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零花一現
驚喜來時,偶爾也會大賣,買一送一的那種。大舅給我送來了會唱歌的毛絨熊的同時,也還附了爸爸準備的備用金。
沒記錯,備用金到手時,我可謂是眼前一亮,瞬間整個人都精神了。數了數後,覺得自己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富婆。
可還沒等我從有錢人的角色裏緩過來,外公也好奇了,向我走來,“給我看看,給了你多少”,外公就這麽地問著我。
被問到的我,還處於多少有點亢奮的狀態,就直接迴了,“很多,你看!”看看,多麽地天真,多麽地爛漫,就是傻。
外公看了後,就理直氣壯地說,“拿這麽多錢幹什麽,給外公幫你收好,給你買好吃的”,還不忘補充說給我買五花。
一聽完這話吧,我這心頭的亢奮瞬間就冷靜了起來,像是突然被放進了急凍,涼颼颼的,還帶了點猶豫不決的態勢。
畢竟,還沒捂熱,就要如此麵對失去,就真的挺傷我的。也畢竟,還沒開始花,就更是多少有點子要我命的意思了。
可奈何外公這不容拒絕的姿態,讓那個年紀的我感到了為難,那種不給不好意思的為難。畢竟,家裏都是他說了算。
而外公說的也並非不無道理,才多大點,還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趕集,有了錢也是白搭,不如給外公填補家用也好。
當時的我就這麽地看著外公從我手中拿走了所有的備用金,眼看就一分都拿不迴來的時候,急了,急得都快哭了都。
外公直接將兩位數的人民幣都盡數收走了,不記得一共點走了多少張,又一共給收走了多少,總之都給補貼家用了。
看著泛淚花的我,外公又說,“來,給你這些,自己存著,可以給自己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學習上用得到的文具。”
“好”,我略帶哭腔地迴答道。迴頭再看,我手裏本來厚厚的一遝,瞬間變輕了,也變得比才到手的時候好拿多了。
可到底是那備用金就這麽地從我手中給大大減半了,內心也著實有點不是滋味。就這樣,這錢在我眼皮底下充了公。
舍不得是肯定的,甚至有點子不甘心,不甘心隻把我的大部分給充公了。而另一位和我一樣的女孩子卻一點都沒掏。
多少覺得隻有自己那“煮熟的鴨子不翼而飛了”,哼!迴頭越想越覺得不公平,就自己跑去難過了,難過得繼續哭。
我拿著那數得過來的個位數零錢,盤算著,想給四歲多的自己買顆西瓜泡泡糖和一個可以替掉幹木薯的像樣的橡皮擦。
為此,我平生第一次認真地開始了記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記得每次來迴的山路是往哪裏走的,又是怎麽繞行的。
我將這零花從小張到大張按順序地排列著,對了折,就都藏在了枕頭下。然後默默發力,並絞盡我的腦汁開始記路。
隻要瞧著“一四七”趕集的時間一到,就會扭扭捏捏地跟上,坐在大舅或外公開的摩托車上,一路“嘟”到市集去。
而這一路,往往又返返,我總會下意識地默記經過的每座山每棵樹和那大大小小的花花草草和每個轉彎的岔路口。
而這一時,我也有在反複算著我那買不了啥的錢,也不是沒有懷疑過為什麽越點越少,少到買個橡皮都得考量好久。
可又無奈於自己總是記不得少了多少,又少的是哪一張。畢竟那一張一張一毛兩毛的,算著算著就覺得算不過來了。
也才會那般順遂地失去了計較的底氣和追究的本事,不得不隨它便。隻要還買得起一顆西瓜糖或一個橡皮擦,就行。
一次,兩次,多次,慢慢地我就把這地方給搞熟悉了。比起一開始總跟隨在外公的屁股後,不敢私自行動,到了敢。
那會兒,外公總說不要亂走,走丟了就迴不了家了。所以,哪怕是一步,我都不敢隨便地就跟慢了,生怕自己走丟。
也是怕被外公嘴裏那個未見過卻確定是很壞的人騙走或抓走,就變得多少有些謹慎了。也就多數時候不會輕易走開。
隨著對環境的熟悉,也就會開始在意距離和時間這兩個因素。想要趁一個不注意,迅速地跑開,去買自己想要買的。
又或,趁著短短的自由時間,去找到那個有我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西瓜糖的小店的地方,先用僅剩的零花買上一二。
總之,特別在意自己與外公之間的距離和可以碰上的時間。因為一旦錯過,就很有可能是我自己把自己置身於危險。
可總有一些時候是要去付出具體的行動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一直在腦海裏對我揮著手的西瓜糖和橡皮檫。
忘了是幾毛一顆,是兩三毛嗎,又或者是五毛兩顆。總之就這,我都徘徊地來迴踱了好不一會兒,猶猶豫豫不停地。
因為比起買糖果,我也更想趕緊地給自己買一個好用的橡皮擦。這樣的話,就不用再用幹木薯了。幹木薯真的難用。
過去了二十多年,才發現,我怎麽就不能讓外公給我買呢。或許在那感情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那點子敬而遠之吧。
也許是因為這,才一直都致力於通過自己籌錢來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又或許,是因那時下多的是有得用就不花錢。
也便讓我有了不輕易麻煩外公的想法。也是因為這,我也就更加不會因為自己想要吃西瓜糖而想著讓外公去給我買。
同樣的情況,若是所遇的是爸媽,估計我就會直接通過撒撒嬌來嚐試著爭取,爭取一個幫我買到想要的東西的機會。
原來,有的關係雖屬血親卻也還是會有那麽一層莫名的疏離感,連疏遠都變得自然的那種。而這是因缺乏情感基礎。
迴看過去,一開始我與外公也真的是沒有那麽地親,反而是夾雜著一種可親可遠,又始終不失禮貌的模糊的距離感。
也才所以,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外公說的很多話,或者說幾乎所有對我說過的話,我也都會聽完,再照他說的做。
也是自己這性子,導致了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麽去拒絕和去提出真正的需求。若非逼急了,根本就不會有例外。
而那陰差陽錯間,我和外公的後來,多了許多相交的時間,也便多了很多聊天的間隙,更是多了幾分對彼此的了解。
驚喜來時,偶爾也會大賣,買一送一的那種。大舅給我送來了會唱歌的毛絨熊的同時,也還附了爸爸準備的備用金。
沒記錯,備用金到手時,我可謂是眼前一亮,瞬間整個人都精神了。數了數後,覺得自己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富婆。
可還沒等我從有錢人的角色裏緩過來,外公也好奇了,向我走來,“給我看看,給了你多少”,外公就這麽地問著我。
被問到的我,還處於多少有點亢奮的狀態,就直接迴了,“很多,你看!”看看,多麽地天真,多麽地爛漫,就是傻。
外公看了後,就理直氣壯地說,“拿這麽多錢幹什麽,給外公幫你收好,給你買好吃的”,還不忘補充說給我買五花。
一聽完這話吧,我這心頭的亢奮瞬間就冷靜了起來,像是突然被放進了急凍,涼颼颼的,還帶了點猶豫不決的態勢。
畢竟,還沒捂熱,就要如此麵對失去,就真的挺傷我的。也畢竟,還沒開始花,就更是多少有點子要我命的意思了。
可奈何外公這不容拒絕的姿態,讓那個年紀的我感到了為難,那種不給不好意思的為難。畢竟,家裏都是他說了算。
而外公說的也並非不無道理,才多大點,還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趕集,有了錢也是白搭,不如給外公填補家用也好。
當時的我就這麽地看著外公從我手中拿走了所有的備用金,眼看就一分都拿不迴來的時候,急了,急得都快哭了都。
外公直接將兩位數的人民幣都盡數收走了,不記得一共點走了多少張,又一共給收走了多少,總之都給補貼家用了。
看著泛淚花的我,外公又說,“來,給你這些,自己存著,可以給自己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學習上用得到的文具。”
“好”,我略帶哭腔地迴答道。迴頭再看,我手裏本來厚厚的一遝,瞬間變輕了,也變得比才到手的時候好拿多了。
可到底是那備用金就這麽地從我手中給大大減半了,內心也著實有點不是滋味。就這樣,這錢在我眼皮底下充了公。
舍不得是肯定的,甚至有點子不甘心,不甘心隻把我的大部分給充公了。而另一位和我一樣的女孩子卻一點都沒掏。
多少覺得隻有自己那“煮熟的鴨子不翼而飛了”,哼!迴頭越想越覺得不公平,就自己跑去難過了,難過得繼續哭。
我拿著那數得過來的個位數零錢,盤算著,想給四歲多的自己買顆西瓜泡泡糖和一個可以替掉幹木薯的像樣的橡皮擦。
為此,我平生第一次認真地開始了記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記得每次來迴的山路是往哪裏走的,又是怎麽繞行的。
我將這零花從小張到大張按順序地排列著,對了折,就都藏在了枕頭下。然後默默發力,並絞盡我的腦汁開始記路。
隻要瞧著“一四七”趕集的時間一到,就會扭扭捏捏地跟上,坐在大舅或外公開的摩托車上,一路“嘟”到市集去。
而這一路,往往又返返,我總會下意識地默記經過的每座山每棵樹和那大大小小的花花草草和每個轉彎的岔路口。
而這一時,我也有在反複算著我那買不了啥的錢,也不是沒有懷疑過為什麽越點越少,少到買個橡皮都得考量好久。
可又無奈於自己總是記不得少了多少,又少的是哪一張。畢竟那一張一張一毛兩毛的,算著算著就覺得算不過來了。
也才會那般順遂地失去了計較的底氣和追究的本事,不得不隨它便。隻要還買得起一顆西瓜糖或一個橡皮擦,就行。
一次,兩次,多次,慢慢地我就把這地方給搞熟悉了。比起一開始總跟隨在外公的屁股後,不敢私自行動,到了敢。
那會兒,外公總說不要亂走,走丟了就迴不了家了。所以,哪怕是一步,我都不敢隨便地就跟慢了,生怕自己走丟。
也是怕被外公嘴裏那個未見過卻確定是很壞的人騙走或抓走,就變得多少有些謹慎了。也就多數時候不會輕易走開。
隨著對環境的熟悉,也就會開始在意距離和時間這兩個因素。想要趁一個不注意,迅速地跑開,去買自己想要買的。
又或,趁著短短的自由時間,去找到那個有我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西瓜糖的小店的地方,先用僅剩的零花買上一二。
總之,特別在意自己與外公之間的距離和可以碰上的時間。因為一旦錯過,就很有可能是我自己把自己置身於危險。
可總有一些時候是要去付出具體的行動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一直在腦海裏對我揮著手的西瓜糖和橡皮檫。
忘了是幾毛一顆,是兩三毛嗎,又或者是五毛兩顆。總之就這,我都徘徊地來迴踱了好不一會兒,猶猶豫豫不停地。
因為比起買糖果,我也更想趕緊地給自己買一個好用的橡皮擦。這樣的話,就不用再用幹木薯了。幹木薯真的難用。
過去了二十多年,才發現,我怎麽就不能讓外公給我買呢。或許在那感情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那點子敬而遠之吧。
也許是因為這,才一直都致力於通過自己籌錢來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又或許,是因那時下多的是有得用就不花錢。
也便讓我有了不輕易麻煩外公的想法。也是因為這,我也就更加不會因為自己想要吃西瓜糖而想著讓外公去給我買。
同樣的情況,若是所遇的是爸媽,估計我就會直接通過撒撒嬌來嚐試著爭取,爭取一個幫我買到想要的東西的機會。
原來,有的關係雖屬血親卻也還是會有那麽一層莫名的疏離感,連疏遠都變得自然的那種。而這是因缺乏情感基礎。
迴看過去,一開始我與外公也真的是沒有那麽地親,反而是夾雜著一種可親可遠,又始終不失禮貌的模糊的距離感。
也才所以,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外公說的很多話,或者說幾乎所有對我說過的話,我也都會聽完,再照他說的做。
也是自己這性子,導致了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麽去拒絕和去提出真正的需求。若非逼急了,根本就不會有例外。
而那陰差陽錯間,我和外公的後來,多了許多相交的時間,也便多了很多聊天的間隙,更是多了幾分對彼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