一圈,自問自答道:「若王廣是被構陷,那王彥便是幕後之人埋在他身邊的釘子,如王廣所言,他最是信任王彥不過,王彥又跟隨他多年,也許王廣能走到今日這一步,全靠王彥在幕後謀劃。如今郭義被下獄,那幕後之人想找個替死鬼,索性便找了這個沒什麽心機的王廣。這是否說得通?」
「說得通。若真如這般猜測……」小瓶子頓了頓,接著說道:「王廣是南鎮撫司鎮撫使,京都認識他的人不少,尤其是那大些的茶樓酒肆,王彥那般篤定的說王廣與郭義常去福壽居,若不是真有其事,那便是福壽居的人已被收買,甚至就是他們的人。」
「沒錯。」楊清寧點點頭,「若隻是你說的這兩種可能,我倒是更傾向於福壽居本就是他們的人,他們這是在棄車保帥。」
「那若是王廣有疑,又該如是說?」
楊清寧答道:「若王廣有疑,他演這場戲給我,就是想迷惑我,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無辜的,是王彥在陷害他,這樣便可將自己摘出去。若是這樣,那王彥就是在配合他演戲。」
「無論是哪種可能,這個王彥的身份都存疑,他十有八九也是幕後之人拋出來的棄子。」
「不止他,福壽居的人也是棄子。」楊清寧蹙起了眉頭,疑惑道:「有一點我很是不解,他們已然對郭家父子下手,以至於郭闖身死,郭義也差點命喪黃泉,為何郭義不將所有事和盤托出,而是依舊選擇閉口不言?還有,郭義在詔獄三個月有餘,期間宮中亂作一團,無暇顧及此事,為何幕後之人不再滅口,而是放任郭義繼續活著?」
小瓶子思量了思量,道:「許是郭義手中握有他們的把柄,讓他們投鼠忌器,才沒有滅口。至於郭義不說出實情,應該也是有所顧忌。」
「若照你這麽說,他們現在正處於僵持狀態。那我們該從何處入手,打破這種僵局呢?」
小瓶子提議道:「那個王彥自知是棄子,對自己的下場應已心中有數,是個不好啃的硬骨頭,奴才以為還是得從郭義下手。」
楊清寧嘆了口氣,道:「但願今夜吳統領能有所收穫。」
淩南玉沒有耽擱,從幹坤宮出來以後,便徑直迴了東宮。隻是楊清寧已不在寢殿,於是他又追去了臥房。
楊清寧剛迴臥房,準備換身衣服,便聽外麵小瓶子稟告道:「公公,殿下迴來了。」
「殿下稍候,奴才在更衣。」楊清寧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很快便換好了衣服,來到門前,將淩南玉請了進去,有些奇怪地問道:「殿下怎得迴來得這般快?五皇子殿下呢?」
「我與父皇說了昭和宮的事,父皇便讓高勤去抓人,事情便算是了結了。」淩南玉拉著楊清寧在軟塌前坐下,接著說道:「後來父皇留五皇弟用膳,我就先迴來了。」
「皇上單單留了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