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實習馬上就開始了,微微晨曦之中,尤小濤和王斌隨著張工一起前往了施工現場,這是他們第一天出工。
他們跟在張工和魏工的身後,步行著來到了施工地點,因為是市政工程,所以路程不遠,幾分鍾的腳程就可到達現場,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市區裏。
眼前的地磚、水泥和石塊並不會難倒兩個大學生,他們剛開始的任務就是:熟悉施工現場。
第一天時間在陌生與探索中很快就過去了,小濤和王斌迴到了宿舍。
他兩寫下了施工日誌和自己的心得,第一天的適應還算是順順利利的。
吃過晚飯後,他兩基本上無事,兩人就想跟著去項目部的外麵轉了轉。此地的地理風貌相比於榆州市又是另一番景象:廣闊的藍天,開闊的地平線,高深莫測的雲,永不停息的風。
尤小濤和王斌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夕陽下,兩個年輕的身影相依為命。
尤小濤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了美玲,王斌將其分享給了王雪,兩個女孩子也發迴來了她們自己的實習初遇,這樣一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工地上,兩個男孩子還算有著溫暖無比的陪伴和安慰。
不一會兒,高政和劉天宇紛紛打來了電話,問他們的這兩個好兄弟是否還行,小濤和王斌將情況說於他兩,四個人在電話裏笑得震天響。
很快,日子就像流沙一樣慢慢地過去了,一天,兩天,三天……小濤和王斌逐漸適應了工地生活,但他們年輕的心裏,對自己所學的專業,開始有了巨大的動搖和失望。
這就是我們我以後的工作嗎?他們不斷地問自己,可是答案是肯定的:是,這就是他們以後的職業。
每個出身於農村家庭的孩子都不怕吃苦,他們隻是害怕自己的以後,害怕自己的將來。
“要不是因為窮,自己怎麽會選擇學工程!”這是小濤和王斌共有的心聲。
但這絕不是對這個職業的偏見,而是對自己青春年華即將逝去所發出的一句無奈的感慨。
工地的日子是無比枯燥的,它不會出現都市的小白領,也沒有校園裏的浪漫之音,有的隻有鋼筋、水泥、活動板房、測量儀器、藍皮圖紙和辛勤勞動的工人。
在每一天的巡視和工作中,尤小濤會遇見很多很多打工的中老年人,這些人太像自己的父親。他們默默無聞,隻顧著埋頭苦幹,偶爾也會和小濤聊天說話,臉上也會泛起輕鬆的笑容。小濤和王斌常蹲在旁邊和工人閑談,談工作,談生活,談水泥石塊。這些平凡的日子給小濤和王斌的心靈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他們仿佛看見了生活,看見了真正的生活。
從青澀到成熟,從大學生到工作者,從校園裏走向社會中,總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最具有衝擊力的就是大三的實習!
在實習中,你就會發現學校裏沒有的東西,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你的人生閱曆中沒有的東西,你的心靈和思想中沒有的東西……
在實習進行到半個月的時候,小濤和王斌被分開了,小濤來到了新的項目上給人家幫忙,王斌則依然跟隨著慈祥的張工。兩地都屬於紅星集團的項目但距離還是很遠,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
在這樣的日子裏,小濤對王斌充滿了深深的想念,王斌也是,好像是什麽東西將他們兩個連襠褲好兄弟分開了,他們彼此都盼望著趕緊見到對方。因為人生地不熟,新的項目上人員複雜而且個個“兇神惡煞”,這讓尤小濤極度的不適應。
白天,小濤就很配合地和人家搞工作,包括拉尺子,測距離,管理路口車輛等等。晚上,他就和王斌打電話,訴說他這邊的一些情況。
但老天有眼,這些艱難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隻有四五天的幫忙時間,小濤終於迴到了自己好兄弟的身邊,迴到了慈祥的張工身邊。
迴來以後,小濤和王斌就像失散多年的親人一樣在一起聊了很久,他倆再也不願意被分開了。張工看著他們倆兄弟關係如此好,也就常常帶上他們一起去現場工作。
閑暇之餘,張工會問起他倆的老家,他們的大學和專業等等,路邊幹活的工人往往也會問起張工:“張工,這兩個娃娃是你的新徒弟嗎?”
“是!他倆可了不起,人家是榆州理工大學來的呢!”張工帶著欣慰和自豪的微笑說道。
麵容慈祥、身體羸瘦的張工簡直就像是自己的爺爺,他對他倆的好已經超過了矮矮胖胖的魏工。
有時候,別人給張工買的水,他舍不得喝,總會給在烈日下暴曬的小濤和王斌。見天氣太熱的時候,他就讓小濤和王斌在陰涼處休息,自己和魏工慢慢測量放線。晚上收工的時候,他也不願意讓兩個孩子扛沉重的儀器設備,他自己會扛起很多一部分。在外麵吃飯的時候,他也總是將好吃的全部都留給他們。有時候遇見下雨天,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找出來給兩個孩子穿上,說他們不用自己再花錢買新衣服……凡此種種,已經不勝枚舉。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善良的人,他始終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的存在,無論你在哪裏,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這樣的人他本身就帶著溫暖的光環,總會帶給你心靈上的巨大支持和安慰。
是啊,慈祥的張工就是其中之一。
實習接近尾聲的時候,小濤和王斌準備給張工買點小禮物,以報答這一個多月以來他對他倆的照顧之情。他倆苦思冥想想了半天,還是決定給他買條煙,因為張工隻喜歡抽煙。
離迴公司還有一天的時候,張工就不讓他兩外出了,工程已經進行到大半,他兩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張工想給他兩放個假,讓他倆逛一逛華銀市,收拾收拾自己的行李。
臨別的時候,天空中下著蒙蒙細雨,張工戴著樸素的草帽準備上班,他來到了小濤和王斌的房間,臉上依舊掛著慈祥的微笑,也並沒有多少言語——他是真的舍不得這兩個孩子離開呀!
“慢一點吧,迴大學了不要忘記我,你們和我的孩子很像,隻不過他已經參加工作了。我就不送你們倆了,項目上會安排專車送你們迴榆州城,迴去的時候慢一點,把東西收拾好,我上班去了。”說完張工準備離開。
“再見,師父……”小濤和王斌近乎於哽咽。
“嘿嘿,好好發展,記住,無論到什麽時候,都不要害怕,我看好你們兩個。”
說完,張工單調的身影逐漸消失在了蒙蒙雨霧之中……
再見吧,敬愛的張爺爺,再見吧,華銀市。
經過了小半天的車程,小濤和王斌終於又迴到了榆州城。
他兩到了之後,紅星集團的工作人員很快就給他兩辦理好了大學生實習手續,他兩也就可以快快樂樂地迴到榆州理工大學了。
時間已經到了八月中旬,榆州城的熱氣依然是那麽強烈,但這還是比華銀市的天氣可愛多了。是啊,離開了這麽久,他們多少還是想念這座城市的。
半小時過後,小濤和王斌終於迴到了校園裏。高政和天宇兩天前就已經迴來了,而且早就給他倆安排好了“洗塵宴”,心愛的女孩,美玲也已經迴來了。
於是,514的四人,帶著美玲、劉敏和王雪,再一次聚集在了校門外優雅的餐館之中。
“這一趟辛苦啦,你倆都曬黑了呀,哈哈哈哈!”高政舉起酒杯說道。
“你也好不到哪去!”王斌笑道。
“我都曬成這樣了還。”天宇摸了摸自己胖胖的臉。
四個男孩子相互打趣,三個女孩子也微笑著互相調侃。這無疑是大學生涯裏最美好的畫麵。
雖然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情侶關係,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溫馨程度。
他們互相訴說著這一個多月以來的實習經曆,有的輕鬆,有的鬱悶,有的心酸,有的就像小濤和王斌一樣,充滿了深深淺淺的迴憶和曲曲折折的故事。
夜幕降臨了,幾人都開開心心地迴到了自己的宿舍,這時,尤小濤拿出筆記本,在台燈下,寫起了日誌:
“在過去的七月和八月之間,發生了很多很多故事,有時候想用一個日誌記錄下來,可是每次寫到一半就罷筆了,似乎不再習慣這種方式,於是暫時存起來,時間長了,這樣的情緒也半個半個地存在了記憶深處,沒完沒了。倒也沒什麽可寫的,就當自言自語罷了,不過有的東西似乎隻有文字才能表現,以明誌,以感悟,以抒情。
七月曾去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實習,那裏到處是荒涼,風總是在不停地肆虐。日複一日的工作,年輕的臉開始變得頗有幾分少有的滄桑,笑著的時候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倒計時,起初度日如年,終日了無牽掛,除了思念自己心中的女孩:親愛的美玲之外。等到實習的最後幾天,心裏卻不再那麽期待了,應該是適應了那個小小的項目部的生活吧。
那裏的工作環境確實很苦,這讓我對自己的專業動搖了三次之多。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些工人留給我的印象,他們的衣服沾滿了灰土,麵色黝黑,但會露出可愛的笑容。他們看上去對人生沒有過多的思考,對生活卻有自己簡單的安排,那就是早出晚歸,按時上班。晨曦之中,你會聽見他們早早地就上工了,而晚飯熟了之後才會迴來,他們的目光中透露著平淡,疲憊,無奈,悲涼。麵對包工頭和項目經理他們會自然地低下頭,努力又可憐地用自己的微笑迎合領導,他們不敢說太多的話,隻顧著把自己手裏便宜的煙遞給那些人。
有時候,看著他們的背影,我的表情會一瞬間凝固,也許,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吧……
偶爾我會蹲下來,和他們聊聊天,給他們遞一支煙,他們會很激動地露出笑容,記得有一位看上去很老的大爺,每次都喜歡給我誇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基本上會笑著誇讚他,然後蹲在旁邊看他認認真真地擺著磚塊,揮動著橡膠錘,我,其實想陪陪他。他們有時候問我是哪裏人,在哪個大學之類的,就像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也覺得像迴答自己的父親一樣。
帶我和王斌的師父是一個技術員老爺爺,他基本上像自己的爺爺一樣,不要我們買的任何東西,甚至不忍心讓我們幹重活,在此,我還是要謝謝您的關懷和幫助!
一個月那麽漫長,卻是那麽的短暫,每次傍晚時分我和王斌都會坐下來看夕陽,聽晚風吟唱,或看看某個人的生活動態,直到黑夜伴隨著寒冷悄然降臨。
那裏的夜晚總是很安靜,我們有時候早早地就睡下了,有時候卻輾轉反側。聽著窗外的風聲,蜷縮在簡易的床鋪上,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卑微的現實生活,思考自己虛幻的理想信念,也偶爾會想起某個人的名字,某個人的臉,她要麽讓你獲得短暫的欣慰,要麽讓你嘴角的笑容更加苦澀,她有時會出現在夢裏,有時會浮現在腦海,比如蕭蕭,比如瑞雪,比如美玲,但很多快樂的夢境總是被破曉時分工人早起的聲音敲碎……”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九月。
在所有人都還沒清醒過來的時候,一批批單位已經進校了。他們即將麵對正式的校園招聘會!
在一瞬間裏,每個人似乎都變成了真正的成年人,自己的職業生涯也終究拉開了序幕,三年的兜兜轉轉,歡聲笑語,愛恨情仇,努力奮鬥,變得像柳絮一樣,隨風遠去,消失在了校園漆黑的夜裏,沒有誰過多在意。
可是,這畢竟是整整三年啊,一生之中,恐怕就這三年最年輕、最美好、最值得記錄了吧。但願接下來的日子,一切都是美好的吧。
尤小濤和高政、王斌、天宇幾人這幾天的日子就像是在高三,因為又一次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一天顧不上吃飯,走路是小跑步,東奔西跑地準備著各種資料和簡曆,參加著一場場招聘會。
在經過了再三的選擇和斟酌之後,他們終於決定了要去哪家單位:尤小濤簽約了zt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王斌簽約了zt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高政簽約了gs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劉天宇簽約了zj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是啊,全部都是央企和國企!
這就是榆州理工大學的實力,這就是他們這些學生的實力!
高政做為班長,他和張文濤負責統計全班人的就業情況。統計表出來之後,他們親自交給了班主任楊老師,楊老師看著自己的學生一個個都走上了很好的就業崗位,她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輕鬆的笑容,因為工程管理班上的所有人,一個個都簽約了自己的就業單位,而且全都是國企。
他們要麽是選擇了鐵路公司,要麽是建築公司,要麽是道橋公司,要麽是公路公司,要麽直接是國際工程建設公司……
是啊,他們終究都能有一個很好的歸宿——這,就是考上大學的意義!這就是上學讀書的意義!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的最好表現!這就是改變命運、拓展自身的最好途徑!這就是追求夢想、塑造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思考人生、領悟世事、把握命運、自我肯定的最有力的表征!
來自偏遠小山村的尤小濤,此時的他太幸福了,他不僅簽約了央企,更重要的是他證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考上大學的重要性,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也確實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和當下階段的人生目標,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結果,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他的人生,給他這個青年才俊又一次戴上了一層耀眼的光環。是啊,十幾年的讀書生涯,忍饑挨餓,頂風冒雨,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載春夏秋冬,如今,他終於有自己的工作單位了。堂堂央企,全國聞名,世界五百強企業,現在,他終於可以對自己說一聲:尤小濤,你成功了,你已經很優秀了。
很快,尤小濤簽約國企的消息迅速傳迴到了尤家村裏,於是,又是一陣的議論紛紛,又是一次名聲大震。當父母和姐姐得知這個好消息的時候,他們也很開心,這一下,他們家的窮日子算是到頭了。
遠在東部打工的文輝給小濤打來了電話,表示對自己好兄弟的祝賀,南方的蕭蕭也打來了電話,她始終還是忘不掉對小濤的感情。
尤家村人聽說小濤的單位不錯,紛紛投來了羨慕的眼神,他們對小濤的父母變得更加客氣和尊重了,不管是村支書尤富貴還是生意人尤世虎,他們都再一次對尤元奎有這樣一個爭氣的兒子而感到羨慕。是啊,小璐優秀,小濤也不錯,這一家人,在尤家村裏,終於成為真正有地位、有尊嚴的家庭了。
他們跟在張工和魏工的身後,步行著來到了施工地點,因為是市政工程,所以路程不遠,幾分鍾的腳程就可到達現場,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市區裏。
眼前的地磚、水泥和石塊並不會難倒兩個大學生,他們剛開始的任務就是:熟悉施工現場。
第一天時間在陌生與探索中很快就過去了,小濤和王斌迴到了宿舍。
他兩寫下了施工日誌和自己的心得,第一天的適應還算是順順利利的。
吃過晚飯後,他兩基本上無事,兩人就想跟著去項目部的外麵轉了轉。此地的地理風貌相比於榆州市又是另一番景象:廣闊的藍天,開闊的地平線,高深莫測的雲,永不停息的風。
尤小濤和王斌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夕陽下,兩個年輕的身影相依為命。
尤小濤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了美玲,王斌將其分享給了王雪,兩個女孩子也發迴來了她們自己的實習初遇,這樣一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工地上,兩個男孩子還算有著溫暖無比的陪伴和安慰。
不一會兒,高政和劉天宇紛紛打來了電話,問他們的這兩個好兄弟是否還行,小濤和王斌將情況說於他兩,四個人在電話裏笑得震天響。
很快,日子就像流沙一樣慢慢地過去了,一天,兩天,三天……小濤和王斌逐漸適應了工地生活,但他們年輕的心裏,對自己所學的專業,開始有了巨大的動搖和失望。
這就是我們我以後的工作嗎?他們不斷地問自己,可是答案是肯定的:是,這就是他們以後的職業。
每個出身於農村家庭的孩子都不怕吃苦,他們隻是害怕自己的以後,害怕自己的將來。
“要不是因為窮,自己怎麽會選擇學工程!”這是小濤和王斌共有的心聲。
但這絕不是對這個職業的偏見,而是對自己青春年華即將逝去所發出的一句無奈的感慨。
工地的日子是無比枯燥的,它不會出現都市的小白領,也沒有校園裏的浪漫之音,有的隻有鋼筋、水泥、活動板房、測量儀器、藍皮圖紙和辛勤勞動的工人。
在每一天的巡視和工作中,尤小濤會遇見很多很多打工的中老年人,這些人太像自己的父親。他們默默無聞,隻顧著埋頭苦幹,偶爾也會和小濤聊天說話,臉上也會泛起輕鬆的笑容。小濤和王斌常蹲在旁邊和工人閑談,談工作,談生活,談水泥石塊。這些平凡的日子給小濤和王斌的心靈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他們仿佛看見了生活,看見了真正的生活。
從青澀到成熟,從大學生到工作者,從校園裏走向社會中,總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最具有衝擊力的就是大三的實習!
在實習中,你就會發現學校裏沒有的東西,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你的人生閱曆中沒有的東西,你的心靈和思想中沒有的東西……
在實習進行到半個月的時候,小濤和王斌被分開了,小濤來到了新的項目上給人家幫忙,王斌則依然跟隨著慈祥的張工。兩地都屬於紅星集團的項目但距離還是很遠,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
在這樣的日子裏,小濤對王斌充滿了深深的想念,王斌也是,好像是什麽東西將他們兩個連襠褲好兄弟分開了,他們彼此都盼望著趕緊見到對方。因為人生地不熟,新的項目上人員複雜而且個個“兇神惡煞”,這讓尤小濤極度的不適應。
白天,小濤就很配合地和人家搞工作,包括拉尺子,測距離,管理路口車輛等等。晚上,他就和王斌打電話,訴說他這邊的一些情況。
但老天有眼,這些艱難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隻有四五天的幫忙時間,小濤終於迴到了自己好兄弟的身邊,迴到了慈祥的張工身邊。
迴來以後,小濤和王斌就像失散多年的親人一樣在一起聊了很久,他倆再也不願意被分開了。張工看著他們倆兄弟關係如此好,也就常常帶上他們一起去現場工作。
閑暇之餘,張工會問起他倆的老家,他們的大學和專業等等,路邊幹活的工人往往也會問起張工:“張工,這兩個娃娃是你的新徒弟嗎?”
“是!他倆可了不起,人家是榆州理工大學來的呢!”張工帶著欣慰和自豪的微笑說道。
麵容慈祥、身體羸瘦的張工簡直就像是自己的爺爺,他對他倆的好已經超過了矮矮胖胖的魏工。
有時候,別人給張工買的水,他舍不得喝,總會給在烈日下暴曬的小濤和王斌。見天氣太熱的時候,他就讓小濤和王斌在陰涼處休息,自己和魏工慢慢測量放線。晚上收工的時候,他也不願意讓兩個孩子扛沉重的儀器設備,他自己會扛起很多一部分。在外麵吃飯的時候,他也總是將好吃的全部都留給他們。有時候遇見下雨天,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找出來給兩個孩子穿上,說他們不用自己再花錢買新衣服……凡此種種,已經不勝枚舉。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善良的人,他始終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的存在,無論你在哪裏,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這樣的人他本身就帶著溫暖的光環,總會帶給你心靈上的巨大支持和安慰。
是啊,慈祥的張工就是其中之一。
實習接近尾聲的時候,小濤和王斌準備給張工買點小禮物,以報答這一個多月以來他對他倆的照顧之情。他倆苦思冥想想了半天,還是決定給他買條煙,因為張工隻喜歡抽煙。
離迴公司還有一天的時候,張工就不讓他兩外出了,工程已經進行到大半,他兩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張工想給他兩放個假,讓他倆逛一逛華銀市,收拾收拾自己的行李。
臨別的時候,天空中下著蒙蒙細雨,張工戴著樸素的草帽準備上班,他來到了小濤和王斌的房間,臉上依舊掛著慈祥的微笑,也並沒有多少言語——他是真的舍不得這兩個孩子離開呀!
“慢一點吧,迴大學了不要忘記我,你們和我的孩子很像,隻不過他已經參加工作了。我就不送你們倆了,項目上會安排專車送你們迴榆州城,迴去的時候慢一點,把東西收拾好,我上班去了。”說完張工準備離開。
“再見,師父……”小濤和王斌近乎於哽咽。
“嘿嘿,好好發展,記住,無論到什麽時候,都不要害怕,我看好你們兩個。”
說完,張工單調的身影逐漸消失在了蒙蒙雨霧之中……
再見吧,敬愛的張爺爺,再見吧,華銀市。
經過了小半天的車程,小濤和王斌終於又迴到了榆州城。
他兩到了之後,紅星集團的工作人員很快就給他兩辦理好了大學生實習手續,他兩也就可以快快樂樂地迴到榆州理工大學了。
時間已經到了八月中旬,榆州城的熱氣依然是那麽強烈,但這還是比華銀市的天氣可愛多了。是啊,離開了這麽久,他們多少還是想念這座城市的。
半小時過後,小濤和王斌終於迴到了校園裏。高政和天宇兩天前就已經迴來了,而且早就給他倆安排好了“洗塵宴”,心愛的女孩,美玲也已經迴來了。
於是,514的四人,帶著美玲、劉敏和王雪,再一次聚集在了校門外優雅的餐館之中。
“這一趟辛苦啦,你倆都曬黑了呀,哈哈哈哈!”高政舉起酒杯說道。
“你也好不到哪去!”王斌笑道。
“我都曬成這樣了還。”天宇摸了摸自己胖胖的臉。
四個男孩子相互打趣,三個女孩子也微笑著互相調侃。這無疑是大學生涯裏最美好的畫麵。
雖然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情侶關係,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溫馨程度。
他們互相訴說著這一個多月以來的實習經曆,有的輕鬆,有的鬱悶,有的心酸,有的就像小濤和王斌一樣,充滿了深深淺淺的迴憶和曲曲折折的故事。
夜幕降臨了,幾人都開開心心地迴到了自己的宿舍,這時,尤小濤拿出筆記本,在台燈下,寫起了日誌:
“在過去的七月和八月之間,發生了很多很多故事,有時候想用一個日誌記錄下來,可是每次寫到一半就罷筆了,似乎不再習慣這種方式,於是暫時存起來,時間長了,這樣的情緒也半個半個地存在了記憶深處,沒完沒了。倒也沒什麽可寫的,就當自言自語罷了,不過有的東西似乎隻有文字才能表現,以明誌,以感悟,以抒情。
七月曾去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實習,那裏到處是荒涼,風總是在不停地肆虐。日複一日的工作,年輕的臉開始變得頗有幾分少有的滄桑,笑著的時候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倒計時,起初度日如年,終日了無牽掛,除了思念自己心中的女孩:親愛的美玲之外。等到實習的最後幾天,心裏卻不再那麽期待了,應該是適應了那個小小的項目部的生活吧。
那裏的工作環境確實很苦,這讓我對自己的專業動搖了三次之多。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些工人留給我的印象,他們的衣服沾滿了灰土,麵色黝黑,但會露出可愛的笑容。他們看上去對人生沒有過多的思考,對生活卻有自己簡單的安排,那就是早出晚歸,按時上班。晨曦之中,你會聽見他們早早地就上工了,而晚飯熟了之後才會迴來,他們的目光中透露著平淡,疲憊,無奈,悲涼。麵對包工頭和項目經理他們會自然地低下頭,努力又可憐地用自己的微笑迎合領導,他們不敢說太多的話,隻顧著把自己手裏便宜的煙遞給那些人。
有時候,看著他們的背影,我的表情會一瞬間凝固,也許,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吧……
偶爾我會蹲下來,和他們聊聊天,給他們遞一支煙,他們會很激動地露出笑容,記得有一位看上去很老的大爺,每次都喜歡給我誇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基本上會笑著誇讚他,然後蹲在旁邊看他認認真真地擺著磚塊,揮動著橡膠錘,我,其實想陪陪他。他們有時候問我是哪裏人,在哪個大學之類的,就像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也覺得像迴答自己的父親一樣。
帶我和王斌的師父是一個技術員老爺爺,他基本上像自己的爺爺一樣,不要我們買的任何東西,甚至不忍心讓我們幹重活,在此,我還是要謝謝您的關懷和幫助!
一個月那麽漫長,卻是那麽的短暫,每次傍晚時分我和王斌都會坐下來看夕陽,聽晚風吟唱,或看看某個人的生活動態,直到黑夜伴隨著寒冷悄然降臨。
那裏的夜晚總是很安靜,我們有時候早早地就睡下了,有時候卻輾轉反側。聽著窗外的風聲,蜷縮在簡易的床鋪上,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卑微的現實生活,思考自己虛幻的理想信念,也偶爾會想起某個人的名字,某個人的臉,她要麽讓你獲得短暫的欣慰,要麽讓你嘴角的笑容更加苦澀,她有時會出現在夢裏,有時會浮現在腦海,比如蕭蕭,比如瑞雪,比如美玲,但很多快樂的夢境總是被破曉時分工人早起的聲音敲碎……”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九月。
在所有人都還沒清醒過來的時候,一批批單位已經進校了。他們即將麵對正式的校園招聘會!
在一瞬間裏,每個人似乎都變成了真正的成年人,自己的職業生涯也終究拉開了序幕,三年的兜兜轉轉,歡聲笑語,愛恨情仇,努力奮鬥,變得像柳絮一樣,隨風遠去,消失在了校園漆黑的夜裏,沒有誰過多在意。
可是,這畢竟是整整三年啊,一生之中,恐怕就這三年最年輕、最美好、最值得記錄了吧。但願接下來的日子,一切都是美好的吧。
尤小濤和高政、王斌、天宇幾人這幾天的日子就像是在高三,因為又一次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一天顧不上吃飯,走路是小跑步,東奔西跑地準備著各種資料和簡曆,參加著一場場招聘會。
在經過了再三的選擇和斟酌之後,他們終於決定了要去哪家單位:尤小濤簽約了zt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王斌簽約了zt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高政簽約了gs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劉天宇簽約了zj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是啊,全部都是央企和國企!
這就是榆州理工大學的實力,這就是他們這些學生的實力!
高政做為班長,他和張文濤負責統計全班人的就業情況。統計表出來之後,他們親自交給了班主任楊老師,楊老師看著自己的學生一個個都走上了很好的就業崗位,她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輕鬆的笑容,因為工程管理班上的所有人,一個個都簽約了自己的就業單位,而且全都是國企。
他們要麽是選擇了鐵路公司,要麽是建築公司,要麽是道橋公司,要麽是公路公司,要麽直接是國際工程建設公司……
是啊,他們終究都能有一個很好的歸宿——這,就是考上大學的意義!這就是上學讀書的意義!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的最好表現!這就是改變命運、拓展自身的最好途徑!這就是追求夢想、塑造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思考人生、領悟世事、把握命運、自我肯定的最有力的表征!
來自偏遠小山村的尤小濤,此時的他太幸福了,他不僅簽約了央企,更重要的是他證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考上大學的重要性,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也確實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和當下階段的人生目標,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結果,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他的人生,給他這個青年才俊又一次戴上了一層耀眼的光環。是啊,十幾年的讀書生涯,忍饑挨餓,頂風冒雨,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載春夏秋冬,如今,他終於有自己的工作單位了。堂堂央企,全國聞名,世界五百強企業,現在,他終於可以對自己說一聲:尤小濤,你成功了,你已經很優秀了。
很快,尤小濤簽約國企的消息迅速傳迴到了尤家村裏,於是,又是一陣的議論紛紛,又是一次名聲大震。當父母和姐姐得知這個好消息的時候,他們也很開心,這一下,他們家的窮日子算是到頭了。
遠在東部打工的文輝給小濤打來了電話,表示對自己好兄弟的祝賀,南方的蕭蕭也打來了電話,她始終還是忘不掉對小濤的感情。
尤家村人聽說小濤的單位不錯,紛紛投來了羨慕的眼神,他們對小濤的父母變得更加客氣和尊重了,不管是村支書尤富貴還是生意人尤世虎,他們都再一次對尤元奎有這樣一個爭氣的兒子而感到羨慕。是啊,小璐優秀,小濤也不錯,這一家人,在尤家村裏,終於成為真正有地位、有尊嚴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