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剛落座,賈氏便露出慈祥的笑容問道:


    “天兒,有些時日未曾見你,近來可還好嗎?”


    秦天迴答道:


    “勞義母掛念了,天兒還算過得去。”


    賈氏聽到後點頭微微點頭,接著又說道:


    “天兒啊,你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秦天聞言,連忙解釋道:


    “義父義母,侄兒此行前來,確實有些有事告知你們……”


    說到這裏,秦天稍作停頓,然後繼續說道:


    “下個月是孩兒的娘親吳氏的生辰宴會,孩兒得迴家一趟為她親自賀壽,並打算將他一起給接過來。昨日我已跟陛下和尚書大人提及過此事,因此提前來向義父義母來辭別。”


    說完,秦天端起一旁桌上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


    一旁的賈氏聽後,麵露喜色,連忙對秦天道:


    “天兒,你能迴去甚好,此次迴去之後,定要將你娘親接來長安來我府上,我可要跟這位未曾見麵的姐妹好好嘮嘮嗑!”


    一旁的秦瓊這時也插話道:


    “天兒,此番迴鄉,記得多帶些人手護衛,畢竟出門在外,難免會有些麻煩。若遇到些不開眼的刁民,就用律法處置。你可以放心的去,長安一切由義父幫你照料。”


    秦天聽到父親這麽說,感激地對其拱手道:


    “孩兒謝過義父。義父不必為天兒擔憂,天兒這次遠行有公主相伴,一路有著皇家侍衛護送,想必會順利許多!”


    聞言,秦瓊夫婦相互看了彼此一眼,然後異口同聲道:


    “公主?”


    秦瓊似乎有點吃驚,於是疑惑地看向秦天問道:


    “天兒,公主怎麽會和你一塊前往你的家鄉?”


    聽到父親這般詢問,秦天便當日在皇宮和李二陛下相談的事,簡單的詳述了一遍。


    秦瓊夫婦聽後,沉默不語,良久,秦瓊方才皺著眉頭提醒道道:


    “既然如此,你一路上務必保證好公主的安全,若是公主有個任何閃失,後果你是知道的!”


    秦天見秦瓊如此慎重,連忙應道:


    “請父親放心,天兒一定會保護好公主!”


    秦瓊見此,便沒有再囑咐其它,隻是叮嚀道:


    “萬事皆要小心!”


    ……


    當天下午,秦天迴到府上之後,便直接朝著書房而去。


    沒過多久,夏荷便從走廊拐角出現,走進書房門口道:


    “公子,你找我?”


    聞言,正在桌上白紙上寫著字的秦天,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來看向夏荷。


    他見夏荷進來後,先是點頭示意,然後對其說道:


    “嗯,是的。”


    緊接著便對著一旁的夏荷問道:


    “夏荷姐,前幾日交代你的事,準備的怎麽樣了?


    夏荷聞言,低頭恭敬地迴道:


    “迴稟公子,妾身都按照你給圖紙和要求準備妥當了。”


    秦天見夏荷辦事很是認真,點頭表示滿意,便對其吩咐道:


    “好,既然如此,你讓人把東西拿去放在前院之前那個廢棄的柴房,我稍後就來。”


    聞言,夏荷的眉頭輕蹙了一下,顯然有些遲疑,最終卻咬了咬唇,對秦天躬身迴答道:


    “是,公子。”


    接著便退了出去。


    夏荷離開後,換了一身常服後,便朝著前院走去。


    秦天走的並不是很快,相反他走的還是比較緩慢。因為,此刻秦天的腦海中重在思考問題,那就是如何將煙花製作出來。


    由於兩天後,秦天便要出發前往溪霞村了。


    因此,秦天打算在兩天半的時間裏,將煙火製作出來,到時候作為給母親賀壽的壽禮。


    眼下秦天所在的貞觀年間,民間過年時用的還是竹筒爆竹。


    很顯然,這對於從前世,從繁榮昌盛的華夏國穿越而來的秦天來說,還有些落伍。


    因此,他想在大唐研製出一種如同前世那般,能綻放出絢麗火光的煙花來。能讓大唐在一夜之間,成為當下最璀璨奪目的國度。


    而且,他相信在以後,各式各樣的煙花在唐朝絕對有很多。而今生,他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煙花更加耀眼、炫目!


    甚至將來的時候,給大唐的百姓帶來一一場震撼、永世難忘、甚至永遠無法磨滅煙花盛會。


    對於煙花的曆史,秦天還是知道的。


    煙花最早出現在唐朝,但卻盛行於宋朝。


    唐朝主要竹筒以爆竹的方式為主,而到了宋朝則已紙質裝填的方式代替竹筒爆竹。尤其是南宋時期,煙花的光、聲、色、煙的效果得以呈現。


    唐朝武德年間,李畋在孫思邈等人研製火藥的成果基礎之上, 將火藥用於爆竹, 發明了 硝花爆竹, 從而開創了煙花鞭炮生產的先河。


    但此時的爆竹還不是用紙做的外筒, 仍然使用的是竹筒。因此史書上稱這種 爆竹味 “爆竿”。


    爆竹的“硝磺期”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宋代, 才逐漸進入了爆竹的 “紙爆起”,將竹筒替換為 紙筒填入火藥,爆竹也因此改名為 “爆仗”。


    後來到了北宋時期,隨著爆仗漸漸普及,原本粗糙笨重的竹筒煙花也進一步改良,出現了 卷起煙花。


    這種煙花輕巧安全,但以小型噴花為主,品種非常有限。


    直到南宋時期煙花技術開始趨於成熟,光、聲、色、煙的效果都得以呈現。品種變得多了起來,也出現了專門受雇於人的 專職煙火師、煙火藝人。


    在南宋洪邁的《夷堅誌》、吳自牧的《夢梁錄》等書中多處記載了煙花的盛行。


    宋朝以後,煙花的發展進入了 “係列期”。


    各種名目繁多的煙花品種層出不窮,從元代的“月光”、“日光”、“流星”、“白睡蓮”等,一直到清朝的“千丈梅”、“倒垂蓮”、“小葉梨”等。


    這一時期煙火已經發展到近十大類別數百個品種,並開始向國外出口。


    對於煙花的製作,秦天還是知道的。


    製作煙花,隻需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原料要求,再配上一定的比例將其製作成燃放用的煙火就可以了。


    當然,為了讓煙花在天空中能綻放出各種顏色,需要加入一定發色劑。


    發色劑是鍶、鋇、鈉等金屬化合物,其中含有金屬離子,在燃燒時會發放出獨特的火焰。


    不同的金屬離子,在燃燒時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化學上稱之為“焰色反應”。


    因此,秦天準備將自己製作的煙火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發色劑。


    這樣一來,既保證了煙火的絢爛多姿,又提高了煙花的品味性和藝術魅力。


    想到這裏,秦天便加快了腳步朝著柴房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大唐的工科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雪襲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雪襲雨並收藏混在大唐的工科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