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住地規劃(一)
錯穿末世,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作者:儾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參戰的隊員們吃過晚飯陸續去休息了,但住地各處的生產小組還在忙碌。
一號停車場燈火通明,唐莉莉正帶人清點物資分類入庫,生態園內丁博還在帶人挖樹除草清理改造,後廚正在清洗餐具,並準備第二天早飯的食材,能源組還集中在一起觀看培訓視頻,孩子們在5號樓活動室困頓的等家長們來接,委員和隊長們集中在5號樓會議室開會。
張利先匯報了人員信息,“這次一共來了232人,其中12歲以下孩子21人,成人211人,成人中男性148人,女性63人,60歲以上老人8人,孕婦3人,本科以上學曆139人。和喪屍戰鬥過的有63人,特長專長、職業分布比較雜,隻能以後按需要抽派人手,女性比例低了點。
好消息是有三位醫生、兩位護士,而且正好有位婦產科醫生。
另外,工分製還有些細節需要推敲,而且大家的崗位還沒有穩定,隻能推遲執行,已通知組長和隊長們做好記錄,等信息化完備、人員分配就位後再行多退少補。”
王伯鬆匯報,“已選出發電、機械、自動化相關專業人員32人,基本能夠滿足地熱發電站的專業需求,但大家對地熱發電的了解都很有限,今天組織反複觀看了教學視頻。發電站的操作和日常維護比預想的簡單,但要做到維修、改造還需要對設備有更深入的了解,明天將按專業分組,進一步學習設備構造和原理,最近也會不定期的到地下四層實地熟悉設備和操作。
地下二層的中央控製室是整個庇護所的核心控製區,但要在地熱發電站恢複前啟動它,就需要四台柴油發電機全功率運轉,不啟動中控室,那麽服務器、信息中心等暫時就不能使用。我會和幾個同事再研究下,看哪個選擇更優。”
滕京匯報,“今天到地下二層和三層查看了種植區和工料房,設備很先進,種植模塊的土壤基質和製式容器都是完備的,電力供應能保障的情況下,地下種植園甚至能比生態園更快的恢複生產。
立體農場的設施設備很先進,想要正常運轉的話,需要自動化專業和機械專業的人員配合,很多設備我們查看說明書知道怎麽運轉,但沒有專業人士指導,還不敢嚐試啟動。
庫存找到了幾種主要糧食的種子,而且都不是雜交的,能夠長期穩定種植,但缺少肥料、農藥、營養液。以目前的條件,隻能在立體農場的基礎上搞有機種植,這就需要大量家畜、秸稈提供有機肥。
今天下午胡鑫帶迴來了好消息,在漫葡小鎮的農技站找到了蘑菇種殖技術和蚯蚓養殖技術的資料,尤其是養殖蚯蚓,不僅能夠提供大量有機肥,還能給人和家畜提供蛋白質。”
張曉草打斷了一下,“蚯蚓給人提供蛋白質?吃蚯蚓?”
滕京解釋,“蚯蚓自古就是中藥材,利用蚯蚓自身的酶係在一定條件下使之自溶,能得到蚯蚓自溶液,提取率一般為75%以上,其中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指標高於大豆蛋白,加工自溶液後製成幹粉,添加到食物中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加工後直接吃。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經過蚯蚓消化過的土壤,排出成蚓糞,含有的氮、磷、鉀的成分較一般土壤高數倍,是一種高效的有機肥料。
這對我們建設立體有機農場幫助極大,我們這裏氣候幹燥,並不適合露天養殖蚯蚓,但在地下二三層溫度濕度可控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不用專門養殖,蚯蚓的生存需求和植物生長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並非無法解決,想辦法和適宜的植物混種,定時收獲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沒有條件獲取優質的蚯蚓種苗,隻能到野外收集,產量上肯定會降低一些,但這項技術必須應用起來。
蘑菇的種植技術也不複雜,它不占用耕地,相當於提供了額外的食物來源,住地內也具備種植條件,我們會盡快嚐試開展起來。
以柴油發電機的功率,目前隻能集中力量把生態園的立體農場先恢複,盡早滿足住地的蔬果需求,我們本來還計劃把山穀內可耕種的土地都開發出來,包括小公園和幾棟建築之間的空地,但考慮到現在山穀內人數較多,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而且有了地下種植區,耕地暫時沒有那麽緊張了,就取消了計劃。
家畜方麵,農家樂養的豬和羊是用來食用的,所以沒有公豬和公羊,這個必須盡快找到,不然真的是吃一隻少一隻,還要想辦法捕捉更多的家畜,搜集家畜胚胎和配種方麵的技術資料,否則種群太小,會極大的限製蛋白質來源的。
另一方麵申請把雞蛋供應停上兩個月,不然種蛋數量太少,大大減慢了孵化成群的速度。”
張曉草想了想說,“那就停一停,我們搜集了很多牛奶,盡量在保質期內用牛奶替代雞蛋吧。”
滕京繼續說,“人力充沛了,建議組建專門的物資收集隊伍,住地外的蔬菜、水果可以探查後采摘迴來。生態園改造期間,至少兩個月內無法提供任何供應,但這兩個月正是大田的收獲季節,雖然外麵的農田沒人打理會減產很多,但卻也是我們的唯一的蔬果來源了。
還有一點,即將進入糧食收獲的季節,沒人照料的情況下,水稻就別想了,但是耐旱的玉米、土豆、紅薯還是能有收獲的,要盡快探查附近的資源狀況,集中收獲一波。”
張曉草點了點頭,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
楊璐匯報,“我組織了幾個人,初步勘察了住地的周邊環境,有以下幾個建議,一是清理住地內的車輛,在住地外建立臨時停車場。住地內各種車太多了,嚴重影響內部監控和防衛,物資入庫速度要加快,住地內的車要集中規範停放,不必要的車輛全部清理出去。
一號停車場燈火通明,唐莉莉正帶人清點物資分類入庫,生態園內丁博還在帶人挖樹除草清理改造,後廚正在清洗餐具,並準備第二天早飯的食材,能源組還集中在一起觀看培訓視頻,孩子們在5號樓活動室困頓的等家長們來接,委員和隊長們集中在5號樓會議室開會。
張利先匯報了人員信息,“這次一共來了232人,其中12歲以下孩子21人,成人211人,成人中男性148人,女性63人,60歲以上老人8人,孕婦3人,本科以上學曆139人。和喪屍戰鬥過的有63人,特長專長、職業分布比較雜,隻能以後按需要抽派人手,女性比例低了點。
好消息是有三位醫生、兩位護士,而且正好有位婦產科醫生。
另外,工分製還有些細節需要推敲,而且大家的崗位還沒有穩定,隻能推遲執行,已通知組長和隊長們做好記錄,等信息化完備、人員分配就位後再行多退少補。”
王伯鬆匯報,“已選出發電、機械、自動化相關專業人員32人,基本能夠滿足地熱發電站的專業需求,但大家對地熱發電的了解都很有限,今天組織反複觀看了教學視頻。發電站的操作和日常維護比預想的簡單,但要做到維修、改造還需要對設備有更深入的了解,明天將按專業分組,進一步學習設備構造和原理,最近也會不定期的到地下四層實地熟悉設備和操作。
地下二層的中央控製室是整個庇護所的核心控製區,但要在地熱發電站恢複前啟動它,就需要四台柴油發電機全功率運轉,不啟動中控室,那麽服務器、信息中心等暫時就不能使用。我會和幾個同事再研究下,看哪個選擇更優。”
滕京匯報,“今天到地下二層和三層查看了種植區和工料房,設備很先進,種植模塊的土壤基質和製式容器都是完備的,電力供應能保障的情況下,地下種植園甚至能比生態園更快的恢複生產。
立體農場的設施設備很先進,想要正常運轉的話,需要自動化專業和機械專業的人員配合,很多設備我們查看說明書知道怎麽運轉,但沒有專業人士指導,還不敢嚐試啟動。
庫存找到了幾種主要糧食的種子,而且都不是雜交的,能夠長期穩定種植,但缺少肥料、農藥、營養液。以目前的條件,隻能在立體農場的基礎上搞有機種植,這就需要大量家畜、秸稈提供有機肥。
今天下午胡鑫帶迴來了好消息,在漫葡小鎮的農技站找到了蘑菇種殖技術和蚯蚓養殖技術的資料,尤其是養殖蚯蚓,不僅能夠提供大量有機肥,還能給人和家畜提供蛋白質。”
張曉草打斷了一下,“蚯蚓給人提供蛋白質?吃蚯蚓?”
滕京解釋,“蚯蚓自古就是中藥材,利用蚯蚓自身的酶係在一定條件下使之自溶,能得到蚯蚓自溶液,提取率一般為75%以上,其中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指標高於大豆蛋白,加工自溶液後製成幹粉,添加到食物中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加工後直接吃。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經過蚯蚓消化過的土壤,排出成蚓糞,含有的氮、磷、鉀的成分較一般土壤高數倍,是一種高效的有機肥料。
這對我們建設立體有機農場幫助極大,我們這裏氣候幹燥,並不適合露天養殖蚯蚓,但在地下二三層溫度濕度可控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不用專門養殖,蚯蚓的生存需求和植物生長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並非無法解決,想辦法和適宜的植物混種,定時收獲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沒有條件獲取優質的蚯蚓種苗,隻能到野外收集,產量上肯定會降低一些,但這項技術必須應用起來。
蘑菇的種植技術也不複雜,它不占用耕地,相當於提供了額外的食物來源,住地內也具備種植條件,我們會盡快嚐試開展起來。
以柴油發電機的功率,目前隻能集中力量把生態園的立體農場先恢複,盡早滿足住地的蔬果需求,我們本來還計劃把山穀內可耕種的土地都開發出來,包括小公園和幾棟建築之間的空地,但考慮到現在山穀內人數較多,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而且有了地下種植區,耕地暫時沒有那麽緊張了,就取消了計劃。
家畜方麵,農家樂養的豬和羊是用來食用的,所以沒有公豬和公羊,這個必須盡快找到,不然真的是吃一隻少一隻,還要想辦法捕捉更多的家畜,搜集家畜胚胎和配種方麵的技術資料,否則種群太小,會極大的限製蛋白質來源的。
另一方麵申請把雞蛋供應停上兩個月,不然種蛋數量太少,大大減慢了孵化成群的速度。”
張曉草想了想說,“那就停一停,我們搜集了很多牛奶,盡量在保質期內用牛奶替代雞蛋吧。”
滕京繼續說,“人力充沛了,建議組建專門的物資收集隊伍,住地外的蔬菜、水果可以探查後采摘迴來。生態園改造期間,至少兩個月內無法提供任何供應,但這兩個月正是大田的收獲季節,雖然外麵的農田沒人打理會減產很多,但卻也是我們的唯一的蔬果來源了。
還有一點,即將進入糧食收獲的季節,沒人照料的情況下,水稻就別想了,但是耐旱的玉米、土豆、紅薯還是能有收獲的,要盡快探查附近的資源狀況,集中收獲一波。”
張曉草點了點頭,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
楊璐匯報,“我組織了幾個人,初步勘察了住地的周邊環境,有以下幾個建議,一是清理住地內的車輛,在住地外建立臨時停車場。住地內各種車太多了,嚴重影響內部監控和防衛,物資入庫速度要加快,住地內的車要集中規範停放,不必要的車輛全部清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