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封北王設定北都護府
“這~,多謝殿下體恤臣等,那臣等先行告辭。”宣旨太監轉頭,與左右幾位官員眼神交流後,猶豫了下雙手捧著聖旨,低頭俯身呈上。
“嗯,你們一路辛苦了,隨執失思力去休息吧。”李恪伸手接過聖旨微笑擺手。
“謝殿下。”宣旨太監和身後文武官員叉手拜謝。
“各位大人請隨下官來。”執失思力再次微笑邀請。
“麻煩執失思力大人。”宣旨太監和眾官微笑迴禮。
執失思力引領眾人走出大帳,將眾人安排在附近不遠,接待貴賓的帳房中休息。
“周公公,這北王未免也太狂傲了吧,竟敢不聽宣召就直接要聖旨,殿下就不怕陛下治他不敬之罪嗎?”在執失思力離開後,禮部官員皺眉看著宣旨太監問。
“唉~,北王可不是一般皇子,殿下雖非嫡子,卻深受陛下寵愛,從小就天賦異稟,又聰慧勇武過人,在宮中就時常受到陛下嘉獎。
此次孤身離開京城,獨闖突厥汗庭大帳,憑借一己之力說服佶利率部歸降,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你們別看殿下體型比大多數成人高大,其實北王比太子還小幾個月,如今也才剛滿十二歲,這個年歲的皇子立下如此大功,可以說是千古未有,狂傲些也是正常的。
據宮中服侍過北王殿下的宮女太監說,殿下平常還是很平易近人,對待身邊的人很是仁慈寬厚,殿下畢竟還是未成年人,一時得意失態實屬正常。
就算換做你我,如果立下如此大功,應該也很難心平氣和,說不定會比殿下更狂傲放肆。”宣旨太監擺手為北王辯解開脫。
“呃~,這倒是,下官倒是忘了殿下如今才十二。”禮部官員愣了下,無奈點頭迴應。
“林大人,這裏可不是京城,說話還是小心些,萬一觸怒北王殿下,你我都別想好過,就算殿下寬仁不與吾等計較,傳到京城陛下也得懲戒吾等。”宣旨太監低聲提醒禮部官員。
“呃,多謝周公公提醒。”林大人愣了下,趕緊拜謝周公公。
“林大人無需多禮,咱們是一起前來的理應互相照應。”周公公微笑扶起林大人。
隨著夜色降臨,前來宣旨的人員,被邀請到大帳外,新封北王李恪在帳前設宴款待一行人。
翌日一早,宣旨使團幾位領隊官宦,洗漱換裝後走出營帳,在執失思力等人陪同下,在武川鎮附近逛了逛。
眾人發現圍繞武川鎮外一大圈,準備擴建的新城牆地基已經打好。
如今武川鎮內外就是跟大工地,附近大多數人都在這裏幹活,以工代賑賺取每日生活所需糧草。
武川鎮原來的夯土城牆內外,用新燒製的大城磚和一種叫水泥的東西,貼著夯土牆砌磚包裹。
而且連通武川舊城內外的四條主道路上,都用從前沒見過的水泥重新澆築鋪設,走在路麵上極為平整硬實,感覺就像是整塊巨石板鋪設而成的。
“執失思力將軍,這路麵真的就是用這種,灰色粉末澆築而成的嗎?”禮部林姓官員俯身捏了點水泥,搓了搓手指不可思議的問。
“沒錯,這粉末就是北王殿下發明的水泥,按合適比例加上沙子,石子和水攪拌成漿,倒入路基上鋪設好竹筋的大木框中。
再用木棍搓插震蕩讓泥漿填實空隙,最後用泥刀抹平路麵即可,一般過個一天就幹硬如石可以行人,兩天後就可以通行馬車。”執失思力很是自豪的介紹。
“哦~,這叫水泥的粉末竟然如此神奇,不知可否將製作方法傳入中原?”林姓官員忍不住問。
“北王說等定北城建成,試用一段時間確定沒問題了,就會將水泥燒製配方和方法傳迴京城,到時讓工部用這水泥,將大唐境內的所有道路都重新鋪設,讓大唐的交通更加便利快捷平穩,百姓來往更加方便。”執失思力微笑確認。
“如果大唐所有路麵都用此物鋪設,天下來往確實會更加便捷平穩,這可是造福天下的創舉,下官代大唐百姓謝過殿下。”林姓官員有些激動的向著營區拜謝。
“思力將軍,下官發現這麽多參與建設新城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們都是自願的嗎?”林大人好奇的問。
“林大人說的沒錯,我們族人都是自願來建城,殿下采用以工代賑的方法,讓受雪災的突厥子民,能夠憑借勞動獲得食物草料,度過開春轉暖前最後一段艱難日子,大家都很感謝殿下的仁慈恩德。”執失思力微笑點頭迴應。
“以工代賑?!北王殿下此法還真是賑災的好方法,下官等下迴帳中得記下來,迴京一定將此法呈報陛下。”林大人欽佩的點讚。
“北王殿下此法,確實開創了新的賑災良政,一改從前隻管下撥賑災物資,不管百姓是否獲得救濟的簡陋做法,還能盡量避免災區官吏貪墨賑災錢糧,此法應該盡早成為大唐的賑災定律。”周太監也看出此法賑災的妙處。
宣旨使團在武川待了三天,這才啟程返迴京城複命。
在使團離開兩個多月後,通過十幾萬人努力,定北城內外城基本建設完成。
新定北城外城麵積,是重新修繕當內城使用,原武川鎮城池的三倍大。
定北城外城牆以條石為地基,牆體中間同樣以夯土築牆,牆麵用水泥砌磚包裹。
內外兩城呈迴字形,四麵各設一座城門,四條水泥澆築的主幹道,與內城中心的環形路交接。
在內城中心環形路中間,圓形地塊中間用水泥和磚木,建設一座五層高鍾鼓樓,在第四層安放一張大鼓,頂層懸掛一座大鐵鍾。
在內外城各街道邊隔百米,建一座男女公廁,供附近居民和行人使用。
並立下一條法令,不許百姓在城內隨地大小便,違者初次鞭撻五下,罰清理公廁挑糞水出城三日,再犯者懲罰加倍。
“這~,多謝殿下體恤臣等,那臣等先行告辭。”宣旨太監轉頭,與左右幾位官員眼神交流後,猶豫了下雙手捧著聖旨,低頭俯身呈上。
“嗯,你們一路辛苦了,隨執失思力去休息吧。”李恪伸手接過聖旨微笑擺手。
“謝殿下。”宣旨太監和身後文武官員叉手拜謝。
“各位大人請隨下官來。”執失思力再次微笑邀請。
“麻煩執失思力大人。”宣旨太監和眾官微笑迴禮。
執失思力引領眾人走出大帳,將眾人安排在附近不遠,接待貴賓的帳房中休息。
“周公公,這北王未免也太狂傲了吧,竟敢不聽宣召就直接要聖旨,殿下就不怕陛下治他不敬之罪嗎?”在執失思力離開後,禮部官員皺眉看著宣旨太監問。
“唉~,北王可不是一般皇子,殿下雖非嫡子,卻深受陛下寵愛,從小就天賦異稟,又聰慧勇武過人,在宮中就時常受到陛下嘉獎。
此次孤身離開京城,獨闖突厥汗庭大帳,憑借一己之力說服佶利率部歸降,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你們別看殿下體型比大多數成人高大,其實北王比太子還小幾個月,如今也才剛滿十二歲,這個年歲的皇子立下如此大功,可以說是千古未有,狂傲些也是正常的。
據宮中服侍過北王殿下的宮女太監說,殿下平常還是很平易近人,對待身邊的人很是仁慈寬厚,殿下畢竟還是未成年人,一時得意失態實屬正常。
就算換做你我,如果立下如此大功,應該也很難心平氣和,說不定會比殿下更狂傲放肆。”宣旨太監擺手為北王辯解開脫。
“呃~,這倒是,下官倒是忘了殿下如今才十二。”禮部官員愣了下,無奈點頭迴應。
“林大人,這裏可不是京城,說話還是小心些,萬一觸怒北王殿下,你我都別想好過,就算殿下寬仁不與吾等計較,傳到京城陛下也得懲戒吾等。”宣旨太監低聲提醒禮部官員。
“呃,多謝周公公提醒。”林大人愣了下,趕緊拜謝周公公。
“林大人無需多禮,咱們是一起前來的理應互相照應。”周公公微笑扶起林大人。
隨著夜色降臨,前來宣旨的人員,被邀請到大帳外,新封北王李恪在帳前設宴款待一行人。
翌日一早,宣旨使團幾位領隊官宦,洗漱換裝後走出營帳,在執失思力等人陪同下,在武川鎮附近逛了逛。
眾人發現圍繞武川鎮外一大圈,準備擴建的新城牆地基已經打好。
如今武川鎮內外就是跟大工地,附近大多數人都在這裏幹活,以工代賑賺取每日生活所需糧草。
武川鎮原來的夯土城牆內外,用新燒製的大城磚和一種叫水泥的東西,貼著夯土牆砌磚包裹。
而且連通武川舊城內外的四條主道路上,都用從前沒見過的水泥重新澆築鋪設,走在路麵上極為平整硬實,感覺就像是整塊巨石板鋪設而成的。
“執失思力將軍,這路麵真的就是用這種,灰色粉末澆築而成的嗎?”禮部林姓官員俯身捏了點水泥,搓了搓手指不可思議的問。
“沒錯,這粉末就是北王殿下發明的水泥,按合適比例加上沙子,石子和水攪拌成漿,倒入路基上鋪設好竹筋的大木框中。
再用木棍搓插震蕩讓泥漿填實空隙,最後用泥刀抹平路麵即可,一般過個一天就幹硬如石可以行人,兩天後就可以通行馬車。”執失思力很是自豪的介紹。
“哦~,這叫水泥的粉末竟然如此神奇,不知可否將製作方法傳入中原?”林姓官員忍不住問。
“北王說等定北城建成,試用一段時間確定沒問題了,就會將水泥燒製配方和方法傳迴京城,到時讓工部用這水泥,將大唐境內的所有道路都重新鋪設,讓大唐的交通更加便利快捷平穩,百姓來往更加方便。”執失思力微笑確認。
“如果大唐所有路麵都用此物鋪設,天下來往確實會更加便捷平穩,這可是造福天下的創舉,下官代大唐百姓謝過殿下。”林姓官員有些激動的向著營區拜謝。
“思力將軍,下官發現這麽多參與建設新城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們都是自願的嗎?”林大人好奇的問。
“林大人說的沒錯,我們族人都是自願來建城,殿下采用以工代賑的方法,讓受雪災的突厥子民,能夠憑借勞動獲得食物草料,度過開春轉暖前最後一段艱難日子,大家都很感謝殿下的仁慈恩德。”執失思力微笑點頭迴應。
“以工代賑?!北王殿下此法還真是賑災的好方法,下官等下迴帳中得記下來,迴京一定將此法呈報陛下。”林大人欽佩的點讚。
“北王殿下此法,確實開創了新的賑災良政,一改從前隻管下撥賑災物資,不管百姓是否獲得救濟的簡陋做法,還能盡量避免災區官吏貪墨賑災錢糧,此法應該盡早成為大唐的賑災定律。”周太監也看出此法賑災的妙處。
宣旨使團在武川待了三天,這才啟程返迴京城複命。
在使團離開兩個多月後,通過十幾萬人努力,定北城內外城基本建設完成。
新定北城外城麵積,是重新修繕當內城使用,原武川鎮城池的三倍大。
定北城外城牆以條石為地基,牆體中間同樣以夯土築牆,牆麵用水泥砌磚包裹。
內外兩城呈迴字形,四麵各設一座城門,四條水泥澆築的主幹道,與內城中心的環形路交接。
在內城中心環形路中間,圓形地塊中間用水泥和磚木,建設一座五層高鍾鼓樓,在第四層安放一張大鼓,頂層懸掛一座大鐵鍾。
在內外城各街道邊隔百米,建一座男女公廁,供附近居民和行人使用。
並立下一條法令,不許百姓在城內隨地大小便,違者初次鞭撻五下,罰清理公廁挑糞水出城三日,再犯者懲罰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