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白日很短,距離太陽升起還有段時間,陳漠在一邊打坐修行,一邊提煉玉簡裏的信息。
修煉有各種境界之分,也就是修仙人圈裏的層級。
其境界分為四大境界,分別是:煉精化氣(包含旋照、開光、融合三個階段)、煉氣化神(包括心動、靈寂、金丹三個階段)、煉神還虛(元嬰、出竅、分神三個階段)以及煉虛合道(包括合體、渡劫、大乘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隻有達到大乘後才是這片世界的至高權利者。
這“忠陽散人”,一生修行始於二十六歲娶妻生子之後,被修仙宗門一外出遊曆仙人選中,加入名為白鷺劍宗的修仙宗門,此宗門位於天南國碧水洲境內,由於他身有靈根,但年歲已大,過了修煉最佳時機,在宗門內也算一般弟子。
在渡過煉氣化神金丹之境後,遲遲無法跨入元嬰,修為停滯不前。外出遊曆,尋求大機緣,可等他遊曆金湘國和紫霄國後,感覺大限將至,突破已然無望。迴到宗門附近,開辟一處洞府,將畢生寶物盡放其中,用陣法遮掩,返迴家中,將寶圖和玉簡贈給後人,待有人能身具靈根來此尋找,隨後返迴洞府閉關。
遊曆期間,“忠陽散人”將聽說的和見過的宗門都進行分類整理,並用一張圖記錄標注,放在閉關洞府之中,留給後人查閱。玉簡中隻簡單表述了天南國內五州之內,數得上名號的十幾個宗門,但陳漠在這些宗門裏沒看到水鏡觀的名字,想來這水鏡觀太不入流吧。
修仙一路不進則退,使用外物助其修煉也是不可缺少的。修者所使用寶物大致概括有法寶和丹藥。法寶有法器、寶器、靈器、仙器之分;每種仙器也有極品、上品、中品、下品之別。丹藥又分為修煉、神魂、療傷和其他四大類,也有層級與品級之分。
玉簡中還囑咐道,初入修仙宗門要處處小心,切不可與他人發生爭端,因為你無法預料將來誰能比你強大,一旦種下禍根,日後必有生死大難,等等一些囑咐之類的話。
此時天光大亮,陳漠收迴心神,拎起水桶開始一日勞作,陳漠已掀開世界的另一層麵紗。展露出來的美景,讓陳漠內心瘙癢難耐,就像剛娶的媳婦,卻總不讓你摸她的手,你說難受不難受。
陳漠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利用閑暇時間跑去書齋看書,給了先生一兩銀子,這老先生樂的胡子上翹說:你可隨意看,看多久都行。已經成為這裏的貴賓,還可以帶有幾本,隔日送迴即可。
陳漠看到被書堆的滿滿當當的二樓,有些傻眼,上次來隻是為了偵查敵情,沒太注意這些,現在細看之下,倒吸一口涼氣。三年能看下來都算不錯,青書說一年半載,怎麽可能呢?雖說書齋不大,但涵蓋書籍種類確實繁多。
陳漠從書架第一排開始,拿出十本書放在桌上開始翻看。同時默默用靈力加強記憶,隨著翻動,不僅能過目不忘,更可以一目十行,這太逆天啦。這些人文、地理、經史、詩詞,來者不拒。
就這樣,時間在陳漠在半工半讀中度過,幾個月下來書看的確是不少。
轉眼臨近新年,陳漠與青書在小院正堂裏吃著簡單素菜,聊著每天生活、看書的感悟,陳漠雖然年紀小,但經過這些日子不斷吸取知識,也能和青書坐而論道,不經意間說出幾句前世經典名言,讓青書驚為天人,看見這孩子就像神童一樣,眼神中流露著幽幽光芒,看得陳漠雞皮疙瘩掉一地。
陳漠說道:青書道長,見你平日總是一個人看著棗樹發呆,能跟我說說你是為何發呆嗎?
青書放下筷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說道:我在想一段往事。
“來了,來了,這個瓜一定要好好吃,”陳漠正襟危坐提起精神,準備好好聽聽。
青書放下茶碗不再說話,陳漠頓時有種腸梗阻的感覺。你快說啊,想要急死我是不是。
青書慢慢說著,時間一點點流逝。
原來青書在未入道門前,是一戶城裏商賈家的公子名叫張正書,從小乖巧聽話,十五歲時跟家人逛廟會,遇見一位十分漂亮的小娘子,按青書的話說一眼千年,似是早已認識那般投緣。後來經過多方打聽,這小娘子是城裏縣太爺的掌上明珠。
商賈和官宦本就不是一個階層,更不可能將自家女兒下嫁給商賈子弟。但從那以後青書茶飯不思,每日在縣衙後門等著小姐出來,可是官宦家女子哪有輕易出門的,也許是上天垂青,有一日這小姐和丫鬟出了後門,青書借此機會表達愛意,誰知這小姐也對青書印象頗深。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隻是在丫鬟耳邊說了句悄悄話轉身迴了縣衙。
待那小姐走後,丫鬟說你若能有個功名或是能讓老爺對你有所青睞,那自然是可以的。
青書一聽,那就是有功名或做出什麽大事能讓縣太爺推崇自己,後麵就能提親啦。
青書興奮的迴到家後,說了此事,青書父母卻不太同意他娶官宦家女子,門不當戶不對,要是能考上功名,那就另說。青書發奮考功名,夜夜讀書,這期間一直也未和那女子聯係,經過一年努力從秀才考上了舉人,在當地也是能跟縣太爺平起平坐的。
可就在他高中舉人,騎著高頭大馬胸帶紅花遊街時,路過縣衙前,想進門拜見縣太爺,卻被衙役攔下,說郡城裏來了貴客,老爺不便見人,請舉人老爺先迴去,知縣大人會登門拜訪。哪知這貴客是州城郡守大人的兒子,還帶著一媒人前來提親,讓知縣女兒做他二夫人。青書聽聞頓時亂了分寸,急忙下馬就要硬闖縣衙。
一片嘈雜聲驚動了知縣和郡守兒子,知縣也不敢對這新舉人太過不敬,畢竟以後也要為官一方,不好得罪。但郡守兒子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一個小舉人在他眼裏還不算啥,天天自家門前排隊要官的舉人多的是,他算什麽。
一怒之下讓隨從把青書好頓毒打,知縣怕事情鬧大,自己也不好做,趕緊攔著,算是救了青書一命。青書被人抬迴到家裏,好端端的喜事差點變成喪事,一家人鬱鬱寡歡。
等青書稍微好轉,知縣女兒派人送來一封信,說自己不敢違背父母之命,讓青書另覓佳人,此生無緣,來生再續。隨後就嫁了郡守兒子做了二夫人。
青書好端端的一段初戀,才子佳人的戲碼戛然而止。
後來,青書身體康複,朝廷的任命也下來了,派他去某地當縣令,結果這小縣歸屬的上級郡守,卻是初戀的公公。青書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都過去了,好景不長,青書到任不到三個月,郡守要各縣官員去郡守府匯報政績,青書也在其內。
修煉有各種境界之分,也就是修仙人圈裏的層級。
其境界分為四大境界,分別是:煉精化氣(包含旋照、開光、融合三個階段)、煉氣化神(包括心動、靈寂、金丹三個階段)、煉神還虛(元嬰、出竅、分神三個階段)以及煉虛合道(包括合體、渡劫、大乘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隻有達到大乘後才是這片世界的至高權利者。
這“忠陽散人”,一生修行始於二十六歲娶妻生子之後,被修仙宗門一外出遊曆仙人選中,加入名為白鷺劍宗的修仙宗門,此宗門位於天南國碧水洲境內,由於他身有靈根,但年歲已大,過了修煉最佳時機,在宗門內也算一般弟子。
在渡過煉氣化神金丹之境後,遲遲無法跨入元嬰,修為停滯不前。外出遊曆,尋求大機緣,可等他遊曆金湘國和紫霄國後,感覺大限將至,突破已然無望。迴到宗門附近,開辟一處洞府,將畢生寶物盡放其中,用陣法遮掩,返迴家中,將寶圖和玉簡贈給後人,待有人能身具靈根來此尋找,隨後返迴洞府閉關。
遊曆期間,“忠陽散人”將聽說的和見過的宗門都進行分類整理,並用一張圖記錄標注,放在閉關洞府之中,留給後人查閱。玉簡中隻簡單表述了天南國內五州之內,數得上名號的十幾個宗門,但陳漠在這些宗門裏沒看到水鏡觀的名字,想來這水鏡觀太不入流吧。
修仙一路不進則退,使用外物助其修煉也是不可缺少的。修者所使用寶物大致概括有法寶和丹藥。法寶有法器、寶器、靈器、仙器之分;每種仙器也有極品、上品、中品、下品之別。丹藥又分為修煉、神魂、療傷和其他四大類,也有層級與品級之分。
玉簡中還囑咐道,初入修仙宗門要處處小心,切不可與他人發生爭端,因為你無法預料將來誰能比你強大,一旦種下禍根,日後必有生死大難,等等一些囑咐之類的話。
此時天光大亮,陳漠收迴心神,拎起水桶開始一日勞作,陳漠已掀開世界的另一層麵紗。展露出來的美景,讓陳漠內心瘙癢難耐,就像剛娶的媳婦,卻總不讓你摸她的手,你說難受不難受。
陳漠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利用閑暇時間跑去書齋看書,給了先生一兩銀子,這老先生樂的胡子上翹說:你可隨意看,看多久都行。已經成為這裏的貴賓,還可以帶有幾本,隔日送迴即可。
陳漠看到被書堆的滿滿當當的二樓,有些傻眼,上次來隻是為了偵查敵情,沒太注意這些,現在細看之下,倒吸一口涼氣。三年能看下來都算不錯,青書說一年半載,怎麽可能呢?雖說書齋不大,但涵蓋書籍種類確實繁多。
陳漠從書架第一排開始,拿出十本書放在桌上開始翻看。同時默默用靈力加強記憶,隨著翻動,不僅能過目不忘,更可以一目十行,這太逆天啦。這些人文、地理、經史、詩詞,來者不拒。
就這樣,時間在陳漠在半工半讀中度過,幾個月下來書看的確是不少。
轉眼臨近新年,陳漠與青書在小院正堂裏吃著簡單素菜,聊著每天生活、看書的感悟,陳漠雖然年紀小,但經過這些日子不斷吸取知識,也能和青書坐而論道,不經意間說出幾句前世經典名言,讓青書驚為天人,看見這孩子就像神童一樣,眼神中流露著幽幽光芒,看得陳漠雞皮疙瘩掉一地。
陳漠說道:青書道長,見你平日總是一個人看著棗樹發呆,能跟我說說你是為何發呆嗎?
青書放下筷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說道:我在想一段往事。
“來了,來了,這個瓜一定要好好吃,”陳漠正襟危坐提起精神,準備好好聽聽。
青書放下茶碗不再說話,陳漠頓時有種腸梗阻的感覺。你快說啊,想要急死我是不是。
青書慢慢說著,時間一點點流逝。
原來青書在未入道門前,是一戶城裏商賈家的公子名叫張正書,從小乖巧聽話,十五歲時跟家人逛廟會,遇見一位十分漂亮的小娘子,按青書的話說一眼千年,似是早已認識那般投緣。後來經過多方打聽,這小娘子是城裏縣太爺的掌上明珠。
商賈和官宦本就不是一個階層,更不可能將自家女兒下嫁給商賈子弟。但從那以後青書茶飯不思,每日在縣衙後門等著小姐出來,可是官宦家女子哪有輕易出門的,也許是上天垂青,有一日這小姐和丫鬟出了後門,青書借此機會表達愛意,誰知這小姐也對青書印象頗深。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隻是在丫鬟耳邊說了句悄悄話轉身迴了縣衙。
待那小姐走後,丫鬟說你若能有個功名或是能讓老爺對你有所青睞,那自然是可以的。
青書一聽,那就是有功名或做出什麽大事能讓縣太爺推崇自己,後麵就能提親啦。
青書興奮的迴到家後,說了此事,青書父母卻不太同意他娶官宦家女子,門不當戶不對,要是能考上功名,那就另說。青書發奮考功名,夜夜讀書,這期間一直也未和那女子聯係,經過一年努力從秀才考上了舉人,在當地也是能跟縣太爺平起平坐的。
可就在他高中舉人,騎著高頭大馬胸帶紅花遊街時,路過縣衙前,想進門拜見縣太爺,卻被衙役攔下,說郡城裏來了貴客,老爺不便見人,請舉人老爺先迴去,知縣大人會登門拜訪。哪知這貴客是州城郡守大人的兒子,還帶著一媒人前來提親,讓知縣女兒做他二夫人。青書聽聞頓時亂了分寸,急忙下馬就要硬闖縣衙。
一片嘈雜聲驚動了知縣和郡守兒子,知縣也不敢對這新舉人太過不敬,畢竟以後也要為官一方,不好得罪。但郡守兒子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一個小舉人在他眼裏還不算啥,天天自家門前排隊要官的舉人多的是,他算什麽。
一怒之下讓隨從把青書好頓毒打,知縣怕事情鬧大,自己也不好做,趕緊攔著,算是救了青書一命。青書被人抬迴到家裏,好端端的喜事差點變成喪事,一家人鬱鬱寡歡。
等青書稍微好轉,知縣女兒派人送來一封信,說自己不敢違背父母之命,讓青書另覓佳人,此生無緣,來生再續。隨後就嫁了郡守兒子做了二夫人。
青書好端端的一段初戀,才子佳人的戲碼戛然而止。
後來,青書身體康複,朝廷的任命也下來了,派他去某地當縣令,結果這小縣歸屬的上級郡守,卻是初戀的公公。青書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都過去了,好景不長,青書到任不到三個月,郡守要各縣官員去郡守府匯報政績,青書也在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