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在後宮征服皇帝的一百個技巧 作者:菜汪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戚青鸞七歲半的時候,正式留頭。
從那時候起,蔣氏對她的教導就大不同了起來。
她的名字,也是那時候起的,在這之前,家裏也好,父母也好,都隻叫她大姑娘。
七歲的戚青鸞,已經讀書兩年了。
但是那時候,她還不太清楚青鸞是什麽意思。
直到十來歲,她才明白,青鸞,是陪伴西王母的神鳥。它乃是西王府信使。浴火為鳳凰。
凡人見之大吉。
蔣氏雖然不明說,可也處處暗示。他們這樣人家的女兒,註定不凡。
戚青鸞也沒有辜負自己的母親,打小琴棋書畫樣樣都出眾。
才名,賢名,都是名滿京城。
那時候,她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宮中的太子身上,從未看過別的男子一眼。
她滿心滿眼,都隻看見那個人。覺得別的男人都是些酒囊飯袋。
她想,她侯府出身,父親貴為丞相。這樣的才貌家世,除了太子妃,還有什麽能匹配呢?
可是,她還是沒能如願。
先帝竟然將謝家的女兒立為了太子妃。
謝家不過是三品將軍,甚至沒有爵位!
憑什麽啊?戚青鸞受到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可皇命不可違……
其實那時候,戚青鸞是有機會重新選擇的。做別人的正妻。
可她不願意,蔣氏也不願意。
那時候的戚相,畢竟還不是後來歷經滄桑的戚相,他也不是很服氣。
所以就都默許了良娣的位置。
入了東宮,戚青鸞將謝意瑤視作眼中釘,處處與她作對。
而那時候的謝意瑤,本就是地方上長大的,來到京城就低人一頭。
就算做了太子妃,有這樣家世出眾的良娣在下麵戳著,她豈能不緊張?
越是緊張,就越是小心。將原來做女兒時候的性子收斂了個十成十。
再不是當年還敢替她父親帶兵騎馬的女孩子了。
最開始,賀謹縭對戚青鸞也有些寵愛。
畢竟那時候的太子,地位也不算十分穩固。何況無緣無故,也沒理由對一個良娣厭棄。
可是,漸漸的就都變了。
一朝進了宮,良娣成了榮貴妃。
後宮之中,一人之下罷了。
做良娣的時候,她恨太子妃。做了貴妃,她恨皇後。
她將世家女子的規矩態度拿出來,處處擠兌皇後。
可是陛下給了她最華麗的宮殿,最高的位份,人卻來的越來越少了。
她也不曾有孕,一年一年,終於到了新人進宮的時候。
蔣氏也替她著急。再熬幾年,皇後一旦生下嫡子,還有什麽機會呢?
所以,才要從家中選一個妹妹進宮,隻管生孩子。
有兩個人好人選,一個就是四房的戚雲璃,在一個,是姑母家的女兒。
兩個都是樣貌出眾的,終究選了四房的。
因為不管日後得寵還是生子,到底是戚家的出身。
不是二姓旁人。
而戚青鸞一生的失敗,就從這裏開始。
許多年之後,她已經想明白了。
就如戚雲璃自己說的一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進宮。也不是每個人,都甘心被作為棋子。
戚雲璃就不願意,因為不願意,她從寶林一路高升。
將自己這個貴妃一步步拉下來。
也因為自己的執念,害了哥哥,害了母親。
離宮的那一日,她聽著戚雲璃的話,才恍惚明白了一件事。
她從少女時期就幻想做太子妃,隻是想嫁給太子。
那麽太子是賀謹縭還是別的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她很想欺騙自己,她當然隻是喜歡陛下這個人啊。
可是後來,她還是不能這樣欺騙自己。
不是的。
她好像從未……從未發自內心的愛慕過賀謹縭。
而不像是雲璃那樣,敢口口聲聲說,這宮裏隻有我喜歡賀謹縭。
或許是吧。
或許就因為這個,她才會輸了吧?
不過,戚青鸞想,自己是輸了,皇後也輸了吧?皇後看重的,不也是皇後之位麽?
隻是最後的時候,戚青鸞想通一切,卻也覺得好遺憾。
人生一世,竟不曾有過喜歡的人。
若是沒有雲璃做對比,她可能也不在乎,可是這一對比,她就覺得自己好遺憾啊。
於是她就不斷的想,要是重迴少年時候會如何?
會遇見別家的公子,然後喜歡,然後成婚生兒育女麽?
她想說,會的。
可終究,又是不能欺騙自己。
答案是不會。
不會。
若是重迴年少時候,她依舊要看著東宮裏的太子。想要做他的太子妃。
這一次,她或許會大膽一些,直白一些。
對他說,說我想嫁給你,做你的嫡妻。
若是不成,她會學雲璃,對他表白,叫他喜歡自己。
然後,將謝氏擠下去。
是的。
她想通了。但是誰說,想通了就是要覺得自己錯了?
她隻是想通這一世的路走錯了。
至少重來一次,她絕不會再叫家裏送人進來。
人生這麽長,怎麽就沒機會呢?
她隻需要收斂對皇後的恨意,然後生個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從那時候起,蔣氏對她的教導就大不同了起來。
她的名字,也是那時候起的,在這之前,家裏也好,父母也好,都隻叫她大姑娘。
七歲的戚青鸞,已經讀書兩年了。
但是那時候,她還不太清楚青鸞是什麽意思。
直到十來歲,她才明白,青鸞,是陪伴西王母的神鳥。它乃是西王府信使。浴火為鳳凰。
凡人見之大吉。
蔣氏雖然不明說,可也處處暗示。他們這樣人家的女兒,註定不凡。
戚青鸞也沒有辜負自己的母親,打小琴棋書畫樣樣都出眾。
才名,賢名,都是名滿京城。
那時候,她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宮中的太子身上,從未看過別的男子一眼。
她滿心滿眼,都隻看見那個人。覺得別的男人都是些酒囊飯袋。
她想,她侯府出身,父親貴為丞相。這樣的才貌家世,除了太子妃,還有什麽能匹配呢?
可是,她還是沒能如願。
先帝竟然將謝家的女兒立為了太子妃。
謝家不過是三品將軍,甚至沒有爵位!
憑什麽啊?戚青鸞受到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可皇命不可違……
其實那時候,戚青鸞是有機會重新選擇的。做別人的正妻。
可她不願意,蔣氏也不願意。
那時候的戚相,畢竟還不是後來歷經滄桑的戚相,他也不是很服氣。
所以就都默許了良娣的位置。
入了東宮,戚青鸞將謝意瑤視作眼中釘,處處與她作對。
而那時候的謝意瑤,本就是地方上長大的,來到京城就低人一頭。
就算做了太子妃,有這樣家世出眾的良娣在下麵戳著,她豈能不緊張?
越是緊張,就越是小心。將原來做女兒時候的性子收斂了個十成十。
再不是當年還敢替她父親帶兵騎馬的女孩子了。
最開始,賀謹縭對戚青鸞也有些寵愛。
畢竟那時候的太子,地位也不算十分穩固。何況無緣無故,也沒理由對一個良娣厭棄。
可是,漸漸的就都變了。
一朝進了宮,良娣成了榮貴妃。
後宮之中,一人之下罷了。
做良娣的時候,她恨太子妃。做了貴妃,她恨皇後。
她將世家女子的規矩態度拿出來,處處擠兌皇後。
可是陛下給了她最華麗的宮殿,最高的位份,人卻來的越來越少了。
她也不曾有孕,一年一年,終於到了新人進宮的時候。
蔣氏也替她著急。再熬幾年,皇後一旦生下嫡子,還有什麽機會呢?
所以,才要從家中選一個妹妹進宮,隻管生孩子。
有兩個人好人選,一個就是四房的戚雲璃,在一個,是姑母家的女兒。
兩個都是樣貌出眾的,終究選了四房的。
因為不管日後得寵還是生子,到底是戚家的出身。
不是二姓旁人。
而戚青鸞一生的失敗,就從這裏開始。
許多年之後,她已經想明白了。
就如戚雲璃自己說的一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進宮。也不是每個人,都甘心被作為棋子。
戚雲璃就不願意,因為不願意,她從寶林一路高升。
將自己這個貴妃一步步拉下來。
也因為自己的執念,害了哥哥,害了母親。
離宮的那一日,她聽著戚雲璃的話,才恍惚明白了一件事。
她從少女時期就幻想做太子妃,隻是想嫁給太子。
那麽太子是賀謹縭還是別的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她很想欺騙自己,她當然隻是喜歡陛下這個人啊。
可是後來,她還是不能這樣欺騙自己。
不是的。
她好像從未……從未發自內心的愛慕過賀謹縭。
而不像是雲璃那樣,敢口口聲聲說,這宮裏隻有我喜歡賀謹縭。
或許是吧。
或許就因為這個,她才會輸了吧?
不過,戚青鸞想,自己是輸了,皇後也輸了吧?皇後看重的,不也是皇後之位麽?
隻是最後的時候,戚青鸞想通一切,卻也覺得好遺憾。
人生一世,竟不曾有過喜歡的人。
若是沒有雲璃做對比,她可能也不在乎,可是這一對比,她就覺得自己好遺憾啊。
於是她就不斷的想,要是重迴少年時候會如何?
會遇見別家的公子,然後喜歡,然後成婚生兒育女麽?
她想說,會的。
可終究,又是不能欺騙自己。
答案是不會。
不會。
若是重迴年少時候,她依舊要看著東宮裏的太子。想要做他的太子妃。
這一次,她或許會大膽一些,直白一些。
對他說,說我想嫁給你,做你的嫡妻。
若是不成,她會學雲璃,對他表白,叫他喜歡自己。
然後,將謝氏擠下去。
是的。
她想通了。但是誰說,想通了就是要覺得自己錯了?
她隻是想通這一世的路走錯了。
至少重來一次,她絕不會再叫家裏送人進來。
人生這麽長,怎麽就沒機會呢?
她隻需要收斂對皇後的恨意,然後生個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