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些昔日部下,徐壽廷心中也湧起複雜的情感。
他嗓音略帶顫抖:“多年不見,大家都安好,真好,真好!”
趙德麟等人眼眶中淚水閃爍,難以自抑。
麵對劉大巴子的再三邀請,他堅決拒絕坐上主位,說道:“大巴子,你不必再推辭了,這裏是你的領土,我能理解你的心意,但若我坐下,那便是失禮了!”
見他如此堅決,劉大巴子隻好撤掉主位,改設並列的兩個座位,徐壽廷這才落座,劉大巴子陪侍在一旁。
剛聊了幾句往事,守衛通報,許州州牧項天羽已抵達。
劉大巴子有些驚訝,他與項天羽僅在金鑾殿上有過一麵之緣,盡管彼此打過招唿,但並不熟識。
徐壽廷雖與項天羽多次相見,但也同樣未達親近。
待項天羽進來,寒暄數語後,他環視四周問道:“夏仲南在嗎?”
劉大巴子答道:“小飛在這裏!”
隨即吩咐道:“快去找小飛來,項大人有事找他!”
毛子壯立刻疾步外出,親自去尋夏仲南。
夏仲南匆匆趕到,項天羽率先起身,拱手相迎:“夏仲南,又見麵了!”
夏仲南行禮道:“項大人,許久未見!自上次一別,您已榮登許州領主之位,我尚未來得及向您獻上祝賀呢!”
項天羽成為州牧,自然賀詞如潮,但在身份地位的序列中,夏仲南的地位並不足以親自祝賀,此刻他的言辭透露出兩人超越身份的深厚友誼。
接著,夏仲南轉向徐壽廷,恭敬行禮:“徐大人,幸會。”
徐壽廷僅在武都的徐家別院中與夏仲南有過一麵之緣,知曉他與徐倩和徐德敬的複雜糾葛,禮貌地迴應了他的問候。
此時,守衛通報,榆州領主郎正鳳抵達。
夏仲南連忙親自出迎。郎正鳳見到夏仲南,朗聲笑道:“小飛,好手段啊,一夜之間蕩平秀州十座摩尼神殿,更一舉殲滅包括十一尊‘尊者’在內的四百多名摩尼教徒,我得知此事,暢飲三大杯以示慶賀!”
夏仲南迴應:“暢快倒是暢快,隻是後續的紛擾也不容小覷。徐壽廷徐大人和項天羽項大人也已到達,請進吧!”
郎正鳳驚訝道:“哦,他們也來了?”
進入殿堂,眾人寒暄一番。四人皆為領主,夏仲南吩咐擺設圓形宴席,以便四人圍坐交談,他自己則陪坐在劉大巴子身旁,趙德麟、左丘覺民等人則散坐周圍。
其他人隻知道秀州十座摩尼神殿已被清除,尚未了解後續詳情。夏仲南講述了摩尼城大軍兵臨覽秀城,同時遣使向武國朝廷施壓,意圖借助朝廷之力除掉劉大巴子叛亂的最新進展。
徐壽廷拍案而起:“豈有此理,摩尼城太過囂張,朝廷怎能容忍他們肆意妄為?他們不僅在秀州建立十座神殿,我坤州的阡陌城、地坤城、甲戌城也各有一座,分別派遣原白國一元宗孔增雲、聖武宗秦叢、碧雲軒冉如川帶領門徒主持事務。
在原白國時期,這三城便是這三大宗門的根據地,影響力深遠。如今他們迴歸,新任城主向我訴苦,說三城民眾根本不聽從城主府,他們仿佛被孤立了。
我本欲向秀州求助幾位高手,一同鏟除那三座摩尼神殿,誰知摩尼城竟主動挑釁上門。”
項天羽說道:“許州同樣深受其害,若任由摩尼教滲透我國,我看我們剛奪得的九州恐怕很快就要拱手讓人了!”
唯獨郎正鳳沉思道:“小飛,我看此事棘手了。
我猜測朝廷可能會為了保全劉州牧的性命,同意摩尼城的退兵要求。戰場上的勝利並不代表談判桌上也能取勝,何況現在摩尼城勢力龐大,單憑武國之力難以抗衡。在這種形勢下,國主很可能選擇退讓,避免直接麵對摩尼城。”
朗正鳳在魔法王國的殿堂裏度過最長時光,對王廷及其主宰者武隆海的了解尤為深刻,因此做出如此判斷。
夏仲南言道:“這也是我最為憂慮之事。我們在前線抵禦摩勒城的侵蝕,唯恐王廷非但無法成為我們的堅固壁壘,反而會在背後施以背叛之刃。”
朗正鳳迴應:“此刻局勢危急,摩勒城大軍兵臨城下,若朝廷已作出不利於劉牧守的決策,我們便更為被動,你可有應對之策?”
眾人皆心情沉重,目光投向夏仲南。
夏仲南凝視著項天羽和徐壽廷,道:“我有一計,但恐怕會給項大人和徐大人帶來風險。”
項天羽道:“無妨,直言不諱,此刻正需我們同心協力守護劉牧守,保全他即是保護我們自身。”
徐壽廷附和:“項牧守所言極是,我們三州共同仇敵,護住劉牧守就是助己。”
夏仲南接著說:“摩勒城的計謀陰險狡詐,看似大軍壓境,威勢逼人,卻遲遲不發動攻擊,僅提出以劉大人一命換取兩國和平的條件。
劉大人一人的生命,在王廷與國王心中恐怕份量不足,權衡得失,他們很可能棄劉大人於不顧。
此乃極度愚蠢之舉,一旦放棄劉大人,便等同於向天下宣告,武國畏懼摩勒城,連王廷也畏懼,有了劉大人的前車之鑒,其他牧守怎敢再觸碰摩勒城的勢力?
無人再能阻擋摩勒城的深入滲透,數年後,武國將失去對抗摩勒城的能力,最終隻能任其蠶食,走向亡國之路。”
聆聽夏仲南的剖析,眾人仿佛親眼目睹事態按照他的預言惡化,直至武國滅亡,內心愈發沉重。
徐壽廷與項天羽更理解夏仲南的推理,若劉大巴子真被王廷犧牲,他們必定不再觸碰摩勒教勢力,甚至避之不及。
夏仲南繼續道:“我們無法直接影響國王與王廷,但能提升劉大人的價值。”
項天羽說:“小飛,直接講你的辦法!”
夏仲南答道:“即請項大人與徐大人立即行動,摧毀坤州與許州內的摩勒寺。如此,你們三人與劉大人命運相連,劉大人一人之力雖輕,但三位牧守共存,於王廷與國王心中份量倍增,他們必須更審慎地考慮以三位牧守的性命換取摩勒城停戰是否值得。如此斷臂求生,真能讓其他人不寒心嗎?
隻是此計將項大人和徐大人置於火爐之上,置身險境。
我能想到的隻有這個辦法,實在慚愧。”
徐壽廷與項天羽一同深深地吸入一口魔界之氣,臉上的嚴峻毫無減輕之態。
劉大巴子笑道:“小飛啊,你這計策雖狠,卻也有道理。如今我自顧不暇,眾人皆束手無策,怎能讓兩位尊者再涉險境呢?”
項天羽沉思道:“我覺得小飛的提議並非全無可能。我早有意掃蕩許州境內的三座魔佛寺,隻可惜力量尚不足以辦到。若有幾位勇士相助,我必領兵蕩平那三座魔窟!”
徐壽廷附和道:“項大人所言正中我心,與其苟且偷生,不如轟轟烈烈地抗爭一場。我們同心協力,看朝廷究竟是保護我們,還是將和平寄托於敵人的慈悲。”
兩人都表明,生死置之度外,願與劉大巴子共赴危難。並非他們比朝廷官員更具遠見,而是他們對彌勒城的痛苦刻骨銘心,深知軟弱隻會助長魔佛城的囂張,最終難逃厄運。
朝廷之人久居高位,修煉之餘無暇他顧,秉持著避禍求安的心態,哪會深思至此?
夏仲南說道:“好,人員調配我來安排,我們要盡快掃平許州和坤州內的六座魔佛寺。”
他示意塗山芳兒,讓她去通知那些異獸做好準備。
徐壽廷與項天羽相視一眼,心中暗道果然,秀州隱藏的實力非同小可,否則也無法一夜之間摧毀十座魔佛寺。
郎正鳳道:“我同樣認為小飛的計劃可行。至於黃道盛的薑州,魔佛寺比許州和坤州還多一座,連府城薑城都有,想必他會讚同小飛的策略。”
夏仲南問:“誰與黃州牧黃道盛熟識?”
眾人紛紛搖頭,四位州牧與黃道盛僅是泛泛之交。
郎正鳳道:“那我去拜訪他一趟,相信也能爭取到他的支持。”
徐壽廷感激道:“那就多謝郎大人了。”
他與郎正鳳並不親近,郎正鳳的熱情讓他頗受感動。
郎正鳳點頭微笑,算是迴應,其他人並無特別反應,仿佛郎正鳳主動承擔找黃道盛的任務是理所應當。
稍後,塗山芳兒進來,用手勢告訴夏仲南,已帶領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和窮奇六隻異獸來到城主府側廳。
夏仲南起身道:“時不我待,我已經與六位朋友商定,項大人與徐大人各帶三位虛空境強者返迴許州與坤州,他們的戰鬥力均是虛空境的頂尖。你們速速安排,立即行動!”
徐壽廷與項天羽起身應道:“我們一迴去就會立刻動手。”
郎正鳳也站起:“那我也立即啟程,去會會黃道盛。”
夏仲南與劉大巴子送三人離開城主府,九人分成三組,躍身飛向許州、坤州及薑州的方向……
注視著漸行漸遠的背影,夏仲南緊繃的心弦略有鬆弛,仿佛捕捉到了一線翻盤的契機。
彌勒城對武國朝廷的威脅,此刻也化作了他對朝廷的無聲壓力。
他嗓音略帶顫抖:“多年不見,大家都安好,真好,真好!”
趙德麟等人眼眶中淚水閃爍,難以自抑。
麵對劉大巴子的再三邀請,他堅決拒絕坐上主位,說道:“大巴子,你不必再推辭了,這裏是你的領土,我能理解你的心意,但若我坐下,那便是失禮了!”
見他如此堅決,劉大巴子隻好撤掉主位,改設並列的兩個座位,徐壽廷這才落座,劉大巴子陪侍在一旁。
剛聊了幾句往事,守衛通報,許州州牧項天羽已抵達。
劉大巴子有些驚訝,他與項天羽僅在金鑾殿上有過一麵之緣,盡管彼此打過招唿,但並不熟識。
徐壽廷雖與項天羽多次相見,但也同樣未達親近。
待項天羽進來,寒暄數語後,他環視四周問道:“夏仲南在嗎?”
劉大巴子答道:“小飛在這裏!”
隨即吩咐道:“快去找小飛來,項大人有事找他!”
毛子壯立刻疾步外出,親自去尋夏仲南。
夏仲南匆匆趕到,項天羽率先起身,拱手相迎:“夏仲南,又見麵了!”
夏仲南行禮道:“項大人,許久未見!自上次一別,您已榮登許州領主之位,我尚未來得及向您獻上祝賀呢!”
項天羽成為州牧,自然賀詞如潮,但在身份地位的序列中,夏仲南的地位並不足以親自祝賀,此刻他的言辭透露出兩人超越身份的深厚友誼。
接著,夏仲南轉向徐壽廷,恭敬行禮:“徐大人,幸會。”
徐壽廷僅在武都的徐家別院中與夏仲南有過一麵之緣,知曉他與徐倩和徐德敬的複雜糾葛,禮貌地迴應了他的問候。
此時,守衛通報,榆州領主郎正鳳抵達。
夏仲南連忙親自出迎。郎正鳳見到夏仲南,朗聲笑道:“小飛,好手段啊,一夜之間蕩平秀州十座摩尼神殿,更一舉殲滅包括十一尊‘尊者’在內的四百多名摩尼教徒,我得知此事,暢飲三大杯以示慶賀!”
夏仲南迴應:“暢快倒是暢快,隻是後續的紛擾也不容小覷。徐壽廷徐大人和項天羽項大人也已到達,請進吧!”
郎正鳳驚訝道:“哦,他們也來了?”
進入殿堂,眾人寒暄一番。四人皆為領主,夏仲南吩咐擺設圓形宴席,以便四人圍坐交談,他自己則陪坐在劉大巴子身旁,趙德麟、左丘覺民等人則散坐周圍。
其他人隻知道秀州十座摩尼神殿已被清除,尚未了解後續詳情。夏仲南講述了摩尼城大軍兵臨覽秀城,同時遣使向武國朝廷施壓,意圖借助朝廷之力除掉劉大巴子叛亂的最新進展。
徐壽廷拍案而起:“豈有此理,摩尼城太過囂張,朝廷怎能容忍他們肆意妄為?他們不僅在秀州建立十座神殿,我坤州的阡陌城、地坤城、甲戌城也各有一座,分別派遣原白國一元宗孔增雲、聖武宗秦叢、碧雲軒冉如川帶領門徒主持事務。
在原白國時期,這三城便是這三大宗門的根據地,影響力深遠。如今他們迴歸,新任城主向我訴苦,說三城民眾根本不聽從城主府,他們仿佛被孤立了。
我本欲向秀州求助幾位高手,一同鏟除那三座摩尼神殿,誰知摩尼城竟主動挑釁上門。”
項天羽說道:“許州同樣深受其害,若任由摩尼教滲透我國,我看我們剛奪得的九州恐怕很快就要拱手讓人了!”
唯獨郎正鳳沉思道:“小飛,我看此事棘手了。
我猜測朝廷可能會為了保全劉州牧的性命,同意摩尼城的退兵要求。戰場上的勝利並不代表談判桌上也能取勝,何況現在摩尼城勢力龐大,單憑武國之力難以抗衡。在這種形勢下,國主很可能選擇退讓,避免直接麵對摩尼城。”
朗正鳳在魔法王國的殿堂裏度過最長時光,對王廷及其主宰者武隆海的了解尤為深刻,因此做出如此判斷。
夏仲南言道:“這也是我最為憂慮之事。我們在前線抵禦摩勒城的侵蝕,唯恐王廷非但無法成為我們的堅固壁壘,反而會在背後施以背叛之刃。”
朗正鳳迴應:“此刻局勢危急,摩勒城大軍兵臨城下,若朝廷已作出不利於劉牧守的決策,我們便更為被動,你可有應對之策?”
眾人皆心情沉重,目光投向夏仲南。
夏仲南凝視著項天羽和徐壽廷,道:“我有一計,但恐怕會給項大人和徐大人帶來風險。”
項天羽道:“無妨,直言不諱,此刻正需我們同心協力守護劉牧守,保全他即是保護我們自身。”
徐壽廷附和:“項牧守所言極是,我們三州共同仇敵,護住劉牧守就是助己。”
夏仲南接著說:“摩勒城的計謀陰險狡詐,看似大軍壓境,威勢逼人,卻遲遲不發動攻擊,僅提出以劉大人一命換取兩國和平的條件。
劉大人一人的生命,在王廷與國王心中恐怕份量不足,權衡得失,他們很可能棄劉大人於不顧。
此乃極度愚蠢之舉,一旦放棄劉大人,便等同於向天下宣告,武國畏懼摩勒城,連王廷也畏懼,有了劉大人的前車之鑒,其他牧守怎敢再觸碰摩勒城的勢力?
無人再能阻擋摩勒城的深入滲透,數年後,武國將失去對抗摩勒城的能力,最終隻能任其蠶食,走向亡國之路。”
聆聽夏仲南的剖析,眾人仿佛親眼目睹事態按照他的預言惡化,直至武國滅亡,內心愈發沉重。
徐壽廷與項天羽更理解夏仲南的推理,若劉大巴子真被王廷犧牲,他們必定不再觸碰摩勒教勢力,甚至避之不及。
夏仲南繼續道:“我們無法直接影響國王與王廷,但能提升劉大人的價值。”
項天羽說:“小飛,直接講你的辦法!”
夏仲南答道:“即請項大人與徐大人立即行動,摧毀坤州與許州內的摩勒寺。如此,你們三人與劉大人命運相連,劉大人一人之力雖輕,但三位牧守共存,於王廷與國王心中份量倍增,他們必須更審慎地考慮以三位牧守的性命換取摩勒城停戰是否值得。如此斷臂求生,真能讓其他人不寒心嗎?
隻是此計將項大人和徐大人置於火爐之上,置身險境。
我能想到的隻有這個辦法,實在慚愧。”
徐壽廷與項天羽一同深深地吸入一口魔界之氣,臉上的嚴峻毫無減輕之態。
劉大巴子笑道:“小飛啊,你這計策雖狠,卻也有道理。如今我自顧不暇,眾人皆束手無策,怎能讓兩位尊者再涉險境呢?”
項天羽沉思道:“我覺得小飛的提議並非全無可能。我早有意掃蕩許州境內的三座魔佛寺,隻可惜力量尚不足以辦到。若有幾位勇士相助,我必領兵蕩平那三座魔窟!”
徐壽廷附和道:“項大人所言正中我心,與其苟且偷生,不如轟轟烈烈地抗爭一場。我們同心協力,看朝廷究竟是保護我們,還是將和平寄托於敵人的慈悲。”
兩人都表明,生死置之度外,願與劉大巴子共赴危難。並非他們比朝廷官員更具遠見,而是他們對彌勒城的痛苦刻骨銘心,深知軟弱隻會助長魔佛城的囂張,最終難逃厄運。
朝廷之人久居高位,修煉之餘無暇他顧,秉持著避禍求安的心態,哪會深思至此?
夏仲南說道:“好,人員調配我來安排,我們要盡快掃平許州和坤州內的六座魔佛寺。”
他示意塗山芳兒,讓她去通知那些異獸做好準備。
徐壽廷與項天羽相視一眼,心中暗道果然,秀州隱藏的實力非同小可,否則也無法一夜之間摧毀十座魔佛寺。
郎正鳳道:“我同樣認為小飛的計劃可行。至於黃道盛的薑州,魔佛寺比許州和坤州還多一座,連府城薑城都有,想必他會讚同小飛的策略。”
夏仲南問:“誰與黃州牧黃道盛熟識?”
眾人紛紛搖頭,四位州牧與黃道盛僅是泛泛之交。
郎正鳳道:“那我去拜訪他一趟,相信也能爭取到他的支持。”
徐壽廷感激道:“那就多謝郎大人了。”
他與郎正鳳並不親近,郎正鳳的熱情讓他頗受感動。
郎正鳳點頭微笑,算是迴應,其他人並無特別反應,仿佛郎正鳳主動承擔找黃道盛的任務是理所應當。
稍後,塗山芳兒進來,用手勢告訴夏仲南,已帶領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和窮奇六隻異獸來到城主府側廳。
夏仲南起身道:“時不我待,我已經與六位朋友商定,項大人與徐大人各帶三位虛空境強者返迴許州與坤州,他們的戰鬥力均是虛空境的頂尖。你們速速安排,立即行動!”
徐壽廷與項天羽起身應道:“我們一迴去就會立刻動手。”
郎正鳳也站起:“那我也立即啟程,去會會黃道盛。”
夏仲南與劉大巴子送三人離開城主府,九人分成三組,躍身飛向許州、坤州及薑州的方向……
注視著漸行漸遠的背影,夏仲南緊繃的心弦略有鬆弛,仿佛捕捉到了一線翻盤的契機。
彌勒城對武國朝廷的威脅,此刻也化作了他對朝廷的無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