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和殿上


    禦史中丞劉玉仁正向新君奏報,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啟稟聖上,臣有本奏!”


    蕭朝信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劉玉仁繼續說道:“聖上,臣彈劾商主之子沈柏殘害百姓致死,強搶民女,此等行為嚴重損害了朝廷的顏麵!”


    他的話音剛落,沈慈坐在一旁,心中不禁泛起疑惑。登州距離京城甚遠,劉玉仁怎麽可能這麽快就得知了那裏的消息?即使是影衛使用飛鴿傳書,也不可能有如此迅速的速度。沈慈不禁對劉玉仁的消息來源產生了莫名的好奇。


    蕭朝信眉頭微皺,沉聲問道:“愛卿可有實證?商主雖然並非朝廷官員,但與朝廷還是脫不開幹係。如果是妄言,那也不妥。”


    劉玉仁聽到蕭朝信的詢問,心中早有準備,他拱手道:“聖上明察,臣已經派人前往登州調查,並獲得了確鑿的證據。沈柏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當地百姓的極大憤慨。為了維護朝廷的威嚴和百姓的安寧,臣懇請聖上對此事予以嚴懲。”


    蕭朝信在聽完禦史中丞劉玉仁的彈劾後,太和殿上的氣氛因他的決定而變得更加凝重,似乎預示著一場風波即將來臨。蕭朝信沉默片刻,目光掃過沈慈,最終落在劉玉仁身上,緩緩開口:“既然如此,那就依愛卿所言,派人前往登州徹查此事。如果沈柏確實有罪,決不輕饒!”


    隨著蕭朝信的決斷,太和殿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沈慈心中不禁感到一陣寒意,他知道這次的事情不會那麽簡單就能解決了。而劉玉仁則暗暗得意,他相信自己的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


    沈慈側頭看向二爺爺沈秉忠,沈秉忠也是一臉懵,雖然說沈家老二沈柏確實暴戾成性,但強搶民女,殺人父母這種事斷然不會做出來,當即便出列奏到:”聖上,臣請陛下讓影衛來查辦此事,如果沈家確實出現此濫殺百姓之人,臣絕不姑息!“


    ”哼!請影衛查辦此案,曹國公乃沈家人,誰知道會不會從中作梗,暗中安排。“劉玉仁直接說道,完全不顧及沈秉忠內閣首輔的身份,太和殿上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蕭朝信的話讓沈慈如遭雷擊,腦子瞬間炸開。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卸下影衛指揮使的職務。沈慈不禁開始懷疑蕭朝信是否真的是那種“狡兔死走狗烹”的人,一旦事情解決就過河拆橋。


    “沈慈,此事涉及沈家中人,你也不便參與其中,等到事情查探清楚再說,朕相信你,也相信沈家。”蕭朝信的話雖然溫和,但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他輕描淡寫地將影衛指揮使的職務從沈慈身上轉到自己的親信太監莫公公手中,這一舉動無疑是將這把利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沈慈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鎮定,迴應道:“臣遵旨!”他明白,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容他再有任何猶豫和抗拒。


    “老莫,一會你就去接手影衛,以最快的速度查清此案,不得有任何疏忽。”蕭朝信轉向了莫公公,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命令。


    “遵旨!”莫公公麵無表情地迴應道。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小覷的狠辣和果決。


    沈慈心事重重地迴到國公府,直接紮進了書房,閉門不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需要仔細梳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思考其中的種種巧合和可能性。


    劉玉仁的背後究竟是誰?是蕭朝信嗎?沈慈開始懷疑這一切是否都是皇帝為了遏製沈家權力而精心布局的陰謀。他想到了今天的局麵,不論被彈劾的是二叔沈柏還是其他叔伯,似乎都指向了一個目的——打壓沈家。


    沈慈坐在書房裏,整整一夜未眠。他的心中充滿了困惑和疑慮,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胸口,讓他喘不過氣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開始冷靜下來,思考對策。


    沈慈站在書房門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如果他真的確認這一切都是皇帝蕭朝信的陰謀,那麽他或許真的隻能選擇辭官歸隱,因為這朝廷已經容不下他了。迴顧自己的仕途,二十歲便成為國公,可謂風光無限。但隨著蕭朝信對權力的日益鞏固,未來的晉升機會很多。而封王?對於異姓而言,那無疑是找死的行為。


    沈慈推開書房門,門外陽光灑在他疲憊的臉上。他看到蘇敏挺著大肚子,與婉晴、姚仙兒、郭雅芙四位嬌妻焦急地等候在門口。見到沈慈出來,她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放心的笑容。沈慈心中一暖,所有的陰霾瞬間消散。他快步上前,輕輕摟住四位嬌妻,決定帶著她們遠離朝堂的紛爭,迴歸平淡的生活。


    “等武試結束,我打算辭官。”沈慈的聲音堅定而溫柔,“從此遠離朝堂,過平淡生活。”


    蘇敏等人紛紛點頭,她們知道沈慈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們相信,隻要一家人在一起,無論未來如何,都能度過難關。


    “好,夫君在哪,我們就在哪。”蘇敏輕輕說道,“不管未來如何,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麽都強。”


    沈慈心中充滿感激和溫暖。他知道,無論未來的路有多麽艱難,有四位嬌妻的陪伴,他都將勇往直前。


    “雅芙,將造紙坊和印刷坊,全部交給工部,咱們一點也不留,讓劉伯也跟著過去吧,至於安康鎮就讓林希先生暫時管理吧。”沈慈將辭官之後的事慢慢安排下去。


    沈慈清楚,真正讓蕭朝信忌憚的並非這些產業,而是遍布整個大周的萬年樓。萬年樓是沈家的根基,也是沈慈父親留下的遺產。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沈家勢力的象征。沈慈明白,要想真正遠離朝堂紛爭,他必須妥善處理萬年樓的事務。


    於是,沈慈決定迴一趟登州,與爺爺商量萬年樓的處理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峰下遛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峰下遛狗並收藏始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