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在後宮征服皇帝的一百個技巧 作者:菜汪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開始的時候,她也想過很多很多,如何與太子相處。
如何做好一個太子妃。
北巡的時候,短暫相處過,對太子那種敬畏心少了些。
太子……是個被爹娘寵愛的人。脾氣不好,還有些孩子氣。
但是講道理。
婆母說過,男人隻要是講道理的,女人就好辦事了。
紫婍始終記著這話。
正式進了東宮之後,她就發現,母妃對她一年多的教導不是白來的。
正經接觸了東宮的一切,她忽然發現,沒有她想的那麽難。
那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多幸運。
小時候總是聽到誰家的媳婦被婆母為難了。
日子過的多不好。
母親也擔心自己,說日後一定找個人口簡單的人家才好。
她自己也擔心了很多。
畢竟女子成婚,要是婆婆不喜歡你,那真是要熬半輩子。
她都想過了。
尤其是,她是要做太子妃的人。
後宮裏那會子還有太後呢。
可是沒有。
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婆母是那樣一個人。像是一道光。將她的一切都點亮了。
她學了一輩子,終究都沒學成。
可已經是受用無窮了。
她總是在自己要處理事情的時候,找到婆婆教導的話和事。
成為皇後,比太子妃的擔子更重,可她也沒有怕過。
即便是自己生了好幾個都是公主,她是很失落,可也沒有那麽怕。
因為婆母早就說過了,占住公理,就站住了腳。
果然,她是沒有生出皇子,可陛下對她的寵愛並不少。
宗親大臣對她的敬重也不少。
她依舊是屹立不倒的皇後。
那時候她方才明白,不光是因為陛下的寵愛,還有她自己走過的路。
婆母總是說,這世道要女子依附男子生存,可終究,女子不是隻依附男子。
她徹底明白了皇後這兩個字的分量。
那不是後宮嬪妃可以比擬的。
到了如今,她甚至覺得這一生已經足夠幸福了。
可是,上天對她,終究是寵愛之深。
她在三十五歲高齡懷孕,生下了八皇子。
至此,一切都得了圓滿。
迴想過去,她幾乎想不到什麽不快活的時候。
也就是母後過世,陛下過世,這樣無能為力的事情上,實在傷心吧。
可是人總是要過世的,自己這不就要去找他們了嘛?
所以紫婍最後的時候,也是帶笑的。
她也沒有久病太久,不過也就幾個月。
皇帝和公主們,還有珍珠,都跪在榻前。
珍珠哭的氣噎聲堵,連母後都叫不出來了。
紫婍伸手,拉住她:「你不是母後親生的,可打小養大你,跟親生的是一樣的。日後好好過,不許鬧了。也不年輕了。忍住脾氣,知道不知道?」
畢竟以後,就是在表弟跟前過日子了。不一樣。
珍珠點頭。
後頭如今已經是王爺的大皇子忙道:「母後放心吧。」
四個嫡出公主們都哭的厲害,紫婍挨個安慰她們。
最後,拉著皇帝的手笑道:「好好的做你的皇帝。你父皇的後宮算是幹淨的,你自己的後宮,也不要生出亂子。你父皇說過,那玉渠宮不必留著了,誰想住就去吧。你祖母啊,我們都記在心裏了。」
「是。」皇帝也是一直流淚。
紫婍最後看看他們,笑了笑,終於是閉上眼。
大晉歷史上有很多個皇後。
她們或許命途多舛,她們或許苦盡甘來,她們或許一生不幸……
但是從沒有一個皇後如阮紫婍這樣,從小便是家中寵愛的女孩子。
入了宮,得了如良師益友般的婆母疼愛提點。
得了一生對自己敬重疼愛的皇帝扶持。
孩子們打打鬧鬧,但是卻都孝順懂事。
就連最有反骨的珍珠,這一輩子,嫡親的爹娘都要靠後,她最親的人,是紫婍。
人生如此,真是此生圓滿。
----
紫婍去後,自然是天下大喪。
李侍郎府上的老太太聽著太後大喪的話,沉默了好久。
「老太太,您怎麽了?」丫頭不解。
老太太盧氏輕輕搖頭:「一晃這麽些年就過去了。太後娘娘也沒了。」
「太後娘娘也不年輕了……」丫頭道。
「是啊,不年輕了。叫人預備車馬,明日,我去道觀。」盧氏道。
丫頭還年輕,什麽都不懂。
次日一早,她跪在三清像前上香。
最初伺候她的人,也都老了,出府了。
所以,沒有人明白此時的她。
當年戚皇後還是賢妃的時候,她其實也有機會做太子妃的。
不過,那時候太年輕,輕易就叫賢妃看透了本質。
戚皇後啊,真是這世間少有的女子。她看透了,也成全了自己。
自己嫁給李家,生了三子一女,這一輩子,沒有姨娘通房。
家宅和睦,萬事順遂。就是夫君走到了自己前頭。
她如今老了,總是能想起小時候的事。
那一年,她站在賢妃娘娘跟前,聽她說,本宮祝你和夫君白頭偕老。
她果然與夫君白頭偕老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如何做好一個太子妃。
北巡的時候,短暫相處過,對太子那種敬畏心少了些。
太子……是個被爹娘寵愛的人。脾氣不好,還有些孩子氣。
但是講道理。
婆母說過,男人隻要是講道理的,女人就好辦事了。
紫婍始終記著這話。
正式進了東宮之後,她就發現,母妃對她一年多的教導不是白來的。
正經接觸了東宮的一切,她忽然發現,沒有她想的那麽難。
那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多幸運。
小時候總是聽到誰家的媳婦被婆母為難了。
日子過的多不好。
母親也擔心自己,說日後一定找個人口簡單的人家才好。
她自己也擔心了很多。
畢竟女子成婚,要是婆婆不喜歡你,那真是要熬半輩子。
她都想過了。
尤其是,她是要做太子妃的人。
後宮裏那會子還有太後呢。
可是沒有。
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婆母是那樣一個人。像是一道光。將她的一切都點亮了。
她學了一輩子,終究都沒學成。
可已經是受用無窮了。
她總是在自己要處理事情的時候,找到婆婆教導的話和事。
成為皇後,比太子妃的擔子更重,可她也沒有怕過。
即便是自己生了好幾個都是公主,她是很失落,可也沒有那麽怕。
因為婆母早就說過了,占住公理,就站住了腳。
果然,她是沒有生出皇子,可陛下對她的寵愛並不少。
宗親大臣對她的敬重也不少。
她依舊是屹立不倒的皇後。
那時候她方才明白,不光是因為陛下的寵愛,還有她自己走過的路。
婆母總是說,這世道要女子依附男子生存,可終究,女子不是隻依附男子。
她徹底明白了皇後這兩個字的分量。
那不是後宮嬪妃可以比擬的。
到了如今,她甚至覺得這一生已經足夠幸福了。
可是,上天對她,終究是寵愛之深。
她在三十五歲高齡懷孕,生下了八皇子。
至此,一切都得了圓滿。
迴想過去,她幾乎想不到什麽不快活的時候。
也就是母後過世,陛下過世,這樣無能為力的事情上,實在傷心吧。
可是人總是要過世的,自己這不就要去找他們了嘛?
所以紫婍最後的時候,也是帶笑的。
她也沒有久病太久,不過也就幾個月。
皇帝和公主們,還有珍珠,都跪在榻前。
珍珠哭的氣噎聲堵,連母後都叫不出來了。
紫婍伸手,拉住她:「你不是母後親生的,可打小養大你,跟親生的是一樣的。日後好好過,不許鬧了。也不年輕了。忍住脾氣,知道不知道?」
畢竟以後,就是在表弟跟前過日子了。不一樣。
珍珠點頭。
後頭如今已經是王爺的大皇子忙道:「母後放心吧。」
四個嫡出公主們都哭的厲害,紫婍挨個安慰她們。
最後,拉著皇帝的手笑道:「好好的做你的皇帝。你父皇的後宮算是幹淨的,你自己的後宮,也不要生出亂子。你父皇說過,那玉渠宮不必留著了,誰想住就去吧。你祖母啊,我們都記在心裏了。」
「是。」皇帝也是一直流淚。
紫婍最後看看他們,笑了笑,終於是閉上眼。
大晉歷史上有很多個皇後。
她們或許命途多舛,她們或許苦盡甘來,她們或許一生不幸……
但是從沒有一個皇後如阮紫婍這樣,從小便是家中寵愛的女孩子。
入了宮,得了如良師益友般的婆母疼愛提點。
得了一生對自己敬重疼愛的皇帝扶持。
孩子們打打鬧鬧,但是卻都孝順懂事。
就連最有反骨的珍珠,這一輩子,嫡親的爹娘都要靠後,她最親的人,是紫婍。
人生如此,真是此生圓滿。
----
紫婍去後,自然是天下大喪。
李侍郎府上的老太太聽著太後大喪的話,沉默了好久。
「老太太,您怎麽了?」丫頭不解。
老太太盧氏輕輕搖頭:「一晃這麽些年就過去了。太後娘娘也沒了。」
「太後娘娘也不年輕了……」丫頭道。
「是啊,不年輕了。叫人預備車馬,明日,我去道觀。」盧氏道。
丫頭還年輕,什麽都不懂。
次日一早,她跪在三清像前上香。
最初伺候她的人,也都老了,出府了。
所以,沒有人明白此時的她。
當年戚皇後還是賢妃的時候,她其實也有機會做太子妃的。
不過,那時候太年輕,輕易就叫賢妃看透了本質。
戚皇後啊,真是這世間少有的女子。她看透了,也成全了自己。
自己嫁給李家,生了三子一女,這一輩子,沒有姨娘通房。
家宅和睦,萬事順遂。就是夫君走到了自己前頭。
她如今老了,總是能想起小時候的事。
那一年,她站在賢妃娘娘跟前,聽她說,本宮祝你和夫君白頭偕老。
她果然與夫君白頭偕老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