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敦親王求饒
穿成沈眉莊後與甄嬛不再是姐妹 作者:小胖妮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敦親王被打的接連慘叫,仍不服氣的說:“老四,你憑什麽代替皇阿瑪來教訓爺,你給我等著,你敢打爺,爺定然…………”不等敦親王說完,皇上又是一頓猛打。
皇上這一舉動,簡直驚呆了一眾文武百官,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皇上會有如此操作。
終於敦親王被皇上打怕了,連忙對皇上說:“四哥,四哥,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趙霖這時滿眼淚眶的走了過來跪下說:“皇上,您別打了,微臣多謝皇上為臣做主,敦親王已經知錯,求皇上放過他吧!”
皇上沒想到敦親王這個憨憨能這麽快認錯,狡詐的又打了兩下,這才罷休。將拐杖交給了蘇培盛。
皇上:“眾愛卿都平身吧!”
文武百官:“謝皇上。”
敦親王被打了一頓後,他發現其實老四這個人雖然記仇,但人還是不錯的,這頓打倒是讓他懷念起了曾經的皇阿瑪。此時跪在地上的敦親王說:“臣弟多謝皇兄教導。以後定然痛改前非。”
皇上詫異的看著跪在地上的老十,心想這招還真是管用,他也沒想到,老十這個鐵憨憨居然是個受虐型。
想到這些年被他氣的憋屈時的場景,就有點後悔剛才沒有多打他幾下。雖然是有些累,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親自報仇的快感,還真是爽極了。
心裏竟然莫名的期待老十再次犯錯,他自己能再教訓他的場景。
敦親王跪在地上看著皇上那一抹邪笑,身體的疼痛感覺又深了幾分。總感覺老四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善。
不得不說敦親王實在是真相了。
趙霖更是因為皇上的此番行為而感動不已,他沒想到一向行事內斂的皇上居然會為了他而不顧顏麵的當著文武百官麵當眾毆打敦親王,隻為給他討迴公道。
趙霖用敬佩的眼神看著皇上,心想,能得此君主,哪怕讓他為其赴死,他趙霖也心甘情願。
滿朝文武的眼神皆是從不可置信逐漸變成了敬佩不已。
皇上在上方將滿朝文武百官的反應皆看在眼裏,他實在是沒有想到,此行為不僅讓他光明正大的報了私仇,竟然還收獲了意外之喜。
前朝後宮牽一發而動全身,前朝皇上在朝堂之事,早已經傳遍了後宮。
太後知道此事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兒子居然還能幹出這等事情麽?這裏邊一定有問題,於是便讓竹息前去打聽昨日都有誰見過皇上。
皇上下了早朝,處理完政務,便去了永壽宮,一進入永壽宮,皇上高興的從沈眉莊懷裏接過六阿哥說:“昭兒,皇阿瑪來了,來皇阿瑪抱。”
沈眉莊笑著說:“皇上,您當心,團團現在是越來越重了,臣妾抱著可吃力的很呢!”
皇上:“嗯!朕抱著是重了些。”
沈眉莊:“是啊!團團現在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了,現在臣妾給她添了輔食,他可喜歡吃了呢!”
皇上:“昭兒這麽小就可以吃輔食了麽?”
沈眉莊:“臣妾已經問過太醫,太醫說像那些蔬菜泥,或者水果泥蛋羹都可以食用了呢!”
皇上:“難怪朕抱著團團感覺他重了不少。看來還是眉兒會養孩子。”
沈眉莊:“皇上過譽了。”
皇上:“眉兒,朕要謝謝你,多虧你的主意不僅讓朕排除了苦惱,還解了朕多年的憂慮。更免去了我大清的禍亂。”
沈眉莊:“皇上您說的這是哪裏的話,臣妾不過是跟你說了臣妾未出閣時,家兄對臣弟的教導罷了。哪裏就跟朝政有關係了。是皇上您自己聰慧,從中舉一反三,想到了解決朝堂之事。這樣大的能力,跟臣妾可是沒有關係的。”
皇上很滿意沈眉莊的迴答,不貪功,不戀權這樣很好,笑意也跟著深了幾分。
有了沈眉莊的行事的作風的存在,皇上又想起來了甄嬛,心中不免有幾分失望,看來真的是他太過於執著純元了,竟然再次以為甄嬛會是純元的轉世,如今看來也隻是有幾分相似罷了。是他想差了,他的莞莞溫柔賢淑,心地善良,才華橫溢,對他更是體貼入微,從來不在乎身份地位。更是不貪戀權勢。
而甄嬛空有皮囊,是比不得的。
皇上出了永壽宮,剛走到禦花園,小夏子便來說,太後娘娘派人來請皇上前去壽康宮一趟。
壽康宮太後知道皇上昨日見過莞嬪與宸淑貴妃後,便猜想到皇上此行徑必然與她們二人有關,所以便讓人去請了皇上前來,一探究竟。
皇上很快便來了壽康宮。
皇上:“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金安。”
太後:“皇帝請起吧!”
皇上:“不知太後喚兒子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太後:“哀家一個老婆子能有什麽事情,隻不過是你整日忙著朝政,哀家有日子沒見你了,有些想念罷了。”
皇上:“是兒子的不是,兒子不孝了,請皇額娘原諒。”
太後:“你素來朝政繁忙,哀家也不好打擾你,畢竟國事才是要緊的事。”
皇上:“兒子多謝皇額娘體諒。”
太後:“哀家今日聽聞皇上你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用先皇的拐杖,暴揍了敦親王一頓?”
皇上嘴角上揚說:“皇額娘,此事確實如此。敦親王當街毆打言官趙霖,此事傳的沸沸揚揚,想必皇額娘也是知曉的。”
太後:“此事我自然是聽說了的,這個老十,一向是目中無人,行事也是極為傲慢,跟他那個囂張跋扈的額娘是一個性子。”
皇上邪笑的說:“所以,朕今日便以其人之身還之其人之道。”
太後:“你貴人九五至尊,敦親王是臣子,你今日如此處理,日後是否會有不妥?你可有想過麽?”
皇上:“皇額娘放心,此事朕心中有數,不會生出什麽事端的。”
太後:“既然皇上你如此說,那哀家也不好說什麽,你心中有數即可。”
皇上:“兒子知道。多謝皇額娘關心。”
太後看著皇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心中更是好奇,到底是誰的主意了。
皇上這一舉動,簡直驚呆了一眾文武百官,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皇上會有如此操作。
終於敦親王被皇上打怕了,連忙對皇上說:“四哥,四哥,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趙霖這時滿眼淚眶的走了過來跪下說:“皇上,您別打了,微臣多謝皇上為臣做主,敦親王已經知錯,求皇上放過他吧!”
皇上沒想到敦親王這個憨憨能這麽快認錯,狡詐的又打了兩下,這才罷休。將拐杖交給了蘇培盛。
皇上:“眾愛卿都平身吧!”
文武百官:“謝皇上。”
敦親王被打了一頓後,他發現其實老四這個人雖然記仇,但人還是不錯的,這頓打倒是讓他懷念起了曾經的皇阿瑪。此時跪在地上的敦親王說:“臣弟多謝皇兄教導。以後定然痛改前非。”
皇上詫異的看著跪在地上的老十,心想這招還真是管用,他也沒想到,老十這個鐵憨憨居然是個受虐型。
想到這些年被他氣的憋屈時的場景,就有點後悔剛才沒有多打他幾下。雖然是有些累,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親自報仇的快感,還真是爽極了。
心裏竟然莫名的期待老十再次犯錯,他自己能再教訓他的場景。
敦親王跪在地上看著皇上那一抹邪笑,身體的疼痛感覺又深了幾分。總感覺老四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善。
不得不說敦親王實在是真相了。
趙霖更是因為皇上的此番行為而感動不已,他沒想到一向行事內斂的皇上居然會為了他而不顧顏麵的當著文武百官麵當眾毆打敦親王,隻為給他討迴公道。
趙霖用敬佩的眼神看著皇上,心想,能得此君主,哪怕讓他為其赴死,他趙霖也心甘情願。
滿朝文武的眼神皆是從不可置信逐漸變成了敬佩不已。
皇上在上方將滿朝文武百官的反應皆看在眼裏,他實在是沒有想到,此行為不僅讓他光明正大的報了私仇,竟然還收獲了意外之喜。
前朝後宮牽一發而動全身,前朝皇上在朝堂之事,早已經傳遍了後宮。
太後知道此事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兒子居然還能幹出這等事情麽?這裏邊一定有問題,於是便讓竹息前去打聽昨日都有誰見過皇上。
皇上下了早朝,處理完政務,便去了永壽宮,一進入永壽宮,皇上高興的從沈眉莊懷裏接過六阿哥說:“昭兒,皇阿瑪來了,來皇阿瑪抱。”
沈眉莊笑著說:“皇上,您當心,團團現在是越來越重了,臣妾抱著可吃力的很呢!”
皇上:“嗯!朕抱著是重了些。”
沈眉莊:“是啊!團團現在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了,現在臣妾給她添了輔食,他可喜歡吃了呢!”
皇上:“昭兒這麽小就可以吃輔食了麽?”
沈眉莊:“臣妾已經問過太醫,太醫說像那些蔬菜泥,或者水果泥蛋羹都可以食用了呢!”
皇上:“難怪朕抱著團團感覺他重了不少。看來還是眉兒會養孩子。”
沈眉莊:“皇上過譽了。”
皇上:“眉兒,朕要謝謝你,多虧你的主意不僅讓朕排除了苦惱,還解了朕多年的憂慮。更免去了我大清的禍亂。”
沈眉莊:“皇上您說的這是哪裏的話,臣妾不過是跟你說了臣妾未出閣時,家兄對臣弟的教導罷了。哪裏就跟朝政有關係了。是皇上您自己聰慧,從中舉一反三,想到了解決朝堂之事。這樣大的能力,跟臣妾可是沒有關係的。”
皇上很滿意沈眉莊的迴答,不貪功,不戀權這樣很好,笑意也跟著深了幾分。
有了沈眉莊的行事的作風的存在,皇上又想起來了甄嬛,心中不免有幾分失望,看來真的是他太過於執著純元了,竟然再次以為甄嬛會是純元的轉世,如今看來也隻是有幾分相似罷了。是他想差了,他的莞莞溫柔賢淑,心地善良,才華橫溢,對他更是體貼入微,從來不在乎身份地位。更是不貪戀權勢。
而甄嬛空有皮囊,是比不得的。
皇上出了永壽宮,剛走到禦花園,小夏子便來說,太後娘娘派人來請皇上前去壽康宮一趟。
壽康宮太後知道皇上昨日見過莞嬪與宸淑貴妃後,便猜想到皇上此行徑必然與她們二人有關,所以便讓人去請了皇上前來,一探究竟。
皇上很快便來了壽康宮。
皇上:“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金安。”
太後:“皇帝請起吧!”
皇上:“不知太後喚兒子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太後:“哀家一個老婆子能有什麽事情,隻不過是你整日忙著朝政,哀家有日子沒見你了,有些想念罷了。”
皇上:“是兒子的不是,兒子不孝了,請皇額娘原諒。”
太後:“你素來朝政繁忙,哀家也不好打擾你,畢竟國事才是要緊的事。”
皇上:“兒子多謝皇額娘體諒。”
太後:“哀家今日聽聞皇上你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用先皇的拐杖,暴揍了敦親王一頓?”
皇上嘴角上揚說:“皇額娘,此事確實如此。敦親王當街毆打言官趙霖,此事傳的沸沸揚揚,想必皇額娘也是知曉的。”
太後:“此事我自然是聽說了的,這個老十,一向是目中無人,行事也是極為傲慢,跟他那個囂張跋扈的額娘是一個性子。”
皇上邪笑的說:“所以,朕今日便以其人之身還之其人之道。”
太後:“你貴人九五至尊,敦親王是臣子,你今日如此處理,日後是否會有不妥?你可有想過麽?”
皇上:“皇額娘放心,此事朕心中有數,不會生出什麽事端的。”
太後:“既然皇上你如此說,那哀家也不好說什麽,你心中有數即可。”
皇上:“兒子知道。多謝皇額娘關心。”
太後看著皇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心中更是好奇,到底是誰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