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卡門框上了
和離迴村掙大錢,全村都暴富了 作者:女喬夫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買了啥東西,能有這麽一大包?!
“怎麽從東邊迴來?”
“哎,娘,今日發生了些事,耽擱了,但是圓滿解決了。”
陳瀟笑嘻嘻的從牛車上跳下來。
陳兮付了銅板子,把那個超大包裹搬下來。
陳定水以為很沉,去幫兒子搬。
入手發現真的挺沉。
不過,和這體積相比,還是輕的,像是棉花。
他瞬間驚叫起來:“閨女!你買了這麽大一包棉花!我不是讓你花五兩留五兩嗎!”
“哎,爹,那些正經棉花太貴了,我問掌櫃的有沒有次品,他說有一批貨弄髒了,便宜給我。
我看著還行,數量也不少,就討價還價,最後出四兩銀子買下了。”
花四兩啊!那的確是便宜了不少。
尤氏以為裏麵全是棉花。
棉花180個銅板一斤,平常也就能買22,23斤左右。
這麽大的包裹,掂著得有一百多斤,肯定是賺的。
尤氏隻希望裏麵的棉花不要太差。
不過再差也差不過她們這些蓋了二十多年,都成了黢黑的棉花套子的破被子。
四人一路迴家,陳定水說,今下午他已經去村裏跟換土鱉的人家都說過了,再收最後一次,就不收了,同時找了相熟又能幹的漢子來幫他們蓋屋子。
找了21個,按照20個銅板一天的工錢給,管中午一頓飽飯。
飽飯就意味著得是幹的,最起碼得是黑麵餅子,還要有菜,最好也有糊糊,省的吃飯噎得慌。
說到這兒,尤氏問陳兮:“你沒再買點肉迴來?”
明天開工大吉,是第一頓,中午怎麽不加點肉。
雖然二十多個漢子,就算是加二三斤肉,一人也分不了幾塊。
可加了肉的菜,和沒油水的菜那可完全不一樣。
加了肉,就算吃不著肉,菜也帶著肉香的,菜湯上麵更是飄著一層厚厚的油花,吃的人滿嘴油光,看著就喜人。
陳兮尷尬撓頭:“忘了,明日我早起來再去買,肯定不耽誤。”
四人邊說邊走,到了家就直奔堂屋裏。
三個小點的兒子跟在後麵看熱鬧。
尤氏迫不及待想看看閨女買的棉花質量怎麽樣,搶先一步進了屋子,把桌子搬開,給大包裹騰地方。
陳定水扛著超大包裹往裏走,陳瀟陳兮緊跟其後。
突然,陳定水頓住,陳瀟和陳兮一個沒刹住,齊齊撞進了包裹裏。
好在裏麵除了布料都是棉花,撞上也不疼。
他們爬起來問怎麽迴事。
陳定水扯著嗓子叫:“哎,卡,卡住了,這麽大的包袱,卡門框上了,快往裏推推。”
還是門太小了。
陳瀟和陳兮在外麵推,陳定水和尤氏在裏麵拉,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把大包袱弄了進去。
尤氏迫不及待的把包袱解開,
這才發現用來當包袱的布料觸手柔軟,竟然是細棉布的。
還是兩米多寬的!
叫了乖乖,把繩結打開,結果裏麵還有一層褐色的棉布,也是細棉。也是寬的。
她總算知道為啥包袱能包這麽大了。
嘴裏不住的發出驚歎,跟陳定水說:“當家的!這布,兩米寬,每塊四五十米長,光是這兩塊布,也得好幾兩銀子了吧!虧不了,肯定虧不了了。”
“嗯,還是咱閨女會買,這布看著髒,也沒破也不臭,洗洗就好了。”
而扒開第二層,看見潔白柔軟的棉花,毫無異味,尤氏愛惜的抱出來拍了拍灰塵,摘了摘上麵的草葉子和柴火,放在炕上仔細端詳。
棉花上麵沾了雜物,是不好弄出來。
但是裏麵不髒,就隻外麵有些雜物,隻要費些功夫就能摘幹淨。
嘴裏不住的念叨:“這是好棉花啊!能拉這麽長的絨,這麽蓬鬆,肯定很暖和。”
一個一個搬進屋子,放好,準備有空就好好摘摘上麵的枯枝落葉。
搬了十二個棉花團子,發現下麵還有幾十米花布和純白棉布,她雙眼圓睜,唿吸加快,感覺身形要站立不住。
發…發財了!
細棉布和棉花,多麽金貴的東西!
他們竟然四兩銀子買了這麽多!
要知道,他們上一次咬牙買布和棉花,還是三年前閨女出嫁的時候。
給她做了一床八斤的棉被。
花了足足花了二兩一錢又五十文。
尤氏腿軟,感覺她需要坐下緩緩。
陳定水立馬貼心的扶過媳婦,把她半扶半抱移到炕沿坐下。
他也激動啊,可他是男人,能扛事。
他咽了咽口水,問:“瀟兒,你在哪兒裏買的?還有嗎?”
“沒了,說是被同行故意損毀了,掌櫃的說處理了就關門了。”
“是嗎,那真是可惜,不過咱家有這些也夠了。
這不光可以給你外祖他們多送點兒過去。
咱們也可以做幾床新被子,甚至,過幾年兮兒成親,他和新媳婦也能得幾床新被子了。”
“爹娘做主就行了,不過我那床被子才蓋了三年,還是新的,就不用另外給我做了。”
陳瀟說著,又道:“迴來的路上我想著,外祖家不是有兩個舅舅嘛!咱們給他們兩床被子,要是老人家一人一床分給倆兒子,那他們自己反倒沒有。
咱們不如給他們三床。讓他們一人一床。”
“我看行,山裏冷,雖然現在是夏天,可冬天就冷了,每年都會有人凍死。
剛才我看了,一個棉花團子打開正好一床被子,大約六斤左右。
咱們給你倆舅舅,一家一床六斤的,給你們外祖和外祖母做一床十二斤的。”
老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下降,畏寒,自然是厚一點的暖和。
“對對,剩下的給爹娘和幾個弟弟也做一床被子。再有多餘的,說不定咱們還可以一人做一身棉衣。”
這年頭,棉褲棉襖也是很金貴的東西。
不能因為現在要過夏天了,就不為冬天打算。
陳瀟這具身體,一想起冬天就本能的冷的打寒顫,是冷出陰影來了。
尤氏聽見陳瀟這麽說,仔細的掰著指頭數算起來。
她娘家那裏留4個棉團,她和當家的,陳瀟陳兮各一床,三個小的一床,都做6斤的,天冷了可以外麵鋪他們原先的被子,又去掉4個棉花團子。
剩下四個團子,一床可以做兩套棉衣褲。
要不就給四個兒子,程瀟和當家的,她親爹她親娘各一套。
棉花也就用完了。
哎,滿屋子的東西看著多,一分其實分不著什麽東西。
說到底還是底子太窮了,一點根基都沒有,多少東西填補進來,都看不見。
“怎麽從東邊迴來?”
“哎,娘,今日發生了些事,耽擱了,但是圓滿解決了。”
陳瀟笑嘻嘻的從牛車上跳下來。
陳兮付了銅板子,把那個超大包裹搬下來。
陳定水以為很沉,去幫兒子搬。
入手發現真的挺沉。
不過,和這體積相比,還是輕的,像是棉花。
他瞬間驚叫起來:“閨女!你買了這麽大一包棉花!我不是讓你花五兩留五兩嗎!”
“哎,爹,那些正經棉花太貴了,我問掌櫃的有沒有次品,他說有一批貨弄髒了,便宜給我。
我看著還行,數量也不少,就討價還價,最後出四兩銀子買下了。”
花四兩啊!那的確是便宜了不少。
尤氏以為裏麵全是棉花。
棉花180個銅板一斤,平常也就能買22,23斤左右。
這麽大的包裹,掂著得有一百多斤,肯定是賺的。
尤氏隻希望裏麵的棉花不要太差。
不過再差也差不過她們這些蓋了二十多年,都成了黢黑的棉花套子的破被子。
四人一路迴家,陳定水說,今下午他已經去村裏跟換土鱉的人家都說過了,再收最後一次,就不收了,同時找了相熟又能幹的漢子來幫他們蓋屋子。
找了21個,按照20個銅板一天的工錢給,管中午一頓飽飯。
飽飯就意味著得是幹的,最起碼得是黑麵餅子,還要有菜,最好也有糊糊,省的吃飯噎得慌。
說到這兒,尤氏問陳兮:“你沒再買點肉迴來?”
明天開工大吉,是第一頓,中午怎麽不加點肉。
雖然二十多個漢子,就算是加二三斤肉,一人也分不了幾塊。
可加了肉的菜,和沒油水的菜那可完全不一樣。
加了肉,就算吃不著肉,菜也帶著肉香的,菜湯上麵更是飄著一層厚厚的油花,吃的人滿嘴油光,看著就喜人。
陳兮尷尬撓頭:“忘了,明日我早起來再去買,肯定不耽誤。”
四人邊說邊走,到了家就直奔堂屋裏。
三個小點的兒子跟在後麵看熱鬧。
尤氏迫不及待想看看閨女買的棉花質量怎麽樣,搶先一步進了屋子,把桌子搬開,給大包裹騰地方。
陳定水扛著超大包裹往裏走,陳瀟陳兮緊跟其後。
突然,陳定水頓住,陳瀟和陳兮一個沒刹住,齊齊撞進了包裹裏。
好在裏麵除了布料都是棉花,撞上也不疼。
他們爬起來問怎麽迴事。
陳定水扯著嗓子叫:“哎,卡,卡住了,這麽大的包袱,卡門框上了,快往裏推推。”
還是門太小了。
陳瀟和陳兮在外麵推,陳定水和尤氏在裏麵拉,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把大包袱弄了進去。
尤氏迫不及待的把包袱解開,
這才發現用來當包袱的布料觸手柔軟,竟然是細棉布的。
還是兩米多寬的!
叫了乖乖,把繩結打開,結果裏麵還有一層褐色的棉布,也是細棉。也是寬的。
她總算知道為啥包袱能包這麽大了。
嘴裏不住的發出驚歎,跟陳定水說:“當家的!這布,兩米寬,每塊四五十米長,光是這兩塊布,也得好幾兩銀子了吧!虧不了,肯定虧不了了。”
“嗯,還是咱閨女會買,這布看著髒,也沒破也不臭,洗洗就好了。”
而扒開第二層,看見潔白柔軟的棉花,毫無異味,尤氏愛惜的抱出來拍了拍灰塵,摘了摘上麵的草葉子和柴火,放在炕上仔細端詳。
棉花上麵沾了雜物,是不好弄出來。
但是裏麵不髒,就隻外麵有些雜物,隻要費些功夫就能摘幹淨。
嘴裏不住的念叨:“這是好棉花啊!能拉這麽長的絨,這麽蓬鬆,肯定很暖和。”
一個一個搬進屋子,放好,準備有空就好好摘摘上麵的枯枝落葉。
搬了十二個棉花團子,發現下麵還有幾十米花布和純白棉布,她雙眼圓睜,唿吸加快,感覺身形要站立不住。
發…發財了!
細棉布和棉花,多麽金貴的東西!
他們竟然四兩銀子買了這麽多!
要知道,他們上一次咬牙買布和棉花,還是三年前閨女出嫁的時候。
給她做了一床八斤的棉被。
花了足足花了二兩一錢又五十文。
尤氏腿軟,感覺她需要坐下緩緩。
陳定水立馬貼心的扶過媳婦,把她半扶半抱移到炕沿坐下。
他也激動啊,可他是男人,能扛事。
他咽了咽口水,問:“瀟兒,你在哪兒裏買的?還有嗎?”
“沒了,說是被同行故意損毀了,掌櫃的說處理了就關門了。”
“是嗎,那真是可惜,不過咱家有這些也夠了。
這不光可以給你外祖他們多送點兒過去。
咱們也可以做幾床新被子,甚至,過幾年兮兒成親,他和新媳婦也能得幾床新被子了。”
“爹娘做主就行了,不過我那床被子才蓋了三年,還是新的,就不用另外給我做了。”
陳瀟說著,又道:“迴來的路上我想著,外祖家不是有兩個舅舅嘛!咱們給他們兩床被子,要是老人家一人一床分給倆兒子,那他們自己反倒沒有。
咱們不如給他們三床。讓他們一人一床。”
“我看行,山裏冷,雖然現在是夏天,可冬天就冷了,每年都會有人凍死。
剛才我看了,一個棉花團子打開正好一床被子,大約六斤左右。
咱們給你倆舅舅,一家一床六斤的,給你們外祖和外祖母做一床十二斤的。”
老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下降,畏寒,自然是厚一點的暖和。
“對對,剩下的給爹娘和幾個弟弟也做一床被子。再有多餘的,說不定咱們還可以一人做一身棉衣。”
這年頭,棉褲棉襖也是很金貴的東西。
不能因為現在要過夏天了,就不為冬天打算。
陳瀟這具身體,一想起冬天就本能的冷的打寒顫,是冷出陰影來了。
尤氏聽見陳瀟這麽說,仔細的掰著指頭數算起來。
她娘家那裏留4個棉團,她和當家的,陳瀟陳兮各一床,三個小的一床,都做6斤的,天冷了可以外麵鋪他們原先的被子,又去掉4個棉花團子。
剩下四個團子,一床可以做兩套棉衣褲。
要不就給四個兒子,程瀟和當家的,她親爹她親娘各一套。
棉花也就用完了。
哎,滿屋子的東西看著多,一分其實分不著什麽東西。
說到底還是底子太窮了,一點根基都沒有,多少東西填補進來,都看不見。