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來了!」
妙元彎起眼睛,摸了摸男孩的腦袋。
「是,姑母來看你了。」
這是她兄長——去年宮變時南逃出京的前太子,薑承鴻的嫡長子薑越澤。
被她藏起來了。
第8章 (修)
妙元牽著薑越澤的手走入室內。
薑越澤抬起小臉看她,看一會兒又嘟起嘴巴:「姑母都好久沒來看我了。」
妙元柔聲道:「這段時間姑母太忙了,實在是抽不開身。這不,一得空,姑母就直接來找你了。」
薑越澤並沒有被哄到,他還是不開心:「父王和母妃都不在身邊,姑母也不在,我每天隻能和周嬤嬤與上官夫子一起……」
小孩兒說著說著眼裏就湧出淚花,又委屈又可憐:「我還以為姑母也不要我了。」
妙元剛在椅子上坐下,一轉頭看見小侄子哭,連忙拍拍他的腦袋安慰:「沒有的事。你父王和母妃也沒有不要你,實在是當初……事發突然,不是故意把你留在長安的。」
薑越澤抽了抽鼻子。
妙元想,何止她這個小侄子啊。她不也是被落在長安的「小可憐」麽?
如今謝江把持朝政,擺明了要控製她那個庶出的三弟為傀儡,肯定不會再讓她兄長迴到長安。
她和兄長一母同胞,又豈會落得了好?
隻盼著兄長在南地站穩腳跟,能將她和澤兒一同接過去才好。
妙元很是哄了薑越澤一會兒,又拿起一邊案幾上的書,翻開一頁。
「好了,姑母來考考你。」
薑越澤立時不哭了。
說來可笑,妙元從前是夫子最為頭疼的那一類學生,最不愛讀書,全靠兄長薑承鴻盯著她督促她,她才能勉強跟上進度。
如今兄長失蹤,他的嫡長子卻意外被留到長安,妙元隻能擔起身為姑母的重任,一邊在謝江的眼皮子底下小心藏好他,一邊還要抽時間來檢查他的課業。
妙元覺得,她年少時所有的荒唐,都在最近幾年還了過來。
果然人生中的苦與樂,是有定數的。
督促完小侄子的課業,妙元離開內院,叫來此處別院的管事趙遷。
趙遷四十來歲,為人精瘦幹練,是早些年就被妙元外放出公主府,幫她留意長安城各處情報的眼睛。
此時妙元走在廊下,目光掠過池塘中含苞待放的粉荷,低聲說道:「慕瀟已經被顧大將軍發現,他不能再留在公主府……我把他送迴平樂姑母那裏了。但慕漓若在南地探查到兄長的蹤跡,必然會傳信給慕瀟。屆時慕瀟隻能通過這裏聯繫我了。」
妙元轉目看向趙遷:「趙叔,若是慕瀟有消息遞過來,你便往公主府……罷,如今公主府已不再歸屬於我。你去東市的胭脂鋪子裏買一盒胭脂,我每旬派人往鋪子裏去一趟,知道你去過了,我就會來找你。」
趙遷連連應是。
妙元輕嘆一聲,隻覺世事艱難。
她想到幾日之前顧舟質問她關於慕氏兄弟的事,還好他眼中的自己,一直都是那個七年前驕縱任性、貪圖美色的公主。顧舟誤會了才好,如若不然,以他和謝江的關係,以及他們河東一係如今對皇室的提防,妙元恐怕要損失不少能為她做事的心腹。
半個時辰之後。
妙元與趙遷交代了一些細節,查看過此處別院的守衛,確定這裏暫時還是秘密安全的之後,方出了別院,乘上馬車迴府。
-
顧舟並不在公主府。
事實上,他要走公主府作為報復妙元的工具,但他本身迴長安之後,是在崇仁坊有了一座屬於自己的府邸。
這座府邸曾經住過幾位親王,亦是規模不小。而崇仁坊本就毗鄰瓊華長公主府所在的永興坊,顧舟登上閣樓,很輕易便能眺望到不遠處的公主府。
顧舟曾經在江州讀書時的同窗,張繼川站在身側陪他。
當年顧舟從江州遠赴長安參加科考,就是與張繼川一起。
但他被瓊華長公主擄到府內,錯過了會試。
張繼川則中了二甲進士。
當初會試過後,妙元知道顧舟因錯過科考而不開心,便與他一同上街遊玩。就是在那一天,張繼川與他們在東市偶遇,還見過彼時嬌俏活潑的公主,與拘謹害羞的顧家二郎。
如今……卻是不同了。
七年過去,張繼川已經升至禮部,任一個小小的員外郎,去年小皇帝被謝江擁立登基時,他還參與過籌辦登基大典。
而顧舟雖錯過會試,卻陰差陽錯,投靠了河東軍,得到謝江倚重,有了如今的地位。
大抵這世間之事,總是如此,令人捉摸不透。
「大約五年多前……也就是將軍您,離開長安的半年後。正是深秋,長公主似乎是在隨駕去行宮圍獵時,傷到了腿,並沒有跟著先帝迴京,直到第二年開春才養好傷迴來。」
張繼川努力迴想著他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搜刮著所有聽說的、與長公主有關的事跡,與顧舟一一道來。
「之後的事下官也不大記得,隻隱約聽過一些說長公主行事荒唐的名聲,是比您從前在時,還要……」張繼川想了半天不知道怎麽形容,隻能漲紅著臉道,「更恣意些。這麽多年,也沒再聽說先帝要為長公主賜婚之類的話。」
顧舟想起從前在宮宴上偶然見過幾次的麵孔,淡淡道:「先帝素來是縱容她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妙元彎起眼睛,摸了摸男孩的腦袋。
「是,姑母來看你了。」
這是她兄長——去年宮變時南逃出京的前太子,薑承鴻的嫡長子薑越澤。
被她藏起來了。
第8章 (修)
妙元牽著薑越澤的手走入室內。
薑越澤抬起小臉看她,看一會兒又嘟起嘴巴:「姑母都好久沒來看我了。」
妙元柔聲道:「這段時間姑母太忙了,實在是抽不開身。這不,一得空,姑母就直接來找你了。」
薑越澤並沒有被哄到,他還是不開心:「父王和母妃都不在身邊,姑母也不在,我每天隻能和周嬤嬤與上官夫子一起……」
小孩兒說著說著眼裏就湧出淚花,又委屈又可憐:「我還以為姑母也不要我了。」
妙元剛在椅子上坐下,一轉頭看見小侄子哭,連忙拍拍他的腦袋安慰:「沒有的事。你父王和母妃也沒有不要你,實在是當初……事發突然,不是故意把你留在長安的。」
薑越澤抽了抽鼻子。
妙元想,何止她這個小侄子啊。她不也是被落在長安的「小可憐」麽?
如今謝江把持朝政,擺明了要控製她那個庶出的三弟為傀儡,肯定不會再讓她兄長迴到長安。
她和兄長一母同胞,又豈會落得了好?
隻盼著兄長在南地站穩腳跟,能將她和澤兒一同接過去才好。
妙元很是哄了薑越澤一會兒,又拿起一邊案幾上的書,翻開一頁。
「好了,姑母來考考你。」
薑越澤立時不哭了。
說來可笑,妙元從前是夫子最為頭疼的那一類學生,最不愛讀書,全靠兄長薑承鴻盯著她督促她,她才能勉強跟上進度。
如今兄長失蹤,他的嫡長子卻意外被留到長安,妙元隻能擔起身為姑母的重任,一邊在謝江的眼皮子底下小心藏好他,一邊還要抽時間來檢查他的課業。
妙元覺得,她年少時所有的荒唐,都在最近幾年還了過來。
果然人生中的苦與樂,是有定數的。
督促完小侄子的課業,妙元離開內院,叫來此處別院的管事趙遷。
趙遷四十來歲,為人精瘦幹練,是早些年就被妙元外放出公主府,幫她留意長安城各處情報的眼睛。
此時妙元走在廊下,目光掠過池塘中含苞待放的粉荷,低聲說道:「慕瀟已經被顧大將軍發現,他不能再留在公主府……我把他送迴平樂姑母那裏了。但慕漓若在南地探查到兄長的蹤跡,必然會傳信給慕瀟。屆時慕瀟隻能通過這裏聯繫我了。」
妙元轉目看向趙遷:「趙叔,若是慕瀟有消息遞過來,你便往公主府……罷,如今公主府已不再歸屬於我。你去東市的胭脂鋪子裏買一盒胭脂,我每旬派人往鋪子裏去一趟,知道你去過了,我就會來找你。」
趙遷連連應是。
妙元輕嘆一聲,隻覺世事艱難。
她想到幾日之前顧舟質問她關於慕氏兄弟的事,還好他眼中的自己,一直都是那個七年前驕縱任性、貪圖美色的公主。顧舟誤會了才好,如若不然,以他和謝江的關係,以及他們河東一係如今對皇室的提防,妙元恐怕要損失不少能為她做事的心腹。
半個時辰之後。
妙元與趙遷交代了一些細節,查看過此處別院的守衛,確定這裏暫時還是秘密安全的之後,方出了別院,乘上馬車迴府。
-
顧舟並不在公主府。
事實上,他要走公主府作為報復妙元的工具,但他本身迴長安之後,是在崇仁坊有了一座屬於自己的府邸。
這座府邸曾經住過幾位親王,亦是規模不小。而崇仁坊本就毗鄰瓊華長公主府所在的永興坊,顧舟登上閣樓,很輕易便能眺望到不遠處的公主府。
顧舟曾經在江州讀書時的同窗,張繼川站在身側陪他。
當年顧舟從江州遠赴長安參加科考,就是與張繼川一起。
但他被瓊華長公主擄到府內,錯過了會試。
張繼川則中了二甲進士。
當初會試過後,妙元知道顧舟因錯過科考而不開心,便與他一同上街遊玩。就是在那一天,張繼川與他們在東市偶遇,還見過彼時嬌俏活潑的公主,與拘謹害羞的顧家二郎。
如今……卻是不同了。
七年過去,張繼川已經升至禮部,任一個小小的員外郎,去年小皇帝被謝江擁立登基時,他還參與過籌辦登基大典。
而顧舟雖錯過會試,卻陰差陽錯,投靠了河東軍,得到謝江倚重,有了如今的地位。
大抵這世間之事,總是如此,令人捉摸不透。
「大約五年多前……也就是將軍您,離開長安的半年後。正是深秋,長公主似乎是在隨駕去行宮圍獵時,傷到了腿,並沒有跟著先帝迴京,直到第二年開春才養好傷迴來。」
張繼川努力迴想著他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搜刮著所有聽說的、與長公主有關的事跡,與顧舟一一道來。
「之後的事下官也不大記得,隻隱約聽過一些說長公主行事荒唐的名聲,是比您從前在時,還要……」張繼川想了半天不知道怎麽形容,隻能漲紅著臉道,「更恣意些。這麽多年,也沒再聽說先帝要為長公主賜婚之類的話。」
顧舟想起從前在宮宴上偶然見過幾次的麵孔,淡淡道:「先帝素來是縱容她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