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頁
滿級大佬在虐文[快穿] 作者:霧矢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賢王讓你剿海盜,分你財富,默認讓你參與海上商業,吃了他的,那就得上他的船,喝了他的,就得認他作主子。
就是這麽簡單。
“哎呀,侯爺,誰會嫌棄銀子多啊?”木瑤笑眯眯的,格外無辜,“現在隻需要侯爺您睜隻眼、閉隻眼,就有大把大把的銀子進您的庫房,甚至不需要您出海打海盜,何樂而不為呢?”
護海侯冷笑一聲。
他現在隻想將過去的自己打死,不愧是被世人贊喻為“完美太子”的賢王,因為賢王,之前自己還是剿殺海盜的英雄來著,這轉眼間,自己就成了叛國賊。
這擱誰身上受得了啊。
護海侯雖然心裏不滿皇帝不重視海軍,但也有一顆忠君愛國的心,不想以後變成世人眼裏的叛國賊。
木瑤一臉震驚地掩著唇,“侯爺為何會這麽想?您的忠君愛國之心,就算是遠在京城的百姓都是知曉的,何人能將您與叛國扯在一起呢?”
然後又感動地說:“侯爺,誰不知曉陸軍更有勢力,誰不知道朝廷輕視海軍,您明明可以和西北那些大權在握的將軍一樣,偏偏您卻選擇駐守東南沿海,連軍費都要自己想辦法……”
“正就因為有您在,海盜方不敢打大梁的主意,倭寇方會安分下來,江南諸城方能安居樂業……您的功勞青史銘記,誰說您叛國,我木家第一個不答應!”
護海侯臉上有幾分鬆動。
這小丫頭雖然狡猾狡猾的,但這說話確實好聽,那滿臉的真誠,讓人都沒辦法發脾氣。
站在護海侯身後的男人見他爹臉上的神色變化,不禁捂著頭。
他爹又被哄過去了,怪不得會這麽輕易就上了賢王的賊船呢。
木瑤滿臉真誠的微笑,親自給護海侯倒了一杯茶,一臉悲天憫人地說:“湖州、青州和黃蘆州因為洪水之故,今年幾乎顆粒無收。三洲的百姓都快賣身為奴,然而官府仍是不作為,他們出海也是為了活命。侯爺做的是大功德之事啊,您看您隻要視而不見,老百姓就能活下來了。”
最後,她嘆氣道:“皇上不想管這事,賢王還是想管的。”
護海侯聞言,那花白的鬍子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他數十年如一日地泡在海裏,就為了這天下太平,沿海的百姓們都能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海盜倭人侵犯。
可他不明白,為何曾經還算英明神武的皇帝,現在居然變得如此昏庸。
當初聽到太子被廢的消息時,護海侯隻覺得一陣無力。
他在房裏枯坐一夜,直到天明,仍是無法理解。
曾經,他也是期盼太子上位的臣子之一,太子曾同他聊過海軍的發展,許諾待他上位後,會大力發展海軍,驅逐海盜和倭寇,發展海外的生意,用以補貼大梁的百姓。
最後,護海侯嘆氣道:“隨你罷,反正這是天家的事,他們父子倆再怎麽鬥,大梁的天都是他們家的。”
木瑤聞言,便知道他的態度,神色變得柔和,溫聲細語地道:“侯爺能如此想再好不過。”
護海侯迴到家,哀聲嘆氣許久,之後的日子,便時不時去碼頭那邊轉轉。
碼頭上,隻見一群又一群穿著破爛、滿臉風霜的百姓忐忑地登上船,人多得讓護海侯想睜隻眼、閉隻眼都困難。
海城的知府難道眼睛都瞎了不成?
護海侯還知道,青州、黃蘆州都有碼頭,那裏也有不少人坐船從河道出發,轉道洪城,最後換船進入大海。
他現在就一個疑問,湖州、青州和黃蘆州還有人嗎?
三個州的地主和世家豪門當然發現不對勁。
他們大驚失色,這人都跑光了,以後誰給他們種地?誰給他們織布?還有他們那麽多鋪子裏的貨物,以後要賣給誰?
官府也趕緊將這事匯報上去。
然而皇帝表示他不想聽這些。
人都跑光了又如何?這不正好嘛,省得失去土地的百姓沒吃沒喝的搞起義。
至於沒人種田沒稅收?沒事,那些有田有地的百姓又沒跑,跑的都是佃戶,他們租種土地的糧食得先交給地主七成,剩下三成再交稅就沒多少了。
如今皇帝十分豪橫,這點小錢他已經不放在眼裏,他有玻璃和水泥的錢呢。
他要去江南遊玩,找兒子和孫子一起玩,並不想管那些世家豪強和大地主有沒有人幫種地,反正他也沒辦法從他們手裏收到稅。
皇帝的車架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越往南,沿途的景色越靈秀。
對此,皇帝十分滿意。
這江南確實美,就連風好像都和北方的不一樣,是那麽的柔,水是那麽的清,美人是那麽的窈窕多情。
皇帝感慨,怪不得賢王和太子住了好幾年呢,他其實也不想離開了。
江南的世家恭敬地接待皇帝。
對他們來說,這是榮耀,不能推辭,即使家裏為了接待皇帝又是出人、又是出錢,庫房都快要掏光,也得咬牙接待。
皇帝要吃好的喝好的,洗手的盆子都得是金的,你能搞個銀的嗎?你這是在看不起皇帝的身份嗎?想找死也不要通過這種辦法。
這些還都是小錢,接待的園子不能沒檔次,路上的安全得小心,那些攔轎喊冤的、賣身葬爹葬娘的、小偷小摸的……一律都不許出現,免得打擾皇上的興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就是這麽簡單。
“哎呀,侯爺,誰會嫌棄銀子多啊?”木瑤笑眯眯的,格外無辜,“現在隻需要侯爺您睜隻眼、閉隻眼,就有大把大把的銀子進您的庫房,甚至不需要您出海打海盜,何樂而不為呢?”
護海侯冷笑一聲。
他現在隻想將過去的自己打死,不愧是被世人贊喻為“完美太子”的賢王,因為賢王,之前自己還是剿殺海盜的英雄來著,這轉眼間,自己就成了叛國賊。
這擱誰身上受得了啊。
護海侯雖然心裏不滿皇帝不重視海軍,但也有一顆忠君愛國的心,不想以後變成世人眼裏的叛國賊。
木瑤一臉震驚地掩著唇,“侯爺為何會這麽想?您的忠君愛國之心,就算是遠在京城的百姓都是知曉的,何人能將您與叛國扯在一起呢?”
然後又感動地說:“侯爺,誰不知曉陸軍更有勢力,誰不知道朝廷輕視海軍,您明明可以和西北那些大權在握的將軍一樣,偏偏您卻選擇駐守東南沿海,連軍費都要自己想辦法……”
“正就因為有您在,海盜方不敢打大梁的主意,倭寇方會安分下來,江南諸城方能安居樂業……您的功勞青史銘記,誰說您叛國,我木家第一個不答應!”
護海侯臉上有幾分鬆動。
這小丫頭雖然狡猾狡猾的,但這說話確實好聽,那滿臉的真誠,讓人都沒辦法發脾氣。
站在護海侯身後的男人見他爹臉上的神色變化,不禁捂著頭。
他爹又被哄過去了,怪不得會這麽輕易就上了賢王的賊船呢。
木瑤滿臉真誠的微笑,親自給護海侯倒了一杯茶,一臉悲天憫人地說:“湖州、青州和黃蘆州因為洪水之故,今年幾乎顆粒無收。三洲的百姓都快賣身為奴,然而官府仍是不作為,他們出海也是為了活命。侯爺做的是大功德之事啊,您看您隻要視而不見,老百姓就能活下來了。”
最後,她嘆氣道:“皇上不想管這事,賢王還是想管的。”
護海侯聞言,那花白的鬍子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他數十年如一日地泡在海裏,就為了這天下太平,沿海的百姓們都能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海盜倭人侵犯。
可他不明白,為何曾經還算英明神武的皇帝,現在居然變得如此昏庸。
當初聽到太子被廢的消息時,護海侯隻覺得一陣無力。
他在房裏枯坐一夜,直到天明,仍是無法理解。
曾經,他也是期盼太子上位的臣子之一,太子曾同他聊過海軍的發展,許諾待他上位後,會大力發展海軍,驅逐海盜和倭寇,發展海外的生意,用以補貼大梁的百姓。
最後,護海侯嘆氣道:“隨你罷,反正這是天家的事,他們父子倆再怎麽鬥,大梁的天都是他們家的。”
木瑤聞言,便知道他的態度,神色變得柔和,溫聲細語地道:“侯爺能如此想再好不過。”
護海侯迴到家,哀聲嘆氣許久,之後的日子,便時不時去碼頭那邊轉轉。
碼頭上,隻見一群又一群穿著破爛、滿臉風霜的百姓忐忑地登上船,人多得讓護海侯想睜隻眼、閉隻眼都困難。
海城的知府難道眼睛都瞎了不成?
護海侯還知道,青州、黃蘆州都有碼頭,那裏也有不少人坐船從河道出發,轉道洪城,最後換船進入大海。
他現在就一個疑問,湖州、青州和黃蘆州還有人嗎?
三個州的地主和世家豪門當然發現不對勁。
他們大驚失色,這人都跑光了,以後誰給他們種地?誰給他們織布?還有他們那麽多鋪子裏的貨物,以後要賣給誰?
官府也趕緊將這事匯報上去。
然而皇帝表示他不想聽這些。
人都跑光了又如何?這不正好嘛,省得失去土地的百姓沒吃沒喝的搞起義。
至於沒人種田沒稅收?沒事,那些有田有地的百姓又沒跑,跑的都是佃戶,他們租種土地的糧食得先交給地主七成,剩下三成再交稅就沒多少了。
如今皇帝十分豪橫,這點小錢他已經不放在眼裏,他有玻璃和水泥的錢呢。
他要去江南遊玩,找兒子和孫子一起玩,並不想管那些世家豪強和大地主有沒有人幫種地,反正他也沒辦法從他們手裏收到稅。
皇帝的車架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越往南,沿途的景色越靈秀。
對此,皇帝十分滿意。
這江南確實美,就連風好像都和北方的不一樣,是那麽的柔,水是那麽的清,美人是那麽的窈窕多情。
皇帝感慨,怪不得賢王和太子住了好幾年呢,他其實也不想離開了。
江南的世家恭敬地接待皇帝。
對他們來說,這是榮耀,不能推辭,即使家裏為了接待皇帝又是出人、又是出錢,庫房都快要掏光,也得咬牙接待。
皇帝要吃好的喝好的,洗手的盆子都得是金的,你能搞個銀的嗎?你這是在看不起皇帝的身份嗎?想找死也不要通過這種辦法。
這些還都是小錢,接待的園子不能沒檔次,路上的安全得小心,那些攔轎喊冤的、賣身葬爹葬娘的、小偷小摸的……一律都不許出現,免得打擾皇上的興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