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激戰日軍第三聯隊(一)
亮劍:開局我魏和尚獨立發展 作者:愛靜的老男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多門迫擊炮在日軍炮兵熟練的操作下,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就在一塊較為平整的路麵上分為三排架設起來。
日軍炮兵中隊長一聲令下,日軍炮兵將炮彈先後放入二十多門迫擊炮中,轟隆、轟隆,炮彈向著特務加強營所在的山頂唿嘯著飛去,炮彈落地爆炸,那麽一時間,十幾個戰士直接就被炸得血肉模糊。
“快撤!”
魏大勇看到日軍對著他們開始炮轟,要是再不跑,那就完全跑不掉了,於是向著戰士們喊道。
魏大勇帶著剩餘的戰士迅速向著另外一側山坡快速下山。
下方受到攻擊的日軍士兵看到山上的槍聲停了,立馬端著槍嚎叫著向山上衝去。
“衝鋒!”
吉川太郎命令道。
日軍士兵就像蝗蟲一般,一擁而上,整個山腰上全是穿著土黃色軍裝的日軍士兵。
魏大勇帶著戰士們才下到山腳,已經有日軍士兵爬上了山頂,舉著槍向著魏大勇和戰士們的方向開始射擊。
砰!砰!砰!
幾聲槍響從山頂上傳來,幾個跑在後麵的戰士背部中彈,應聲而倒。
魏大勇掉頭,深唿吸,用手中的衝鋒槍對著山頂上在給槍上膛的日軍士兵精準點射。
噠!噠!噠!
站在山頂的幾個日軍士兵,頭部中彈,血花飛濺,中彈的日軍士兵不規則地倒地,滾下了山坡。
解決了山頂上的日軍,不做耽擱,魏大勇帶著戰士們繼續跑路。
日軍士兵源源不斷地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向著遠去的魏大勇和戰士們的方向射擊。
因為魏大勇之前射殺最先爬上山頂上的日軍士兵,為部隊爭取了逃跑的時間,現在他們已經快跑出了日軍士兵有效射擊範圍內,隻有零星幾個戰士中彈倒地,日軍士兵射來的其它子彈全部打在了地上。
吉川太郎聽到伏擊日軍的土八路再次脫逃及傷亡情況的匯報,本來被白翻譯一頓馬屁拍下來,已經平複下來的心情,瞬間又不好了,估計血壓都飆升到了一個新的標準。
吉川太郎頭部瞬間充血,頭暈目眩的感覺,讓他站著的身子站立不穩,隨時都有倒地的可能。
好在旁邊的白翻譯手疾眼快,一把將吉川太郎給扶住,旁邊的勤務兵也從另外一側攙扶住了吉川太郎的胳膊,才止住了吉川太郎要摔倒的身體。
吉川太郎心裏苦啊,本來是碾壓式的掃蕩,不管是裝備還是人數都能甩土八路幾條街。
現在可好,還沒見到土八路的主力部隊,四千人的部隊已經減員七分之一,剩下三千多人的部隊經過幾次的襲擊下來,士氣跌落的厲害,吉川太郎估計被襲擊後還存活的士兵心裏已經將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無論如何都不能這樣與八路耗下去,到時候號稱精銳的第三聯隊顏麵將會掃地不說,傲慢的吉川太郎迴去也會被同僚們嘲笑。
“繼續追擊,這次放慢速度,呈散兵狀態搜索前進,避免再次被土八路襲擊。”
吉川太郎想到他被同僚嘲笑的畫麵,完全不再狂妄地命令部隊全速出擊。
留下一個小隊的日軍士兵照顧傷員外,其他的日軍士兵根據魏大勇他們消失的方向呈散兵狀態緩慢向前搜索前進。
牛家坎子,坐落在巍峨的天脊山腳下,這個名字來源於一道如門坎般的陡峭山嶺,它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卡住了通往天脊山的唯一道路,使得人們必須經過這裏才能繼續前行。這裏的地形險峻,山勢陡峭,仿佛是大自然為了守護天脊山的秘密而特意設下的關卡。
特務加強營的三個主力連,經過三個小時艱難的行軍,終於抵達了牛家坎子。楊金山、王根生、安衛國三人站在山嶺之上,俯瞰著這個天塹般的自然奇觀,心中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們知道,接下來,按照魏大勇的安排,他們將要在這裏與日軍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在楊金山的統一指揮下,三個連的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手持鐵鍬和鎬頭,開始在牛家坎子構建防禦工事。他們挖掘壕溝、堆砌石牆,每一道工事都按照魏大勇的戰鬥安排精心布置,以確保在即將到來的決戰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隨著天色漸暗,牛家坎子的防禦工事已經初具規模。戰士們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在牛家坎子這個天塹般的戰場上,他們將與日軍展開一場激烈的較量,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扞衛著祖國的尊嚴和榮耀。
三個連有重機槍六挺,輕機槍十二挺,在短短不到三百米的戰線上布置,雖然會構成嚴密的火力網,但是日軍在先頭部隊偵察完他們布置的火力點,會立即使用炮火進行定點清除。
那些曾經令敵人膽寒的機槍陣地,在炮火的洗禮下,恐怕會瞬間化為烏有,並且敵人的炮火如果在擁擠的戰壕內爆炸,也會造成戰士大量的傷亡。
楊金山思索再三,打算命令戰士短暫的歇息後,利用日軍還沒有到來的緊促時間,再次構建第二道工事,將重機槍和輕機槍合理地分配到兩道防禦工事上,使得兩道防禦工事可以交相唿應。
戰士們在短暫休息的過程中,各個連的炊事班早早將準備好的茶水和烙餅分發到了每個戰士的手中。
戰士們一天行軍和構建防禦工事下來,在一口口烙餅和茶水下肚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有的戰士將烙餅三兩口吃完,美美地喝了一大口茶水,將碗放下,靠在工事內閉眼休息。不一會,工事內傳出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半個小時過後,王根生準備將戰士們叫起來開始構建第二道,被楊金山給阻止住了。
“讓戰士們再多休息二十分鍾吧!戰士們都太累了,沒有好的精神,怎麽應付接下來的戰鬥。我想營長在前麵一定也會為我們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楊金山對著王根生說道。
(本章完)
日軍炮兵中隊長一聲令下,日軍炮兵將炮彈先後放入二十多門迫擊炮中,轟隆、轟隆,炮彈向著特務加強營所在的山頂唿嘯著飛去,炮彈落地爆炸,那麽一時間,十幾個戰士直接就被炸得血肉模糊。
“快撤!”
魏大勇看到日軍對著他們開始炮轟,要是再不跑,那就完全跑不掉了,於是向著戰士們喊道。
魏大勇帶著剩餘的戰士迅速向著另外一側山坡快速下山。
下方受到攻擊的日軍士兵看到山上的槍聲停了,立馬端著槍嚎叫著向山上衝去。
“衝鋒!”
吉川太郎命令道。
日軍士兵就像蝗蟲一般,一擁而上,整個山腰上全是穿著土黃色軍裝的日軍士兵。
魏大勇帶著戰士們才下到山腳,已經有日軍士兵爬上了山頂,舉著槍向著魏大勇和戰士們的方向開始射擊。
砰!砰!砰!
幾聲槍響從山頂上傳來,幾個跑在後麵的戰士背部中彈,應聲而倒。
魏大勇掉頭,深唿吸,用手中的衝鋒槍對著山頂上在給槍上膛的日軍士兵精準點射。
噠!噠!噠!
站在山頂的幾個日軍士兵,頭部中彈,血花飛濺,中彈的日軍士兵不規則地倒地,滾下了山坡。
解決了山頂上的日軍,不做耽擱,魏大勇帶著戰士們繼續跑路。
日軍士兵源源不斷地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向著遠去的魏大勇和戰士們的方向射擊。
因為魏大勇之前射殺最先爬上山頂上的日軍士兵,為部隊爭取了逃跑的時間,現在他們已經快跑出了日軍士兵有效射擊範圍內,隻有零星幾個戰士中彈倒地,日軍士兵射來的其它子彈全部打在了地上。
吉川太郎聽到伏擊日軍的土八路再次脫逃及傷亡情況的匯報,本來被白翻譯一頓馬屁拍下來,已經平複下來的心情,瞬間又不好了,估計血壓都飆升到了一個新的標準。
吉川太郎頭部瞬間充血,頭暈目眩的感覺,讓他站著的身子站立不穩,隨時都有倒地的可能。
好在旁邊的白翻譯手疾眼快,一把將吉川太郎給扶住,旁邊的勤務兵也從另外一側攙扶住了吉川太郎的胳膊,才止住了吉川太郎要摔倒的身體。
吉川太郎心裏苦啊,本來是碾壓式的掃蕩,不管是裝備還是人數都能甩土八路幾條街。
現在可好,還沒見到土八路的主力部隊,四千人的部隊已經減員七分之一,剩下三千多人的部隊經過幾次的襲擊下來,士氣跌落的厲害,吉川太郎估計被襲擊後還存活的士兵心裏已經將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無論如何都不能這樣與八路耗下去,到時候號稱精銳的第三聯隊顏麵將會掃地不說,傲慢的吉川太郎迴去也會被同僚們嘲笑。
“繼續追擊,這次放慢速度,呈散兵狀態搜索前進,避免再次被土八路襲擊。”
吉川太郎想到他被同僚嘲笑的畫麵,完全不再狂妄地命令部隊全速出擊。
留下一個小隊的日軍士兵照顧傷員外,其他的日軍士兵根據魏大勇他們消失的方向呈散兵狀態緩慢向前搜索前進。
牛家坎子,坐落在巍峨的天脊山腳下,這個名字來源於一道如門坎般的陡峭山嶺,它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卡住了通往天脊山的唯一道路,使得人們必須經過這裏才能繼續前行。這裏的地形險峻,山勢陡峭,仿佛是大自然為了守護天脊山的秘密而特意設下的關卡。
特務加強營的三個主力連,經過三個小時艱難的行軍,終於抵達了牛家坎子。楊金山、王根生、安衛國三人站在山嶺之上,俯瞰著這個天塹般的自然奇觀,心中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們知道,接下來,按照魏大勇的安排,他們將要在這裏與日軍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在楊金山的統一指揮下,三個連的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手持鐵鍬和鎬頭,開始在牛家坎子構建防禦工事。他們挖掘壕溝、堆砌石牆,每一道工事都按照魏大勇的戰鬥安排精心布置,以確保在即將到來的決戰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隨著天色漸暗,牛家坎子的防禦工事已經初具規模。戰士們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在牛家坎子這個天塹般的戰場上,他們將與日軍展開一場激烈的較量,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扞衛著祖國的尊嚴和榮耀。
三個連有重機槍六挺,輕機槍十二挺,在短短不到三百米的戰線上布置,雖然會構成嚴密的火力網,但是日軍在先頭部隊偵察完他們布置的火力點,會立即使用炮火進行定點清除。
那些曾經令敵人膽寒的機槍陣地,在炮火的洗禮下,恐怕會瞬間化為烏有,並且敵人的炮火如果在擁擠的戰壕內爆炸,也會造成戰士大量的傷亡。
楊金山思索再三,打算命令戰士短暫的歇息後,利用日軍還沒有到來的緊促時間,再次構建第二道工事,將重機槍和輕機槍合理地分配到兩道防禦工事上,使得兩道防禦工事可以交相唿應。
戰士們在短暫休息的過程中,各個連的炊事班早早將準備好的茶水和烙餅分發到了每個戰士的手中。
戰士們一天行軍和構建防禦工事下來,在一口口烙餅和茶水下肚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有的戰士將烙餅三兩口吃完,美美地喝了一大口茶水,將碗放下,靠在工事內閉眼休息。不一會,工事內傳出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半個小時過後,王根生準備將戰士們叫起來開始構建第二道,被楊金山給阻止住了。
“讓戰士們再多休息二十分鍾吧!戰士們都太累了,沒有好的精神,怎麽應付接下來的戰鬥。我想營長在前麵一定也會為我們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楊金山對著王根生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