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屍斷案本王不關心,本王在意的是其殺人目的。”
提及此點,李管事恍然。
的確,一番查探下來,這兩人的身份應該是來參加比武大會的普通武者。
要說劫財,他們隨身攜帶的銀兩並未丟失;若是複仇,那未免兩人之死太過幹脆了。
更為蹊蹺的是,在哪動手不好,偏偏要在人多眼雜的酒樓裏。
“蘇王有話不妨直說。”
“本王聽說這段時間一直有武者失蹤,再加上這次兇案,故懷疑幕後之人怕是奔著談判而來。”
“此話怎講?”
“無憑無據,感覺而已。”
“……”
盡管知道蘇易肯定是知道些什麽,李管事也沒法多問。
緊接著,在確定蘇易與此案無關之後,李管事便派人送他迴去。
“少主,你是不是看出了什麽?”迴到別院,葛封這才開口問道。
“嗯。”蘇易點點頭:“兇手的兇器名為千纏絲,乃是銷聲匿跡已久的唐氏一族獨門暗器。”
“千纏絲?唐氏!少主你們怎麽突然提起這個來了。”剛迴來的龐衝聽到兩人的談話,開口問道。
“龐衝你知道?”葛封扭頭往左挪了個位置,讓龐衝挨著坐下。
“那是自然,當初我們執刑營裏就有一個唐氏後人。據我了解,唐氏一族精通刺殺之道,獨門暗器出神入化,二十多年前的唐門,其地位不亞於如今的一流門派。”
“隻可惜,隨著前朝滅亡,唐門也就此覆滅,其族人幾乎全部不知所蹤。”
對於唐門的覆滅,有人說其家主當年因為參與刺殺李氏家主,也就是當今的陛下,所以被朝廷派兵圍剿。
也有人說唐門對前朝皇室感情頗深,自知複國無望,不得已解散唐門。
然而具體真相為何,隨著歲月流逝,一切都變得模棱兩可。
但有一點眾人皆知,那便是唐氏對大隴皇室恨之入骨,多年來曾派出過不少人暗中刺殺皇室中人,乃是令皇室都無比頭疼的隱患。
如今,唐氏暗器再次現世,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兇,似乎是在昭告天下唐門的迴歸。
更重要的是,眼下正值談判的關鍵時刻,蘇易這才會懷疑他們是奔著破壞談判而來。
而那失蹤案,則是他們故意引起騷亂的手段。
那兩名死者,恐怕是無意間知道了些什麽,才會引來殺身之禍。
“少主,既然這麽危險,不如讓餘小小再帶些人來吧。”得知危機重重,龐衝立馬建議。
“不可,眼下洛城附近的重要戰略村鎮大多落入我手,一旦讓餘小小他們離開,恐怕施華和常無乾必定會趁機反撲。”
蘇易何嚐不知道談判的兇險,但卻滿心無奈。
這幾個月,羅良、餘小小等人在蘇易圍點打援的戰術下,接連拿下了洛城周圍好幾個據點,趁其不備一舉擊潰了鎮守防線。
如今的他們,隻要想,隨時都可以率大軍進攻最終的洛城。
隻要昌城那邊的安國大將軍刁蠻不派兵支援,拿下洛城的概率高達六成之多。
之所以不動,實則就是在顧忌豐城那邊的四皇子。
隻要他動,刁蠻必定派兵馳援洛城,屆時四皇子便可趁機直殺昌城而去。
而他鎮西王府,毫無疑問將會潰敗,成為四皇子前進路上墊腳石。
四皇子幾次三番曾與他協商,允諾巨大好處讓其出兵,卻被蘇易借兵力疲弱需要整頓為由拒絕。
開什麽玩笑,讓他們鎮西王府去送死,四皇子坐收漁翁之利,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至於那允諾的地盤四六分的好處,等到時候鎮西軍死傷殆盡,也許又會是另一番場景。
所以,這就是蘇易遲遲按兵不動的真正原因。
相信另外兩州的局勢應當也是如此。
別看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收複大隴國土,是安國和大隴之間的鬥爭,實則卻是大隴內部爾虞我詐的戲台子。
畢竟,在一隻隻貪婪無比的豺狼虎豹麵前,三州之地也不過隻是一塊砧板上的肉罷了。
或許陛下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這才會選擇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方麵希望兩國通過這次會麵商討,得到一個可以兵不血刃收複國土方案。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王府和皇子自己商量地盤歸屬,從而協力合作一舉收複國土。
不論是哪方麵,此次談判對於大隴朝廷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就是他為何要親自來蒼鐵城的原因,不僅僅是大隴和安國之間的談判,更是他與四皇子以及其餘王府之間的較量。
“算了,反正我們留個心眼便可,真要是有人破壞,也輪不到咱們發愁。”話說著,蘇易感覺體內的煞氣又攢動起來,隨即便迴房歇息去了。
看到蘇易孱弱消瘦的身形,龐衝既心疼又無奈。
他清楚這一步步走來蘇易付出了多少,看似高高在上的鎮西軍主帥,背後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且不說為鎮西軍的發展嘔心瀝血,就說三年前西境兵敗,他們這些罪將之子,都還是蘇易付出巨大的代價保全。
否則,他們要麽因罪入獄,要麽逃亡江湖隱姓埋名。
不然,真以為蘇易僅僅隻是在床上躺病三年那麽簡單?不就是想保全他們的性命,才甘願忍氣吞聲。
不然,但凡他有絲毫得罪他人之舉,那些所謂的朝廷大臣定然會拿他們出來說事。
“葛封,後麵幾天你一定要寸步不離地保護少主,莫要讓少主陷入危險。”龐衝看向葛封,認真囑咐道。
“龐哥,你就放心吧,有我在絕不會讓少主受一丁點傷害的!”葛封不懂其中苦楚,卻也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證。
跟著蘇易的這半年多以來,他逐漸從當初的好奇、質疑,到如今死心塌地的臣服。
的確,他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加入的鎮西王府,可隨著在蘇易身邊越久,他愈發被其獨特的個人魅力所折服。
直到如今,他甚至都有種願意為其所追求的宏大願望獻出生命的衝動。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一遇良主付終身。
提及此點,李管事恍然。
的確,一番查探下來,這兩人的身份應該是來參加比武大會的普通武者。
要說劫財,他們隨身攜帶的銀兩並未丟失;若是複仇,那未免兩人之死太過幹脆了。
更為蹊蹺的是,在哪動手不好,偏偏要在人多眼雜的酒樓裏。
“蘇王有話不妨直說。”
“本王聽說這段時間一直有武者失蹤,再加上這次兇案,故懷疑幕後之人怕是奔著談判而來。”
“此話怎講?”
“無憑無據,感覺而已。”
“……”
盡管知道蘇易肯定是知道些什麽,李管事也沒法多問。
緊接著,在確定蘇易與此案無關之後,李管事便派人送他迴去。
“少主,你是不是看出了什麽?”迴到別院,葛封這才開口問道。
“嗯。”蘇易點點頭:“兇手的兇器名為千纏絲,乃是銷聲匿跡已久的唐氏一族獨門暗器。”
“千纏絲?唐氏!少主你們怎麽突然提起這個來了。”剛迴來的龐衝聽到兩人的談話,開口問道。
“龐衝你知道?”葛封扭頭往左挪了個位置,讓龐衝挨著坐下。
“那是自然,當初我們執刑營裏就有一個唐氏後人。據我了解,唐氏一族精通刺殺之道,獨門暗器出神入化,二十多年前的唐門,其地位不亞於如今的一流門派。”
“隻可惜,隨著前朝滅亡,唐門也就此覆滅,其族人幾乎全部不知所蹤。”
對於唐門的覆滅,有人說其家主當年因為參與刺殺李氏家主,也就是當今的陛下,所以被朝廷派兵圍剿。
也有人說唐門對前朝皇室感情頗深,自知複國無望,不得已解散唐門。
然而具體真相為何,隨著歲月流逝,一切都變得模棱兩可。
但有一點眾人皆知,那便是唐氏對大隴皇室恨之入骨,多年來曾派出過不少人暗中刺殺皇室中人,乃是令皇室都無比頭疼的隱患。
如今,唐氏暗器再次現世,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兇,似乎是在昭告天下唐門的迴歸。
更重要的是,眼下正值談判的關鍵時刻,蘇易這才會懷疑他們是奔著破壞談判而來。
而那失蹤案,則是他們故意引起騷亂的手段。
那兩名死者,恐怕是無意間知道了些什麽,才會引來殺身之禍。
“少主,既然這麽危險,不如讓餘小小再帶些人來吧。”得知危機重重,龐衝立馬建議。
“不可,眼下洛城附近的重要戰略村鎮大多落入我手,一旦讓餘小小他們離開,恐怕施華和常無乾必定會趁機反撲。”
蘇易何嚐不知道談判的兇險,但卻滿心無奈。
這幾個月,羅良、餘小小等人在蘇易圍點打援的戰術下,接連拿下了洛城周圍好幾個據點,趁其不備一舉擊潰了鎮守防線。
如今的他們,隻要想,隨時都可以率大軍進攻最終的洛城。
隻要昌城那邊的安國大將軍刁蠻不派兵支援,拿下洛城的概率高達六成之多。
之所以不動,實則就是在顧忌豐城那邊的四皇子。
隻要他動,刁蠻必定派兵馳援洛城,屆時四皇子便可趁機直殺昌城而去。
而他鎮西王府,毫無疑問將會潰敗,成為四皇子前進路上墊腳石。
四皇子幾次三番曾與他協商,允諾巨大好處讓其出兵,卻被蘇易借兵力疲弱需要整頓為由拒絕。
開什麽玩笑,讓他們鎮西王府去送死,四皇子坐收漁翁之利,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至於那允諾的地盤四六分的好處,等到時候鎮西軍死傷殆盡,也許又會是另一番場景。
所以,這就是蘇易遲遲按兵不動的真正原因。
相信另外兩州的局勢應當也是如此。
別看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收複大隴國土,是安國和大隴之間的鬥爭,實則卻是大隴內部爾虞我詐的戲台子。
畢竟,在一隻隻貪婪無比的豺狼虎豹麵前,三州之地也不過隻是一塊砧板上的肉罷了。
或許陛下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這才會選擇以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方麵希望兩國通過這次會麵商討,得到一個可以兵不血刃收複國土方案。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王府和皇子自己商量地盤歸屬,從而協力合作一舉收複國土。
不論是哪方麵,此次談判對於大隴朝廷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就是他為何要親自來蒼鐵城的原因,不僅僅是大隴和安國之間的談判,更是他與四皇子以及其餘王府之間的較量。
“算了,反正我們留個心眼便可,真要是有人破壞,也輪不到咱們發愁。”話說著,蘇易感覺體內的煞氣又攢動起來,隨即便迴房歇息去了。
看到蘇易孱弱消瘦的身形,龐衝既心疼又無奈。
他清楚這一步步走來蘇易付出了多少,看似高高在上的鎮西軍主帥,背後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且不說為鎮西軍的發展嘔心瀝血,就說三年前西境兵敗,他們這些罪將之子,都還是蘇易付出巨大的代價保全。
否則,他們要麽因罪入獄,要麽逃亡江湖隱姓埋名。
不然,真以為蘇易僅僅隻是在床上躺病三年那麽簡單?不就是想保全他們的性命,才甘願忍氣吞聲。
不然,但凡他有絲毫得罪他人之舉,那些所謂的朝廷大臣定然會拿他們出來說事。
“葛封,後麵幾天你一定要寸步不離地保護少主,莫要讓少主陷入危險。”龐衝看向葛封,認真囑咐道。
“龐哥,你就放心吧,有我在絕不會讓少主受一丁點傷害的!”葛封不懂其中苦楚,卻也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證。
跟著蘇易的這半年多以來,他逐漸從當初的好奇、質疑,到如今死心塌地的臣服。
的確,他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加入的鎮西王府,可隨著在蘇易身邊越久,他愈發被其獨特的個人魅力所折服。
直到如今,他甚至都有種願意為其所追求的宏大願望獻出生命的衝動。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一遇良主付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