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滿級大佬在虐文[快穿] 作者:霧矢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頭向來懼怕、覺得總是又兇又偏心的奶依舊兇巴巴的,罵道:“你娘我啥時候偏心了?我一視同……那個什麽!總之,大樹有的,石頭也會有!”
大樹是石頭大伯家的長子,也是老張家的長孫,在家裏素來受重視。
因為是長孫,自出生後,不僅得到爺奶的看重,而且早早地被送去讀書,成為人人羨慕的讀書人,不用下地幹活。
石頭作為張家二房的長子,又因爹娘愚孝憨傻,素來不得爺奶看重,讀書更是沒他的份兒。
“奶!”石頭這次終於不怕他奶兇巴巴的臉,撲上前跪下,“我一定會努力讀書,以後給您請誥命!”
農村人分不清官員有多少品,但誥命卻是懂的,那是女人的最高榮耀!
這一天晚上,張家終於鬧開了。
村民都湊過來看熱鬧,張家這大房鬧,二房哭,老太太十分生氣,村民們真是看得津津有味。
**
江河再次下山的時候,村民都熱情的跟他打招唿,順便問他有什麽事。
他們可是聽說了,先前這個叫玄濟的大和尚在村裏的張木匠那裏訂了很多東西,大方得很,看來是個有錢的和尚。
張家老太太非常高興,一家子正愁孩子讀書沒束脩呢。
村裏人聽得十分羨慕極,最貴的就算那兩個木桶,這個不知當家米貴的和尚居然給那麽多銀子,都夠打十幾個木桶。
“阿彌陀佛。”二十出頭的青年僧人目光如水,神色溫潤,“貧僧是出家人,並無錢財。”
村民臉上不禁露出懷疑之色,他們聽裏正說這青年僧人可是買了一座山,雖然貧瘠的山地並不值錢,但一座山可不是小數目。
他們聽說大寺廟香火繁盛,香油錢多到能給佛像塑金身,說自己沒錢肯定是假話吧。
這時,一個眼尖的村民嘀咕道:“他好像說的是真的,你看他的衣服多舊啊。”
這話周圍的人都聽到了,這才注意到青年和尚身上的僧袍,雖然沒有補丁,好像確實挺舊的,不過勝在洗得幹淨,穿在青年和尚身上,有一種出塵脫俗的意味,教人不敢輕易褻瀆。
“說得也是,我上山看過,那寺廟隻修葺一角,好像是沒銀子修葺下去。”
“那給張家的錢肯定是最後的傍身錢。”其他村民繼續嘀咕,“這和尚手太鬆,難怪沒錢。”
村民們議論紛紛時,張木匠家的張二郎的聲音響起。
“你們誤會了,沒有的事!我娘說了,我們家會給玄濟大師做事,以此抵上那些銀子。”不擅言辭的張二郎努力地辯解。
他踮著腳,想要擠進去,隻是臉都憋紅,擠了好幾次仍是擠不進來。
“張二郞。”一個壯實的漢子扭頭,這才注意到瘦小的張二郞,“你娘病好了嗎?”
這漢子問的是張老太太,就是石頭的奶奶。
“我娘她沒病啊。”張二郞撓著頭,憨憨地說。
旁邊有人道:“你家也太幸運了,大師給那麽多銀子。”居然捨得送兩個孩子去讀書,哪家有這麽大的手筆?
張二郎終於擠進來,他沒有理會其他人,而是恭敬地來到江河麵前,帶來爹娘的意思。
“大師,膳食做好了,我爹娘請您上門用膳。”江河搖頭拒絕他,“貧僧今日進城。”
張二郎張了張嘴,卻木訥地不知道說什麽,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江河離開。
周圍的村民卻覺得古怪,那張老太太摳門得緊,居然捨得請別人吃飯。
“我聽說張老太太並不是生病,是被嚇著了。”住在張家隔壁的婦人看著遠去的和尚,小聲地說。
“嚇著了?難不成還跟玄濟法師有關?”
村民們這下子都來了精神。
村裏沒什麽消遣和娛樂,若是哪家出了點事,都會引來全村的關注,聊個十天半個月都不停歇。
這段日子,村裏最熱鬧的要數張木匠家,自從張老太太作主讓二房的孫子石頭去讀書後,張家就一直鬧騰個不停,聽說素來張勢的張老太太都被鬧病了。
在家中等候的張老太太已經煮好飯,她今日特地煮了白米飯,畢竟要請大師吃飯,一定得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來款待。
見到二兒子獨自一人迴來,老太太耷拉著臉問:“大師人呢?”
張二郞撓頭,“大師要進城。”
老太太當即氣得罵了張二郞一頓,嫌棄他木訥,沒能將大師請進家門。
“娘,這米飯……”張家二兒媳吞吞口水,饞得慌,這可是白米飯啊,上次吃還是過年的時候。
張老太太怒罵道:“吃什麽吃,這是留給大樹和石頭的!”
張家二兒媳婦立刻閉上嘴巴,也不敢說要吃白米飯。
石頭是她的孩子,她心裏也是盼著兒子好的。
以前張老頭子和老太太隻注重長房,那心偏得徹底。長房的大樹讀不進書,調皮得像隻猴子,偏偏老太太就隻寵他,要送他讀書。
她家石頭靜得下心,渴望讀書,記性好有天份,偏偏老太太視而不見。
若不是大師說石頭將來會有大出息,跟大樹一樣有出息,老太太也不會狠下心一起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樹是石頭大伯家的長子,也是老張家的長孫,在家裏素來受重視。
因為是長孫,自出生後,不僅得到爺奶的看重,而且早早地被送去讀書,成為人人羨慕的讀書人,不用下地幹活。
石頭作為張家二房的長子,又因爹娘愚孝憨傻,素來不得爺奶看重,讀書更是沒他的份兒。
“奶!”石頭這次終於不怕他奶兇巴巴的臉,撲上前跪下,“我一定會努力讀書,以後給您請誥命!”
農村人分不清官員有多少品,但誥命卻是懂的,那是女人的最高榮耀!
這一天晚上,張家終於鬧開了。
村民都湊過來看熱鬧,張家這大房鬧,二房哭,老太太十分生氣,村民們真是看得津津有味。
**
江河再次下山的時候,村民都熱情的跟他打招唿,順便問他有什麽事。
他們可是聽說了,先前這個叫玄濟的大和尚在村裏的張木匠那裏訂了很多東西,大方得很,看來是個有錢的和尚。
張家老太太非常高興,一家子正愁孩子讀書沒束脩呢。
村裏人聽得十分羨慕極,最貴的就算那兩個木桶,這個不知當家米貴的和尚居然給那麽多銀子,都夠打十幾個木桶。
“阿彌陀佛。”二十出頭的青年僧人目光如水,神色溫潤,“貧僧是出家人,並無錢財。”
村民臉上不禁露出懷疑之色,他們聽裏正說這青年僧人可是買了一座山,雖然貧瘠的山地並不值錢,但一座山可不是小數目。
他們聽說大寺廟香火繁盛,香油錢多到能給佛像塑金身,說自己沒錢肯定是假話吧。
這時,一個眼尖的村民嘀咕道:“他好像說的是真的,你看他的衣服多舊啊。”
這話周圍的人都聽到了,這才注意到青年和尚身上的僧袍,雖然沒有補丁,好像確實挺舊的,不過勝在洗得幹淨,穿在青年和尚身上,有一種出塵脫俗的意味,教人不敢輕易褻瀆。
“說得也是,我上山看過,那寺廟隻修葺一角,好像是沒銀子修葺下去。”
“那給張家的錢肯定是最後的傍身錢。”其他村民繼續嘀咕,“這和尚手太鬆,難怪沒錢。”
村民們議論紛紛時,張木匠家的張二郎的聲音響起。
“你們誤會了,沒有的事!我娘說了,我們家會給玄濟大師做事,以此抵上那些銀子。”不擅言辭的張二郎努力地辯解。
他踮著腳,想要擠進去,隻是臉都憋紅,擠了好幾次仍是擠不進來。
“張二郞。”一個壯實的漢子扭頭,這才注意到瘦小的張二郞,“你娘病好了嗎?”
這漢子問的是張老太太,就是石頭的奶奶。
“我娘她沒病啊。”張二郞撓著頭,憨憨地說。
旁邊有人道:“你家也太幸運了,大師給那麽多銀子。”居然捨得送兩個孩子去讀書,哪家有這麽大的手筆?
張二郎終於擠進來,他沒有理會其他人,而是恭敬地來到江河麵前,帶來爹娘的意思。
“大師,膳食做好了,我爹娘請您上門用膳。”江河搖頭拒絕他,“貧僧今日進城。”
張二郎張了張嘴,卻木訥地不知道說什麽,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江河離開。
周圍的村民卻覺得古怪,那張老太太摳門得緊,居然捨得請別人吃飯。
“我聽說張老太太並不是生病,是被嚇著了。”住在張家隔壁的婦人看著遠去的和尚,小聲地說。
“嚇著了?難不成還跟玄濟法師有關?”
村民們這下子都來了精神。
村裏沒什麽消遣和娛樂,若是哪家出了點事,都會引來全村的關注,聊個十天半個月都不停歇。
這段日子,村裏最熱鬧的要數張木匠家,自從張老太太作主讓二房的孫子石頭去讀書後,張家就一直鬧騰個不停,聽說素來張勢的張老太太都被鬧病了。
在家中等候的張老太太已經煮好飯,她今日特地煮了白米飯,畢竟要請大師吃飯,一定得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來款待。
見到二兒子獨自一人迴來,老太太耷拉著臉問:“大師人呢?”
張二郞撓頭,“大師要進城。”
老太太當即氣得罵了張二郞一頓,嫌棄他木訥,沒能將大師請進家門。
“娘,這米飯……”張家二兒媳吞吞口水,饞得慌,這可是白米飯啊,上次吃還是過年的時候。
張老太太怒罵道:“吃什麽吃,這是留給大樹和石頭的!”
張家二兒媳婦立刻閉上嘴巴,也不敢說要吃白米飯。
石頭是她的孩子,她心裏也是盼著兒子好的。
以前張老頭子和老太太隻注重長房,那心偏得徹底。長房的大樹讀不進書,調皮得像隻猴子,偏偏老太太就隻寵他,要送他讀書。
她家石頭靜得下心,渴望讀書,記性好有天份,偏偏老太太視而不見。
若不是大師說石頭將來會有大出息,跟大樹一樣有出息,老太太也不會狠下心一起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