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針對福王的抓捕行動,可謂是禍不單行,損兵折將。當蘇振鱗風塵仆仆地趕迴大營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狼藉。營帳倒塌,旗幟殘破,戰場上散落著武器和盔甲,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血腥。


    沈慈等人才剛剛離開大營不久,福王便率領大軍發起了強攻。李牧雖然勇猛無比,但在這場戰鬥中,他失去了主將的支持和指揮,將士們心中難免有些動搖和不安。在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拚盡全力,好不容易才擊退了福王的大軍。然而,當李牧統計戰果時,卻震驚地發現,他們已經損失了一半的兵馬。


    麵對這樣的慘狀,蘇振鱗心中充滿了自責和愧疚。他深知,這場戰鬥的損失主要是由於自己的決策失誤所致。他站在營前的高地上,目光堅定地看著李牧,沉聲說道:“此戰罪在本將軍,李牧,你率軍後撤至岐州,與京四營互相拱衛,本將軍迴朝請罪。”


    說完,蘇振鱗毫不猶豫地轉身,叫上沈慈等人,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蘇振鱗抵達京城後,並要直接前往太和殿,褪去了華麗的朝服,換上了一身樸素的布衣。他這樣的舉動,讓一旁的沈慈感到有些意外,不禁想要勸說阻攔。然而,蘇振鱗卻握住了沈慈的手,眼神堅定地看著他。


    “稚兒,你聽我說。”蘇振鱗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現在是我請辭大將軍之位的最佳時機。蕭朝信已死,我若再辭去大將軍之職,朝廷中便隻剩下你和牛輔、範凱幾位年輕的將軍。而牛輔和範凱目前都不在朝中,這便是你的機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擔任主將,聯合牛輔和範凱,將藩王聯軍擊潰。這樣一來,皇室便再無翻身之日。這是我為你爭取的機會,也是整個沈家的希望。你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不負眾望。”


    沈慈聽著蘇振鱗的話,心中湧動著激動和感激之情。他知道,這是蘇振鱗對他的信任和期望,也是對他能力的認可。他緊緊握住蘇振鱗的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嶽丈放心,小婿必不負所托!”沈慈的聲音充滿了決心和力量。整個計劃中,這是必要的一環,等蘇振鱗請辭後,下一個便是沈秉義,就是為了讓太後放下戒心,權力是很玄妙的東西,百裏雲熙,所有人都錯看她了。


    太和殿上,氣氛莊重而肅穆。文武百官分列兩旁,他們的朝服華麗而整齊,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和恭敬。而在皇位之上,端坐著的是尊貴而威嚴的太後百裏雲熙。她的目光如炬,審視著殿下的一切。


    此時,一身布衣的蘇振鱗跪在大殿的中央,他的聲音低沉的說道:“罪臣蘇振鱗向太後,陛下請罪。此次支援秦州,罪臣自作主張擅自行動,棄大軍於不顧,致使大軍被福王大軍衝散,損失慘重。罪臣自知罪孽深重,請奏太後陛下,免去罪臣大將軍,右丞相之職。”


    他的話音落下,太和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蘇振鱗身上,他們知道,這位曾經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是在為自己的失誤請罪。無人會想到,這一切都是蘇振鱗謀劃好的。


    太後百裏雲熙並未立即表態,她的目光在蘇振鱗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評估他的話語和態度。然後,她緩緩開口:“蘇振鱗,你為國家立下的功勳,哀家心中清楚。但此次失誤,也確實嚴重。哀家……”


    她的話音未落,孔文宣突然從隊列中走出,拱手說道:“太後,請聽臣一言。蘇將軍乃一國大將軍雖此次出征犯下大錯。但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需要蘇將軍這樣的棟梁之才之時。請太後陛下念在蘇將軍往日之功,從輕發落。”


    孔文宣的話引起了一陣議論,許多官員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太後百裏雲熙看著孔文宣,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想要玩弄權柄,真是需要孔文宣這樣的人。她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既然眾卿都為蘇振鱗求情,朕便法外施恩,免去你的大將軍和右丞相之職,暫留兵部。但哀家希望你能深刻反省自己的過錯,為陣亡的三軍將士,也為大周的江山社稷。”


    蘇振鱗雖然心中竊喜,但表麵上卻保持著沉穩的態度。他深深地叩首說道:”罪臣叩謝聖恩!“叩首之後蘇振鱗便起身退出太和殿,而走的時候眼神斜視掃過一眾心腹,眾人會議默默點頭。


    太後百裏雲熙見狀,輕輕歎了口氣。她明白蘇振鱗的離去,意味著朝廷失去了一位得力的大將。然而,眼下的局勢緊迫,她必須迅速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接替蘇振鱗的位置。”好了,諸位愛卿。“太後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還是商量一下接下來由誰來接替蘇振鱗,福王已經快要達到京城門口了,代王雖然有燕王牽製,但也不能全都仰仗燕王,難道我大周就沒有一人能力挽狂瀾嗎?”太後憤怒的說道。


    她的話音落下,太和殿內陷入了一片沉默。每個人都清楚當前的形勢嚴峻,但找到一個能夠接替蘇振鱗的人選並不容易。


    就在這時,兵部侍郎鐵林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啟稟太後,臣舉薦曹國公沈慈,匈奴一戰,曹國公力挽狂瀾,率輕騎遠征草原一舉換得中原百年安穩,另外征吐蕃時也曾隻身賺城,謀略勇武皆屬於上等,臣以為曹國公定能剿滅誅路藩王大軍!”


    “臣等附議!”鐵林的話音落下,人群中一幹武將紛紛附和,表示讚同。


    太後望著一幹年邁的武將,心中唏噓,轉頭看向左丞相孔文宣說道:“孔師,可有異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峰下遛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峰下遛狗並收藏始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