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們不得不發動禁咒全力反攻,以防二皇子再次射來,若是再多中幾箭,恐怕危及生命。
幸虧盡管他們重傷在身,二皇子也不敢正麵挑戰他們的聯手,匆忙逃走,他們也趁機返迴府邸療傷。
這次經曆讓他們明白,兄弟之中臥虎藏龍,即使是大皇子如今也無法斷言自己領先於眾兄弟。
在這樣的形勢下,更沒有人願意出麵擔任秀州州牧,耽誤自身魔法修行的進程。
見無人迴應,武隆海問:“難道就無人願意為我分擔憂慮嗎?”
他的語氣中透出一絲憤怒,蘊含著通靈威壓,使得朝臣們的耳朵嗡鳴作響,但無人敢接腔。
大殿的氛圍變得極度緊張壓抑,有些朝臣的額頭甚至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郎正鳳默默計算著時間,等了近乎一盞茶的工夫,才在眾朝臣的注視下走了出來。
武隆海看向他,頗感驚訝,未等郎正鳳開口便說:“啊,郎正鳳,你願去治理秀州?”
郎正鳳答道:“國主,秀州州牧之職對我國至關重要,以我微薄的才智與力量,恐怕難以勝任。”
武隆海道:“既然沒有信心,那你為何站出來?”
郎正鳳說:“我向國主推薦一人,此人應能承擔起守護秀州的重任。”
武隆海問:“哦,究竟是何人,竟得到你郎正鳳如此高的評價?”
郎正鳳答:“此人名為‘劉旭傑’。”
朝臣們都好奇郎正鳳會推薦何人,沒想到他竟說出一個大家都不認識的名字,不禁麵麵相覷,不解郎正鳳的用意。難道郎正鳳與這個名叫“劉旭傑”的人有仇,想要以此報複?
就連徐壽廷與徐德敬對這個名字也感到陌生,他們早已忘記這是劉大巴子的真實姓名...
武隆海同樣未曾耳聞此名,望著群臣的反應,意識到滿朝官員皆不認識此人,不禁麵色微沉,問道:“這位‘劉旭傑’何方神聖,有何本事,為何你會推薦他為秀州州牧,說來聽聽!”
郎正鳳卻從容答道:“稟國主,他原名確是‘劉旭傑’。初入江湖時,其舊主戲言賜予他一個綽號,他便以此‘綽號’自居,直至與他熟識,我才知曉他的真名。”
此言引發武隆海和朝臣們的興趣。一個人竟以舊主戲謔的綽號為名,要麽是對過往情感深厚,要麽城府極深,無論哪種,對這些高位者而言,都有值得探究之處。
郎正鳳含笑道:“說到他的綽號,相信在座諸位有許多人對他並不陌生。此人的綽號喚作‘劉大巴子’!”
大殿瞬間嘩然,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
有人說道:“原來是十三軍的劉將軍啊!”
也有人附和:“就是那位擁有神兵之師的將領吧?”
更有人大徹大悟:“原來‘劉大巴子’隻是‘劉旭傑’的綽號嗎?我還疑惑怎會有人取如此通俗的名字!”
近段時間,武都各地酒樓茶館裏,劉大巴子與他的十三軍成了熱議話題,朝臣們自然也有所耳聞。
武隆海見到眾臣的反應,頓時興致盎然。以他的身份,怎會知曉一位低階將軍的名字,見此情景,便知此人必定有不凡的影響力,郎正鳳並非空穴來風。
郎正鳳心中暗喜,朝臣們的反應正是他期待的效果。
劉大巴子昔日地位確實卑微,若無造勢,武隆海怎會將如此重任托付於他?但現在,單憑一個名字就震動朝野,足以在武隆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武隆海揮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溫和地說:“此人有何過人之處,郎將軍詳述一番。”
語氣已比先前柔和許多,罕見地尊稱郎正鳳為“郎將軍”。
郎正鳳便將他與劉大巴子如何默契協作,劉大巴子及其統領的十三軍的赫赫戰功,在朝堂之上再度娓娓道來。
郎正鳳所述,皆為親身經曆,講述起來格外生動。
隻是將其中許多夏仲南的功績改成了劉大巴子,劉大巴子在絕境中堅韌不拔、英勇善戰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眾人麵前...
在五國聯軍踏足冰雪覆蓋的白國疆域之際,武國的遠征軍以其卓越的戰術,力壓莽國、魏國、蠻國,甚至比汗國多奪取了三座豐饒的領地。郎正鳳,那位親身經曆血與霜的戰士,將那段艱辛的曆程娓娓道來,才揭示了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郎正鳳和劉大巴子的智略與執行,被讚頌為勝利的關鍵。
曲通天,睿智的宰相,首次發言:“啟稟國主,老臣曾有幸見過劉大巴子,確乃青年俊傑。郎將軍的推薦,可謂恰如其分。”
接著,圖師昀,兵部尚書,湯懷剛,大司馬,鄒文武,太尉,以及安叔寶,太師,紛紛讚同。他們曾收下劉大巴子的厚禮,盡管他未曾明示請求,但人心如鏡,此時隻需輕輕推動,他們自然樂意助力。這燙手的權柄,他們並無合適人選,也不願在此刻提出異議。
劉大巴子成為新州州牧的最大障礙,便是缺乏足夠的資曆和朝廷人脈。即使新州被視為不祥之地,他也難以嶄露頭角。然而此刻,難題逐一化解,連威嚴的武隆海也認為應當破格提拔這位名叫劉大巴子的低階將領。
待朝堂安靜下來,武隆海宣布:“宣劉大巴子入殿麵聖!”
禁衛應聲離去,郎正鳳急忙追上,吩咐他們在郎府尋人。劉大巴子從前無緣踏入神聖的金鑾殿,更別說在外等候召見。故此,他隻能在郎府靜待。
此時,劉大巴子坐在郎府的客室,內心動蕩不定。他反複質問自己,隻是一名統率萬人的小將軍,真的有可能執掌一方領土嗎?那些大臣會因他的資曆不足而反對嗎?
思緒紛擾之際,他想起了夏仲南平時的從容和話語。每當關鍵時刻,夏仲南總是泰然處之,從未顯露出絲毫焦慮。他曾說,隻需盡全力做好份內之事,便已無愧於心。至於結果能否讓人滿意,那都是天意,現在擔憂也無濟於事,何必憂慮呢?
他隻能輕歎,自己終究無法擁有夏仲南那份豁達。他深知朝廷此刻正決定新州牧的歸屬,心情無法平複。就在他深陷糾結時,郎府管家敲門通報:“劉將軍,禁衛前來府上,邀請將軍前往金鑾殿麵見陛下!”
聞言,劉大巴子的心境突然變得寧靜。他知道,答案揭曉了,一切都如夏仲南所預料,他很可能即將坐上那個州牧的寶座。
此刻,武隆海召喚他至輝煌的黃金王座殿,意圖在最後親自驗證他的力量。一旦過了這道關卡,他劉大巴子將成為掌控一方領土的州牧,真正步入奇幻世界的權力舞台。
眼看夢想觸手可及,他心境卻歸於寧靜。
坐上秀州州牧的寶座,隻是新冒險的起點。這個位置充滿挑戰,他必須準備好麵對困境與安逸之間的抉擇。
在禁衛的護送下,他踏入金光熠熠的殿堂,麵對朝堂上眾多尊貴的“大人”。或許預感到秀州未來與彌勒城的緊張態勢,劉大巴子竟無絲毫畏懼。曲通天、鄒文武、湯懷剛、安叔寶、圖師昀……這些名字如星辰般閃耀的人物,他曾在郎正鳳的引導下逐一拜訪。此刻再見,他們微笑著點頭示意,他也淡然迴以點頭,不再視他們為遙不可及的存在。
唯有徐壽廷、徐德敬兄弟看向劉大巴子時,臉上寫滿嚴肅。他們的仆人竟攀升至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令他們心中五味雜陳。麵對二人,劉大巴子微微鞠躬,這在莊嚴的大殿中已是極高的禮節。
很快,他們擦肩而過。無論徐家兄弟如何感受,從今往後,劉大巴子已獨立門戶,不再受他們牽製,對他人的尊重僅出於舊日的情誼。如果他們試圖打壓,他也無所畏懼,實力與財富的積累,劉大巴子隻增不減。
站到大殿前,他恭敬地跪下行禮:“臣劉大巴子參見吾王!”
自踏入黃金王座殿起,武隆海一直在暗中觀察劉大巴子,見他始終鎮定自若,心中暗暗讚賞,他的心態遠勝陳士林。
武隆海道:“起身吧!”
劉大巴子迴應:“謝吾王!”
站定後,武隆海問道:“劉將軍,可知吾召你來此黃金王座殿的原因?”
劉大巴子答道:“想來吾王有意任命臣下為秀州州牧,故以此考驗臣下,看是否足以勝任州牧之職。”
武隆海問:“哦?難道有人提前告知你了?”
劉大巴子答:“沒有人告訴臣下,是臣下自己推測的。”
武隆海:“你推測的?講講看,你是如何推斷出來的?”
劉大巴子道:“近來,郎將軍時常與臣下商議新任州牧的人選,同時郎將軍憂心忡忡,認為秀州毗鄰彌勒城,日後必有衝突。彌勒城兵力雄厚,其勢力不亞於周邊五國任何一個。麵對彌勒城的威勢,秀州州牧之位將舉步維艱。
當時,臣曾勸慰郎將軍,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即便彌勒城強大,也不敢輕易侵犯五國,否則將引來五國的聯合抵製。因此,秀州並非絕境,隻要有心,也能崛起並發展壯大…
幸虧盡管他們重傷在身,二皇子也不敢正麵挑戰他們的聯手,匆忙逃走,他們也趁機返迴府邸療傷。
這次經曆讓他們明白,兄弟之中臥虎藏龍,即使是大皇子如今也無法斷言自己領先於眾兄弟。
在這樣的形勢下,更沒有人願意出麵擔任秀州州牧,耽誤自身魔法修行的進程。
見無人迴應,武隆海問:“難道就無人願意為我分擔憂慮嗎?”
他的語氣中透出一絲憤怒,蘊含著通靈威壓,使得朝臣們的耳朵嗡鳴作響,但無人敢接腔。
大殿的氛圍變得極度緊張壓抑,有些朝臣的額頭甚至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郎正鳳默默計算著時間,等了近乎一盞茶的工夫,才在眾朝臣的注視下走了出來。
武隆海看向他,頗感驚訝,未等郎正鳳開口便說:“啊,郎正鳳,你願去治理秀州?”
郎正鳳答道:“國主,秀州州牧之職對我國至關重要,以我微薄的才智與力量,恐怕難以勝任。”
武隆海道:“既然沒有信心,那你為何站出來?”
郎正鳳說:“我向國主推薦一人,此人應能承擔起守護秀州的重任。”
武隆海問:“哦,究竟是何人,竟得到你郎正鳳如此高的評價?”
郎正鳳答:“此人名為‘劉旭傑’。”
朝臣們都好奇郎正鳳會推薦何人,沒想到他竟說出一個大家都不認識的名字,不禁麵麵相覷,不解郎正鳳的用意。難道郎正鳳與這個名叫“劉旭傑”的人有仇,想要以此報複?
就連徐壽廷與徐德敬對這個名字也感到陌生,他們早已忘記這是劉大巴子的真實姓名...
武隆海同樣未曾耳聞此名,望著群臣的反應,意識到滿朝官員皆不認識此人,不禁麵色微沉,問道:“這位‘劉旭傑’何方神聖,有何本事,為何你會推薦他為秀州州牧,說來聽聽!”
郎正鳳卻從容答道:“稟國主,他原名確是‘劉旭傑’。初入江湖時,其舊主戲言賜予他一個綽號,他便以此‘綽號’自居,直至與他熟識,我才知曉他的真名。”
此言引發武隆海和朝臣們的興趣。一個人竟以舊主戲謔的綽號為名,要麽是對過往情感深厚,要麽城府極深,無論哪種,對這些高位者而言,都有值得探究之處。
郎正鳳含笑道:“說到他的綽號,相信在座諸位有許多人對他並不陌生。此人的綽號喚作‘劉大巴子’!”
大殿瞬間嘩然,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
有人說道:“原來是十三軍的劉將軍啊!”
也有人附和:“就是那位擁有神兵之師的將領吧?”
更有人大徹大悟:“原來‘劉大巴子’隻是‘劉旭傑’的綽號嗎?我還疑惑怎會有人取如此通俗的名字!”
近段時間,武都各地酒樓茶館裏,劉大巴子與他的十三軍成了熱議話題,朝臣們自然也有所耳聞。
武隆海見到眾臣的反應,頓時興致盎然。以他的身份,怎會知曉一位低階將軍的名字,見此情景,便知此人必定有不凡的影響力,郎正鳳並非空穴來風。
郎正鳳心中暗喜,朝臣們的反應正是他期待的效果。
劉大巴子昔日地位確實卑微,若無造勢,武隆海怎會將如此重任托付於他?但現在,單憑一個名字就震動朝野,足以在武隆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武隆海揮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溫和地說:“此人有何過人之處,郎將軍詳述一番。”
語氣已比先前柔和許多,罕見地尊稱郎正鳳為“郎將軍”。
郎正鳳便將他與劉大巴子如何默契協作,劉大巴子及其統領的十三軍的赫赫戰功,在朝堂之上再度娓娓道來。
郎正鳳所述,皆為親身經曆,講述起來格外生動。
隻是將其中許多夏仲南的功績改成了劉大巴子,劉大巴子在絕境中堅韌不拔、英勇善戰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眾人麵前...
在五國聯軍踏足冰雪覆蓋的白國疆域之際,武國的遠征軍以其卓越的戰術,力壓莽國、魏國、蠻國,甚至比汗國多奪取了三座豐饒的領地。郎正鳳,那位親身經曆血與霜的戰士,將那段艱辛的曆程娓娓道來,才揭示了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郎正鳳和劉大巴子的智略與執行,被讚頌為勝利的關鍵。
曲通天,睿智的宰相,首次發言:“啟稟國主,老臣曾有幸見過劉大巴子,確乃青年俊傑。郎將軍的推薦,可謂恰如其分。”
接著,圖師昀,兵部尚書,湯懷剛,大司馬,鄒文武,太尉,以及安叔寶,太師,紛紛讚同。他們曾收下劉大巴子的厚禮,盡管他未曾明示請求,但人心如鏡,此時隻需輕輕推動,他們自然樂意助力。這燙手的權柄,他們並無合適人選,也不願在此刻提出異議。
劉大巴子成為新州州牧的最大障礙,便是缺乏足夠的資曆和朝廷人脈。即使新州被視為不祥之地,他也難以嶄露頭角。然而此刻,難題逐一化解,連威嚴的武隆海也認為應當破格提拔這位名叫劉大巴子的低階將領。
待朝堂安靜下來,武隆海宣布:“宣劉大巴子入殿麵聖!”
禁衛應聲離去,郎正鳳急忙追上,吩咐他們在郎府尋人。劉大巴子從前無緣踏入神聖的金鑾殿,更別說在外等候召見。故此,他隻能在郎府靜待。
此時,劉大巴子坐在郎府的客室,內心動蕩不定。他反複質問自己,隻是一名統率萬人的小將軍,真的有可能執掌一方領土嗎?那些大臣會因他的資曆不足而反對嗎?
思緒紛擾之際,他想起了夏仲南平時的從容和話語。每當關鍵時刻,夏仲南總是泰然處之,從未顯露出絲毫焦慮。他曾說,隻需盡全力做好份內之事,便已無愧於心。至於結果能否讓人滿意,那都是天意,現在擔憂也無濟於事,何必憂慮呢?
他隻能輕歎,自己終究無法擁有夏仲南那份豁達。他深知朝廷此刻正決定新州牧的歸屬,心情無法平複。就在他深陷糾結時,郎府管家敲門通報:“劉將軍,禁衛前來府上,邀請將軍前往金鑾殿麵見陛下!”
聞言,劉大巴子的心境突然變得寧靜。他知道,答案揭曉了,一切都如夏仲南所預料,他很可能即將坐上那個州牧的寶座。
此刻,武隆海召喚他至輝煌的黃金王座殿,意圖在最後親自驗證他的力量。一旦過了這道關卡,他劉大巴子將成為掌控一方領土的州牧,真正步入奇幻世界的權力舞台。
眼看夢想觸手可及,他心境卻歸於寧靜。
坐上秀州州牧的寶座,隻是新冒險的起點。這個位置充滿挑戰,他必須準備好麵對困境與安逸之間的抉擇。
在禁衛的護送下,他踏入金光熠熠的殿堂,麵對朝堂上眾多尊貴的“大人”。或許預感到秀州未來與彌勒城的緊張態勢,劉大巴子竟無絲毫畏懼。曲通天、鄒文武、湯懷剛、安叔寶、圖師昀……這些名字如星辰般閃耀的人物,他曾在郎正鳳的引導下逐一拜訪。此刻再見,他們微笑著點頭示意,他也淡然迴以點頭,不再視他們為遙不可及的存在。
唯有徐壽廷、徐德敬兄弟看向劉大巴子時,臉上寫滿嚴肅。他們的仆人竟攀升至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令他們心中五味雜陳。麵對二人,劉大巴子微微鞠躬,這在莊嚴的大殿中已是極高的禮節。
很快,他們擦肩而過。無論徐家兄弟如何感受,從今往後,劉大巴子已獨立門戶,不再受他們牽製,對他人的尊重僅出於舊日的情誼。如果他們試圖打壓,他也無所畏懼,實力與財富的積累,劉大巴子隻增不減。
站到大殿前,他恭敬地跪下行禮:“臣劉大巴子參見吾王!”
自踏入黃金王座殿起,武隆海一直在暗中觀察劉大巴子,見他始終鎮定自若,心中暗暗讚賞,他的心態遠勝陳士林。
武隆海道:“起身吧!”
劉大巴子迴應:“謝吾王!”
站定後,武隆海問道:“劉將軍,可知吾召你來此黃金王座殿的原因?”
劉大巴子答道:“想來吾王有意任命臣下為秀州州牧,故以此考驗臣下,看是否足以勝任州牧之職。”
武隆海問:“哦?難道有人提前告知你了?”
劉大巴子答:“沒有人告訴臣下,是臣下自己推測的。”
武隆海:“你推測的?講講看,你是如何推斷出來的?”
劉大巴子道:“近來,郎將軍時常與臣下商議新任州牧的人選,同時郎將軍憂心忡忡,認為秀州毗鄰彌勒城,日後必有衝突。彌勒城兵力雄厚,其勢力不亞於周邊五國任何一個。麵對彌勒城的威勢,秀州州牧之位將舉步維艱。
當時,臣曾勸慰郎將軍,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即便彌勒城強大,也不敢輕易侵犯五國,否則將引來五國的聯合抵製。因此,秀州並非絕境,隻要有心,也能崛起並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