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你有沒有一直夢想要做的事情?為什麽沒有做呢?
答:有,我夢及我想都已在路上。
成長裏,少不了去經曆不同的年齡段,期間會被形形色色的人反複問,長大後想成為誰,想做什麽,過去的迴答懵懵懂懂,從未被較過真,又或者太過較真,而遲遲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迴答。
現在迴想起來,也是有點可笑。什麽時候開始,我們都被默許要求要有一個被看得起的夢想。而最終,有的嫁接在父母輩努力過卻欠缺點完美的領域,有的傳承祖輩深耕不息卻於己毫無興趣的基業,有的兜轉一生也未曾找到夢想,有的終其一世僅為小作謀生。好像曾經許下的夢想就隻是一個問答,無關實現與否,也無所謂曾經擁有。
未落過地的夢想,多是高大上不持久的空話連篇,甚至從來不具備炫耀的資本。多少夢想起源於說一說而已,多少行動建立在以後有機會再說,多少錯過就是這麽地成了無所謂。天花亂墜的夢想可以生根發芽,而不付諸行動的空想則不可以。怎樣的機會才能撬動行動的步伐,什麽時候才算到了時候?若是無心,談何有夢,緣何來想?若是有心,為何止步,束手束腳?說到底,隻是並未足夠想要。沒有什麽機會是唯唯否否裏等來的,沒有什麽開始需從黃道吉日中尋得。若是不夠想要,便是“天時地利人和”俱佳,亦是無用。
夢想落地的過程從未有過什麽講究,也未有過任何標準。隻要足夠想要,隻要行動起來,再慢再細微的開始,終將成就自己。夢想就是要燃燒的,燃燒到了最後,成了灰,還是成了光,都由自己說了算。畢竟做夢敢想的人是自己,破夢滅想的也是自己,從始至終走完全程更是隻有一清二楚的自己。別說為了誰而開始,一切不過是為了自己。
比如夢想有個家,便是要懂得去愛,而不是要求獲得同等的愛。畢竟以此作為夢想的隻是自己,不是別人。若因緣相聚一堂的家庭成員們都願意為完滿這樣的夢想而努力,無疑是幸福的,也是美滿的。若非如此,也請自己明白,沒有誰該為誰的夢想買單,哪怕隻是看一眼。“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個人的夢想不該建立在別人要為此付出什麽的基礎上,或要求別人怎麽做,亦或是附和說一句什麽,而是要求自己,問問自己為了這個家這個夢想可以做到什麽程度。將心比心,試問誰願意將自己的一生用來供養別人緊記的夢想呢?
所以,我從未因為自己夢想裏要做的任何事情,要求過誰給我做什麽,也未曾要求過誰為我付出任何。我隻知道我的夢想隻屬於我,便應由我全權執掌,一以貫之,善始善終。對我來說,我靠近夢想的路上,不必萬事俱備,不需坐等東風,既要上,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向前靠近。哪怕隻是掛在心上,哪怕隻是懸在腦海,惦記著就歡喜的這般心流何去何從都該由我應承。放飛夢想的我,即沒有什麽天賦異稟,亦非有什麽鴻鵠之誌,不過是給熱愛生活的自己放逐自我生命的自由和天空。
愛跳舞的我,不必上舞台綻放,因為我相信我若盛開,蝴蝶自來;愛唱歌的我,不必跨平台獻醜,因為我相信我自放聲,日益精進;愛寫作的我,不必獲官媒首肯,因為我相信我若有心,終不負。是的,這是屬於我的自由,也是我的選擇,很純粹,與專業無關。不過是一段散裝的舞;一首流放的調,一篇亂描的文。可是,我認真。恣意的舞裏,裝滿了我的偏愛;隨意的調裏,溢出了我的深情;任性的文裏,附著了我的靈魂。每瞬熱愛都可以給夢想添彩。盡管這會稍縱即逝,也作數。
總之,我的夢想不需在高光下大搖大擺,更不需獲得任何人的認可,隻需隨時想起覺得此生已值,就可以。夢想不分大小,卻可以沒大沒小。而我夢想要做的事情,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向前靠近,從未過多停留在想在夢這一步,更不曾有過疑慮。我沒有什麽可以拿得出手的專業技能。不過,不妨礙我走向任何專業的步伐。因為我知道,零基礎走起的我,比起有基礎的同行,我的進步空間是更大的。
問,“不切實際的夢想就不該有嗎?”小了吧。夢想的天空比大海要大太多,而劃過天空的流星看得見看不見的也數不勝數。你以為的不切實際的夢想隻是滄海一粟都不到,又有何該不該有這一說。你有,天空之下,容得下;你無,天空之上,納無窮。大過天,夠不夠得著,就看你自己的本事。誰說天空之下,宇宙之外,會吝嗇到不該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夢想再大,我們也不過是活在其中的一個宇宙裏。黑暗裏才能看得見光在哪裏的宇宙。這之外,有我們想得到的,也有我們想不到的。所以,不切實際的夢想可以更放肆自由一些。小時候,我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夢想,沒有一個是能憑借一己之力實現的。說什麽希望世界沒有一個人是餓肚子的,又說什麽希望世界不會再有任何一場戰爭,更說什麽希望世界每個人都可以活在細小的幸福裏。這都是什麽希望,沒有一個是量力而行的,是可笑吧,對於當時的自己。不過,這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都太珍貴了,放在此時,我怕是不敢想了。
謝謝當時的自己,如此地天真無暇。也謝謝現在的自己,如此地坦誠陳述,依舊不忘初心。夢想,不是一定要成功,成功地站在某個難以攀登的舞台,成功地獲得某個難以企及的獎項;夢想,不是一定要標準,標準地以偉大的名人為榜樣,標準地以高尚的職業為目標;夢想,不是一定要大牌,大牌的奢侈包包與限量手表,大牌的量身定製款禮服與首飾;夢想,不是一定要名留青史,名留青史的著作,名留青史的事跡。
夢想,是自己可以在離開的那一瞬間,迴過頭,會為之來過而無悔,無悔地為此生一笑了之,無悔地上交死神空白答卷如初生,不帶走任何,不虧欠任何,也無所謂是否有誰記得自己或者能否留下任何值得被追憶的東西。我,隻願來過,活過,努力過,遇見過,也在其中快樂過,為自己所愛全力以赴過,再難再累再苦也願意。又或者,隻是來感受一番陽光的暖,風雨的涼,唿吸的痛。再或者,就這麽無聊一生,平凡一世,毫無意義。隻要自己願意,那隨意就好。畢竟千金難買我樂意。隻要當下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必非得改變什麽,也不必非得獲得什麽,原裝的自己快樂就好。在我看來,毫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一種無需定義的意義,活在心裏,共存共享,無憂無慮。
夢想,可以不切實際的做,可以天馬行空地飄。我相信那些被認定為不切實際的夢想都缺一個願意陪它落地的人。當我想做一件家人與朋友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時,那種被最親近的人質疑的可怕與自卑瞬間侵蝕了我夢想的色彩,像極失重。那股莫名的不信任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堵很難跨越的牆,著實讓人難受。每當這個時候,我便會告訴自己,大家口中的不可能,隻是沒有看到有人在這個不可能之上,而我也許就是命定打破這個不可能的人。所以,沒到最後,不輕言放棄。也正是這時,更需要自己憋足一股挑戰不可能的勁兒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勢必要成為那個陪自己夢想落地的人。
就是這樣,有夢想就大膽放手一搏。隻要當下的自己對那份念想初心依舊,對某個目標越發堅定,那現在就行動。哪怕一路質疑聲,也要堅持到最後。隻有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行”、“別放棄”、“繼續“、”不要停”、“加油”,便不會輕易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對於不切實際的夢想,同路人一定不在少數,但堅持到底的人絕對是少之又少。一般人都不會選擇一個一開始就被嘲笑、被否定的夢想,因為害怕在拚盡全力以後也看不到希望。可是就是有這麽一批人願意承受這種不帥氣的開頭,勇敢地去做不一樣的人,死守屬於自己的夢想。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麽要這般執著與努力。因為奮爭在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的人知道隻有努力才知道自己可以,就算最後並未成功,那也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對於夢想,隻要你敢追,就有一個高度在等你,它也隻屬於你。你可以慢慢來,隻要步步向前,未來定是可期。永遠學不會等待的青春,就像永遠學不會暫停的追夢人,一往無前。相信時間會打破一路的質疑聲,給努力的自己一個滿意的交代。
又問,“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有了意義?”又小了吧。夢想不僅可以沒大沒小,還能可有可無。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人生必須要有夢想。總有一些主流平台熱銷這樣的話題,說什麽“沒有夢想的人生和鹹魚沒有區別”。可是,事實是,現實是,我看見的是,有些人單單為了生存就已經花光了所有的力氣。從前,多少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就一輩,甚至世世代代。雖然“活著”不是什麽上得了台麵的光彩夢想,確是有些人用盡一生追求的平凡,冠以“夢想”的存在。而這,也正閃耀著屬於這些人的意義,一種不需要過多字詞修飾與形容的意義,一種“始於就是夢,終於就是想”的意義。海納百川,總有一川,活脫脫就是因為地勢,而平躺,而逆流,而成瀑,也各自精彩,依舊生生不息,隻是不人盡皆知。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未可知的意義也是一種意義。而沒有夢想的人生便是有著這樣一種未可知的意義,它略神秘,卻可探索。
人生的意義可以隨著自己的樣子而變化,特別是自己靈魂的樣子。人生的意義,不會因為有沒有夢想而有所缺陷,也不會因為選不選擇婚姻而有所遺憾。我們活在有準則借鑒的世界裏,不代表我們就要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偶爾的打破常規也是一種需要。這,不另類,這隻是一種不常見卻可能的存在。世界本沒有偏見,有的是一些人的看不慣,或者不習慣。人生要不要賦予意義是我們各自的選擇。人生的意義要如何形容是餘生來完善的。書本裏說的,別人嘴裏冒的,都與自己無關,關鍵的是自己如何去定義自己的一生。畢竟能陪自己走完一生的從始至終隻有自己。在理解人生的定義後,不必著急去添加任何的前綴,慢慢來,去發現,用心地問問自己,這一生想要怎麽過。所以,想好自己的人生怎麽走了嗎?如果沒有,那就好好活出當下的精彩吧。如果不知道,無所謂啦,那就保持現狀好了。想發光時發光,想調暗時調暗,順其自然就好。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有所看見。所以,在看不見自己的人生意義在哪裏的時候,不如繼續留給上天保管,最壞不過是聽天由命。
如果說沒有夢想也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麽有沒有夢想就沒有那麽必要了吧。如果說人生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有沒有夢想這一環上,那麽夢想便不見得非有不可了。所有的如果都不單是一個被假如的例子,還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夢想與人生的意義可以有所關係,也可以毫無關係。我們的人生從來不是一個意義就可以概括,也不是一個夢想就可以完滿。
所以,當我聽說,對麵的你還沒有夢想時,我覺得很正常。也所以呀,當我聽說,對麵的你覺得自己人生就是沒有意義時,我還是覺得很正常。因為,在我看來,沒有夢想,人生沒有意義,都是一種可能,同時發生和不同時發生,有所發現或從未得知,都無所謂。生活依舊,精彩各異,你我安好,便是最好。夢想的大小、多少、有無都在自己的一念間。要我說,不需糾結什麽人生,什麽意義,什麽夢想,來這一趟,就隻是看看,就這樣而已。而已而已,不必總停留在琢磨如何給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下定義,因為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永久被定義的東西,包括鮮活的生命和生動的你。
所以,有,我夢及我想都已在路上。讓過往的每一步撞上未來更好的自己!
15.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麽?
答: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堅持做自己。
如果我的人生有個劇本,很榮幸,也很感謝選擇了這個劇本的自己。二八青春裏的我,確實活出了我想要的樣子。至少我對這樣的自己很是滿意,甚至評了及格。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二八青春的真實寫照,那便是:幸得為人,不負己,甚篤。作為90後大軍裏的一員,我做到了對過往人生的每個關卡都牟足了勁全力以赴。
當下,對90後的爭議不斷。很多同為 90後的人,越活越累,越活越沒彩頭,越活越失去自我,毫無成就可言。一開始,我也以為“累”這種東西永遠和我不搭邊,因為我從未在成長的路上覺得辛苦過,也總是能從刺裏挑出花。也許是活久見吧,偶爾生活與工作的失衡也會讓我身心疲憊,覺得累。朝九晚五,日複一日,一日三餐,頓頓外賣,天天加班,晚晚熬夜,歲歲循環,年年照舊。試問,一生就如此散盡,值得嗎?我不願意此生值得所在皆是如此,待我歸西,迴溯往昔,一生所成,皆是如此,定未償願,必是遺憾。
就這一世,該熱烈;落地一生,應自在。若試錯,便主動,曉得“失敗是成功之母”,亦不忘“愛拚才會贏”。
常自勉,許己慢慢成長,願已穩穩抓地,準時或晚點,都將剛剛好,不必急於一時,更不必要求自己登峰造極,終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昔得榜首又如何,未入世者有過之,卻無所鑒,止步於此更需戒驕戒躁。說到這裏,我想引用劉瑜給女兒寫的一封信《願你慢慢長大》中的一段話,“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所謂成就,可視為試卷中的其中一道自由發揮的大題,若能打上“堅持做自己”的標簽,自認是不負此生了。即便這就是我的頂峰。
某年市運會,臨近比賽,因校隊隊友狀態不佳,臨時改項,從原200米短跑換400米。從接到通知開始,我並未有任何怨言,而是選擇相信教練的決定,也第一時間配合校隊組織的安排,給自己及時調整好了狀態。我變得比以往更用心,更刻苦。每天熱身跑,我多半是第一個到,從原來熱身3圈400米改為和參加1500米長跑的隊員一樣,默默地跑5圈。逮到機會,我還會有意無意地跟在長跑隊員的後麵,嚐試跟跑,從一開始的跟得緊到落後,又從落後到跟得緊。就這樣,熱身、加練、日常體育課,每次可以鍛煉的機會都在不設限地用盡自己的力氣,挑戰自己每一次的極限。照如此,堅持到決賽當天。
槍響前,不斷地告訴自己,隻要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可以。槍響後,用盡百米衝刺的氣力衝,聽著不斷喊我放慢節奏的隊友和教練,而我並沒有真的有意放慢節奏,而是用心調息。沒想到,直到衝刺,我仍有餘力。是的,“萬事皆有可能”。衝刺那刻未曾想攬獲第一,更難以自信地聽到有人說我差點破了此項紀錄。唯一想到的是定不負往昔努力,全力以赴後便隻需感恩自己的付出與堅持。要贏,就贏上一個突破極限的自己!其它的無所謂。哪怕重現前市賽200米29″20這般的倒數第一,我也是開心的。因為我絕對相信哪怕是倒數第一,對自己而言也定是有進步的。迴想起那時的自己,我是佩服的。那份毅力與勇氣,那份對自己的相信,那股隻想著要比昨天有進步的勁,真的太可愛了。什麽第一,什麽破紀錄,從來都不去想,也沒有了解過,天天就想著認認真真地練,老老實實地進步。因為我清楚地知道當我有了過硬的實力,我便有了一顆屬於自己的定時炸彈,槍響後,便會爆發。而這給對手帶來的殺傷力,是我那數不清挑戰了多少次自己極限換來的。
在我看來,賽場上沒有敵人,隻有相當的對手。不過,我更樂意將這些相當的對手視為讓我知道進步空間在哪裏的朋友,又或者是我未來需要超越的榜樣。如果場場賽事都第一,王者的自己又如何繼續去突破。如果世界紀錄上迴迴都是自己來打破,遇不上一位相當的同行,這又會是怎樣孤獨的一趟。對我而言,與其無風無浪就一生,寧願乘風破浪過一世。如果相當的同行和我一樣,上場前可以像朋友一樣屁屁顛顛地相親相愛,上場後可以敬對手一場轟轟烈烈的公平競爭,自然絕絕子。畢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最後,彼此在乎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這一場裏我們是否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此番相見。若再見,我們都變強了,那就賽場上繼續用實力硬碰硬,再一次擦出屬於我們的火花。
最深摯的贏是自己給的。所以,真正永恆的金牌也定是為此付出過代價的自己才能給得起的。真正的、最好的賽績不是破了哪一個世界紀錄,而是自己對自己每一次表現與輸出的態度和認同,而這,才是最閃灼的存在。這份閃灼的之最也隻有自己那沉澱過的熱愛才真正配得起。若真熱愛,便全力以赴,就已然值得。我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對待熱愛,不該是單論獲得多少次冠軍,多少個獎牌,也不是破過多少次紀錄,得過多少的榮譽,而該是在自己追求熱愛時是否成長了自己,變得更為堅定與強大。當我們迴過頭,便皆是收獲,也才是真的有所收獲。
某年我生日,我邀請了媽媽來學校觀看演講初選賽。本意是想讓媽媽看看小女兒在學校裏的樣子,再和媽媽一起靜靜地在特別的這天拉個小手在學校散個步,讓不容易的那一天變得越來越甜。臨上演講台之際,我把初稿直接拽進小手裏。最後,脫稿講述了一個我與媽媽的故事。情到深處,催人淚下,台上台下,皆是如此。演講的最後,我清唱了一小段《世上隻有媽媽好》。是的,這是我當時做過的最驕傲的事情。什麽進決賽,什麽好的開頭,什麽好的結尾,都來不及想。既然開始了這麽一個故事,那便隻想著這一次生日,我要將我對媽媽的感恩之情表達清楚,才不枉媽媽來這一趟。我要將這份時光變得更加耀眼,作為送給自己的禮物,也是一份與媽媽共享的禮物。長大些的我,對生日禮沒有什麽追求,反而越發稀得感恩。如此一番的現場直播,哪怕在小小的教室裏,也閃閃發光。最特別的時間裏,做最值得驕傲的事,說的就是這時的我。沒有人知道誰在這個教室裏是隻為我而來,也沒有人知道選題會是這個,包括我自己。身為語文課代表,哪能不挨刀。臨時來湊數的我更沒有對此次演講抱過一絲入選的希望。有的都是未知裏發芽的熱愛,那就是做自己。有的時候,敢於做自己,便是會有這麽不羈的放縱。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總能時刻懷揣著最壞的打算來溫熱那一份微小到無望的可能,並非不用心,也並非未全力以赴,而是從未高看自己,更是從未癡心妄想過絲毫外來的高光,隻掙當下願成長的自我。
於己而言,那天的一切都異常順遂。明明上台前,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心跳聲大得可怕。卻在上台時,看了兩秒自己的手稿,便一把揉進手裏,成了廢紙團。同時,為了定住自己的心跳,我嚐試著雙手撐住講台,一秒現行。因為撐開瞬間,我的雙手是顫抖的,太難看了。因為禮貌,聽眾投來了鼓勵的掌聲。我馬上背著手,深唿吸,下意識一聲令下,“隻是講個故事,預備,開始”。開始就開始吧,我都想不到演講的最後居然會是唱歌,我也是史無前例地自信了。未經過精心策劃的這份生日禮物,如今迴想起來就像一場夢,一秒速成的那種即興,毫無環環相扣可言。不過,很慶幸,順利完成。有愛的開始,也友愛地結束了。雖然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看見了一個一旦選擇開始便全力以赴的自己。就算湊數,也要湊個合格的數。我知道,當時的我是因為班級身份,不得已去湊了個數,也知道自己本就不喜歡那種為進決賽而公式化地選擇常用的有利選題,然後帶著一種看似慷慨激昂的腔調演講著或背誦著和自己不大相關的東西,最後讓聽眾一無所獲,在各自寶貴的時間裏看了個寂寞。
所以,當時的我糊裏糊塗又膽大包天地順著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聲淚俱下,一心想著,要用心,要真誠,到哪算哪,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放在那時那地,這種以故事展開的演講,確實很格路。因為新鮮,觀眾再次投以掌聲,歡送。過去了許多年,我發現,過去得越久,我越覺得當時的自己了不得。記不得幾乎坐滿人的教室裏有幾個人拍爛手掌,隻記得當時拍手的人裏我沒有很清晰地看見我的媽媽,所以演講一結束,我就跑去找媽媽了。我當時也就著急一件事情,想對媽媽說,謝謝她把我帶到這個世界,雖然她很痛,可是我相信未來的這一天一定是最甜最甜的,或者現在開始的每一天都會比昨天更甜。是的,顯而易見,我特別感恩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媽媽,非常非常地感恩。媽媽曉得我的心意。當時的我,也希望聽眾有所共鳴,更稀得感恩,更懂得愛。
某年感恩節,我計劃了為期10天的雲南之旅。臨出發前,我還安排了一期母女寫真,作為媽媽生日的小福利,以此滿足下沒有化過妝的她。記得,那日出發趕飛機,爭分奪秒的樣,還是很有趣的。有趣到三四年後的今天,媽媽迴想起,依舊覺得人生最深刻。到了雲南,我倆一起看《麗水金沙》,一起賞花看海,一起遊山玩水,一起泡昆明,一起撩麗江,一起蕩洱海,一起遊大理,一起曬xsbn的陽光,一起吃香格裏拉的水果,一起狂吸虎跳峽的涼風,一起手牽手攀至海拔4680米的玉龍雪山比剪刀手,還不忘一起騎騎馬,品品茶,喝喝果汁,賞賞麗江夜景,吃吃土司宴,蹭蹭青稞酒,跳跳篝火舞,試試油炸昆蟲,幹幹火把和屁股,甚是歡喜。是的,這是前幾年裏完成的一大美差事。這個時間段剛好掐在感恩節和媽媽的生日上,簡直再完美不過了。
才打工幾年的我,積下了這樣的長假肯定少不了加班。可是,這件事是我認定一定要做的。當時的媽媽身體並沒有特別的好,不過我天天叮囑她,我說隻要她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到一個更好的階段,我就帶她去旅行,和她一起放個小長假。然後,她真的做到了。我自然是要立刻兌現承諾的。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不適合放在未來。隻要當下有這樣的機會,我便會不顧一切地滿足她的小心願。從小到大,我們都沒有一場不著急的旅行,也沒有一次真正放空的賞光,所以,我也才會迫切地想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這個承諾盡快落實具體。是呀,時不再來。看著父母頭上越來越多的黑發變了白,我害怕了,從一開始幫忙著一條一條地拔,到現在,無從下手,想想心就還是會酸。我們都在成長,但願我們成長的路上可以繼續製造屬於我們的快樂時光,特別是和身邊親近的家人。
至少,告訴自己,不要輕易錯過任何一個可以隨意接起父母電話的機會,也不要輕易錯過任何一條可以隨時迴複父母信息的機會,因為這些個個條條都是父母的思念和愛的體現。當然,也不會全是啦。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料想不到的往往也最有可能,殊不知下一個電話就是來催婚的呢,哈哈哈。90後的我們要抗住呀,催婚的原因不過是父母擔心年老後的自己無法像往常一般照顧你而已。如果你展現了自己過得很好很健康的一麵,父母自然是不會急於一時的。很多的不被理解,都是缺少溝通。所以,少熬夜,花點時間和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如果沒有,那也正常,畢竟才開始嘛,慢慢來。
大學的懵懂,總會遇到一些無厘頭的運。被傳說中的星探相中過,有被某品牌邀請過為其代言,都很不幸地遭到那時的我當機立斷的拒絕。原因很簡單,我自知條件都不成熟,包括現在,所以我未曾涉足這些圈子。偶爾有人吆喝我出道,可是我哪裏有這般能耐呀。除了長得還行,身高也不理想,琴棋書畫吹拉彈唱詩詞歌賦樣樣不精,混個散裝應該還算過得去。
堅持做自己,雖然會磕磕碰碰,也頗多不盡人意,卻也樂在其中。我對我做過的選擇,從不曾有過任何後悔。我愛我的家人,我就會告訴她,用不同的方式,變換不同的表達,去感恩,去珍惜。若有心,所說所做,都應越早越好,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往後,若追溯,我亦無悔。無悔此番相識相遇相知,無悔再次遠走分離不返。對任何人,對任何事,我亦是如此,但求無悔,必付真心。
若有二心,便是我那別扭的叛逆。偶爾開小差,叛個逆,就是犯犯別人眼中的小傻。小時候,父親千叮嚀萬囑咐我一定要在學校裏和成績最好的同學交朋友。而我一直都是很隨性應之。換句話,頗有自己的風格地交著各式各樣的朋友,比如學霸校霸、班花級草、翻牆翹課、被排擠的、被欺負的、臭名昭著的等等。小學時,我特欣賞學習好的同學,不過我鮮少靠太近,不是因為害怕被比較,而是有些真的就是不願與人親近,而有的又是髒話連篇,我便遠離了。
小學起,我便自覺有些話不可隨意說,我也就對自己十分嚴苛。還自覺和媽媽為此約定,倘若我有說了不好的話或隨意發脾氣,便從我的小金庫裏扣5到10塊不等。現在想想也是醉了。那時候抄完2002年1月第一版袁世全的《名言警句辭典》才掙20塊,而且小金庫總共也就一兩百,真的狠絕了。這種叛逆我算一等一的王者。見過坑人的,卻沒見過年紀小小就坑自己的。為追悔莫及的自己點讚。真的被扣過的,一個巴掌可以數得過來。小金庫的每一次縮水都讓我很肉疼。多少包辣條,多少包水煮魚,多少碟腸粉,就這麽付諸東流。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有一些被孤立的同學,而不巧的是我總是反孤立的那位。我從不輕視,且都同等對待每一位同學。因為我知道大家都值得。不管是坐最後一排,還是坐單排,我都一視同仁。該問的一個不落,該收的照單全收。我從不認為我比這些被視為差等生的同學優秀多少,或者準確來說未曾比這些同學優秀過。這些同學或有堅持如此的理由,又或有其獨守這番表現的原因。我不懂,也不好奇,更未追問過誰。隻是在細微的相處裏,我從不覺得他們是壞學生,甚至覺得他們更為可愛與真誠。他們身上比一般的同學更多一份對不公的不羈之勇,也更多一分看透此時該應和的妥。
窮有窮的骨氣,醜有醜的獨一份,壞有壞的不拘一格。校霸並非都是不良,學霸也許僅是秀才,他日稱霸,又誰是誰非。交友該是自由的,不分貴賤,不論出身,不限美醜,不礙過去,不管分數,隻從這一刻彼此相識開始。我認為那些來自校內外的差別對待和有恃無恐的偏見才最可怕。一代接一代如此般的口傳不身授,視同死書,何患無窮。至今,我都未曾真正落實過父親的“千叮嚀萬囑咐”。本就未知全貌,更未經他人路,以何全盤否定。所見所聞都未必真,不如克己複禮正己守道,做好自己。於世,為人師表,應表己任,教書育人;此生,為人子弟,該遞正責,學以致用。
混到社會這一維度時,想再去隨意交朋友是有難度的。可以說和上學的那批完全不一樣。社交軟件再多,多數人也已將大半時間交給了工作,或用於經營家庭裏的雞毛蒜皮。此等境況若沒個共同愛好,沒入得同個圈子,外加被動又宅,真的難覓得一二知心好友。另外,工作中,小團體居多,稍有不合群,閑言碎語便鋪天蓋地,真真一言難盡。即便如此,也請相信,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堅持做好自己是不會錯的。什麽錯位社交、向上社交、多個朋友多條路,不予苟同。若社交,便待以真心;若不喜,便自得其樂。畢竟我的大小聰明都用來打磨靈魂了,狠拋光才能更快地把自己打造為隨時拿得出手的王牌和穩贏的底牌。
做自己不難,難的是堅持。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可現在的社會越長越奇怪了。隨著“碰瓷”事件的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隨意把守“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而是選擇“溜之大吉”、“據理力爭”、“息事寧人”,結果多半有苦難言吃了啞巴虧不了了之。也因為如此這番,唱著《學習**好榜樣》長大的我們,像是不約而同地褪去往日那份純粹的愛與勇氣,變得畏畏縮縮。這不,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民法典》來助攻啦。《民法典》中的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另外,其中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加一大於二,這下我們有法可依了,那就繼續行善積德,大膽地做自己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小時候總會將自己手裏僅有的零花錢全給了路過的乞丐。可是,後來,我變了。有一天,媽媽意味深長地提醒我,現在的乞丐不一定是真的有所需要,而是職業騙子。如果自己無法辨識,就要學會量力而行。不要每次都將自己身上的零錢全部給出去。自此以後,我便慢慢地學著有所收斂。記得還有一次,我認識的一位交換生在我還沒找出零錢的瞬間直接把我抱走,說是這樣的流浪漢很有可能是“假乞丐”,不可以助紂為虐。這樣的情況,屢試不爽,一邊是我的良心,一邊是我的提防。這樣左右為難的時刻終於在前幾年被我的一個朋友破解了。他告訴我,如果一個乞丐有為自己的乞討做出了貢獻或者付出了勞動,那麽我們就可以考慮為此給予適當報酬。我很認同他的做法,所以,從此以後,以此為鑒,不再猶豫,不再為難。
世界有很多的現象真假難分,可是迴歸自我總是最清晰的。如果說,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就因為不好的存在而變得不堪一擊,那麽我們長此以往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又算什麽。也許,不好的社會風氣無法旋踵即逝,可是這不影響我們繼續真誠地做自己。甭管誰帶了麵具,誰又演了戲,即是生在華夏,便已立於不敗之地,便是龍的傳人,就該有所自覺,自覺地大膽做自己,也毅然決然地走下去,一樣的天,一樣的地,沒什麽好怕的,盡管一往無前。
所以,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堅持做自己。
答:有,我夢及我想都已在路上。
成長裏,少不了去經曆不同的年齡段,期間會被形形色色的人反複問,長大後想成為誰,想做什麽,過去的迴答懵懵懂懂,從未被較過真,又或者太過較真,而遲遲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迴答。
現在迴想起來,也是有點可笑。什麽時候開始,我們都被默許要求要有一個被看得起的夢想。而最終,有的嫁接在父母輩努力過卻欠缺點完美的領域,有的傳承祖輩深耕不息卻於己毫無興趣的基業,有的兜轉一生也未曾找到夢想,有的終其一世僅為小作謀生。好像曾經許下的夢想就隻是一個問答,無關實現與否,也無所謂曾經擁有。
未落過地的夢想,多是高大上不持久的空話連篇,甚至從來不具備炫耀的資本。多少夢想起源於說一說而已,多少行動建立在以後有機會再說,多少錯過就是這麽地成了無所謂。天花亂墜的夢想可以生根發芽,而不付諸行動的空想則不可以。怎樣的機會才能撬動行動的步伐,什麽時候才算到了時候?若是無心,談何有夢,緣何來想?若是有心,為何止步,束手束腳?說到底,隻是並未足夠想要。沒有什麽機會是唯唯否否裏等來的,沒有什麽開始需從黃道吉日中尋得。若是不夠想要,便是“天時地利人和”俱佳,亦是無用。
夢想落地的過程從未有過什麽講究,也未有過任何標準。隻要足夠想要,隻要行動起來,再慢再細微的開始,終將成就自己。夢想就是要燃燒的,燃燒到了最後,成了灰,還是成了光,都由自己說了算。畢竟做夢敢想的人是自己,破夢滅想的也是自己,從始至終走完全程更是隻有一清二楚的自己。別說為了誰而開始,一切不過是為了自己。
比如夢想有個家,便是要懂得去愛,而不是要求獲得同等的愛。畢竟以此作為夢想的隻是自己,不是別人。若因緣相聚一堂的家庭成員們都願意為完滿這樣的夢想而努力,無疑是幸福的,也是美滿的。若非如此,也請自己明白,沒有誰該為誰的夢想買單,哪怕隻是看一眼。“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個人的夢想不該建立在別人要為此付出什麽的基礎上,或要求別人怎麽做,亦或是附和說一句什麽,而是要求自己,問問自己為了這個家這個夢想可以做到什麽程度。將心比心,試問誰願意將自己的一生用來供養別人緊記的夢想呢?
所以,我從未因為自己夢想裏要做的任何事情,要求過誰給我做什麽,也未曾要求過誰為我付出任何。我隻知道我的夢想隻屬於我,便應由我全權執掌,一以貫之,善始善終。對我來說,我靠近夢想的路上,不必萬事俱備,不需坐等東風,既要上,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向前靠近。哪怕隻是掛在心上,哪怕隻是懸在腦海,惦記著就歡喜的這般心流何去何從都該由我應承。放飛夢想的我,即沒有什麽天賦異稟,亦非有什麽鴻鵠之誌,不過是給熱愛生活的自己放逐自我生命的自由和天空。
愛跳舞的我,不必上舞台綻放,因為我相信我若盛開,蝴蝶自來;愛唱歌的我,不必跨平台獻醜,因為我相信我自放聲,日益精進;愛寫作的我,不必獲官媒首肯,因為我相信我若有心,終不負。是的,這是屬於我的自由,也是我的選擇,很純粹,與專業無關。不過是一段散裝的舞;一首流放的調,一篇亂描的文。可是,我認真。恣意的舞裏,裝滿了我的偏愛;隨意的調裏,溢出了我的深情;任性的文裏,附著了我的靈魂。每瞬熱愛都可以給夢想添彩。盡管這會稍縱即逝,也作數。
總之,我的夢想不需在高光下大搖大擺,更不需獲得任何人的認可,隻需隨時想起覺得此生已值,就可以。夢想不分大小,卻可以沒大沒小。而我夢想要做的事情,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向前靠近,從未過多停留在想在夢這一步,更不曾有過疑慮。我沒有什麽可以拿得出手的專業技能。不過,不妨礙我走向任何專業的步伐。因為我知道,零基礎走起的我,比起有基礎的同行,我的進步空間是更大的。
問,“不切實際的夢想就不該有嗎?”小了吧。夢想的天空比大海要大太多,而劃過天空的流星看得見看不見的也數不勝數。你以為的不切實際的夢想隻是滄海一粟都不到,又有何該不該有這一說。你有,天空之下,容得下;你無,天空之上,納無窮。大過天,夠不夠得著,就看你自己的本事。誰說天空之下,宇宙之外,會吝嗇到不該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夢想再大,我們也不過是活在其中的一個宇宙裏。黑暗裏才能看得見光在哪裏的宇宙。這之外,有我們想得到的,也有我們想不到的。所以,不切實際的夢想可以更放肆自由一些。小時候,我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夢想,沒有一個是能憑借一己之力實現的。說什麽希望世界沒有一個人是餓肚子的,又說什麽希望世界不會再有任何一場戰爭,更說什麽希望世界每個人都可以活在細小的幸福裏。這都是什麽希望,沒有一個是量力而行的,是可笑吧,對於當時的自己。不過,這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都太珍貴了,放在此時,我怕是不敢想了。
謝謝當時的自己,如此地天真無暇。也謝謝現在的自己,如此地坦誠陳述,依舊不忘初心。夢想,不是一定要成功,成功地站在某個難以攀登的舞台,成功地獲得某個難以企及的獎項;夢想,不是一定要標準,標準地以偉大的名人為榜樣,標準地以高尚的職業為目標;夢想,不是一定要大牌,大牌的奢侈包包與限量手表,大牌的量身定製款禮服與首飾;夢想,不是一定要名留青史,名留青史的著作,名留青史的事跡。
夢想,是自己可以在離開的那一瞬間,迴過頭,會為之來過而無悔,無悔地為此生一笑了之,無悔地上交死神空白答卷如初生,不帶走任何,不虧欠任何,也無所謂是否有誰記得自己或者能否留下任何值得被追憶的東西。我,隻願來過,活過,努力過,遇見過,也在其中快樂過,為自己所愛全力以赴過,再難再累再苦也願意。又或者,隻是來感受一番陽光的暖,風雨的涼,唿吸的痛。再或者,就這麽無聊一生,平凡一世,毫無意義。隻要自己願意,那隨意就好。畢竟千金難買我樂意。隻要當下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必非得改變什麽,也不必非得獲得什麽,原裝的自己快樂就好。在我看來,毫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一種無需定義的意義,活在心裏,共存共享,無憂無慮。
夢想,可以不切實際的做,可以天馬行空地飄。我相信那些被認定為不切實際的夢想都缺一個願意陪它落地的人。當我想做一件家人與朋友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時,那種被最親近的人質疑的可怕與自卑瞬間侵蝕了我夢想的色彩,像極失重。那股莫名的不信任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堵很難跨越的牆,著實讓人難受。每當這個時候,我便會告訴自己,大家口中的不可能,隻是沒有看到有人在這個不可能之上,而我也許就是命定打破這個不可能的人。所以,沒到最後,不輕言放棄。也正是這時,更需要自己憋足一股挑戰不可能的勁兒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勢必要成為那個陪自己夢想落地的人。
就是這樣,有夢想就大膽放手一搏。隻要當下的自己對那份念想初心依舊,對某個目標越發堅定,那現在就行動。哪怕一路質疑聲,也要堅持到最後。隻有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行”、“別放棄”、“繼續“、”不要停”、“加油”,便不會輕易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對於不切實際的夢想,同路人一定不在少數,但堅持到底的人絕對是少之又少。一般人都不會選擇一個一開始就被嘲笑、被否定的夢想,因為害怕在拚盡全力以後也看不到希望。可是就是有這麽一批人願意承受這種不帥氣的開頭,勇敢地去做不一樣的人,死守屬於自己的夢想。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麽要這般執著與努力。因為奮爭在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的人知道隻有努力才知道自己可以,就算最後並未成功,那也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對於夢想,隻要你敢追,就有一個高度在等你,它也隻屬於你。你可以慢慢來,隻要步步向前,未來定是可期。永遠學不會等待的青春,就像永遠學不會暫停的追夢人,一往無前。相信時間會打破一路的質疑聲,給努力的自己一個滿意的交代。
又問,“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有了意義?”又小了吧。夢想不僅可以沒大沒小,還能可有可無。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人生必須要有夢想。總有一些主流平台熱銷這樣的話題,說什麽“沒有夢想的人生和鹹魚沒有區別”。可是,事實是,現實是,我看見的是,有些人單單為了生存就已經花光了所有的力氣。從前,多少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就一輩,甚至世世代代。雖然“活著”不是什麽上得了台麵的光彩夢想,確是有些人用盡一生追求的平凡,冠以“夢想”的存在。而這,也正閃耀著屬於這些人的意義,一種不需要過多字詞修飾與形容的意義,一種“始於就是夢,終於就是想”的意義。海納百川,總有一川,活脫脫就是因為地勢,而平躺,而逆流,而成瀑,也各自精彩,依舊生生不息,隻是不人盡皆知。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未可知的意義也是一種意義。而沒有夢想的人生便是有著這樣一種未可知的意義,它略神秘,卻可探索。
人生的意義可以隨著自己的樣子而變化,特別是自己靈魂的樣子。人生的意義,不會因為有沒有夢想而有所缺陷,也不會因為選不選擇婚姻而有所遺憾。我們活在有準則借鑒的世界裏,不代表我們就要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偶爾的打破常規也是一種需要。這,不另類,這隻是一種不常見卻可能的存在。世界本沒有偏見,有的是一些人的看不慣,或者不習慣。人生要不要賦予意義是我們各自的選擇。人生的意義要如何形容是餘生來完善的。書本裏說的,別人嘴裏冒的,都與自己無關,關鍵的是自己如何去定義自己的一生。畢竟能陪自己走完一生的從始至終隻有自己。在理解人生的定義後,不必著急去添加任何的前綴,慢慢來,去發現,用心地問問自己,這一生想要怎麽過。所以,想好自己的人生怎麽走了嗎?如果沒有,那就好好活出當下的精彩吧。如果不知道,無所謂啦,那就保持現狀好了。想發光時發光,想調暗時調暗,順其自然就好。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有所看見。所以,在看不見自己的人生意義在哪裏的時候,不如繼續留給上天保管,最壞不過是聽天由命。
如果說沒有夢想也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麽有沒有夢想就沒有那麽必要了吧。如果說人生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有沒有夢想這一環上,那麽夢想便不見得非有不可了。所有的如果都不單是一個被假如的例子,還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夢想與人生的意義可以有所關係,也可以毫無關係。我們的人生從來不是一個意義就可以概括,也不是一個夢想就可以完滿。
所以,當我聽說,對麵的你還沒有夢想時,我覺得很正常。也所以呀,當我聽說,對麵的你覺得自己人生就是沒有意義時,我還是覺得很正常。因為,在我看來,沒有夢想,人生沒有意義,都是一種可能,同時發生和不同時發生,有所發現或從未得知,都無所謂。生活依舊,精彩各異,你我安好,便是最好。夢想的大小、多少、有無都在自己的一念間。要我說,不需糾結什麽人生,什麽意義,什麽夢想,來這一趟,就隻是看看,就這樣而已。而已而已,不必總停留在琢磨如何給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下定義,因為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永久被定義的東西,包括鮮活的生命和生動的你。
所以,有,我夢及我想都已在路上。讓過往的每一步撞上未來更好的自己!
15.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麽?
答: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堅持做自己。
如果我的人生有個劇本,很榮幸,也很感謝選擇了這個劇本的自己。二八青春裏的我,確實活出了我想要的樣子。至少我對這樣的自己很是滿意,甚至評了及格。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二八青春的真實寫照,那便是:幸得為人,不負己,甚篤。作為90後大軍裏的一員,我做到了對過往人生的每個關卡都牟足了勁全力以赴。
當下,對90後的爭議不斷。很多同為 90後的人,越活越累,越活越沒彩頭,越活越失去自我,毫無成就可言。一開始,我也以為“累”這種東西永遠和我不搭邊,因為我從未在成長的路上覺得辛苦過,也總是能從刺裏挑出花。也許是活久見吧,偶爾生活與工作的失衡也會讓我身心疲憊,覺得累。朝九晚五,日複一日,一日三餐,頓頓外賣,天天加班,晚晚熬夜,歲歲循環,年年照舊。試問,一生就如此散盡,值得嗎?我不願意此生值得所在皆是如此,待我歸西,迴溯往昔,一生所成,皆是如此,定未償願,必是遺憾。
就這一世,該熱烈;落地一生,應自在。若試錯,便主動,曉得“失敗是成功之母”,亦不忘“愛拚才會贏”。
常自勉,許己慢慢成長,願已穩穩抓地,準時或晚點,都將剛剛好,不必急於一時,更不必要求自己登峰造極,終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昔得榜首又如何,未入世者有過之,卻無所鑒,止步於此更需戒驕戒躁。說到這裏,我想引用劉瑜給女兒寫的一封信《願你慢慢長大》中的一段話,“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所謂成就,可視為試卷中的其中一道自由發揮的大題,若能打上“堅持做自己”的標簽,自認是不負此生了。即便這就是我的頂峰。
某年市運會,臨近比賽,因校隊隊友狀態不佳,臨時改項,從原200米短跑換400米。從接到通知開始,我並未有任何怨言,而是選擇相信教練的決定,也第一時間配合校隊組織的安排,給自己及時調整好了狀態。我變得比以往更用心,更刻苦。每天熱身跑,我多半是第一個到,從原來熱身3圈400米改為和參加1500米長跑的隊員一樣,默默地跑5圈。逮到機會,我還會有意無意地跟在長跑隊員的後麵,嚐試跟跑,從一開始的跟得緊到落後,又從落後到跟得緊。就這樣,熱身、加練、日常體育課,每次可以鍛煉的機會都在不設限地用盡自己的力氣,挑戰自己每一次的極限。照如此,堅持到決賽當天。
槍響前,不斷地告訴自己,隻要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可以。槍響後,用盡百米衝刺的氣力衝,聽著不斷喊我放慢節奏的隊友和教練,而我並沒有真的有意放慢節奏,而是用心調息。沒想到,直到衝刺,我仍有餘力。是的,“萬事皆有可能”。衝刺那刻未曾想攬獲第一,更難以自信地聽到有人說我差點破了此項紀錄。唯一想到的是定不負往昔努力,全力以赴後便隻需感恩自己的付出與堅持。要贏,就贏上一個突破極限的自己!其它的無所謂。哪怕重現前市賽200米29″20這般的倒數第一,我也是開心的。因為我絕對相信哪怕是倒數第一,對自己而言也定是有進步的。迴想起那時的自己,我是佩服的。那份毅力與勇氣,那份對自己的相信,那股隻想著要比昨天有進步的勁,真的太可愛了。什麽第一,什麽破紀錄,從來都不去想,也沒有了解過,天天就想著認認真真地練,老老實實地進步。因為我清楚地知道當我有了過硬的實力,我便有了一顆屬於自己的定時炸彈,槍響後,便會爆發。而這給對手帶來的殺傷力,是我那數不清挑戰了多少次自己極限換來的。
在我看來,賽場上沒有敵人,隻有相當的對手。不過,我更樂意將這些相當的對手視為讓我知道進步空間在哪裏的朋友,又或者是我未來需要超越的榜樣。如果場場賽事都第一,王者的自己又如何繼續去突破。如果世界紀錄上迴迴都是自己來打破,遇不上一位相當的同行,這又會是怎樣孤獨的一趟。對我而言,與其無風無浪就一生,寧願乘風破浪過一世。如果相當的同行和我一樣,上場前可以像朋友一樣屁屁顛顛地相親相愛,上場後可以敬對手一場轟轟烈烈的公平競爭,自然絕絕子。畢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最後,彼此在乎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這一場裏我們是否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此番相見。若再見,我們都變強了,那就賽場上繼續用實力硬碰硬,再一次擦出屬於我們的火花。
最深摯的贏是自己給的。所以,真正永恆的金牌也定是為此付出過代價的自己才能給得起的。真正的、最好的賽績不是破了哪一個世界紀錄,而是自己對自己每一次表現與輸出的態度和認同,而這,才是最閃灼的存在。這份閃灼的之最也隻有自己那沉澱過的熱愛才真正配得起。若真熱愛,便全力以赴,就已然值得。我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對待熱愛,不該是單論獲得多少次冠軍,多少個獎牌,也不是破過多少次紀錄,得過多少的榮譽,而該是在自己追求熱愛時是否成長了自己,變得更為堅定與強大。當我們迴過頭,便皆是收獲,也才是真的有所收獲。
某年我生日,我邀請了媽媽來學校觀看演講初選賽。本意是想讓媽媽看看小女兒在學校裏的樣子,再和媽媽一起靜靜地在特別的這天拉個小手在學校散個步,讓不容易的那一天變得越來越甜。臨上演講台之際,我把初稿直接拽進小手裏。最後,脫稿講述了一個我與媽媽的故事。情到深處,催人淚下,台上台下,皆是如此。演講的最後,我清唱了一小段《世上隻有媽媽好》。是的,這是我當時做過的最驕傲的事情。什麽進決賽,什麽好的開頭,什麽好的結尾,都來不及想。既然開始了這麽一個故事,那便隻想著這一次生日,我要將我對媽媽的感恩之情表達清楚,才不枉媽媽來這一趟。我要將這份時光變得更加耀眼,作為送給自己的禮物,也是一份與媽媽共享的禮物。長大些的我,對生日禮沒有什麽追求,反而越發稀得感恩。如此一番的現場直播,哪怕在小小的教室裏,也閃閃發光。最特別的時間裏,做最值得驕傲的事,說的就是這時的我。沒有人知道誰在這個教室裏是隻為我而來,也沒有人知道選題會是這個,包括我自己。身為語文課代表,哪能不挨刀。臨時來湊數的我更沒有對此次演講抱過一絲入選的希望。有的都是未知裏發芽的熱愛,那就是做自己。有的時候,敢於做自己,便是會有這麽不羈的放縱。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總能時刻懷揣著最壞的打算來溫熱那一份微小到無望的可能,並非不用心,也並非未全力以赴,而是從未高看自己,更是從未癡心妄想過絲毫外來的高光,隻掙當下願成長的自我。
於己而言,那天的一切都異常順遂。明明上台前,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心跳聲大得可怕。卻在上台時,看了兩秒自己的手稿,便一把揉進手裏,成了廢紙團。同時,為了定住自己的心跳,我嚐試著雙手撐住講台,一秒現行。因為撐開瞬間,我的雙手是顫抖的,太難看了。因為禮貌,聽眾投來了鼓勵的掌聲。我馬上背著手,深唿吸,下意識一聲令下,“隻是講個故事,預備,開始”。開始就開始吧,我都想不到演講的最後居然會是唱歌,我也是史無前例地自信了。未經過精心策劃的這份生日禮物,如今迴想起來就像一場夢,一秒速成的那種即興,毫無環環相扣可言。不過,很慶幸,順利完成。有愛的開始,也友愛地結束了。雖然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看見了一個一旦選擇開始便全力以赴的自己。就算湊數,也要湊個合格的數。我知道,當時的我是因為班級身份,不得已去湊了個數,也知道自己本就不喜歡那種為進決賽而公式化地選擇常用的有利選題,然後帶著一種看似慷慨激昂的腔調演講著或背誦著和自己不大相關的東西,最後讓聽眾一無所獲,在各自寶貴的時間裏看了個寂寞。
所以,當時的我糊裏糊塗又膽大包天地順著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聲淚俱下,一心想著,要用心,要真誠,到哪算哪,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放在那時那地,這種以故事展開的演講,確實很格路。因為新鮮,觀眾再次投以掌聲,歡送。過去了許多年,我發現,過去得越久,我越覺得當時的自己了不得。記不得幾乎坐滿人的教室裏有幾個人拍爛手掌,隻記得當時拍手的人裏我沒有很清晰地看見我的媽媽,所以演講一結束,我就跑去找媽媽了。我當時也就著急一件事情,想對媽媽說,謝謝她把我帶到這個世界,雖然她很痛,可是我相信未來的這一天一定是最甜最甜的,或者現在開始的每一天都會比昨天更甜。是的,顯而易見,我特別感恩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媽媽,非常非常地感恩。媽媽曉得我的心意。當時的我,也希望聽眾有所共鳴,更稀得感恩,更懂得愛。
某年感恩節,我計劃了為期10天的雲南之旅。臨出發前,我還安排了一期母女寫真,作為媽媽生日的小福利,以此滿足下沒有化過妝的她。記得,那日出發趕飛機,爭分奪秒的樣,還是很有趣的。有趣到三四年後的今天,媽媽迴想起,依舊覺得人生最深刻。到了雲南,我倆一起看《麗水金沙》,一起賞花看海,一起遊山玩水,一起泡昆明,一起撩麗江,一起蕩洱海,一起遊大理,一起曬xsbn的陽光,一起吃香格裏拉的水果,一起狂吸虎跳峽的涼風,一起手牽手攀至海拔4680米的玉龍雪山比剪刀手,還不忘一起騎騎馬,品品茶,喝喝果汁,賞賞麗江夜景,吃吃土司宴,蹭蹭青稞酒,跳跳篝火舞,試試油炸昆蟲,幹幹火把和屁股,甚是歡喜。是的,這是前幾年裏完成的一大美差事。這個時間段剛好掐在感恩節和媽媽的生日上,簡直再完美不過了。
才打工幾年的我,積下了這樣的長假肯定少不了加班。可是,這件事是我認定一定要做的。當時的媽媽身體並沒有特別的好,不過我天天叮囑她,我說隻要她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到一個更好的階段,我就帶她去旅行,和她一起放個小長假。然後,她真的做到了。我自然是要立刻兌現承諾的。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不適合放在未來。隻要當下有這樣的機會,我便會不顧一切地滿足她的小心願。從小到大,我們都沒有一場不著急的旅行,也沒有一次真正放空的賞光,所以,我也才會迫切地想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這個承諾盡快落實具體。是呀,時不再來。看著父母頭上越來越多的黑發變了白,我害怕了,從一開始幫忙著一條一條地拔,到現在,無從下手,想想心就還是會酸。我們都在成長,但願我們成長的路上可以繼續製造屬於我們的快樂時光,特別是和身邊親近的家人。
至少,告訴自己,不要輕易錯過任何一個可以隨意接起父母電話的機會,也不要輕易錯過任何一條可以隨時迴複父母信息的機會,因為這些個個條條都是父母的思念和愛的體現。當然,也不會全是啦。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料想不到的往往也最有可能,殊不知下一個電話就是來催婚的呢,哈哈哈。90後的我們要抗住呀,催婚的原因不過是父母擔心年老後的自己無法像往常一般照顧你而已。如果你展現了自己過得很好很健康的一麵,父母自然是不會急於一時的。很多的不被理解,都是缺少溝通。所以,少熬夜,花點時間和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如果沒有,那也正常,畢竟才開始嘛,慢慢來。
大學的懵懂,總會遇到一些無厘頭的運。被傳說中的星探相中過,有被某品牌邀請過為其代言,都很不幸地遭到那時的我當機立斷的拒絕。原因很簡單,我自知條件都不成熟,包括現在,所以我未曾涉足這些圈子。偶爾有人吆喝我出道,可是我哪裏有這般能耐呀。除了長得還行,身高也不理想,琴棋書畫吹拉彈唱詩詞歌賦樣樣不精,混個散裝應該還算過得去。
堅持做自己,雖然會磕磕碰碰,也頗多不盡人意,卻也樂在其中。我對我做過的選擇,從不曾有過任何後悔。我愛我的家人,我就會告訴她,用不同的方式,變換不同的表達,去感恩,去珍惜。若有心,所說所做,都應越早越好,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往後,若追溯,我亦無悔。無悔此番相識相遇相知,無悔再次遠走分離不返。對任何人,對任何事,我亦是如此,但求無悔,必付真心。
若有二心,便是我那別扭的叛逆。偶爾開小差,叛個逆,就是犯犯別人眼中的小傻。小時候,父親千叮嚀萬囑咐我一定要在學校裏和成績最好的同學交朋友。而我一直都是很隨性應之。換句話,頗有自己的風格地交著各式各樣的朋友,比如學霸校霸、班花級草、翻牆翹課、被排擠的、被欺負的、臭名昭著的等等。小學時,我特欣賞學習好的同學,不過我鮮少靠太近,不是因為害怕被比較,而是有些真的就是不願與人親近,而有的又是髒話連篇,我便遠離了。
小學起,我便自覺有些話不可隨意說,我也就對自己十分嚴苛。還自覺和媽媽為此約定,倘若我有說了不好的話或隨意發脾氣,便從我的小金庫裏扣5到10塊不等。現在想想也是醉了。那時候抄完2002年1月第一版袁世全的《名言警句辭典》才掙20塊,而且小金庫總共也就一兩百,真的狠絕了。這種叛逆我算一等一的王者。見過坑人的,卻沒見過年紀小小就坑自己的。為追悔莫及的自己點讚。真的被扣過的,一個巴掌可以數得過來。小金庫的每一次縮水都讓我很肉疼。多少包辣條,多少包水煮魚,多少碟腸粉,就這麽付諸東流。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有一些被孤立的同學,而不巧的是我總是反孤立的那位。我從不輕視,且都同等對待每一位同學。因為我知道大家都值得。不管是坐最後一排,還是坐單排,我都一視同仁。該問的一個不落,該收的照單全收。我從不認為我比這些被視為差等生的同學優秀多少,或者準確來說未曾比這些同學優秀過。這些同學或有堅持如此的理由,又或有其獨守這番表現的原因。我不懂,也不好奇,更未追問過誰。隻是在細微的相處裏,我從不覺得他們是壞學生,甚至覺得他們更為可愛與真誠。他們身上比一般的同學更多一份對不公的不羈之勇,也更多一分看透此時該應和的妥。
窮有窮的骨氣,醜有醜的獨一份,壞有壞的不拘一格。校霸並非都是不良,學霸也許僅是秀才,他日稱霸,又誰是誰非。交友該是自由的,不分貴賤,不論出身,不限美醜,不礙過去,不管分數,隻從這一刻彼此相識開始。我認為那些來自校內外的差別對待和有恃無恐的偏見才最可怕。一代接一代如此般的口傳不身授,視同死書,何患無窮。至今,我都未曾真正落實過父親的“千叮嚀萬囑咐”。本就未知全貌,更未經他人路,以何全盤否定。所見所聞都未必真,不如克己複禮正己守道,做好自己。於世,為人師表,應表己任,教書育人;此生,為人子弟,該遞正責,學以致用。
混到社會這一維度時,想再去隨意交朋友是有難度的。可以說和上學的那批完全不一樣。社交軟件再多,多數人也已將大半時間交給了工作,或用於經營家庭裏的雞毛蒜皮。此等境況若沒個共同愛好,沒入得同個圈子,外加被動又宅,真的難覓得一二知心好友。另外,工作中,小團體居多,稍有不合群,閑言碎語便鋪天蓋地,真真一言難盡。即便如此,也請相信,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堅持做好自己是不會錯的。什麽錯位社交、向上社交、多個朋友多條路,不予苟同。若社交,便待以真心;若不喜,便自得其樂。畢竟我的大小聰明都用來打磨靈魂了,狠拋光才能更快地把自己打造為隨時拿得出手的王牌和穩贏的底牌。
做自己不難,難的是堅持。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可現在的社會越長越奇怪了。隨著“碰瓷”事件的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隨意把守“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而是選擇“溜之大吉”、“據理力爭”、“息事寧人”,結果多半有苦難言吃了啞巴虧不了了之。也因為如此這番,唱著《學習**好榜樣》長大的我們,像是不約而同地褪去往日那份純粹的愛與勇氣,變得畏畏縮縮。這不,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民法典》來助攻啦。《民法典》中的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另外,其中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加一大於二,這下我們有法可依了,那就繼續行善積德,大膽地做自己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小時候總會將自己手裏僅有的零花錢全給了路過的乞丐。可是,後來,我變了。有一天,媽媽意味深長地提醒我,現在的乞丐不一定是真的有所需要,而是職業騙子。如果自己無法辨識,就要學會量力而行。不要每次都將自己身上的零錢全部給出去。自此以後,我便慢慢地學著有所收斂。記得還有一次,我認識的一位交換生在我還沒找出零錢的瞬間直接把我抱走,說是這樣的流浪漢很有可能是“假乞丐”,不可以助紂為虐。這樣的情況,屢試不爽,一邊是我的良心,一邊是我的提防。這樣左右為難的時刻終於在前幾年被我的一個朋友破解了。他告訴我,如果一個乞丐有為自己的乞討做出了貢獻或者付出了勞動,那麽我們就可以考慮為此給予適當報酬。我很認同他的做法,所以,從此以後,以此為鑒,不再猶豫,不再為難。
世界有很多的現象真假難分,可是迴歸自我總是最清晰的。如果說,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就因為不好的存在而變得不堪一擊,那麽我們長此以往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又算什麽。也許,不好的社會風氣無法旋踵即逝,可是這不影響我們繼續真誠地做自己。甭管誰帶了麵具,誰又演了戲,即是生在華夏,便已立於不敗之地,便是龍的傳人,就該有所自覺,自覺地大膽做自己,也毅然決然地走下去,一樣的天,一樣的地,沒什麽好怕的,盡管一往無前。
所以,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堅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