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知道程咬金一向性急,於是笑罵道:


    “昨日幸得秦天用換血之法讓我多年來的傷病痊愈了,今日我才能上朝啊!”


    程咬金聞言先是愣了愣神,旋即驚訝道:


    “咦!二哥說的可是被陛下之前恩賜進入國子監學習的那個秦天?”


    “沒錯,如今他已成為我的義子。”


    秦瓊一邊走著,一邊迴答。


    程咬金後,臉色有些怪異道:


    “嘿嘿!沒想到他竟然治好了二哥的傷病,倒是個有才能的,


    不過話又說迴來,前兩次俺老程家那兩小子出手打了柴家和張家的兒子,裏麵定有這秦天慫恿。”


    秦瓊聽完後,笑罵道:


    “你家那兩個小兔崽子可不簡單啊!都學了你的蠻橫和霸道!”


    程咬金撓聞言,撓頭憨厚的笑道:


    “哼!那倆個小子整天就隻知道給我惹是生非。”


    說到這裏,程咬金又說道:


    “還好打架沒輸,若是輸了丟了俺老程的麵子,看俺老程如何收拾他們,”


    秦瓊聽完後,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說話,繼續朝著太極殿內走去。


    因為,此刻的太極殿宮門已經被皇宮內侍打開了。兩人身後的群臣見狀,都紛紛進入殿內。


    “翼國公如今傷勢痊愈實乃我大唐的福氣啊!”


    秦瓊剛一進太極殿,立馬傳來一陣恭維聲,秦瓊順眼望去,發現原來是魏王李泰正朝著自己拱手行禮呢。


    “承蒙陛下鴻福,微臣才僥幸痊愈,有勞魏王掛念了。”


    秦瓊客套道。


    魏王李泰嗬嗬一笑道:


    “誒!翼國公乃是跟隨父皇多年的老臣,為國盡忠,我等都是看在眼裏的,翼國公無須客氣。”


    秦瓊聽後,微微一笑。


    兩人的這一幕,自然是被不遠處的太子李承乾瞧見了。


    李承乾冷冷地盯著秦瓊看了一會,眼神冰寒至極。李泰注意到了李承乾的目光,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譏諷。


    李承乾看到李泰的這副態度,怒火中燒,恨不得當場撕碎他。


    要說這秦瓊,其實並未跟兩人有什麽關係。


    隻是當初李承乾發現父皇對四弟的寵愛愈發嚴厲後,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穩,就想把秦瓊拉攏過來。


    畢竟,以秦瓊的在軍中的聲望和地位,幫助自己爭奪皇儲,肯定會對自己很有幫助的。


    可惜,秦瓊事後根本就沒理睬他,甚至還拒絕他,這使得身為太子的李承乾頓時感覺臉麵無存的同時,對秦瓊也充滿了嫉妒之情。


    ……


    朝堂上,文官和武官涇渭分明,分成左右兩列,按照各自的職務站在兩旁。


    朝堂龍椅上。


    李世民環視群臣,朗聲道:


    “諸位愛卿,近期我大唐國泰民安,百業待興,但我等卻不能鬆懈,必須勵精圖治、廣納賢能,共謀社稷,為我大唐千秋萬代的基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文武百官聽完後,皆躬身拜伏在地。


    接下來,李世民和群臣們開始了新的一天朝會。


    ……


    很快,朝會結束後。


    李世民的目光最終落到秦瓊的身上,微笑道:


    “叔寶,朕今日見你終於痊愈能上朝,真是欣慰啊!你可不知道,你這一躺可有許久了。”


    聽到皇帝的話語後,秦瓊忙起身拜謝道:


    “多謝陛下關心,微臣慚愧啊!微臣身上這些傷,都是早年落在身上的。不想反倒累得陛下擔憂了。”


    李世民哈哈笑了幾聲,拍了拍秦瓊的肩膀,笑道:


    “無妨,無妨。你的身體已經恢複了便好,朕也放心了。”


    說完後,李世民望著朝中的重臣說道: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下,隻見人群中走出一人,正是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杜正倫。


    杜正倫先是對著李世民行了一禮,然後這才朗聲道: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李世民聽後,點了點頭,示意杜正倫直說。


    杜正倫見狀,便說道:


    “按照祖製,皇子成年必須去封地建府,避免與太子之間產生衝突,影響皇室團結。所以微臣懇請陛下,準許魏王前往雍州上任雍州牧一職。”


    杜正倫的話音剛落下,朝野中一片嘩然。


    朝中誰不知魏王李泰眼下正備受陛下的寵愛呢,現在杜正倫居然提議讓魏王去封地,這擺明就是給魏王拉仇恨。


    果然,人群中的李泰則是聽了杜正倫的話後,臉色慘白無比,額頭冒汗,連忙朝著李世民跪拜道:


    “父皇,兒臣還年幼,還需要在父皇和大哥身邊學習政務呀。而且……”


    說到這裏,李泰哭訴道:


    “而且,兒臣還想陪伴父皇母後身邊,盡點孝心好好侍奉你們,還望父皇恩準!”


    魏王李泰的言語裏,帶著濃濃的哀求味。


    李泰這一幕,自然是落在太子李承乾的眼裏。


    此刻的李承乾覺得,若是能借此機會將四弟趕去封地,那麽朝堂之中便再也沒有人和他爭奪這皇位了,簡直就是一舉數得的美事。


    龍椅上的李世民在聽到杜正倫的建議後,眉毛微微皺起。


    杜正倫雖說是為了維護皇室團結,才勸諫魏王去封地,但李世民心裏很清楚,這件事情絕非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


    作為一代帝王的李世民,他深知權力帶來的危險。特別是皇子們成年以後,彼此之間的競爭是極其激烈的。


    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皇帝必須要保持對皇子們的控製,這是皇帝最重要的責任。而李世民的權衡之術是把握住平衡。


    既要保證皇子之間的和睦相處,又要掌握住權力,避免讓權力失控,影響大唐的未來。


    另外,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希望太子能在這艱難的鬥爭中學會逆境成長,最終脫穎而出。


    很顯然,李泰便是李承乾的那顆磨刀石,自己也才會更多更多的去寵愛他。


    當然,李泰的文學功底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性格也不錯,頗合李世民的胃口。所以,李世民對於李泰的寵愛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


    但現在,杜正倫的話卻又不得不讓他考慮,思慮了片刻,抬手對著李泰道:


    “既然如此……”


    李世民的話還沒說完,便被一道聲音打斷:


    “陛下,微臣認為此舉不妥!”


    眾人循聲望去,發現這個人赫然殿中侍禦史崔仁師。


    李世民聞言,內心有些暗喜,畢竟他也是不願李泰離開長安。但麵上依舊是一副平淡的模樣,開口問道:


    “崔愛卿何出此言?”


    李世民雖然是詢問的態度,實際上卻用了一種肯定句式。


    李世民的意圖很明確了,你崔仁師要反駁,那麽就拿出足夠的理由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大唐的工科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雪襲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雪襲雨並收藏混在大唐的工科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