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勸說爺爺搬離太極宮
“是,陛下,嗯,這位蜀王殿下是位奇人,您等下見到了不必吃驚。”田不語有些不放心的提醒。
“奇人?朕此生什麽奇人沒見過,怎麽可能會吃驚,快去宣蜀王進來吧。”李淵愣了下,隨即無所謂的擺手催促。
“老奴遵旨。”田不語笑著拱手一拜,轉身快步走出大殿。
“殿下,太上皇請您進殿。”
“好的,多謝田老通傳。”李恪微笑拱手。
“殿下客氣,殿下快請,太上皇正在裏麵等著呢。”田不語微笑鞠躬邀請。
“好的,孤自己進去就行,不勞田老又跑一趟。”李恪微笑擺手。
“多謝殿下體諒,那老奴就不陪殿下進殿了,您好好陪陪太上皇說說話,陛下這幾年實在太孤苦了,連個能聊天的人都沒有,唉~。”田不語說著歎息搖頭。
“好的,孤盡量吧,還不知道皇祖父他,見到我這張臉會不會生氣呢?”李恪笑著搖了搖頭。
“這倒是,殿下與皇帝還真相似,希望陛下不會因此遷怒於您吧。”田不語仔細看了看,有些擔心的點頭讚同。
“既然來了總得拜見,田老,孤先進去了。”李恪說著微笑邁進大殿內。
殿內高坐的李淵正在想什麽,忽然心有所感抬眼看向殿門處,隻見一個身材修長的身影邁步進殿。
等來人走到近前時,李淵雙眼突然怒睜瞪著來人。
“逆子,你還敢來朕麵前。”
“阿爺,您認錯了,我是您的孫兒,當今皇帝第三子,蜀王李恪。”李恪微笑叉手鞠躬拜見。
“呃,什麽?你,你說你是蜀王李恪,這,這怎麽可能,朕記得蜀王應該才十一歲吧?你這~。”李淵很是驚訝的瞪著孫子問。
“阿爺,我確實是您的孫兒李恪,今年十一歲,我這體型不是常見到我的人,確實很難相信我才十一歲,可能是孫兒身兼兩大皇族血脈,有些不同常人的天賦異稟吧。
在去年七月前孫兒跟其他孩子一樣,隻是一年前我的飯量突然猛增,然後身形就開始突飛猛長,不到一年時間就比大多數成人還高。”李恪說著聳肩的笑了笑。
“你這~,哦~,難怪剛才那老奴,會特意提醒朕,說你是位奇人,這麽說你確實是朕的孫兒李恪咯。”
李淵仔細看了看,想起剛才老太監之前的提醒恍然大悟,這確實不是自己那個逆子,雖然身材修長挺拔一副大人樣,不過臉上的稚氣還未完全褪去,長得是很像那逆子,但確實不是他。
“孫兒李恪,拜見阿爺,祝阿爺身體安康,壽與天齊,仙福永享!”李恪笑著再次鞠躬一拜,送上後世人創造的祝福語。
“哈哈哈~,朕可不敢與天比壽,你這孩子倒是長得一張甜嘴。”李淵愣了下忽然開懷大笑,說著指了指下方站著的孫兒。
“嘿嘿~,能讓阿爺開心就好。”李恪微笑迴應。
“哈哈哈~,好好好,你這小子,可比你父親那逆子有趣多了,你父親當年要是有你這張巧嘴,那皇位不用搶朕都可能給他。”李淵笑著點頭連讚三聲好。
“孫兒代父皇,向阿爺您賠個不是,兩年前父皇做的確實有些不太妥當,不過也請阿爺體諒父皇當時的處境。”
“如果他當年不那樣做,如今阿爺應該是見不到我們一家了,皇家無親情,國事本無情,更何況事關一家人生死存亡。”
“父皇他畢竟不是道德至高,無懼生死的聖人,他說起來也不過是位血肉凡軀。
正是他還是個有情的凡人,所以才會在生死存亡之際,為了保護一家大小,不得已做出些不忍心,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阿爺,父皇當年做出那事,雖然有他想要登頂九五的私心,可是您也不能否定,父皇當年也是為了保護孫兒等,以及孫兒們的娘親,才不得不做出不生即亡的絕地反擊。”
“阿爺,您想想,如果當年我父皇不那樣做的話,伯父和叔叔會放過我們嗎,我想應該不會吧?”
“自古涉及皇位爭奪,向來都是你死我亡,斬盡殺絕的事情。
若是實在要說有錯,那就是我們李家,從一開始決定爭奪天下時就錯了。”
“如果李家當年不參與爭奪天下,應該就不會有之後的兄弟相殘,親人反目成仇人。
正所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是因為李家的豆子們,自行跳進了天下這口大鼎中熬煮,才有了同根相煎,燃豆萁煮豆,血親相殘的事情發生。”
“所以李家發生的這一切,當年在阿爺您帶著李家眾親,決定加入天下爭奪時,就已經注定了該有的結局。
這一切都是命數,怪不了阿爺您,也怪不了父皇,伯父和叔叔他們。
當年那種情況下,總要有一方被另一方滅絕,不管是誰家被滅絕,結果都是我們李家,為了爭奪天下得到的應有報應而已。”李恪抬頭看著高坐龍榻上的李淵,緩緩說出自己對玄武門事件的見解。
“應有報應?!沒錯~,你說的沒錯,這一切都是報應,哈哈哈~,這一切都是我的貪欲帶來的報應,哈哈哈,嗚嗚嗚~,一切都是我的錯,報應啊,嗚嗚嗚~,建成,元吉,玄霸,都是為父的錯,我不該帶著你們參與天下爭奪,是我害了你們。”
李淵聽著李恪所說,呆愣了好一會,隨即語氣低沉的說著,忽然仰頭大笑,說了句自責的話,隨即狀若癡人,又笑又哭的喃喃自語。
“阿爺,李家相殘造成的裂痕,是時候彌補修複了,解鈴還須係鈴人,還需阿爺撫平皇族親情裂痕,穩定李唐江山。”李恪的聲音聽著不大。
可傳入李淵耳中,就如同洪鍾大呂,頓時將狀若癡人的太上皇,從沉浸的自責中驚醒。
“呃,你說的對,恪兒,阿爺該怎麽做,才能修複我們李家的傷痕?”
“阿爺,為了李唐皇族和天下安寧,孫兒請求您主動退讓一步,下旨讓父皇為您另擇宮城,搬離太極宮。
修複李家裂痕的關鍵一步,要先從修複您和父皇的關係開始。”李恪微笑叉手提醒。
“是,陛下,嗯,這位蜀王殿下是位奇人,您等下見到了不必吃驚。”田不語有些不放心的提醒。
“奇人?朕此生什麽奇人沒見過,怎麽可能會吃驚,快去宣蜀王進來吧。”李淵愣了下,隨即無所謂的擺手催促。
“老奴遵旨。”田不語笑著拱手一拜,轉身快步走出大殿。
“殿下,太上皇請您進殿。”
“好的,多謝田老通傳。”李恪微笑拱手。
“殿下客氣,殿下快請,太上皇正在裏麵等著呢。”田不語微笑鞠躬邀請。
“好的,孤自己進去就行,不勞田老又跑一趟。”李恪微笑擺手。
“多謝殿下體諒,那老奴就不陪殿下進殿了,您好好陪陪太上皇說說話,陛下這幾年實在太孤苦了,連個能聊天的人都沒有,唉~。”田不語說著歎息搖頭。
“好的,孤盡量吧,還不知道皇祖父他,見到我這張臉會不會生氣呢?”李恪笑著搖了搖頭。
“這倒是,殿下與皇帝還真相似,希望陛下不會因此遷怒於您吧。”田不語仔細看了看,有些擔心的點頭讚同。
“既然來了總得拜見,田老,孤先進去了。”李恪說著微笑邁進大殿內。
殿內高坐的李淵正在想什麽,忽然心有所感抬眼看向殿門處,隻見一個身材修長的身影邁步進殿。
等來人走到近前時,李淵雙眼突然怒睜瞪著來人。
“逆子,你還敢來朕麵前。”
“阿爺,您認錯了,我是您的孫兒,當今皇帝第三子,蜀王李恪。”李恪微笑叉手鞠躬拜見。
“呃,什麽?你,你說你是蜀王李恪,這,這怎麽可能,朕記得蜀王應該才十一歲吧?你這~。”李淵很是驚訝的瞪著孫子問。
“阿爺,我確實是您的孫兒李恪,今年十一歲,我這體型不是常見到我的人,確實很難相信我才十一歲,可能是孫兒身兼兩大皇族血脈,有些不同常人的天賦異稟吧。
在去年七月前孫兒跟其他孩子一樣,隻是一年前我的飯量突然猛增,然後身形就開始突飛猛長,不到一年時間就比大多數成人還高。”李恪說著聳肩的笑了笑。
“你這~,哦~,難怪剛才那老奴,會特意提醒朕,說你是位奇人,這麽說你確實是朕的孫兒李恪咯。”
李淵仔細看了看,想起剛才老太監之前的提醒恍然大悟,這確實不是自己那個逆子,雖然身材修長挺拔一副大人樣,不過臉上的稚氣還未完全褪去,長得是很像那逆子,但確實不是他。
“孫兒李恪,拜見阿爺,祝阿爺身體安康,壽與天齊,仙福永享!”李恪笑著再次鞠躬一拜,送上後世人創造的祝福語。
“哈哈哈~,朕可不敢與天比壽,你這孩子倒是長得一張甜嘴。”李淵愣了下忽然開懷大笑,說著指了指下方站著的孫兒。
“嘿嘿~,能讓阿爺開心就好。”李恪微笑迴應。
“哈哈哈~,好好好,你這小子,可比你父親那逆子有趣多了,你父親當年要是有你這張巧嘴,那皇位不用搶朕都可能給他。”李淵笑著點頭連讚三聲好。
“孫兒代父皇,向阿爺您賠個不是,兩年前父皇做的確實有些不太妥當,不過也請阿爺體諒父皇當時的處境。”
“如果他當年不那樣做,如今阿爺應該是見不到我們一家了,皇家無親情,國事本無情,更何況事關一家人生死存亡。”
“父皇他畢竟不是道德至高,無懼生死的聖人,他說起來也不過是位血肉凡軀。
正是他還是個有情的凡人,所以才會在生死存亡之際,為了保護一家大小,不得已做出些不忍心,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阿爺,父皇當年做出那事,雖然有他想要登頂九五的私心,可是您也不能否定,父皇當年也是為了保護孫兒等,以及孫兒們的娘親,才不得不做出不生即亡的絕地反擊。”
“阿爺,您想想,如果當年我父皇不那樣做的話,伯父和叔叔會放過我們嗎,我想應該不會吧?”
“自古涉及皇位爭奪,向來都是你死我亡,斬盡殺絕的事情。
若是實在要說有錯,那就是我們李家,從一開始決定爭奪天下時就錯了。”
“如果李家當年不參與爭奪天下,應該就不會有之後的兄弟相殘,親人反目成仇人。
正所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是因為李家的豆子們,自行跳進了天下這口大鼎中熬煮,才有了同根相煎,燃豆萁煮豆,血親相殘的事情發生。”
“所以李家發生的這一切,當年在阿爺您帶著李家眾親,決定加入天下爭奪時,就已經注定了該有的結局。
這一切都是命數,怪不了阿爺您,也怪不了父皇,伯父和叔叔他們。
當年那種情況下,總要有一方被另一方滅絕,不管是誰家被滅絕,結果都是我們李家,為了爭奪天下得到的應有報應而已。”李恪抬頭看著高坐龍榻上的李淵,緩緩說出自己對玄武門事件的見解。
“應有報應?!沒錯~,你說的沒錯,這一切都是報應,哈哈哈~,這一切都是我的貪欲帶來的報應,哈哈哈,嗚嗚嗚~,一切都是我的錯,報應啊,嗚嗚嗚~,建成,元吉,玄霸,都是為父的錯,我不該帶著你們參與天下爭奪,是我害了你們。”
李淵聽著李恪所說,呆愣了好一會,隨即語氣低沉的說著,忽然仰頭大笑,說了句自責的話,隨即狀若癡人,又笑又哭的喃喃自語。
“阿爺,李家相殘造成的裂痕,是時候彌補修複了,解鈴還須係鈴人,還需阿爺撫平皇族親情裂痕,穩定李唐江山。”李恪的聲音聽著不大。
可傳入李淵耳中,就如同洪鍾大呂,頓時將狀若癡人的太上皇,從沉浸的自責中驚醒。
“呃,你說的對,恪兒,阿爺該怎麽做,才能修複我們李家的傷痕?”
“阿爺,為了李唐皇族和天下安寧,孫兒請求您主動退讓一步,下旨讓父皇為您另擇宮城,搬離太極宮。
修複李家裂痕的關鍵一步,要先從修複您和父皇的關係開始。”李恪微笑叉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