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你聽說了嗎?
和離迴村掙大錢,全村都暴富了 作者:女喬夫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別說了,您怎麽親自去弄柴火,把沐沐一個人留家裏。”
“還不是芝娘跟蘇早半夜出去辦他們大哥冥婚的事了,忘了給我搬柴火,我就想趁著沐沐沒醒,快去快迴,沒想到耽擱了些時候。”
陳瀟知道,這個朝代,辦冥婚都是需要在早上第一遍雞鳴前完成合棺入葬等一係列事項,最後堆上墳土,還要燒紙錢。
遂點點頭:“以後可別把她自己留家裏了,要不然鎖死院門也行。”
陳瀟把剛才看見的事細細說了一遍,又把那顆糖遞給蘇大娘。
蘇大娘把糖往地上一扔,說:“亂七八糟人給的糖,你還留著幹嘛,咱不要,咱快扔了吧!”
說罷就去查看孫女情況,見沐沐和平時一樣,也沒什麽不舒服的。
這才後怕道:“是我這個老太婆沒用,差點讓孫女被人販子拐走。”
“蘇大娘您別自責,主要是咱們這村子裏安穩太久了,小孩子們都沒警惕心,大人也確實在這一塊兒缺乏教育了。”
鄉民樸素,都教育孩子別吃別人家的口糧,心肯定是好的。
隻是生活辛苦,難免有顧慮不全的時候。
“不行!我得去村裏吆喝一圈。
不能讓別的孩子被拐走了。”
除了同族,也就隻有同村的,會在大事上互相幫助了。
她們必須得團結一致。
像章大娘,前兩年困苦時,還不是靠著村裏人這家給點,那家討點,好不容易全家沒餓死。
現在還欠了村子上不少人的錢呢。
也多虧村裏人幫助,她們現在越來越好了不是。
當然,要是她那張嘴沒那麽毒,可能不用吃這麽多苦。
蘇大娘越想越不行。
迴頭要去找拐杖。
陳瀟忙扶住她:“蘇大娘別急,我去幫你吆喝一圈,你和沐沐在後麵慢慢走。”
“是是,大娘一激動就忘了腿腳不好了。多謝你。”
“不用客氣,咱們都是鄉裏鄉親,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同村的孩子被人販子拐走。”
陳瀟快步往村頭跑,一邊跑一邊喊:“大家看好孩子,小心有人販子!”
偶爾有人在柴火垛或者是小菜園裏忙活的人,都問她:“陳瀟丫頭,怎麽迴事?你咋說有人販子?”
“剛才有個陌生男人差點把蘇大娘家的蘇沐沐騙走,蘇大娘腿腳不好,托我在村裏吆喝吆喝,讓大家看好孩子,小心人販子。
同時好好跟小孩說道說道,陌生人給的糖別吃,小心下了迷藥。”
“嚇!這青天白日的,咋這麽嚇人!”
幹活的人不幹了,都紛紛迴家說這事。
陳瀟想到她家有不少婦人在幫忙做飯,就迴家說了一遍。
又去大青石板那裏,一路吆喝著往村口那邊走。
村長媳婦和馬二丫的娘蔡氏坐在門檻上,邊摘菜邊聊天,說蘇家大嫂和小叔子的那檔子事,正說到興起。
突然見陳瀟大喊大叫著往這邊走。
蔡氏鄙夷道:“一個和離的女人家,不在屋裏藏著,還整天拋頭露麵的,真不知羞,要去我,被男人拋棄了,光羞也要羞死了。”
村長媳婦大韋氏聽見蔡氏說陳瀟,一開始還挺開心。
後麵想到她小妹也被男人拋棄了,而且不是比較好聽一點的和離,而是直接被休了。
陰陽怪氣的哼了聲,沒接話。
蔡氏以為村長媳婦這是認同她的話,又繼續道:“你聽說了嘛?
陳定水這麽大張旗鼓的,蓋青磚瓦房,原來不是給他一大家子蓋的,是給陳瀟那丫頭蓋的。
我就沒見過誰家住茅草屋,專門給閨女蓋青磚瓦房的。
就說是給兒子成親蓋房的,我覺得都比給閨女強。
她正嘖嘖感歎,雲小豆從村長家門前的大路上經過,忍不住往這邊看了一眼。
大韋氏想到自從小妹被休迴娘家,大弟和小弟就為了小妹在哪裏住的問題,天天吵架。
她現在一想起她娘家那點破事,都愁的睡不著覺。
要是她有多餘的錢,她都想給小妹蓋兩間茅草房,讓她出去單過了。
歎了口氣,她岔開話題問:“陳瀟說有人販子,話說,你孫子跟我孫子呢?”
“不是在院子裏玩兒的麽!”
蔡氏頭也不抬。
大韋氏聲音拔高,問:“你說啥?剛才他們出去了!”
她倆一左一右的坐在門檻上。
剛才她孫子陳辰出門時,還扶了她肩膀一下。她怎麽可能記錯。
倆人麵麵相覷,俱是沉默,隨後飛快把手裏的菜一扔,跑大街上找人。
走街串巷的喊孫子。
走到一處柴火垛旁,聽見兩個男孩在嗷嗷叫:“不,我們不跟你走!”
“你們吃了我的糖,就是我的人了,快跟我走吧!”
沈穎拉著倆人的胳膊,扯著嗓子吆喝。
倆孩子的確是吃了他的糖,此時嚇得哭的更大聲了。
村長媳婦和蔡氏聽見孫子的哭嚎,心肝兒顫了三顫。
嘴裏大喊著:“來人啊!救命啊!有拐子啊!”
就往這邊跑。
蔡氏嚇腿軟,還摔了個跟頭。
村長媳婦大韋氏想到對方是個大男人,她肯定打不過,一邊害怕孫子被擄走,一邊跑迴來扶蔡氏。
衝鋒上陣這種事,還是有人陪著比較好。
沈穎見效果的達到了,鬆開拽著倆孩子胳膊的手,拔腿就跑。
兩個男孩哭著從柴火垛後麵跑出來找他們的奶奶。
大韋氏和蔡氏也正好跑到柴火垛這裏。
兩對祖孫抱頭痛哭。
哭了一陣,蔡氏感歎,還好有驚無險。
不然,大韋氏的兒媳婦雖然不敢把婆婆怎麽樣。
蔡氏可就這麽一個兒子,這麽一個孫子,她兒子兒媳和她男人都不會放過她的。
迴去的路上,大韋氏牽著陳辰跟蔡氏說:“今天咱們的孫子沒被拐子拐走,多虧了蘇大娘一家,算咱們欠他家一個人情。
以後積點口德,別再亂說人家的事了,人家再怎麽也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得記得人家的好。”
“是,是,老姐姐說的是。”
蔡氏心想,跑著滿村子喊小心人販子的是陳瀟,要感謝也是得感謝陳瀟,怎麽就欠蘇大娘家一個人情了。
不過想到張旺他爹和他娘跟村長媳婦的關係,知道她雖然算不上是陳瀟的仇人,可再怎麽也是有過節的,自然不可能感激陳瀟。
她也犯不著為了一個和離的女人得罪村長的媳婦。
何況,陳瀟三腳踹不出一個屁的悶貨,她二閨女可沒少欺負人家。
算起來,她也不是和陳瀟一路的。
“還不是芝娘跟蘇早半夜出去辦他們大哥冥婚的事了,忘了給我搬柴火,我就想趁著沐沐沒醒,快去快迴,沒想到耽擱了些時候。”
陳瀟知道,這個朝代,辦冥婚都是需要在早上第一遍雞鳴前完成合棺入葬等一係列事項,最後堆上墳土,還要燒紙錢。
遂點點頭:“以後可別把她自己留家裏了,要不然鎖死院門也行。”
陳瀟把剛才看見的事細細說了一遍,又把那顆糖遞給蘇大娘。
蘇大娘把糖往地上一扔,說:“亂七八糟人給的糖,你還留著幹嘛,咱不要,咱快扔了吧!”
說罷就去查看孫女情況,見沐沐和平時一樣,也沒什麽不舒服的。
這才後怕道:“是我這個老太婆沒用,差點讓孫女被人販子拐走。”
“蘇大娘您別自責,主要是咱們這村子裏安穩太久了,小孩子們都沒警惕心,大人也確實在這一塊兒缺乏教育了。”
鄉民樸素,都教育孩子別吃別人家的口糧,心肯定是好的。
隻是生活辛苦,難免有顧慮不全的時候。
“不行!我得去村裏吆喝一圈。
不能讓別的孩子被拐走了。”
除了同族,也就隻有同村的,會在大事上互相幫助了。
她們必須得團結一致。
像章大娘,前兩年困苦時,還不是靠著村裏人這家給點,那家討點,好不容易全家沒餓死。
現在還欠了村子上不少人的錢呢。
也多虧村裏人幫助,她們現在越來越好了不是。
當然,要是她那張嘴沒那麽毒,可能不用吃這麽多苦。
蘇大娘越想越不行。
迴頭要去找拐杖。
陳瀟忙扶住她:“蘇大娘別急,我去幫你吆喝一圈,你和沐沐在後麵慢慢走。”
“是是,大娘一激動就忘了腿腳不好了。多謝你。”
“不用客氣,咱們都是鄉裏鄉親,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同村的孩子被人販子拐走。”
陳瀟快步往村頭跑,一邊跑一邊喊:“大家看好孩子,小心有人販子!”
偶爾有人在柴火垛或者是小菜園裏忙活的人,都問她:“陳瀟丫頭,怎麽迴事?你咋說有人販子?”
“剛才有個陌生男人差點把蘇大娘家的蘇沐沐騙走,蘇大娘腿腳不好,托我在村裏吆喝吆喝,讓大家看好孩子,小心人販子。
同時好好跟小孩說道說道,陌生人給的糖別吃,小心下了迷藥。”
“嚇!這青天白日的,咋這麽嚇人!”
幹活的人不幹了,都紛紛迴家說這事。
陳瀟想到她家有不少婦人在幫忙做飯,就迴家說了一遍。
又去大青石板那裏,一路吆喝著往村口那邊走。
村長媳婦和馬二丫的娘蔡氏坐在門檻上,邊摘菜邊聊天,說蘇家大嫂和小叔子的那檔子事,正說到興起。
突然見陳瀟大喊大叫著往這邊走。
蔡氏鄙夷道:“一個和離的女人家,不在屋裏藏著,還整天拋頭露麵的,真不知羞,要去我,被男人拋棄了,光羞也要羞死了。”
村長媳婦大韋氏聽見蔡氏說陳瀟,一開始還挺開心。
後麵想到她小妹也被男人拋棄了,而且不是比較好聽一點的和離,而是直接被休了。
陰陽怪氣的哼了聲,沒接話。
蔡氏以為村長媳婦這是認同她的話,又繼續道:“你聽說了嘛?
陳定水這麽大張旗鼓的,蓋青磚瓦房,原來不是給他一大家子蓋的,是給陳瀟那丫頭蓋的。
我就沒見過誰家住茅草屋,專門給閨女蓋青磚瓦房的。
就說是給兒子成親蓋房的,我覺得都比給閨女強。
她正嘖嘖感歎,雲小豆從村長家門前的大路上經過,忍不住往這邊看了一眼。
大韋氏想到自從小妹被休迴娘家,大弟和小弟就為了小妹在哪裏住的問題,天天吵架。
她現在一想起她娘家那點破事,都愁的睡不著覺。
要是她有多餘的錢,她都想給小妹蓋兩間茅草房,讓她出去單過了。
歎了口氣,她岔開話題問:“陳瀟說有人販子,話說,你孫子跟我孫子呢?”
“不是在院子裏玩兒的麽!”
蔡氏頭也不抬。
大韋氏聲音拔高,問:“你說啥?剛才他們出去了!”
她倆一左一右的坐在門檻上。
剛才她孫子陳辰出門時,還扶了她肩膀一下。她怎麽可能記錯。
倆人麵麵相覷,俱是沉默,隨後飛快把手裏的菜一扔,跑大街上找人。
走街串巷的喊孫子。
走到一處柴火垛旁,聽見兩個男孩在嗷嗷叫:“不,我們不跟你走!”
“你們吃了我的糖,就是我的人了,快跟我走吧!”
沈穎拉著倆人的胳膊,扯著嗓子吆喝。
倆孩子的確是吃了他的糖,此時嚇得哭的更大聲了。
村長媳婦和蔡氏聽見孫子的哭嚎,心肝兒顫了三顫。
嘴裏大喊著:“來人啊!救命啊!有拐子啊!”
就往這邊跑。
蔡氏嚇腿軟,還摔了個跟頭。
村長媳婦大韋氏想到對方是個大男人,她肯定打不過,一邊害怕孫子被擄走,一邊跑迴來扶蔡氏。
衝鋒上陣這種事,還是有人陪著比較好。
沈穎見效果的達到了,鬆開拽著倆孩子胳膊的手,拔腿就跑。
兩個男孩哭著從柴火垛後麵跑出來找他們的奶奶。
大韋氏和蔡氏也正好跑到柴火垛這裏。
兩對祖孫抱頭痛哭。
哭了一陣,蔡氏感歎,還好有驚無險。
不然,大韋氏的兒媳婦雖然不敢把婆婆怎麽樣。
蔡氏可就這麽一個兒子,這麽一個孫子,她兒子兒媳和她男人都不會放過她的。
迴去的路上,大韋氏牽著陳辰跟蔡氏說:“今天咱們的孫子沒被拐子拐走,多虧了蘇大娘一家,算咱們欠他家一個人情。
以後積點口德,別再亂說人家的事了,人家再怎麽也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得記得人家的好。”
“是,是,老姐姐說的是。”
蔡氏心想,跑著滿村子喊小心人販子的是陳瀟,要感謝也是得感謝陳瀟,怎麽就欠蘇大娘家一個人情了。
不過想到張旺他爹和他娘跟村長媳婦的關係,知道她雖然算不上是陳瀟的仇人,可再怎麽也是有過節的,自然不可能感激陳瀟。
她也犯不著為了一個和離的女人得罪村長的媳婦。
何況,陳瀟三腳踹不出一個屁的悶貨,她二閨女可沒少欺負人家。
算起來,她也不是和陳瀟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