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場眾人大多都是武將,對蘇易提出的說法一頭霧水。
“輿論無非三大要素,噱頭、意見衝突以及傳播範圍,洛城百姓之所以會對我們鎮西軍有如此誤解,可知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不就是認為少主當初不顧西境百姓死活,逃跑迴隴都麽。”九皇子順口迴答,隨即看到旁邊一群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便知道自己說話唐突了。
不過蘇易卻並未在意,而是點點頭繼續往下說:“這確實是其中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洛城百姓長期生活於安國之人的壓迫中,故而他們迫切地要找個罪魁禍首,以此來慰藉自己的心。”
“所以籠絡民心,則必須要順應百姓所想。他們不是想讓我們鎮西軍聲名狼藉嗎?那我們就做出些政績來迴擊。”
蘇易說的是他們而非安國,顯然他已然意識到這幕後之人並非隻是安國人,還有城內那些擔心鎮西軍會觸動其利益的家族。
“餘小小,你去暗中調查幕後推波助瀾之人,找到了先告訴我。龐衝,帶一些人在城內駐守,謹防百姓發動暴亂。羅良,鎮西軍內部就先交給你了......”
一連下達好幾個命令,在場每個人需要做什麽,怎麽做,蘇易都說得清清楚楚。
最後,便是最重要的城池發展及改善一係列問題。
關於這些,蘇易一個人自然無法麵麵俱到,所以隻能和朱淵、九皇子等人共同商討,製定出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方案。
洛城不比清水城,世家勢力這類情況也複雜的多,不是輕易能夠施行所有政策的。
“蘇王,洛城人口眾多,若是每戶人家都分土地,怕是都不夠啊!”朱淵憂慮道。
自從看到蘇易推行的政策短短數月就讓清水城發生巨大改變,朱淵不得不佩服蘇易的治理能力。
“洛城自然不能與清水城相提並論,所以在這裏最重要的不是土地,而是貿易。”
“貿易?”
“沒錯,洛城作為來往西域的主要路線,且與並州和通州各大主城相通,所以貿易才是城池發展的首要方式。
因此,我們需要大力扶持來往貿易,例如減少關稅、商稅、水運稅等等。”
“那可是城主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此一來我們如何充實內庫?”
不同於清水城虧盈能夠借錢彌補,洛城一旦內庫出現虧損,即便是江南胡家傾家蕩產也支撐不了多久。
“這點我自是知曉,所以我們可以另謀方法,既能充盈城主府內庫,又能造福商戶。”
“另謀方法?”胡德一驚唿。
他們胡家縱橫江南商場多年,從未聽說過有什麽辦法能讓造福商戶和賺錢兩全其美的方式。
“商隊最怕的是什麽?無外乎鏢隊被搶,海盜和劫匪都是他們心頭大患。所以我們可以成立個護鏢局,既讓我們城主府的人親自送貨,如此一來既能保障商戶利益,又能從中收取一部分錢財。”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大力研發可以裝載更多貨物的馬車、商船等等,將其賣給商戶,還有包括商品宣傳、質量把控等等,我們都可參與其中...”
“種種之類,我們不就可以賺錢的同時讓他們利益最大化麽?”
蘇易一言,說得在場之人無不目瞪口呆。
即便是自認為經商天賦還不錯的胡德一,此刻臉上也寫著大大的兩個字--崇拜!
或許在尋常人看來,這不過是誇誇其談,蘇易所說這些不僅能夠撈油水的地方少得可憐,還得動用大量的勞力財力。
然而但凡有點遠見的,就能看得出來其中的奧妙。
一旦這些形成完整的商業鏈並穩定發展,那麽就相當於擁有了整個市場,賺錢不說,還能將整個洛城商戶命脈掌控在城主府手中。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些商戶隻能支持城主府,畢竟也不想這些保障蕩然無存。
相比起傳統的以放任市場惡性發展,隻顧著抽取龐大商稅,蘇易的提案簡直絕了。
“老大,你這腦子裏究竟裝的是什麽啊!我胡德一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
自從來到西境,胡德一逐漸了解蘇易這個人。
出色的領導能力,憑一己之力將鎮西軍管理得井井有條;絕世的戰場謀略,孤入敵營誘敵,進而拿下清水城;極佳的智慧,攻城車、弓弩研發聽說都是出自他手....
如今,居然又多了個經商之道,他簡直對蘇易佩服得五體投地。
麵對胡德一的誇讚,蘇易淡淡笑之,遂讓九皇子將具體方案製定成冊,讓他和胡德一負責此事。
將蘇易所說這些全部落實下去,已經是半月之後。
這段時間,鎮西王府上上下下幾乎全部都忙於各自手裏的事情,說是焦頭爛額也不為過。
九皇子和胡德一著手商道,朱淵則是負責民生政策推行,羅良等人維護城內秩序以及鎮西軍內部的和諧穩定。
起初,城內百姓還是有些排斥鎮西王府,可在看到蘇易一次又一次推行利民政策之後,他們也逐漸開始改變看法。
蘇易沒有出麵澄清,他知道那樣隻會火上澆油。
他要做的,就是最大化的讓百姓明白鎮西王府的態度,用利益與之綁定。
仇恨王府?可以,那你別要城主府給的土地便是,自己去給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做工。
抵製王府掌管洛城?也可以,去問問城內那些得到巨大好處的平頭百姓答不答應。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仇恨,也沒有絕對的敵對,有的隻是利益。
漸漸地,民間對於鎮西王府謠言逐漸消散。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得了莫大好處的他們,又豈會再風言風語,難不成真要讓那些安國人迴來繼續過生不如死的日子才好?
甚至當他們聽到有人在說城主府壞話時,還一個勁的反駁,悄摸將此事告知於洛城知府“朱淵”。
一時間,那些幕後推波助瀾之人沒能讓城主府聲名狼藉,反而自己卻背上了個禍害名頭,之前做過的種種惡行也都被揭發出來。
這便是蘇易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己不動分毫,卻能傷其骨,損其名。
在場眾人大多都是武將,對蘇易提出的說法一頭霧水。
“輿論無非三大要素,噱頭、意見衝突以及傳播範圍,洛城百姓之所以會對我們鎮西軍有如此誤解,可知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不就是認為少主當初不顧西境百姓死活,逃跑迴隴都麽。”九皇子順口迴答,隨即看到旁邊一群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便知道自己說話唐突了。
不過蘇易卻並未在意,而是點點頭繼續往下說:“這確實是其中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洛城百姓長期生活於安國之人的壓迫中,故而他們迫切地要找個罪魁禍首,以此來慰藉自己的心。”
“所以籠絡民心,則必須要順應百姓所想。他們不是想讓我們鎮西軍聲名狼藉嗎?那我們就做出些政績來迴擊。”
蘇易說的是他們而非安國,顯然他已然意識到這幕後之人並非隻是安國人,還有城內那些擔心鎮西軍會觸動其利益的家族。
“餘小小,你去暗中調查幕後推波助瀾之人,找到了先告訴我。龐衝,帶一些人在城內駐守,謹防百姓發動暴亂。羅良,鎮西軍內部就先交給你了......”
一連下達好幾個命令,在場每個人需要做什麽,怎麽做,蘇易都說得清清楚楚。
最後,便是最重要的城池發展及改善一係列問題。
關於這些,蘇易一個人自然無法麵麵俱到,所以隻能和朱淵、九皇子等人共同商討,製定出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方案。
洛城不比清水城,世家勢力這類情況也複雜的多,不是輕易能夠施行所有政策的。
“蘇王,洛城人口眾多,若是每戶人家都分土地,怕是都不夠啊!”朱淵憂慮道。
自從看到蘇易推行的政策短短數月就讓清水城發生巨大改變,朱淵不得不佩服蘇易的治理能力。
“洛城自然不能與清水城相提並論,所以在這裏最重要的不是土地,而是貿易。”
“貿易?”
“沒錯,洛城作為來往西域的主要路線,且與並州和通州各大主城相通,所以貿易才是城池發展的首要方式。
因此,我們需要大力扶持來往貿易,例如減少關稅、商稅、水運稅等等。”
“那可是城主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此一來我們如何充實內庫?”
不同於清水城虧盈能夠借錢彌補,洛城一旦內庫出現虧損,即便是江南胡家傾家蕩產也支撐不了多久。
“這點我自是知曉,所以我們可以另謀方法,既能充盈城主府內庫,又能造福商戶。”
“另謀方法?”胡德一驚唿。
他們胡家縱橫江南商場多年,從未聽說過有什麽辦法能讓造福商戶和賺錢兩全其美的方式。
“商隊最怕的是什麽?無外乎鏢隊被搶,海盜和劫匪都是他們心頭大患。所以我們可以成立個護鏢局,既讓我們城主府的人親自送貨,如此一來既能保障商戶利益,又能從中收取一部分錢財。”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大力研發可以裝載更多貨物的馬車、商船等等,將其賣給商戶,還有包括商品宣傳、質量把控等等,我們都可參與其中...”
“種種之類,我們不就可以賺錢的同時讓他們利益最大化麽?”
蘇易一言,說得在場之人無不目瞪口呆。
即便是自認為經商天賦還不錯的胡德一,此刻臉上也寫著大大的兩個字--崇拜!
或許在尋常人看來,這不過是誇誇其談,蘇易所說這些不僅能夠撈油水的地方少得可憐,還得動用大量的勞力財力。
然而但凡有點遠見的,就能看得出來其中的奧妙。
一旦這些形成完整的商業鏈並穩定發展,那麽就相當於擁有了整個市場,賺錢不說,還能將整個洛城商戶命脈掌控在城主府手中。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些商戶隻能支持城主府,畢竟也不想這些保障蕩然無存。
相比起傳統的以放任市場惡性發展,隻顧著抽取龐大商稅,蘇易的提案簡直絕了。
“老大,你這腦子裏究竟裝的是什麽啊!我胡德一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
自從來到西境,胡德一逐漸了解蘇易這個人。
出色的領導能力,憑一己之力將鎮西軍管理得井井有條;絕世的戰場謀略,孤入敵營誘敵,進而拿下清水城;極佳的智慧,攻城車、弓弩研發聽說都是出自他手....
如今,居然又多了個經商之道,他簡直對蘇易佩服得五體投地。
麵對胡德一的誇讚,蘇易淡淡笑之,遂讓九皇子將具體方案製定成冊,讓他和胡德一負責此事。
將蘇易所說這些全部落實下去,已經是半月之後。
這段時間,鎮西王府上上下下幾乎全部都忙於各自手裏的事情,說是焦頭爛額也不為過。
九皇子和胡德一著手商道,朱淵則是負責民生政策推行,羅良等人維護城內秩序以及鎮西軍內部的和諧穩定。
起初,城內百姓還是有些排斥鎮西王府,可在看到蘇易一次又一次推行利民政策之後,他們也逐漸開始改變看法。
蘇易沒有出麵澄清,他知道那樣隻會火上澆油。
他要做的,就是最大化的讓百姓明白鎮西王府的態度,用利益與之綁定。
仇恨王府?可以,那你別要城主府給的土地便是,自己去給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做工。
抵製王府掌管洛城?也可以,去問問城內那些得到巨大好處的平頭百姓答不答應。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仇恨,也沒有絕對的敵對,有的隻是利益。
漸漸地,民間對於鎮西王府謠言逐漸消散。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得了莫大好處的他們,又豈會再風言風語,難不成真要讓那些安國人迴來繼續過生不如死的日子才好?
甚至當他們聽到有人在說城主府壞話時,還一個勁的反駁,悄摸將此事告知於洛城知府“朱淵”。
一時間,那些幕後推波助瀾之人沒能讓城主府聲名狼藉,反而自己卻背上了個禍害名頭,之前做過的種種惡行也都被揭發出來。
這便是蘇易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己不動分毫,卻能傷其骨,損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