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見鄧二真是誠心想學習炒菜,這孩子也是窮苦出身,八九歲就被父母賣給鄧家做了奴仆。
劉秀心下同情,便認真對著鄧二道:“你想學這炒菜,我教你的確沒有問題。”
“但在教你之前,我要和你講清楚,這庖廚之道其實是一門大學問。
食物有許多種做法,炒菜也隻是其中一個技法。
一入廚門深似海,學這庖廚之道可是會吃許多苦的,男人學了甚至會被世人鄙視,你真願意?”
鄧二聞言又想跪下,看見劉秀不喜的眼神後,終於將要跪下的雙膝又直了迴來。
眼神堅定的對劉秀承諾道:“不管有多辛苦,小的都一定要學!”
鄧禹起床,揉著腦袋來到門口,將這一幕看在眼裏,心裏也是感動的緊。
文哥這麽才華橫溢到缸都裝不下的人,對待自己如同同胞親兄弟一樣。
就連鄧二這樣的卑賤奴仆,文哥都能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親切有禮絕不嫌棄,甚至就連自己的獨門秘技炒菜都能允諾教授。
這是何等的胸襟氣魄呀!
我鄧禹小小年紀何德何能,竟然碰到這麽一個好哥哥,今生定要追隨文哥,讓文哥帶我振翅齊飛。
鄧禹心中感慨,已是打定主意這輩子非劉秀不跟!
卻不知他這一雙慧眼,讓他跟著劉秀譜寫了色彩斑斕貴不可言的一生。
午飯過後,劉秀便將鄧二、小青帶到廚房,準備給他們來上這人生第一次廚師培訓課。
嚴光、鄧禹、忠伯都感到好奇,也都跟著過來旁聽看熱鬧。
特別是忠伯和小青,以前從來就沒見過自家少爺會什麽庖廚之道。
如果不是小青昨天親眼所見,他們根本就不會相信少爺會什麽炒菜做飯,而且做的還那麽的好吃。
昨晚的飯菜已經就已經讓他們驚為天人了,現在大家聽少爺說這炒菜,竟然還隻是庖廚之道中的一個技法。
所以今天小青是要來跟著鄧二一起學習,而嚴光、鄧禹和忠伯則是特意跟過來,要看看劉秀再露一手的。
看到大家都目光殷切的圍著自己,劉秀不禁有點臉紅緊張,自己什麽水平自己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過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自己邀的炮硬著頭皮也得打完不是。
劉秀一本正經的清了清嗓子:“嗯哼~”
“常言道,做菜如做人,隻要把人做好實實在在的,菜自然也不會差!”
“這下廚一事,開始就是要認識各種調味料和原材料,記,秘訣就是四多:多看、多問、多學、多品嚐。”
眾人忙不在心中默記。
“此外,還要先學習刀工、顛鍋等,這個靠的就是刻苦多練,熟能生巧。”眾人齊齊點頭。
“至於做菜時的火候,可以在做菜的時候慢慢體會掌握,做的多了自然就有經驗了。”
“好,二子、小青你們現在聽好了,我現在要將我廚門七字秘訣傳授與你們。”
劃重點了,幹貨來了,眾人立即聚精會神起來聽劉秀繼續往下講。
“這七字秘訣便是炒、燒、蒸、炸、燉、溜、烤。”
聽到這,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這以前誰也沒研究過這庖廚之道,想來就是將食物做熟即可,卻不成想裏麵竟這麽多道道!
劉秀接著侃侃而談:“炒菜最關鍵的,那就是火,要用旺火,翻炒速度要快,慢了則難以保證菜品的脆嫩。”
“炒菜鍋又必須是鐵鍋才行,陶鍋則不可。”
“另外菜量也不宜過多,過多則容易過火,生熟不勻。”
眾人聽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嚴光更是用看大熊貓一樣的眼神看著劉秀講解。
“同時放調料時機也很重要,要在菜溫度最高的時候放入調料,爆炒才能激發出調料的味道。”
“下麵再說說燒…”
“燒分紅燒,白燒,蔥燒,醬燒,生燒,熟燒,幹燒等,燒菜一般時間在兩刻鍾之內……”
………………
鄧二聽的臉都要綠了,本以為就是炒個菜而已,這麽多內容,他個不識字的,靠腦子哪裏記得下那許多……
小青、忠伯也是一樣,都跟鴨子聽雷一樣,伸著脖子,呆愣愣的看著劉秀。
嚴光和鄧禹倒是聽的甘之如飴,目光若渴,聽到妙處更是頻頻微微點頭……
唉!這活脫脫就是學渣和學霸同堂上課的模樣!
………………
“好,今天就先講到這裏。”劉秀隻感覺自己講的嗓子都要冒煙了,抄起旁邊葫蘆水瓢舀了一瓢涼水,
咕嘟咕嘟邊說邊問:“下麵都說說你們哪裏有沒聽明白的吧!”
鄧二、小青都一臉呆滯的看著劉秀。
“怎麽啦?都聽懂啦?”劉秀疑惑道。
“少爺,”小青小心翼翼的道,“我一句也沒記住……”
鄧二低著頭,倆手使勁兒掐著衣角,聲若蠅蚊道:“我也是……”
忠伯捂著臉沒等劉秀看他便轉身溜了。
開玩笑,自己這活了大把年紀,若讓人知道自己跟倆小孩子一樣都聽不懂,還活不活了,白的影響我在少爺心中的形象。
劉秀見狀,不禁閉目仰頭,單手扶額。
自己還是高估了這些古人了!白費了半天洪荒之力,無語了!
嚴光卻笑道:“二弟這庖廚之道果然博大精深,聽二弟教授這一堂課,大哥可是受益匪淺!”
鄧禹也跟著點頭:“我也是!”
無奈的劉秀隻好吩咐鄧二和小青先從刀工練起,找了幾塊蘿卜生薑,給他倆演示了一遍切絲切片切條切塊兒。
刀工是練出來的,前期需要大量練習,讓他們先練著吧。
便和嚴光鄧禹迴到房中。
嚴光拉著他道:“二弟啊,大哥有個不情之請,可否答應?”
“大哥有話盡管跟我講!”劉秀正色道。
“好,那大哥就說了,二弟這庖廚之法可否傳授給酒樓之用,有了這細鹽和你這炒菜法子,不愁酒樓不火啊!”
“本來大哥還覺得單靠那細鹽就能獨步長安城,卻不想二弟還有許多手段未給我們展示,讓大哥真是眼界大開呀!”
“眼下正是用錢之際,若是能將酒樓生意搞起來,將來鋪開鹽路可期!”
“大哥這事兒你不說我也想和你商量來著,想將這些東西傳給酒樓,況且這經營酒樓一道,我正巧也略知一二!”
“哦?如此甚好,那二弟快給為兄講講!”嚴光驚喜道。
鄧禹也支棱著倆耳朵側耳傾聽。
劉秀整理了一下自己這二十一世紀腦瓜子裏的思路,
“這酒樓既然叫酒樓,那麽酒水便是重中之重,酒水利大,若是能有自己的獨家酒水更是暴利。”
“其次要有主打菜品和價格定位,這菜品新奇美味,就能留住客人。”
“不同的價格搭配,便能讓不同層次的客人有更多選擇。”
“再次之則是講究地段和裝修,地段最好是繁華主街或風景名勝附近,客流有保證。”
“酒樓裝修也是一門學問,最好是輕奢高雅,讓人賓至如歸為佳!”
嚴光驚道:“二弟可真是學究天人啊,無所不知無所不會,時時都讓為兄刮目相看,耳目一新!”
鄧禹也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驚喜道:“文哥之才真有人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小弟拜服!”
嚴光這是真的佩服劉秀了,如此年紀就有這樣廣泛的學識能力,
文道商道雜學無所不精,他簡直覺得自己這大半輩子書都是白讀了。
嚴光講道:“這酒水嘛的確是利潤巨大,不過因為釀製酒水耗費糧食,
從武帝天漢三年官府便實行酒水專賣,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劉秀笑道:“二弟我說的不是咱們自己買糧食釀酒,而是買來現成的官賣酒水提純,再在酒樓中售賣。
律法中隻說不許私釀,可沒說不許買來酒水提煉,這總不犯法吧?”
嚴光再次奇道:“哦?二弟竟然還有此種妙法?這倒是一條路子!”
劉秀繼續道:“既如此,那咱們說幹就幹!”
於是,劉秀給忠伯寫了需要用到的東西清單,
還特意給分別描畫了草圖和大概尺寸,交代忠伯這些東西如果買不到現成的,就去找鐵匠和木匠鋪訂做。
忠伯仔細看了一下那些東西和圖,倒是沒什麽複雜的東西,一口鐵鍋,一個木甑,
唯一複雜的就是一個底部有一圓盤的小鐵鍋,圓盤側還有一小根竹管。
額外再買些木桶、酒壇和桂花若幹。
米酒則先買上一百斤吧,要最普通的就行。
看清楚了之後忠伯就便駕起驢車,采買去了。
劉秀則帶著眾人跟隨嚴光去了酒樓。
這酒樓位置不錯,位於朱雀門附近主街上,大街兩側胡同縱橫,商鋪林立,車馬穿行,行人往來如梭,煞是繁華。
二層的一座小樓,門頭懸著一個牌匾,
“三…賢…居,”劉秀費勁的念著酒樓的名字,這啥破名啊,不知道還以為是道館呢!
進到店裏,此時正值下午,店內很是冷清,沒什麽客人。
櫃台後的老掌櫃見到一下子進來這麽多人,忙走出櫃台上前招唿起來。
為首的嚴光,還是一副駝背老奴的打扮,帶著鬥笠的臉向上一抬,看向老掌櫃。
老掌櫃一見那雙眼睛,立刻便將他認了出來。
忙躬身說道:“原來是三當…三爺您到了!快快請上二樓雅間!
小六子,來貴客了,快去燒水上茶!上好茶!”
劉秀心下同情,便認真對著鄧二道:“你想學這炒菜,我教你的確沒有問題。”
“但在教你之前,我要和你講清楚,這庖廚之道其實是一門大學問。
食物有許多種做法,炒菜也隻是其中一個技法。
一入廚門深似海,學這庖廚之道可是會吃許多苦的,男人學了甚至會被世人鄙視,你真願意?”
鄧二聞言又想跪下,看見劉秀不喜的眼神後,終於將要跪下的雙膝又直了迴來。
眼神堅定的對劉秀承諾道:“不管有多辛苦,小的都一定要學!”
鄧禹起床,揉著腦袋來到門口,將這一幕看在眼裏,心裏也是感動的緊。
文哥這麽才華橫溢到缸都裝不下的人,對待自己如同同胞親兄弟一樣。
就連鄧二這樣的卑賤奴仆,文哥都能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親切有禮絕不嫌棄,甚至就連自己的獨門秘技炒菜都能允諾教授。
這是何等的胸襟氣魄呀!
我鄧禹小小年紀何德何能,竟然碰到這麽一個好哥哥,今生定要追隨文哥,讓文哥帶我振翅齊飛。
鄧禹心中感慨,已是打定主意這輩子非劉秀不跟!
卻不知他這一雙慧眼,讓他跟著劉秀譜寫了色彩斑斕貴不可言的一生。
午飯過後,劉秀便將鄧二、小青帶到廚房,準備給他們來上這人生第一次廚師培訓課。
嚴光、鄧禹、忠伯都感到好奇,也都跟著過來旁聽看熱鬧。
特別是忠伯和小青,以前從來就沒見過自家少爺會什麽庖廚之道。
如果不是小青昨天親眼所見,他們根本就不會相信少爺會什麽炒菜做飯,而且做的還那麽的好吃。
昨晚的飯菜已經就已經讓他們驚為天人了,現在大家聽少爺說這炒菜,竟然還隻是庖廚之道中的一個技法。
所以今天小青是要來跟著鄧二一起學習,而嚴光、鄧禹和忠伯則是特意跟過來,要看看劉秀再露一手的。
看到大家都目光殷切的圍著自己,劉秀不禁有點臉紅緊張,自己什麽水平自己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過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自己邀的炮硬著頭皮也得打完不是。
劉秀一本正經的清了清嗓子:“嗯哼~”
“常言道,做菜如做人,隻要把人做好實實在在的,菜自然也不會差!”
“這下廚一事,開始就是要認識各種調味料和原材料,記,秘訣就是四多:多看、多問、多學、多品嚐。”
眾人忙不在心中默記。
“此外,還要先學習刀工、顛鍋等,這個靠的就是刻苦多練,熟能生巧。”眾人齊齊點頭。
“至於做菜時的火候,可以在做菜的時候慢慢體會掌握,做的多了自然就有經驗了。”
“好,二子、小青你們現在聽好了,我現在要將我廚門七字秘訣傳授與你們。”
劃重點了,幹貨來了,眾人立即聚精會神起來聽劉秀繼續往下講。
“這七字秘訣便是炒、燒、蒸、炸、燉、溜、烤。”
聽到這,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這以前誰也沒研究過這庖廚之道,想來就是將食物做熟即可,卻不成想裏麵竟這麽多道道!
劉秀接著侃侃而談:“炒菜最關鍵的,那就是火,要用旺火,翻炒速度要快,慢了則難以保證菜品的脆嫩。”
“炒菜鍋又必須是鐵鍋才行,陶鍋則不可。”
“另外菜量也不宜過多,過多則容易過火,生熟不勻。”
眾人聽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嚴光更是用看大熊貓一樣的眼神看著劉秀講解。
“同時放調料時機也很重要,要在菜溫度最高的時候放入調料,爆炒才能激發出調料的味道。”
“下麵再說說燒…”
“燒分紅燒,白燒,蔥燒,醬燒,生燒,熟燒,幹燒等,燒菜一般時間在兩刻鍾之內……”
………………
鄧二聽的臉都要綠了,本以為就是炒個菜而已,這麽多內容,他個不識字的,靠腦子哪裏記得下那許多……
小青、忠伯也是一樣,都跟鴨子聽雷一樣,伸著脖子,呆愣愣的看著劉秀。
嚴光和鄧禹倒是聽的甘之如飴,目光若渴,聽到妙處更是頻頻微微點頭……
唉!這活脫脫就是學渣和學霸同堂上課的模樣!
………………
“好,今天就先講到這裏。”劉秀隻感覺自己講的嗓子都要冒煙了,抄起旁邊葫蘆水瓢舀了一瓢涼水,
咕嘟咕嘟邊說邊問:“下麵都說說你們哪裏有沒聽明白的吧!”
鄧二、小青都一臉呆滯的看著劉秀。
“怎麽啦?都聽懂啦?”劉秀疑惑道。
“少爺,”小青小心翼翼的道,“我一句也沒記住……”
鄧二低著頭,倆手使勁兒掐著衣角,聲若蠅蚊道:“我也是……”
忠伯捂著臉沒等劉秀看他便轉身溜了。
開玩笑,自己這活了大把年紀,若讓人知道自己跟倆小孩子一樣都聽不懂,還活不活了,白的影響我在少爺心中的形象。
劉秀見狀,不禁閉目仰頭,單手扶額。
自己還是高估了這些古人了!白費了半天洪荒之力,無語了!
嚴光卻笑道:“二弟這庖廚之道果然博大精深,聽二弟教授這一堂課,大哥可是受益匪淺!”
鄧禹也跟著點頭:“我也是!”
無奈的劉秀隻好吩咐鄧二和小青先從刀工練起,找了幾塊蘿卜生薑,給他倆演示了一遍切絲切片切條切塊兒。
刀工是練出來的,前期需要大量練習,讓他們先練著吧。
便和嚴光鄧禹迴到房中。
嚴光拉著他道:“二弟啊,大哥有個不情之請,可否答應?”
“大哥有話盡管跟我講!”劉秀正色道。
“好,那大哥就說了,二弟這庖廚之法可否傳授給酒樓之用,有了這細鹽和你這炒菜法子,不愁酒樓不火啊!”
“本來大哥還覺得單靠那細鹽就能獨步長安城,卻不想二弟還有許多手段未給我們展示,讓大哥真是眼界大開呀!”
“眼下正是用錢之際,若是能將酒樓生意搞起來,將來鋪開鹽路可期!”
“大哥這事兒你不說我也想和你商量來著,想將這些東西傳給酒樓,況且這經營酒樓一道,我正巧也略知一二!”
“哦?如此甚好,那二弟快給為兄講講!”嚴光驚喜道。
鄧禹也支棱著倆耳朵側耳傾聽。
劉秀整理了一下自己這二十一世紀腦瓜子裏的思路,
“這酒樓既然叫酒樓,那麽酒水便是重中之重,酒水利大,若是能有自己的獨家酒水更是暴利。”
“其次要有主打菜品和價格定位,這菜品新奇美味,就能留住客人。”
“不同的價格搭配,便能讓不同層次的客人有更多選擇。”
“再次之則是講究地段和裝修,地段最好是繁華主街或風景名勝附近,客流有保證。”
“酒樓裝修也是一門學問,最好是輕奢高雅,讓人賓至如歸為佳!”
嚴光驚道:“二弟可真是學究天人啊,無所不知無所不會,時時都讓為兄刮目相看,耳目一新!”
鄧禹也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驚喜道:“文哥之才真有人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小弟拜服!”
嚴光這是真的佩服劉秀了,如此年紀就有這樣廣泛的學識能力,
文道商道雜學無所不精,他簡直覺得自己這大半輩子書都是白讀了。
嚴光講道:“這酒水嘛的確是利潤巨大,不過因為釀製酒水耗費糧食,
從武帝天漢三年官府便實行酒水專賣,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劉秀笑道:“二弟我說的不是咱們自己買糧食釀酒,而是買來現成的官賣酒水提純,再在酒樓中售賣。
律法中隻說不許私釀,可沒說不許買來酒水提煉,這總不犯法吧?”
嚴光再次奇道:“哦?二弟竟然還有此種妙法?這倒是一條路子!”
劉秀繼續道:“既如此,那咱們說幹就幹!”
於是,劉秀給忠伯寫了需要用到的東西清單,
還特意給分別描畫了草圖和大概尺寸,交代忠伯這些東西如果買不到現成的,就去找鐵匠和木匠鋪訂做。
忠伯仔細看了一下那些東西和圖,倒是沒什麽複雜的東西,一口鐵鍋,一個木甑,
唯一複雜的就是一個底部有一圓盤的小鐵鍋,圓盤側還有一小根竹管。
額外再買些木桶、酒壇和桂花若幹。
米酒則先買上一百斤吧,要最普通的就行。
看清楚了之後忠伯就便駕起驢車,采買去了。
劉秀則帶著眾人跟隨嚴光去了酒樓。
這酒樓位置不錯,位於朱雀門附近主街上,大街兩側胡同縱橫,商鋪林立,車馬穿行,行人往來如梭,煞是繁華。
二層的一座小樓,門頭懸著一個牌匾,
“三…賢…居,”劉秀費勁的念著酒樓的名字,這啥破名啊,不知道還以為是道館呢!
進到店裏,此時正值下午,店內很是冷清,沒什麽客人。
櫃台後的老掌櫃見到一下子進來這麽多人,忙走出櫃台上前招唿起來。
為首的嚴光,還是一副駝背老奴的打扮,帶著鬥笠的臉向上一抬,看向老掌櫃。
老掌櫃一見那雙眼睛,立刻便將他認了出來。
忙躬身說道:“原來是三當…三爺您到了!快快請上二樓雅間!
小六子,來貴客了,快去燒水上茶!上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