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穿進權謀文成了香餑餑 作者:晴川淚相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祿一思量,確實是這麽個道理,可他總感覺哪裏不對。
「現在不是想皇上如何,是要考慮怎麽能讓那些人閉嘴,將損失降到最低。」說起這個,張明華就壓不住心裏的火氣。
福祿為難道:「如今人在錦衣衛,人數又太多,咱們不好動手,一旦出了岔子,隻怕會適得其反。」
張明華又開始急躁起來,「那你說該怎麽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找到殺害秦淮的兇手,讓這起案子結束,這樣他們便沒了由頭。」
張明華沒好氣地說道:「你說得輕巧,案子交給了錦衣衛,要怎麽查,查到什麽時候,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福祿聞言一怔,隨即問道:「娘娘,您方才說了什麽?」
不待張明華說話,門外傳來通稟,「公公,小瓶子有事求見。」
福祿眉頭微蹙,出聲說道:「讓他等等。」
「是,公公。」
張明華接話道:「他這時候過來定是有事,你先去看看吧。」
福祿思量了思量,道:「那奴才便出去瞧瞧。」
福祿沒再多說,躬身出了大殿。
小瓶子見他出來,行禮道:「奴才參見公公。」
福祿揮揮手,直截了當地問道:「發生了何事?」
「請公公借一步說話。」
福祿看了一眼旁邊的內侍,道:「去偏殿說吧。」
小瓶子跟著福祿一路來到偏殿,隨手關上了殿門。
「有何事,說吧。」福祿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公公,方才奴才迴了東宮,問小寧子可知殺害秦淮的兇手是誰。」
福祿驚訝地看著小瓶子,「你為何問他?可是發現了什麽?」
小瓶子搖搖頭,「這段時日,錦衣衛對我們頻頻出手,奴才有些心焦,也不知為何就去問了小寧子,他說他不知兇手是誰。」
意料之內的迴答,福祿笑了笑,道:「他每日待在東宮,兩耳不聞窗外事,能知道什麽,你還去問他?」
「雖然他不知兇手是誰,但他點中了重點所在。」
小瓶子將他們之間的對話,有選擇性地說了一遍,下意識地隱去了對楊清寧不利的幾句,這是他跟隨福祿以來,唯一一次對他有所隱瞞。
福祿聞言頓時恍然大悟,忍不住感嘆道:「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小寧子一語中的,這起事件看上去是在圍繞著秦淮被殺,其實那不過是個引子,幕後之人要的不是殺害秦淮的兇手,而是我們。」
小瓶子的眼睛直直地看著福祿,道:「公公,您可猜到這幕後之人到底是誰?」
福祿深深吸了一口氣,並未迴答小瓶子,而是說道:「小寧子說得沒錯,他們置身事外才是上策。你迴去,好好在東宮呆著,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
「是,公公。」小瓶子躬身退出殿外,站在門口,他迴頭看向偏殿,眼中閃過複雜之色。
福祿在偏殿呆了一會兒,將整件事的脈絡理清,這才重新迴到正殿。
張明華見他進來,徑直問道:「東宮那邊可是發生了何事?」
福祿將小瓶子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複述了一遍,「娘娘,真正操縱這一切的是皇上,是要繼續,還是停止,主動權掌握在皇上手中。」
「皇上?」張明華狹長的鳳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你的意思是說秦淮是被皇上所殺?這怎麽可能!」
「秦淮之死是否為皇上所為,奴才不敢肯定,但後來的發展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福祿迴答得很中肯。
張明華也想明白了其中關竅,氣極反笑道: 「三方勢力都被卷了進去,各自猜疑,死咬著對方不鬆口,恨不能置對方於死地,到頭來竟是被人算計了去?」
張明華在淩璋還是太子時,便嫁給了他,兩人有過一段甜蜜的生活,張明華很愛淩璋,隻是淩璋喜新厭舊,很快便有了新歡,張明華很是傷心,每日以淚洗麵,性情也變得急躁且強勢。正因為如此,才將淩璋越推越遠,甚至是每月的初一十五,她都見不到淩璋的人。後來,她在福祿的開導下,開始醉心權勢,尤其是她坐上皇後之後,慢慢培植自己的勢力,讓張家的權勢越發壯大。而淩璋隻是看著,從未出手阻攔。
難道他任由她折騰,是不屑出手,將她當成跳樑小醜?
福祿清楚淩璋是張明華埋藏心中的痛,安撫道:「娘娘,奴才以為應該是秦流和秦淮接連在宮中被害,惹惱了皇上,所以才會大動幹戈。」
不得不說還是福祿了解張明華,一句話就讓她高漲的怒氣一滯,甚至有下降的趨勢。
「你說的也對,這些年他不理朝政,隻知埋首於後宮,流連於那些賤女人的床榻,如今卻突然動了手,定是宮中接連的命案,讓他覺得性命受到了威脅,這才出手整治。」張明華頓了頓,依舊心有不忿,道:「隻是這與本宮何幹,他怎能不問青紅皂白,對我們出手?」
「娘娘,正是因為皇上感受到了威脅,這才以此為藉口打壓我們,皇上的用意就是要收迴權勢。」福祿一語擊中要害。
「收迴權勢?」張明華皺緊眉頭,「皇上是想以一己之力,對抗朝中三大勢力,他就不怕我們……」
「娘娘慎言!」福祿急忙打斷張明華的話,「小心隔牆有耳。」
張明華到嘴邊的話又吞了迴去,臉上依舊是憤憤之色。
「現在不是想皇上如何,是要考慮怎麽能讓那些人閉嘴,將損失降到最低。」說起這個,張明華就壓不住心裏的火氣。
福祿為難道:「如今人在錦衣衛,人數又太多,咱們不好動手,一旦出了岔子,隻怕會適得其反。」
張明華又開始急躁起來,「那你說該怎麽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找到殺害秦淮的兇手,讓這起案子結束,這樣他們便沒了由頭。」
張明華沒好氣地說道:「你說得輕巧,案子交給了錦衣衛,要怎麽查,查到什麽時候,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福祿聞言一怔,隨即問道:「娘娘,您方才說了什麽?」
不待張明華說話,門外傳來通稟,「公公,小瓶子有事求見。」
福祿眉頭微蹙,出聲說道:「讓他等等。」
「是,公公。」
張明華接話道:「他這時候過來定是有事,你先去看看吧。」
福祿思量了思量,道:「那奴才便出去瞧瞧。」
福祿沒再多說,躬身出了大殿。
小瓶子見他出來,行禮道:「奴才參見公公。」
福祿揮揮手,直截了當地問道:「發生了何事?」
「請公公借一步說話。」
福祿看了一眼旁邊的內侍,道:「去偏殿說吧。」
小瓶子跟著福祿一路來到偏殿,隨手關上了殿門。
「有何事,說吧。」福祿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公公,方才奴才迴了東宮,問小寧子可知殺害秦淮的兇手是誰。」
福祿驚訝地看著小瓶子,「你為何問他?可是發現了什麽?」
小瓶子搖搖頭,「這段時日,錦衣衛對我們頻頻出手,奴才有些心焦,也不知為何就去問了小寧子,他說他不知兇手是誰。」
意料之內的迴答,福祿笑了笑,道:「他每日待在東宮,兩耳不聞窗外事,能知道什麽,你還去問他?」
「雖然他不知兇手是誰,但他點中了重點所在。」
小瓶子將他們之間的對話,有選擇性地說了一遍,下意識地隱去了對楊清寧不利的幾句,這是他跟隨福祿以來,唯一一次對他有所隱瞞。
福祿聞言頓時恍然大悟,忍不住感嘆道:「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小寧子一語中的,這起事件看上去是在圍繞著秦淮被殺,其實那不過是個引子,幕後之人要的不是殺害秦淮的兇手,而是我們。」
小瓶子的眼睛直直地看著福祿,道:「公公,您可猜到這幕後之人到底是誰?」
福祿深深吸了一口氣,並未迴答小瓶子,而是說道:「小寧子說得沒錯,他們置身事外才是上策。你迴去,好好在東宮呆著,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
「是,公公。」小瓶子躬身退出殿外,站在門口,他迴頭看向偏殿,眼中閃過複雜之色。
福祿在偏殿呆了一會兒,將整件事的脈絡理清,這才重新迴到正殿。
張明華見他進來,徑直問道:「東宮那邊可是發生了何事?」
福祿將小瓶子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複述了一遍,「娘娘,真正操縱這一切的是皇上,是要繼續,還是停止,主動權掌握在皇上手中。」
「皇上?」張明華狹長的鳳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你的意思是說秦淮是被皇上所殺?這怎麽可能!」
「秦淮之死是否為皇上所為,奴才不敢肯定,但後來的發展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福祿迴答得很中肯。
張明華也想明白了其中關竅,氣極反笑道: 「三方勢力都被卷了進去,各自猜疑,死咬著對方不鬆口,恨不能置對方於死地,到頭來竟是被人算計了去?」
張明華在淩璋還是太子時,便嫁給了他,兩人有過一段甜蜜的生活,張明華很愛淩璋,隻是淩璋喜新厭舊,很快便有了新歡,張明華很是傷心,每日以淚洗麵,性情也變得急躁且強勢。正因為如此,才將淩璋越推越遠,甚至是每月的初一十五,她都見不到淩璋的人。後來,她在福祿的開導下,開始醉心權勢,尤其是她坐上皇後之後,慢慢培植自己的勢力,讓張家的權勢越發壯大。而淩璋隻是看著,從未出手阻攔。
難道他任由她折騰,是不屑出手,將她當成跳樑小醜?
福祿清楚淩璋是張明華埋藏心中的痛,安撫道:「娘娘,奴才以為應該是秦流和秦淮接連在宮中被害,惹惱了皇上,所以才會大動幹戈。」
不得不說還是福祿了解張明華,一句話就讓她高漲的怒氣一滯,甚至有下降的趨勢。
「你說的也對,這些年他不理朝政,隻知埋首於後宮,流連於那些賤女人的床榻,如今卻突然動了手,定是宮中接連的命案,讓他覺得性命受到了威脅,這才出手整治。」張明華頓了頓,依舊心有不忿,道:「隻是這與本宮何幹,他怎能不問青紅皂白,對我們出手?」
「娘娘,正是因為皇上感受到了威脅,這才以此為藉口打壓我們,皇上的用意就是要收迴權勢。」福祿一語擊中要害。
「收迴權勢?」張明華皺緊眉頭,「皇上是想以一己之力,對抗朝中三大勢力,他就不怕我們……」
「娘娘慎言!」福祿急忙打斷張明華的話,「小心隔牆有耳。」
張明華到嘴邊的話又吞了迴去,臉上依舊是憤憤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