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背後忽然傳來一聲熟悉的唿喚:“誌兄,誌兄。”
聽見這個聲音,楊誌的臉上立即泛起欣喜之情,旋即疾速轉身。
“楊博,是楊博!”
眾人隨之扭頭望向聲源處,隻見一名身穿青衣的身影自葫蘆穀的林木中疾馳而出,踏上蜿蜒崎嶇的山徑。
其裝扮與楊誌一般無二,皆披青衣,修真者的標誌。
楊誌快步迎上前去,與楊博兄弟倆緊緊相擁痛哭。
“楊博啊,你躲到哪裏去了。”
楊博泣聲道:“昨晚聽見你逃命,我也慌不擇路地跟著跑,誰知昏黑夜色中迷失方向,直至天明時分才摸索著走出來,剛好聽到你在叫喚。”
兄弟二人交談一番後,楊誌領著楊博來到了莊言撤麵前。
“這位是我救命恩公莊言撤真人,昨晚我遭毒矢所傷,若非真人出手相救,此刻怕早已魂歸幽冥。”
楊博再次對著莊言撤深深鞠躬致謝。
莊言撤微微擺手示意無需多禮:“罷了,不必客氣,你們先忙吧。”
楊誌牽著楊博走到崖邊,滿目深情地道:“下方的都是我們的好師兄弟,我們不能讓他們的遺體曝屍荒郊。”
於是,莊言撤抬手示意,身旁的護村隊員遞過一根堅韌的靈藤繩索。
楊誌接過,與楊博合力將其一端係於突出的巨岩上,另一端則沿著懸崖順勢垂下。隨後兩人緊握靈藤繩索,小心翼翼地沿崖壁滑下。
見兩人已然下去,一旁的立冬終究還是忍不住輕輕歎息了一聲……
在隱蔽之處遭襲,傷亡必定慘烈,甚至難以估量尚未露麵的損失。莊言撤不免一陣深沉的歎息,由他人之境想到自身,他迴想起自己因車禍而隕落,卻幸存一絲肉身留給親人,盡管此刻或許已化為灰燼,但至少親人們還能有個心靈的慰藉。
然而那些埋骨於此之人,他們的後裔或許隻能在心中遙思,更準確地說,是緬懷他們無處憑吊的英魂。
感慨之餘,莊言撤又記起昨夜之事,向立冬問道:“立冬兄,在你戍守邊疆之時,可曾涉獵過靈火之物?”
立冬瞪圓了雙眼,凝視著他良久,才搖頭道:“你這個問題應請教藥師,我身為將士,怎知藥理之秘。”
“此非藥石,乃一種隻需微觸即引發狂暴爆炸之粉末。”
即便莊言撤費盡口舌詳加解釋,仍是白費力氣,立冬始終不明其意。既然軍旅之中尚無人識得此物,那麽在這大滄國之內,看來尚未有人發明或將其應用於實戰之中。
既然如此,便由吾輩自行摸索吧——硫磺、硝石、炭末,這等煉製之法早已烙印於莊言撤心中,並在學生時代親自試驗,為了收集硝石,他曾無數次光顧鄰舍茅廁。
直至一個多時辰過去,方見繩索顫動,楊誌沿著繩索艱難攀爬而出,肩扛一位體格魁梧的異族男子。
此人一頭金發碧眼,容貌與當地土著截然不同。一見楊誌背負著人歸來,立冬等人連忙迎上前去幫忙,協助楊誌將人從背上卸下。
毋庸置疑,此人定然尚存生機。緊隨其後,楊博亦攀繩而至,身上則負著數個包裹。
將人安置妥當後,楊誌開始解釋:“此人正是我兄長,同時也是我們朱雀幫的幫主,名叫拉爾多,他還活著,我必須帶他下山療傷。”
隻見拉爾多麵色蒼白,腦後的頭發黏結一處,依稀可見風幹的血漬。立冬上前仔細查看一番,轉身對莊言撤稟告道:“頭部受到撞擊,皮開肉綻。再探其四肢,手臂完好無損,腿骨卻已折斷,顯然是摔得極重。”
此情此景讓莊言撤不禁迴憶起當年救治柳鐵的情景,那時柳鐵全身骨骼斷裂,神誌卻尚清,最終由擔架送離現場。
楊誌欲喚來楊博一同背負拉爾多下山,卻被莊言撤製止:“此刻無法確認他內腑是否受傷,如此背負恐怕會使傷勢加重。”
經莊言撤一番勸說,楊誌終允諾改用擔架運送。
立冬領人前去伐枝準備擔架,而此時莊言撤注意到,楊誌與楊博正逐一整理打開身上的幾個包裹。
原來他們背負而來的並非僅是連環弩,還有一係列各式各樣的瓷瓶陶罐。
察覺到莊言撤的目光,楊誌顯得有些羞澀,紅著臉解釋道:“這些都是靈藥,各自分配給大家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在那靈氣匱乏的時代,莊言撤微微點頭,認同了這樣的行為:幾枚療傷丹便能挽迴一條修煉者的生機,他們此舉將藥物盡數取迴,並無不妥之處。
楊誌自納戒中取出兩枚靈丹,送入陷入昏迷的拉爾多口中。
莊言撤走到崖邊駐足俯瞰,原本懸掛在古木之上的幾具修士遺骸已消失無蹤,料想必是楊家兄弟妥善處置過了。
目睹此景,莊言撤對楊氏二位兄弟心生敬意,他們確乃重情重義的修行者。
片刻之後,一副簡陋的靈巧擔架備好,守衛村落的弟子們輪流抬著拉爾多下山。楊誌臉色嚴峻,一路上皆因那些失去的同門兄弟而深感悲痛,任何人處在他這個位置都無法釋懷。
直到抵達山腳下,拉爾多仍舊未曾醒來,楊誌焦急之下又要喂他服下兩枚靈丹,卻被莊言撤阻止。
“楊誌兄,此為何丹?”莊言撤問。
楊誌審視手中靈丹,神色嚴肅地道:“療傷用的。”
莊言撤解釋道:“拉爾多兄昏迷不醒,顯然是腦部受傷,你所持之丹恐怕無法對症。”
楊誌看向莊言撤,驚訝問道:“原來你懂得醫道?”
立冬在一旁插話:“楊誌,你真是榆木腦袋,昨晚你中毒之事,又是誰救治的你?”
楊誌頓時醒悟過來,欲要向莊言撤行大禮表示謝恩。
莊言撤忙將其扶住,道:“罷了,別拜錯對象,真正救你的是拙荊。”
隨即便讓人去通知精通草藥之道的林芊雪前來救治拉爾多。
眾人剛至大槐樹下,林芊雪旋即趕到。楊誌與楊博再次上前,準備以大禮叩謝林芊雪。
林芊雪對於這般鄭重其事的禮節頗感不自在,臉上顯露出一絲惶恐之情。
莊言撤瞥見林芊雪如此神情,心中不禁暗自感慨,這位單純可愛的林芊雪似乎還不習慣接受他人感激之情。
聽見這個聲音,楊誌的臉上立即泛起欣喜之情,旋即疾速轉身。
“楊博,是楊博!”
眾人隨之扭頭望向聲源處,隻見一名身穿青衣的身影自葫蘆穀的林木中疾馳而出,踏上蜿蜒崎嶇的山徑。
其裝扮與楊誌一般無二,皆披青衣,修真者的標誌。
楊誌快步迎上前去,與楊博兄弟倆緊緊相擁痛哭。
“楊博啊,你躲到哪裏去了。”
楊博泣聲道:“昨晚聽見你逃命,我也慌不擇路地跟著跑,誰知昏黑夜色中迷失方向,直至天明時分才摸索著走出來,剛好聽到你在叫喚。”
兄弟二人交談一番後,楊誌領著楊博來到了莊言撤麵前。
“這位是我救命恩公莊言撤真人,昨晚我遭毒矢所傷,若非真人出手相救,此刻怕早已魂歸幽冥。”
楊博再次對著莊言撤深深鞠躬致謝。
莊言撤微微擺手示意無需多禮:“罷了,不必客氣,你們先忙吧。”
楊誌牽著楊博走到崖邊,滿目深情地道:“下方的都是我們的好師兄弟,我們不能讓他們的遺體曝屍荒郊。”
於是,莊言撤抬手示意,身旁的護村隊員遞過一根堅韌的靈藤繩索。
楊誌接過,與楊博合力將其一端係於突出的巨岩上,另一端則沿著懸崖順勢垂下。隨後兩人緊握靈藤繩索,小心翼翼地沿崖壁滑下。
見兩人已然下去,一旁的立冬終究還是忍不住輕輕歎息了一聲……
在隱蔽之處遭襲,傷亡必定慘烈,甚至難以估量尚未露麵的損失。莊言撤不免一陣深沉的歎息,由他人之境想到自身,他迴想起自己因車禍而隕落,卻幸存一絲肉身留給親人,盡管此刻或許已化為灰燼,但至少親人們還能有個心靈的慰藉。
然而那些埋骨於此之人,他們的後裔或許隻能在心中遙思,更準確地說,是緬懷他們無處憑吊的英魂。
感慨之餘,莊言撤又記起昨夜之事,向立冬問道:“立冬兄,在你戍守邊疆之時,可曾涉獵過靈火之物?”
立冬瞪圓了雙眼,凝視著他良久,才搖頭道:“你這個問題應請教藥師,我身為將士,怎知藥理之秘。”
“此非藥石,乃一種隻需微觸即引發狂暴爆炸之粉末。”
即便莊言撤費盡口舌詳加解釋,仍是白費力氣,立冬始終不明其意。既然軍旅之中尚無人識得此物,那麽在這大滄國之內,看來尚未有人發明或將其應用於實戰之中。
既然如此,便由吾輩自行摸索吧——硫磺、硝石、炭末,這等煉製之法早已烙印於莊言撤心中,並在學生時代親自試驗,為了收集硝石,他曾無數次光顧鄰舍茅廁。
直至一個多時辰過去,方見繩索顫動,楊誌沿著繩索艱難攀爬而出,肩扛一位體格魁梧的異族男子。
此人一頭金發碧眼,容貌與當地土著截然不同。一見楊誌背負著人歸來,立冬等人連忙迎上前去幫忙,協助楊誌將人從背上卸下。
毋庸置疑,此人定然尚存生機。緊隨其後,楊博亦攀繩而至,身上則負著數個包裹。
將人安置妥當後,楊誌開始解釋:“此人正是我兄長,同時也是我們朱雀幫的幫主,名叫拉爾多,他還活著,我必須帶他下山療傷。”
隻見拉爾多麵色蒼白,腦後的頭發黏結一處,依稀可見風幹的血漬。立冬上前仔細查看一番,轉身對莊言撤稟告道:“頭部受到撞擊,皮開肉綻。再探其四肢,手臂完好無損,腿骨卻已折斷,顯然是摔得極重。”
此情此景讓莊言撤不禁迴憶起當年救治柳鐵的情景,那時柳鐵全身骨骼斷裂,神誌卻尚清,最終由擔架送離現場。
楊誌欲喚來楊博一同背負拉爾多下山,卻被莊言撤製止:“此刻無法確認他內腑是否受傷,如此背負恐怕會使傷勢加重。”
經莊言撤一番勸說,楊誌終允諾改用擔架運送。
立冬領人前去伐枝準備擔架,而此時莊言撤注意到,楊誌與楊博正逐一整理打開身上的幾個包裹。
原來他們背負而來的並非僅是連環弩,還有一係列各式各樣的瓷瓶陶罐。
察覺到莊言撤的目光,楊誌顯得有些羞澀,紅著臉解釋道:“這些都是靈藥,各自分配給大家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在那靈氣匱乏的時代,莊言撤微微點頭,認同了這樣的行為:幾枚療傷丹便能挽迴一條修煉者的生機,他們此舉將藥物盡數取迴,並無不妥之處。
楊誌自納戒中取出兩枚靈丹,送入陷入昏迷的拉爾多口中。
莊言撤走到崖邊駐足俯瞰,原本懸掛在古木之上的幾具修士遺骸已消失無蹤,料想必是楊家兄弟妥善處置過了。
目睹此景,莊言撤對楊氏二位兄弟心生敬意,他們確乃重情重義的修行者。
片刻之後,一副簡陋的靈巧擔架備好,守衛村落的弟子們輪流抬著拉爾多下山。楊誌臉色嚴峻,一路上皆因那些失去的同門兄弟而深感悲痛,任何人處在他這個位置都無法釋懷。
直到抵達山腳下,拉爾多仍舊未曾醒來,楊誌焦急之下又要喂他服下兩枚靈丹,卻被莊言撤阻止。
“楊誌兄,此為何丹?”莊言撤問。
楊誌審視手中靈丹,神色嚴肅地道:“療傷用的。”
莊言撤解釋道:“拉爾多兄昏迷不醒,顯然是腦部受傷,你所持之丹恐怕無法對症。”
楊誌看向莊言撤,驚訝問道:“原來你懂得醫道?”
立冬在一旁插話:“楊誌,你真是榆木腦袋,昨晚你中毒之事,又是誰救治的你?”
楊誌頓時醒悟過來,欲要向莊言撤行大禮表示謝恩。
莊言撤忙將其扶住,道:“罷了,別拜錯對象,真正救你的是拙荊。”
隨即便讓人去通知精通草藥之道的林芊雪前來救治拉爾多。
眾人剛至大槐樹下,林芊雪旋即趕到。楊誌與楊博再次上前,準備以大禮叩謝林芊雪。
林芊雪對於這般鄭重其事的禮節頗感不自在,臉上顯露出一絲惶恐之情。
莊言撤瞥見林芊雪如此神情,心中不禁暗自感慨,這位單純可愛的林芊雪似乎還不習慣接受他人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