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寧王問道:「依你看,是為何如此呢?」
張楨道:「陛下隻是咬定大皇子體弱,不宜過早成婚。」
滇寧王沉吟不語。成婚跟體弱其實並不衝突,暫不圓房就是了,退一步說大皇子身邊不會少了伺候的人,他真想怎麽樣,不說宮女了,拉個太監都能成事,哪裏是不娶妻能攔得住的。
滇寧王再問:「本王久居南疆,不熟京中境況,四位皇子各是什麽脾性,不知世侄可否為我分說?」
張楨一怔,滇寧王這個問題是很直接了,等於要他點評皇子,雖則本朝言路寬鬆,茶樓酒肆裏指點江山的大有人在,但他作為在朝官員,麵對藩王又是另一迴事,說話不能不慎重。
他的猶豫不過片刻,很快便下了決定,既是來刷存在感的,焉能不拿出點幹貨?他本籍江南,學成進京為官,生平所經之地皆是富貴繁華,南疆這等偏遠地界在他心中比虎狼之地也差不了多少,不但窮山惡水,還遍地刁民,不找個後台罩著如何混得下去。
「晚生為官日淺,要說皇子們的脾性,著實是不很清楚,不過王爺動問,晚生不能不答,隻可將聽到的一些閑語轉述,還請王爺見諒。」
這是應有之意,張楨要是敢一點鋪墊不做,大咧咧地直說「大皇子怎樣二皇子如何三皇子四皇子又如何」,滇寧王倒懶得搭理他了,這不但愣頭愣腦,而且一聽就是胡吹大氣,他一個外朝禦史,上哪切身接觸大半時間養於深宮中的皇子們?
張楨想了一想:「要說大皇子殿下,因他先天體弱,陛下極少讓他現於人前,連先生都是單獨命了翰林院一位飽學的童翰林進宮為他講習,這位童老翰林學識淵博,性情敦厚,自成為皇子師之後,就心無旁騖,不再參與任何事體,隻一心教授大皇子。據他對人誇讚,大皇子性善可親,品行仁厚。」
滇寧王見客,沐元瑜能蹭著旁聽,但這個場合她不便隨意開口,枯坐了好一會兒,腰有點酸,忍不住悄悄動了動。
滇寧王的目光忽然過來:「瑜兒,你想說什麽?」
沐元瑜:「……」
她沒想說話,但招了她爹的眼,不好說「沒什麽」,讓她爹在客人麵前塌麵子是小,下迴嫌她坐不住丟人不準她再出來她就虧了。
隻好忙想了個問題,道:「孩兒是有一點疑惑,那位童老翰林不管任何外務,那是連立國本及大皇子殿下娶妻這樣的事也不發一語嗎?」
這就怪了,大皇子身體再弱,隻要他還活著,就是最強有力的皇位繼承者,而作為大皇子師,童老翰林在這兩件事上都非常有發言權,他出麵為大皇子代言爭取很正常,始終保持沉默才不對頭。
張楨望了過來,目中是毫不掩飾的訝異。
滇寧王輕咳一聲,道:「容你來聽就是寬縱你了,哪來那麽多話。」又向張楨道,「世侄不要介意,本王膝下獨此一子,有些寵慣壞了。」
張楨知情識趣,拱手道:「王爺太謙了,晚生僭越說一句,世子能發此問,不但聰慧過人,見識亦出類拔萃,實在矯矯不群。」
沐元瑜臉又要熱了——讀書人誇起人來比許嬤嬤狠多了,別說她臉皮挺薄,就是厚都有點難以消受之感。
但滇寧王好這口,沒真兒子,弄個假的顯擺顯擺也行,張楨場捧得好,他麵上不動聲色,聲音又緩了兩分:「世侄不要太吹捧了他,這小子能安穩坐上半天就算難得地守迴規矩了,哪裏知道別的許多,不過是有點小聰明而已。」
沐元瑜唯低頭裝乖微笑而已。
張楨雖然肯定了沐元瑜的發問,誇了她一通,但並沒有就此作出解答,滇寧王也沒有在這一點上追問,說到底,兩邊初次見麵,泛泛聊一聊罷了,不論聽的說的,都不便交淺言深。
張楨繼續評講:「再來是二皇子殿下,他於三年前從內宮遷出居於十王府中,不過一般因體弱甚少出府,外臣們也不甚有機會接觸,隻是聽說,這位殿下似乎性情有些冷清。」
「冷清」單從詞意上看是個中性詞,沒什麽褒貶之意,但對比張楨先前說大皇子的「性善可親,品行仁厚」,差別就很明顯了,這位腦子不大好使的殿下都能得朝臣兩句好話,二皇子卻緣何——?
滇寧王手指摩挲著茶盞:「本王曾依稀聽聞,大皇子與二皇子兩位殿下間似有不合?不知確有此事?」
張楨點頭:「兩位殿下舊日確實發生過矛盾,大殿下身邊的小內侍對二殿下有些不恭敬,惹怒了二殿下,二殿下命人當場打斷了他的雙腿。此事報到禦前,陛下十分惱怒,礙著二殿下體弱,不好深加責罰,隻是過得兩年,便將他提前遷出了宮。」
這事他說得很痛快,因為在京城這不是什麽秘聞,雖未到尋常百姓都傳說的程度,但官麵上知道的人不少。
滇寧王能問出來,當然表示他本也就知道,張楨心念一轉,頓了頓,壓低了聲音續道:「聽說,二皇子命人責打小內侍時,大皇子正在當場,受了驚嚇,涕泗滿麵,隨後還病了一場。」
這種細節類的事情就不是誰都知道的了,張楨留意著滇寧王的表情,見他聽得十分專注,與先前閑適模樣有別,當是初次聽聞,心內微鬆了口氣。
他來求靠山,也需證明自己有一點扶持的價值,滇寧王府在京中有一些消息渠道正常,但滇寧王隻要頭腦清醒,就不會把手深入插到宮禁之中,此非他不能也,而是瓜田李下,不得不避,一個異姓藩王,在宮裏安插人手想做什麽?太易引發人多餘的聯想了。
沐元瑜暫時沒空注意他們的眉眼,這件事從頭到尾她都是頭迴聽說,此時正緊著在心裏默算事發當時兩個皇子的年紀。
二皇子現今應當是十六歲,三年前遷居,再兩年前與兄長發生矛盾,也就是說,他當時隻有——十一歲。
比沐元瑜如今還小著一歲的年紀,但手段已然如此狠辣,敢不經長輩直接下令打斷內侍雙腿,這內侍還是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天子的兄長的,還當了兄長的麵,而比弟弟大了兩歲時年已經十三的大皇子無力約束不說,還嚇哭了——
張楨道:「陛下隻是咬定大皇子體弱,不宜過早成婚。」
滇寧王沉吟不語。成婚跟體弱其實並不衝突,暫不圓房就是了,退一步說大皇子身邊不會少了伺候的人,他真想怎麽樣,不說宮女了,拉個太監都能成事,哪裏是不娶妻能攔得住的。
滇寧王再問:「本王久居南疆,不熟京中境況,四位皇子各是什麽脾性,不知世侄可否為我分說?」
張楨一怔,滇寧王這個問題是很直接了,等於要他點評皇子,雖則本朝言路寬鬆,茶樓酒肆裏指點江山的大有人在,但他作為在朝官員,麵對藩王又是另一迴事,說話不能不慎重。
他的猶豫不過片刻,很快便下了決定,既是來刷存在感的,焉能不拿出點幹貨?他本籍江南,學成進京為官,生平所經之地皆是富貴繁華,南疆這等偏遠地界在他心中比虎狼之地也差不了多少,不但窮山惡水,還遍地刁民,不找個後台罩著如何混得下去。
「晚生為官日淺,要說皇子們的脾性,著實是不很清楚,不過王爺動問,晚生不能不答,隻可將聽到的一些閑語轉述,還請王爺見諒。」
這是應有之意,張楨要是敢一點鋪墊不做,大咧咧地直說「大皇子怎樣二皇子如何三皇子四皇子又如何」,滇寧王倒懶得搭理他了,這不但愣頭愣腦,而且一聽就是胡吹大氣,他一個外朝禦史,上哪切身接觸大半時間養於深宮中的皇子們?
張楨想了一想:「要說大皇子殿下,因他先天體弱,陛下極少讓他現於人前,連先生都是單獨命了翰林院一位飽學的童翰林進宮為他講習,這位童老翰林學識淵博,性情敦厚,自成為皇子師之後,就心無旁騖,不再參與任何事體,隻一心教授大皇子。據他對人誇讚,大皇子性善可親,品行仁厚。」
滇寧王見客,沐元瑜能蹭著旁聽,但這個場合她不便隨意開口,枯坐了好一會兒,腰有點酸,忍不住悄悄動了動。
滇寧王的目光忽然過來:「瑜兒,你想說什麽?」
沐元瑜:「……」
她沒想說話,但招了她爹的眼,不好說「沒什麽」,讓她爹在客人麵前塌麵子是小,下迴嫌她坐不住丟人不準她再出來她就虧了。
隻好忙想了個問題,道:「孩兒是有一點疑惑,那位童老翰林不管任何外務,那是連立國本及大皇子殿下娶妻這樣的事也不發一語嗎?」
這就怪了,大皇子身體再弱,隻要他還活著,就是最強有力的皇位繼承者,而作為大皇子師,童老翰林在這兩件事上都非常有發言權,他出麵為大皇子代言爭取很正常,始終保持沉默才不對頭。
張楨望了過來,目中是毫不掩飾的訝異。
滇寧王輕咳一聲,道:「容你來聽就是寬縱你了,哪來那麽多話。」又向張楨道,「世侄不要介意,本王膝下獨此一子,有些寵慣壞了。」
張楨知情識趣,拱手道:「王爺太謙了,晚生僭越說一句,世子能發此問,不但聰慧過人,見識亦出類拔萃,實在矯矯不群。」
沐元瑜臉又要熱了——讀書人誇起人來比許嬤嬤狠多了,別說她臉皮挺薄,就是厚都有點難以消受之感。
但滇寧王好這口,沒真兒子,弄個假的顯擺顯擺也行,張楨場捧得好,他麵上不動聲色,聲音又緩了兩分:「世侄不要太吹捧了他,這小子能安穩坐上半天就算難得地守迴規矩了,哪裏知道別的許多,不過是有點小聰明而已。」
沐元瑜唯低頭裝乖微笑而已。
張楨雖然肯定了沐元瑜的發問,誇了她一通,但並沒有就此作出解答,滇寧王也沒有在這一點上追問,說到底,兩邊初次見麵,泛泛聊一聊罷了,不論聽的說的,都不便交淺言深。
張楨繼續評講:「再來是二皇子殿下,他於三年前從內宮遷出居於十王府中,不過一般因體弱甚少出府,外臣們也不甚有機會接觸,隻是聽說,這位殿下似乎性情有些冷清。」
「冷清」單從詞意上看是個中性詞,沒什麽褒貶之意,但對比張楨先前說大皇子的「性善可親,品行仁厚」,差別就很明顯了,這位腦子不大好使的殿下都能得朝臣兩句好話,二皇子卻緣何——?
滇寧王手指摩挲著茶盞:「本王曾依稀聽聞,大皇子與二皇子兩位殿下間似有不合?不知確有此事?」
張楨點頭:「兩位殿下舊日確實發生過矛盾,大殿下身邊的小內侍對二殿下有些不恭敬,惹怒了二殿下,二殿下命人當場打斷了他的雙腿。此事報到禦前,陛下十分惱怒,礙著二殿下體弱,不好深加責罰,隻是過得兩年,便將他提前遷出了宮。」
這事他說得很痛快,因為在京城這不是什麽秘聞,雖未到尋常百姓都傳說的程度,但官麵上知道的人不少。
滇寧王能問出來,當然表示他本也就知道,張楨心念一轉,頓了頓,壓低了聲音續道:「聽說,二皇子命人責打小內侍時,大皇子正在當場,受了驚嚇,涕泗滿麵,隨後還病了一場。」
這種細節類的事情就不是誰都知道的了,張楨留意著滇寧王的表情,見他聽得十分專注,與先前閑適模樣有別,當是初次聽聞,心內微鬆了口氣。
他來求靠山,也需證明自己有一點扶持的價值,滇寧王府在京中有一些消息渠道正常,但滇寧王隻要頭腦清醒,就不會把手深入插到宮禁之中,此非他不能也,而是瓜田李下,不得不避,一個異姓藩王,在宮裏安插人手想做什麽?太易引發人多餘的聯想了。
沐元瑜暫時沒空注意他們的眉眼,這件事從頭到尾她都是頭迴聽說,此時正緊著在心裏默算事發當時兩個皇子的年紀。
二皇子現今應當是十六歲,三年前遷居,再兩年前與兄長發生矛盾,也就是說,他當時隻有——十一歲。
比沐元瑜如今還小著一歲的年紀,但手段已然如此狠辣,敢不經長輩直接下令打斷內侍雙腿,這內侍還是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天子的兄長的,還當了兄長的麵,而比弟弟大了兩歲時年已經十三的大皇子無力約束不說,還嚇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