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懿長出一口氣,「……沒,沒討厭你。」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因為這一句話,段瑾瑜仿佛打開了什麽了不得的開關。第二天早上,謝嘉懿起床後總覺得腦袋嗡嗡直響,耳邊總有一個聲音「哥哥哥」的叫著,仿佛要下蛋的老母雞。
「哥。」
謝嘉懿腦袋嗡的一聲。
又來了又來了!
段瑾瑜洗漱完從屋外迴來,肩膀上還搭著一條白色毛巾,眼神殷切的看著他,「哥,我給你留了一半熱水,你記得用啊。」
說完他轉身去收拾自己的洗漱用品,一邊收拾嘴裏還絮叨不停,「沒想到井水那麽涼,一口水含進嘴裏,牙都冰的沒知覺了。哥,你千萬別不當迴事,這都是我剛才得到的經驗教訓。還有啊,你要是覺得熱水不夠用就和我說,我幫你燒水,我在廚房看到一口大鍋,下麵是燒柴火的,雖然我不會燒,但我可以學。」
此時的謝嘉懿已經不想說話了,心裏也隱隱出現煩躁感,可每到這時腦中繃著的一根弦都會痛一痛,似乎是在提醒他發脾氣的後果。
他脖子上掛著一個護身符,半指長短似玉非玉,是父母生前給他求來的,也是父母給他留下的唯一一點念想。
謝嘉懿抬手攥住護身符,企圖讓自己的腦袋降降溫。
一直嘮嘮叨叨的段瑾瑜看他半天沒說話,又小心翼翼的問他,「哥,是不是我話太多惹你生氣了?對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覺得你很好想和你親近親近多說說話,如果真惹你生氣的話我向你道歉。」
謝嘉懿深唿吸幾次慢慢平復了情緒,長出一口氣,「沒生氣,就是第一次睡土炕不太習慣,昨晚沒休息好。」
他臉色確實不比昨天好,眼底也帶著一點青色,並不像說謊的樣子。段瑾瑜似乎默認了他這個說法,也跟著抱怨道:「我也是,總覺得睡一宿腰酸背痛,渾身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半小時後,二嬸過來叫他們去吃早飯。
今天陽光不錯,二嬸就把摺疊桌放在了院子裏,看他們出來熱情的招唿他們趕快坐好。
早餐是白米粥、饅頭和自家醃的鹹菜和鴨蛋,謝嘉懿倒是很喜歡這裏的鴨蛋,一筷子下去滋滋冒油,拌在粥裏特別好吃。
「怎麽樣,還吃的慣嗎?」二嬸問道。
謝嘉懿點點頭,「嗯,很香,謝謝二嬸了。本來是該我們小輩孝敬您的,結果還麻煩您起個大早給我們準備早飯,真是太過意不去了。」
這話聽的二嬸渾身舒坦,輕輕擺了擺手,「瞧你這孩子說的,誒呀,當長輩的不都希望自家孩子吃好喝好過得好嗎,辛苦一點算什麽。再說了,我們這種莊稼人哪有不辛苦的,這裏條件可比不得城裏,吃的穿的都得自己動手,有時候忙一天都吃不上口熱乎飯,天生沒有享福的命啊,早都習慣了。」
說到這兒,二嬸似乎意識到自己話有點多,尷尬的笑笑後趕忙找補,「扯遠了扯遠了,你們兩個就在這裏安心住著,就當是在自己家,千萬別見外,有什麽事就和二嬸說。」
謝嘉懿又道了聲謝,段瑾瑜也跟著說了謝謝。
二嬸比他們吃的早,見他們這邊沒什麽問題就去忙別的事,等她走後,段瑾瑜鬆了口氣,小聲道:「和長輩說話太緊張了,哥,你真厲害,我能看出二嬸真心喜歡你,我就不行,一緊張就嘴笨的什麽都說不出來,天生就不討人喜歡。」
他要是昨晚說這些,謝嘉懿還會想著安慰幾句,但現在心如止水沒有絲毫波瀾,直接岔開話題,「快吃吧,沒準一會兒還有別的事呢。」
二人不知不覺加快了速度。
等到上午九點多的時候,趙二叔從外麵迴來,身後還跟著一群年齡各異的男孩或青年。
想起昨晚趙艷麗說的,謝嘉懿估計他帶來的這些人都未成家,也就是說在場的人都要參與巡山儀式。
二十來個人或站或坐,擠滿了整個院子。
趙二叔站在中間,搓搓手,「人都到齊了,咱們就開始吧。」
其實巡山這個活動每年都要來一次,其餘人早都爛熟於心,今天主要是為了給謝嘉懿他倆介紹,順便讓他們認識一下這些素未謀麵的「兄弟」們。
謝嘉懿記不住這麽多人,隻對幾個特別的留有印象。
一個是趙成材,二十左右的年紀,常年的勞作讓他曬成了小麥色,笑容憨厚,看起來是個老實人比較好相處。
一個是趙棟,二十五六歲,據說是村長的孫子,染著一頭黃毛,脖子上掛著一條粗金屬鏈,流裏流氣。
還有一個叫趙成峰,和謝嘉懿一樣大,不算他和段瑾瑜這種父輩就離開村子的,趙成峰是村裏土生土長的唯一一個大學生,用趙二叔的話說,學習好,有出息。
「多的我就不說了。」介紹完畢,趙二叔指了指自家倉房,「成材成峰,你倆去把東西拿出來給大家發了。」
「誒,好的二叔。」趙成材應和一聲,趙成峰則沒什麽表示,沉默著跟他一起去裏麵拿出了一堆白紙糊的燈籠。
紙燈籠用手臂長的竹竿挑著,很輕,謝嘉懿試了試手感,倒也還行,不算累手。
「還按以往的規矩,到時候你們排成一隊。」說完,趙二叔轉向趙棟,「棟子,今年還是你打頭,成峰最後,他倆新來的不懂規矩,你當哥哥的多照顧照顧。」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因為這一句話,段瑾瑜仿佛打開了什麽了不得的開關。第二天早上,謝嘉懿起床後總覺得腦袋嗡嗡直響,耳邊總有一個聲音「哥哥哥」的叫著,仿佛要下蛋的老母雞。
「哥。」
謝嘉懿腦袋嗡的一聲。
又來了又來了!
段瑾瑜洗漱完從屋外迴來,肩膀上還搭著一條白色毛巾,眼神殷切的看著他,「哥,我給你留了一半熱水,你記得用啊。」
說完他轉身去收拾自己的洗漱用品,一邊收拾嘴裏還絮叨不停,「沒想到井水那麽涼,一口水含進嘴裏,牙都冰的沒知覺了。哥,你千萬別不當迴事,這都是我剛才得到的經驗教訓。還有啊,你要是覺得熱水不夠用就和我說,我幫你燒水,我在廚房看到一口大鍋,下麵是燒柴火的,雖然我不會燒,但我可以學。」
此時的謝嘉懿已經不想說話了,心裏也隱隱出現煩躁感,可每到這時腦中繃著的一根弦都會痛一痛,似乎是在提醒他發脾氣的後果。
他脖子上掛著一個護身符,半指長短似玉非玉,是父母生前給他求來的,也是父母給他留下的唯一一點念想。
謝嘉懿抬手攥住護身符,企圖讓自己的腦袋降降溫。
一直嘮嘮叨叨的段瑾瑜看他半天沒說話,又小心翼翼的問他,「哥,是不是我話太多惹你生氣了?對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覺得你很好想和你親近親近多說說話,如果真惹你生氣的話我向你道歉。」
謝嘉懿深唿吸幾次慢慢平復了情緒,長出一口氣,「沒生氣,就是第一次睡土炕不太習慣,昨晚沒休息好。」
他臉色確實不比昨天好,眼底也帶著一點青色,並不像說謊的樣子。段瑾瑜似乎默認了他這個說法,也跟著抱怨道:「我也是,總覺得睡一宿腰酸背痛,渾身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半小時後,二嬸過來叫他們去吃早飯。
今天陽光不錯,二嬸就把摺疊桌放在了院子裏,看他們出來熱情的招唿他們趕快坐好。
早餐是白米粥、饅頭和自家醃的鹹菜和鴨蛋,謝嘉懿倒是很喜歡這裏的鴨蛋,一筷子下去滋滋冒油,拌在粥裏特別好吃。
「怎麽樣,還吃的慣嗎?」二嬸問道。
謝嘉懿點點頭,「嗯,很香,謝謝二嬸了。本來是該我們小輩孝敬您的,結果還麻煩您起個大早給我們準備早飯,真是太過意不去了。」
這話聽的二嬸渾身舒坦,輕輕擺了擺手,「瞧你這孩子說的,誒呀,當長輩的不都希望自家孩子吃好喝好過得好嗎,辛苦一點算什麽。再說了,我們這種莊稼人哪有不辛苦的,這裏條件可比不得城裏,吃的穿的都得自己動手,有時候忙一天都吃不上口熱乎飯,天生沒有享福的命啊,早都習慣了。」
說到這兒,二嬸似乎意識到自己話有點多,尷尬的笑笑後趕忙找補,「扯遠了扯遠了,你們兩個就在這裏安心住著,就當是在自己家,千萬別見外,有什麽事就和二嬸說。」
謝嘉懿又道了聲謝,段瑾瑜也跟著說了謝謝。
二嬸比他們吃的早,見他們這邊沒什麽問題就去忙別的事,等她走後,段瑾瑜鬆了口氣,小聲道:「和長輩說話太緊張了,哥,你真厲害,我能看出二嬸真心喜歡你,我就不行,一緊張就嘴笨的什麽都說不出來,天生就不討人喜歡。」
他要是昨晚說這些,謝嘉懿還會想著安慰幾句,但現在心如止水沒有絲毫波瀾,直接岔開話題,「快吃吧,沒準一會兒還有別的事呢。」
二人不知不覺加快了速度。
等到上午九點多的時候,趙二叔從外麵迴來,身後還跟著一群年齡各異的男孩或青年。
想起昨晚趙艷麗說的,謝嘉懿估計他帶來的這些人都未成家,也就是說在場的人都要參與巡山儀式。
二十來個人或站或坐,擠滿了整個院子。
趙二叔站在中間,搓搓手,「人都到齊了,咱們就開始吧。」
其實巡山這個活動每年都要來一次,其餘人早都爛熟於心,今天主要是為了給謝嘉懿他倆介紹,順便讓他們認識一下這些素未謀麵的「兄弟」們。
謝嘉懿記不住這麽多人,隻對幾個特別的留有印象。
一個是趙成材,二十左右的年紀,常年的勞作讓他曬成了小麥色,笑容憨厚,看起來是個老實人比較好相處。
一個是趙棟,二十五六歲,據說是村長的孫子,染著一頭黃毛,脖子上掛著一條粗金屬鏈,流裏流氣。
還有一個叫趙成峰,和謝嘉懿一樣大,不算他和段瑾瑜這種父輩就離開村子的,趙成峰是村裏土生土長的唯一一個大學生,用趙二叔的話說,學習好,有出息。
「多的我就不說了。」介紹完畢,趙二叔指了指自家倉房,「成材成峰,你倆去把東西拿出來給大家發了。」
「誒,好的二叔。」趙成材應和一聲,趙成峰則沒什麽表示,沉默著跟他一起去裏麵拿出了一堆白紙糊的燈籠。
紙燈籠用手臂長的竹竿挑著,很輕,謝嘉懿試了試手感,倒也還行,不算累手。
「還按以往的規矩,到時候你們排成一隊。」說完,趙二叔轉向趙棟,「棟子,今年還是你打頭,成峰最後,他倆新來的不懂規矩,你當哥哥的多照顧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